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清学札记

一三七 大题、小题及截搭题

清学札记 漆永祥 3907 2021-04-05 17:4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清学札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三七

  大题、小题及截搭题

  今日高考作文命题,有所谓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近年来以材料作文居多,而命题作文罕见,即以甲午(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与各省卷十八套试题之作文题目为例,亦皆材料作文也。何则?因命题作文易脱题,而材料作文考生依稀仿佛即可成文故也。

  明清科举考试,抄撮拟卷,蔚为风气。故考官命题,考生押题,皆费尽心力,猫与老鼠,掐对互捉,乐此不疲。考官出题有所谓大题、小题、截搭题之分。然乡、会试之拟题,事关国家抡才大典,不可儿戏,故仍多出大题;而县、府试之小考,则千百十样,纤佻琐碎之小题居多焉。有所谓连章题(两章或三四章合题)、全章题、数节题(每章内之数节)、一节题、数句题(每章或每节内择取数句)、单句题、两扇三四五扇题(章节中之排句),以上皆属大题。若截上题、截下题、承上题、承上冒下题、半面题、上全下偏题、上偏下全题、上下俱偏题,更有一题而兼两名,如截上兼下全、截下兼上全等,此类皆属小题。截搭题又分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诸体,最为奇葩矣。

  因此之故,官方学宫,民间坊本,“高头讲章”与“新科利器”,所在多有,亦如今时之某某年《优秀高考作文选》也。清雍正时王客周编纂之《狐白全集》,所列各类题型最为详尽,且尤重截搭题焉。其《狐白前集序》曰:

  制艺一道,以理为主,气以行之,文不切理,虽有惊人奇句,无当圣贤之旨。然理是矣,而无大气举之,谈理亦不快意。至于理真气足,根本已得,而文犹不工,何也?无法以运之故也。法者,题中天然之度,如匠师之绳尺,乐师之律吕,行军用兵之行伍阵势也。题不一题,法亦不一法。故有单句题,即有走窄路之法;有枯窘题,即有走阔路之法;有截上题,即有不粘不脱之法;有截下题,即有神行官止之法;有截上下题,即有纳上吸下之法。他如虚冒题、过脉题、结上题,以及记叙、比兴、援引等题,莫不各有一天然之度,为作文之准则,学者规抚摹仿,久久纯熟,无意之中,自中节度,法果可废乎!

  王氏书前《要诀》,先讲相题、对股、取势诸法,可谓综论;此下即分题论作法及集评。如《前集》所举有:单题(其所举范文甚多,题目如“敬事而信一句”等,下皆同,仅举一例,不再加引号),反揭题(子曰由知一句)、枯窘题(足一字);全章长题(孟子之平全章)、长题(使子路问不辍)、截上题(不亦说乎一句)、虚字冠首截上题(而非邦也一句)、截下题(举一隅一句)、虚字冠首截下题(君子未有一句)、截上下题(未之能行一句)、虚字冠首截上下(虽不中一句)、关顿题(一则以喜一句)、顿趺题(今也纯俭从众)、虚冒题(泰伯其可一句)、过脉题(七十者衣二句)、结上题(此之谓民一句)、偏举题(为之者疾二句)、移步换形题(汤有天下一段)、立案题(孟子居邻一节)、记事题(子路率尔一句)、叙事题(我对曰无一句)、原叙题(宫之奇谏一句)、援引题(节彼南山一句)、托兴题(王知夫苗御之)、比喻题(苗而不秀全章)、攻辨题(子欲手援一句)等。

  其《后集》以诸家选本,多不讲截搭题,故专论截搭十四法。其曰:

  截上题,要我补上意,又要撇清上意;截下题,不可置却下意,又不可犯着下意。若割截上下成搭者,则又不同。其发上截,但重其关合下句,而找补上句在所轻;其发下截,但重在绾合上句,而舍留下文亦在所轻。

  其所举有截搭题(不亦乐乎不愠),此中又分全下偏(切切偲偲偲偲)、上偏下全(不为酒困我哉)、上尾下首(为臣不易难矣)、上下偏中间全(知天地之其仁)等;而长搭题(与朋友共信之)又分为隔章长搭(孔子行齐凤兮)、一处相搭(不思而得措也)、首尾俱截长搭(不思而得思之)、横担搭题(子欲往乎欲往)、无情搭题(有盛馔必迅雷)、典制搭题(始可与言言之)、先问后答先答后问一种(求之与抑得之)、上轻下重搭题(岂不尔思思也)、搭题变格文(冉子与之九百)等。凡王氏所列,古人于此,的的分明;而今人读之,昏昏不知其所以然矣。

  截搭题如“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此题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诸书第一句为题。又乾隆朝彭元瑞督学江苏,有提调官王姓,雅号“王二麻子”,适考四学,遂出“王二麻子”四题(王何必曰利,二吾犹不足,麻缕丝絮,子男同一位,皆出《孟子》)。一日考四学,出“洋洋乎(《中庸》),又洋洋乎(《中庸》),又洋洋乎(《论语·泰伯》),即欲退堂早膳,学官稟曰:“尚少一题。”彭沉吟曰:“少则洋洋焉。”(《孟子·万章上》)堂下诸生,莫不掩口而笑。(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一)

  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一:“永乐中,俞行之试‘记里鼓’。正统中,冯益试‘事道’,皆不知所谓,莫能措一词。所谓‘名浮于实,君子弗贵’者欤。”按“事道”见《孟子·万章下》:“‘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曰:‘事道也。’”而“记里鼓”见于《隋书·元岩传》,而不见于经书。

  又清赵慎畛《榆巢杂识》卷上:“赵石源前辈之‘毛毛草草’,则未免割裂矣。翁覃溪阁学在粤东,亦曾以‘大草’二字命题,终涉乖僻。”按《中庸》载逸诗曰:“德如毛,毛犹有伦。”又《诗经·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所谓“毛毛草草”者,殆即此欤?至于“大草”则遍寻经籍而不见矣。

  又鲍桂星督学中州,出题割裂,有刻薄子逐题作诗嘲之,盛传于时。如《咏七十里子》云:

  没头没脚信难题,七十提封一望迷。

  阿伯不知何处去,剩将一子独孤栖。

  《咏宝珠》云:

  拣取明珠玉任沉,依然一半是贪心。

  旁人不晓题何处,都向红楼梦里寻。(《清稗类钞·讥讽类》)

  按《礼记·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此“七十里子”即从此截搭也。又《孟子·尽心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此割裂“宝珠”二字为题也。《红楼梦》中秦可卿之丫鬟,亦名“宝珠”,故诗语如此也。

  又题目之难易,直接关乎士子之能否获售。乾隆癸卯科,浙江乡试,首题“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获售者鲜登第,时称“逸民榜”。嘉庆癸酉科题“刚毅木讷近仁”,所取文皆恬静之作,登第者绝少,时称“哑榜”。丙子科题“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所取文皆动宕发皇,登第者多,时称“响榜”(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

  此类割裂截搭之题,苛碎生僻,无从下手。故明丘濬《大学衍义补》即谓:“近年初出题,往往强截句读,破碎经义,于所不当连而连,不当断而断,而提学宪臣之小试尤为琐碎。”清季陈澧《东塾读书记》有《科场议》曰:

  文章之弊,至时文而极;时文之弊,至今日而极。士之应试者,又或不自为时文,而剿袭旧文;试官患之,乃割裂经书以出题,于是题不成题,文不成文。故朱子谓“时文为经学之贼,文字之妖”。其割裂出题,则经学贼中之贼,文字妖中之妖也。

  又清人龚炜撰书其落第卷后联曰:

  廿年制义,抛却半生有用工夫;

  三黜乡闱,落得九册无名败纸。(清龚炜《巢林笔谈》卷三)

  八股文本不过文之一体,本无所谓是非。然为后人万夫所指,痛责其祸国误人而饱受诟病者,殆即此类之谓欤! 清学札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