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清学札记

一三四 连中三元与祖孙状元、父子状元、兄弟状元

清学札记 漆永祥 1460 2021-04-05 17:4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清学札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三四

  连中三元与祖孙状元、父子状元、兄弟状元

  自唐以降,科考以殿试(唐代称省试)第一甲第一名俗称“状元”,亦称鼎元、殿元。然唐宋时亦非殿试第一名之专称。唐郑谷登第后《宿平康里》诗曰:“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按谷登赵昌翰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宋人廷试一甲者,亦得称状元,后遂以一甲第一人专称“状元”。而至今日高考,各省皆有状元,且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加分状元、裸分状元、单科状元等说,又市、县、乡级中学,亦各自有状元,可谓溢滥至极矣。

  始唐终清,累代状元约600人(或称599人,各家所计不一),可谓人中龙凤,世所罕见。而以连中乡试第一之“解元”、会试第一之“会元”、殿试第一之“状元”,称“连中三元”。自唐至清,可按而数“连中三元”者十有八人。即唐崔元翰、武翊黄、张又新、白敏中(唐代或为科目选,或为制举,非后世殿世);宋陈尧叟、孙何、王曾、王岩叟、杨寘、冯京、彭汝砺;辽王棠;金孟宗献;元王宗哲;明黄观、商辂;清钱棨、陈继昌。而孟宗献为河南开封人,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状元,其乡试、府试、省试、廷试皆拔头筹,可谓“连中四元”。清赵翼赞钱棨诗谓“累朝如君十一个,事迹半在青史留”,亦实录也。然即此十八人而论,为名臣巨卿,留名青史者,亦未及半耳;若张又新之谄附败名,王宗哲之降贼偷生,适为科名之玷耳。

  又唐代郑冠,为穆宗长庆三年(823年)状元,又为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武状元,可谓千古一人而已。又明代杨慎为乡试第三、会试第二、殿试第一,为三、二、一之次第,青竹倒栽,节节而上,亦可谓奇矣。

  历代又有联珪叠纽,一门鼎盛,为祖孙状元、父子状元与兄弟状元者。祖孙皆为状元者,为清代江苏苏州人彭定求(康熙十五年,1676年)、彭启丰(雍正五年,1727年),为历代所仅见。父子状元,则有唐代江苏吴县人归仁泽(懿宗咸通十五年,874年)、归黯(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宋代山东东平人梁灏(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梁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张去华(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张师德(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山西朔州人安德裕(太祖开宝二年,969年)、安守亮(开宝五年,972年),开封襄邑人许将(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许安世(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兄弟状元则唐有江苏苏州人归佾(昭宗光化四年,901年)、归系(哀宗天祐二年,905年),宋有河南汝南人孙何(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孙仅(真宗咸平元年,998年)等。至如祖孙、父子、兄弟为状元、榜眼、探花及三甲进士,所谓“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者,在江南诸省,皆视如自家荷袋中物,不复称奇。而边省若吾甘肃,则中进士者亦稀,而状元犹若天上文曲,地下龙珠,世世代代,永永年年,为高不可攀,深不可探矣。 清学札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