首页 男生 其他 脱贫之变

80 单种套种 信心满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脱贫之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80 单种套种 信心满满

  杨沛洁

  2020年4月10日上午,叶县廉村镇党委书记李记刚再次来到沙渡口村,察看辣椒苗的培育情况。“今年,我们不用怎么费劲,全镇的辣椒种植面积就会超过6000亩,而且是各村都开始积极种植了。”他感慨地说。

  “是的,俺村的辣椒苗培育基地,今年面积又增加了3亩。”沙渡口村党支部书记宋运卿接过话头。

  种植热情在提高

  廉村镇是省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全镇53个建制村,无矿产少企业,典型的农业乡镇,小麦和玉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村民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近年来,借助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廉村镇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村庄也一天天变美。为筑实扶贫基础,确保农民稳定增收,该镇按照上级政策和现实需要,强力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在土地上做文章,发展高效高质农作物,提高土地的亩收入。

  产业结构调整让土地增收,谁都知道应该做,但种什么,靠什么增收,成了摆在面前的课题。

  在镇、村干部统一思想后,李记刚带头到外地考察找项目。他们到湖南、四川、山东及我省的部分地区走访考察后,决定种植辣椒。李记刚解释道,一是辣椒销路广能带动就业,再就是辣椒价格高、产量高、种植技术要求不高,每亩的收入往往在3000元以上。廉村土地平整且水利设施好,天旱时候能够浇灌。

  万事开头难。该镇通过大喇叭等形式宣传,并给大家细算投入产出。他们在上级的支持下,实施奖励政策,由镇在沙渡口村建辣椒苗培育基地,免费提供辣椒苗给椒农栽植。他们又“逼”着党员干部率先示范,每个村干部都要种植。

  “李书记还投了1万多元呢。”宋运卿说。原来,李记刚等镇干部也拿出钱来种植辣椒,挣了给本钱,赔了自己认。

  2018年,全镇种植辣椒3000亩左右,绝大多数实施麦套种植。由于麦垄宽能吃风,当年麦子并不比往年少打且籽粒饱满。

  那一年,由于管理欠缺加之部分椒农没有及时浇灌,辣椒收成不大理想。这种情况下,每亩收入还是达到了2000元,高的达到了3000元以上。

  实实在在的收入胜过多场生动的宣传。2019年,该镇育了4000亩的辣椒苗,结果村民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亩。该镇从南阳等地救急,为椒农补回苗子缺口。这一年,椒苗还是免费提供的。精明的椒农根据自家的实际,选择辣椒品种栽种。人口少的,他们就选朝天椒,直到长红晒干一次收获;人口多的,就选线椒,按茬不停地摘鲜椒卖。

  2019年也是叶县村集体经济的强力助推年,廉村镇与全县一样,村集体经济公司全部成立。各村看到辣椒的收益后,均流转面积不等的土地种植辣椒。“当年,收购商跑到地头收,种的辣椒都卖出了好价钱。”李记刚回忆道。

  2020年还没有到时,就有村民主动找到村里、镇里要加入种植队伍,尤其是尝到甜头的各村“掌门人”,均打起了扩大种植面积的算盘。

  于是,该镇的辣椒基地育了6000多亩的苗子。“根本不用愁弄不出去。”宋运卿自信地说。

  种植模式在成熟

  当天上午,在该镇的王店村村外,大片的土豆长势喜人。“今年,俺的土豆比附近村的长得都好。”该村党支部书记高要秋自豪地说。

  在这块连片田地里,土豆种植面积达200多亩。“土豆下去,正好栽种辣椒,完全合茬也不用套种。”高要秋说。他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多年,在群众中颇有威望,还是市人大代表。几年前,他们村就流转土地招引种植户种植白术等中草药。村里成立村集体经济公司后,就与流转大户入股合作种植中药。两年前,按照镇里的部署,他们村种植辣椒,且尝到了甜头。

  “麦套辣椒固然好,能不能再让土地增值呢?”带着这个疑问,高要秋四处考察后决定种植土豆。他在为土地测方后,又邀请山东种植土豆的专家来村里考察,去年年底就改种土豆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土豆产量在6000斤以上,按照对方合同最低6毛算,也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所以,‘土豆 + 辣椒’就成为我们镇的又一种种植模式。”李记刚说。该模式也在沙渡口等多个村庄推广,全镇今年土豆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李记刚坦言自己也对土豆进行了认真考察,对其种植也很有信心,将来要把土豆种植面积扩大到万亩。

  近年来,国家强力推广优质小麦,该镇去年抓住这一时机,争得了万亩高强筋小麦的指标,获得国家补助的同时售价还比市场价每斤高一毛钱。“所以,‘高强筋小麦 + 辣椒’成为我们的又一种种植模式。”李记刚说。

  霍姚村外种植着200多亩的大蒜。“大蒜下去正好种植辣椒。”该村党支部书记胡傲南说,他们依托有实力的田圃农业发展公司,利用猪粪发展有机农业,种植大蒜和辣椒,在大蒜地头再栽种高品质的梨树等果树,发展观光农业。

  “各具特色,‘辣椒 +’的种植模式多样化,标志着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在成熟。”李记刚说。

  种植支撑在增强

  “你们种植辣椒的面积越来越大,就不怕哪天真的会‘谷贱伤农’吗?”记者忍不住问。

  李记刚将记者领到了沙渡口村外的一处施工工地。工人们正在加紧建设厂房,4月底前必须建成。该厂房是辣椒深加工设备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已经订购完毕。目前,他们种植的辣椒与收购商签有协议,该车间就是由收购商与15个村集体和项目资金方三方共同投资1000万元建造的。

  此前,沙渡口村就投资上马了一套粗加工生产设备,将辣椒剁碎掺盐,交给下游生产辣椒酱等,既增加了就业岗位,又让辣椒初步增值。

  “这些项目的投用,将对辣椒产业提供大大支撑。”李记刚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们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如考虑农业投资风险大,他们在免费为椒农提供辣椒苗、实施统一技术管理的同时,还为其购买了价格险和收成险,为农民产业调整吃下“定心丸”。

  记者还了解到,王店村也正在上马冷库项目,以延长土豆的销售时间,尽可能卖出好价钱。

  如今,面临产业调整带来的新布局,他们更是想尽办法争取资金和项目,上马深加工设备,延长产业链条,让土地上生产的产品效益最大化。今年,该镇的第一书记扶贫资金,被全部整合到产品深加工项目中,以加快项目落地步伐。

  李记刚又坦陈未来几年的打算:希望辣椒和土豆的面积能进一步扩大,因为两者均达到上万亩后,一系列的深加工项目就会被吸附过来,辣椒可做成辣椒酱等,土豆可以做成土豆粉等,其收益必将成倍增长。

  读者网评

  小辣椒撬动产业大变局。廉村镇靠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出台诸如供椒苗购保险的举措发展培育,积极招引深加工项目落户,给椒农增收服下定心丸。村集体和村民在发展辣椒产业,当地政府真心为椒农提供保障,为产业发展立长远目标,政府的服务贴身贴心,产业调整的做法切实也很值得借鉴,也为促农增收发展村集体经济破了题,做出了一篇富民强村的大文章,点赞!

  ——网友“随风” 脱贫之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