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树叶成财 “鸽”声嘹亮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脱贫之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38 树叶成财 “鸽”声嘹亮
吕占伟
50岁的丁备战开车很稳,一如他的性格。5月8日上午,轿车在鲁山县观音寺乡西桐树庄村的山间公路上行驶着,山路起起伏伏,身在车中的记者竟感觉不到颠簸。
5年前,乱石成堆、杂草丛生的这一带根本就不算路,平煤神马集团十二矿工作人员丁备战被派驻到西桐树庄村任第一书记后,靠着多方“化缘”,修出了这几十公里的通途,也铺平了西桐树庄村的脱贫致富之路。“西桐树庄村方圆18平方公里,你只有沿着这山路走一遭,才能对村子的概貌有个基本了解。”丁备战开着车说着话,身边不时闪现着层层叠叠的梯田以及板栗树、栎树、金银花,还有那造型别致的太阳能路灯。“别看这些植物不起眼,它们可是村里的宝贝。”丁备战介绍说。
有机营养土蕴藏商机
一会儿工夫,车子停在西桐树庄村东南部一处土场前。土场里堆着一垄一垄的土和几台机器,七八名农妇正在土堆前忙碌着。这些土颜色较深,其中还夹杂有树叶等物。“这是我们正在加工的有机营养土,一直供不应求。外地客户刚装满车拉走,运原材料的车又进场了。五一假期,这些营养土在市区的第一家专卖店正式开业,当天就卖出去18袋。”说这话的人叫袁东方,西桐树庄村村民,靠做小生意勉强养家糊口,供应两个孩子上中学。袁东方在四川卖了五六年的门帘、窗帘,一直脱不了贫。他回村加入了种养殖合作社,散养了近百只鸡,靠销售鸡蛋和肉鸡,一个月有了1000多元的保底收入。两年前,袁东方脱了贫。今年春节,他把搞养殖赚到的钱投到了有机营养土的经营中,准备“再试身手”。
袁东方对有机营养土产生兴趣,是受到了同村好友张天明的启发和鼓励。
正在现场撑口袋忙着装土的张天明说:“2016年底,当时我还在外地打零工,丁书记鼓励我搞种植。我先是种瓜蒌,后来种高油酸花生,花生种了将近30亩,一下子摘掉了贫困帽。后来,丁书记又找我谈加工栎树叶搞有机营养土的事。”张天明成为早期加入有机营养土经营的农户。
“一开始我们是纯手工,从山上拉回来栎树叶后,用铁锹翻,掺上生物菌,再发酵。这是我们跟省农科院的专家共同研究出来的方法。现在我们的营养土在市区开有专卖店,供应市区各个花卉市场。”张天明说。
西桐树庄村的有机营养土产业,还吸引了有志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丁书记驻村以后,村里变化很大,他是个干事的人!俺决定了,跟着他一起干!”在土场一角,33岁的袁自伟说。
大学毕业后,袁自伟在新密市某煤业公司从事安检工作,但收入一直不高,加上原先的工作受到了疫情的波及,他萌生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想法。
丁备战(左一)带领村民堆放有机肥
“循环经济”的雏形
靠加工有机营养土赚钱的“金点子”是丁备战想出来的。“我喜欢养花,在养花人眼里,栎树叶是不可多得的好花肥。”丁备战说,栎树叶中的有机质含量比其他腐叶都要高,而这种树叶在鲁山比较多见。
“从2017年底,我们开始在村里收集栎树叶,经过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我们在含栎树叶的腐殖土里面又加入了羊粪等长效有机肥,经过二次生物发酵杀灭各种虫卵、病菌,使得我们的有机营养土养分均衡,肥效持久,疏松透气,可以防止花卉出现烂根病、枯萎病、根腐病,同时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丁备战说,这种营养土除了供应外面的花卉市场外,村里的大棚种植也能用;大棚里的栎木用完再回收,又成了有机营养土的原料;而原料中的羊粪来自村里合作社养的羊,“这可以算是村里循环经济的一种探索吧”。
“去年,十二矿又投入专用资金20万元,购买了一批机器设备,有翻抛机、装料机、缝包机等,彻底改变了手工生产有机营养土的现状。如今,这个厂子每天能产出七八吨营养土,销到平顶山市区、郑州、洛阳、南阳、漯河、许昌等地。今年,村里的合作社申请到了50万元的资金,准备建有机营养土的生产厂房和厂院。鸿图牌有机营养土的商标也快办下来了。”丁备战说。
据了解,西桐树庄村的有机营养土生产比较繁忙的时候,村里的贫困户都会过来帮忙,从而形成了一条脱贫、带贫产业链。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56岁的村民王虽是村里靠养蜂致富的能人,他眼中的西桐树庄村,在5年前还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薄弱的贫困村。
4年多来,在平煤神马集团十二矿的支持以及丁备战和村两委班子的通力协作下,西桐树庄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坡地变成了良田,水泥路连接了主干道,太阳能路灯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全村贫困人口由863人缩减为26人,人均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长到1.5万元以上。
王虽说,该村于2017年1月成立的鲁山“鸿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40户,产业包括中药材、无刺花椒、栗子、红薯、杏、桃和花生种植,以及猪、牛、羊、鸡和蜜蜂、鸽子、黑土猪等养殖。4年多来,通过举办采摘节和“年货直通车”等活动,带动、盘活了当地的土特产和旅游资源。
读者网评
脱贫产业也有很多种,驻村“第一书记”丁备战能够另辟蹊径,开辟出一条有机营养土的产业发展之路。聚焦于鲁山县观音寺乡西桐树庄村有机营养土这一带贫致富产业,刻画了贫困户张天明、袁东方(已脱贫)和返乡创业青年袁自伟等人物形象,烘托了驻村第一书记丁备战坚守山乡一域、创新发展思路的党员本色和奋斗精神,让人忍不住为他们衷心点赞!
——网友“飞火流星” 脱贫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