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生于六月二十九日

第48章 表演真正的秘密

生于六月二十九日 一品学士 4785 2021-04-05 17:4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生于六月二十九日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如果说演技高低决出演员达标与否,那当演员有了挑选剧本的权利,挑选剧本的决策就拉开了演员之间的差距。

  为了塑造出一个别样的角色,每天晚上看剧本、背台词,细心揣摩人物的内心。白天拍戏又要和导演一起讨论,完成了一部部堪称经典的剧作品,塑造了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角色选择了她们,也是她们给予了角色生命力。

  爆款、热点、噱头固然抓人眼球,但是她们勇敢的选择和精准的演绎更是爆款剧诞生的源头。爆款从来不是她们的追求,某种程度,她们自己就是爆款本身。

  表演有2大门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梅耶荷德的造型术;布莱希特的方法派,为技巧训练方向。

  喻恩泰的表演论:

  “表演真正的秘密…”

  “我要练到,让别人觉得我是生在那个地方的人……”

  他是一个演员,表演依旧是他“非常热爱”的事物,完全能满足他,也给了他“很多快乐和收获”。他并不意图将自己抽离之外。

  他因为拥有,所以慷慨。

  眼神,这是他塑造晏殊——或者说塑造几乎所有角色,极为在意的事物之一。

  眼神不是可以演出来的,“不是指你的眼神通过某种科学或非科学的训练,达到一种呆滞的状态,然后勾勒出了一颗粗犷的心,不是这个意思。”

  眼神是——

  “你去过一个这样的地方、经历过这样的事,或者你看过古代人的老照片、你想象到的事物,你把它们放在心里,再重新通过眼睛传达出来的神色……”

  角色的后期要呈现出老年晏殊,为了角色他瘦了7.5斤,而未做修改的戏服却有些宽大。但他却说,“只要你眼神对了、内存对了,你身上衣服怎么穿,它都是合身的。”

  表象之下,塑造角色的另一重机关,在于精神层面的契合,这事关观念、经验与一些偶然的天成。

  2

  演员的“入世”与“出世”

  “通告是偶然的,表演状态是偶然的,反正你来了,我就偶然地去撞,撞到什么是什么。”

  喻恩泰将这场戏的浑然而成,总结为是“内存”与“荒诞”的结合。有依可凭的是他过往的“内存”积累,像一条串绳上的珠子,被他在那一刻调动摸索到了;“荒诞”的则是这种突如其来,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世上所有角色,不外乎两个:一为哈姆雷特,一为堂吉诃德。

  注定人生是一场悲剧,痛苦和悲伤是必然的,反倒是乐观、幸福、快乐都是暂时的。

  表演真正的秘密、真正的表演的眼,最大的主题,就是两个字:悲悯。所有人都是可怜人,我们自己也是。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活在两种状态中:

  一边是对自己极度满意,“我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一瞬间,很庆幸,很满足,很欣慰”;但转瞬间,他就会陷入另外一个极端里,那里头尽是“煎熬”“难过”,还有“荒凉”。

  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的一盘棋,人生是流动的混沌。

  3

  演员如何积累“内存”?

  答案是:体验生活。

  为了能在这种变幻中,获得更多“内存”;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快一点找到自己所有疑惑的问题的答案,他决定做一件重要的事。

  一年多前,他开启了一个纪录片项目,受访者是中国境内年近百岁的老人,“平凡人”。这个项目无关任何他本人的“人设”建立,也不是专为哪一个平台做的节目,它是纯公益的,首先是为了记录,为了不忘记。

  与既往已有的口述历史型纪录片又有不同,喻恩泰作为采访者,全程参与其中,陪伴老人的生活,引导他们,与他们攀谈。往往,一个老人的记录,需要提前做功课、打前站,拍摄至少两到三次,多个机位,全视角网罗,有现在,也有过去。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共寻找到并拍摄了超过100位老人,范围遍及江浙与中原多省。

  4

  拍戏间隙的纪录片生活

  整个纪录片团队就被安排在他的剧组驻地,他的房间楼下就是剪辑房。没有通告的时候,他就去采访拍摄横店附近地区的老人。

  有时候早晨五六点出发,跟着老人们生活一个上午,聊天,中午之前完成纪录片拍摄,再赶回剧组开工。

  有一段时间里,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也不觉得太疲惫,更多的,还是一种神奇的荒诞感。

  那些被他采访的老人们给他展示自己的生活,给他讲各种各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谈的恋爱、饮过的酒、怀念的女人、跳过的舞、去过的国外、开过的车、坐过的飞机、经历过的战斗……”他在他们面前“撒娇,啥都来”。

  然后从老人家出来,上了车,回到剧组,穿上戏服,他要开始“装老年人”。

  有时候事情又会倒过来。他要先拍戏,拍完再去采访老人。他脱下戏服,把头上的发胶洗掉,头饰取下来。

  扮演带来的交错与怀疑感,与他真实地和那些衰老了的生命撞击后带来的对老的感受,对照出了一种荒诞。

  5

  做纪录片的目的

  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有他独特的意义,如果一个人的回忆可以被形容为一张“内存盘”的话,你若有机会打开来,都是细密丰厚的,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留下痕迹,都会被别人记住。

  “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就是内存,就是记忆,一定是经历、记忆,决定了一个人的性质,而不是他的肉身,他的情感也是根据他的记忆而来的。”

  “这一年时间里,我陪伴了100位100岁的老人回忆过他们的人生。算下来,我陪伴过了他们一万年以上的岁月……而且最有意思的是,你真的是亲自在身边陪伴。”

  我们不需要为瑕疵去浪费自己的时间,多看看自己身上光亮的一点,也看看别人的光。

  “有可能你做了一辈子,到走之前那一天突然发现,后悔了,原来人生不是这样……”

  “对,我是想提前知道他们的答案!

  原来,我做纪录片的目的是这个!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我要记下来,对,就是这个,真的,非常好,真棒!”

  电话那一头响起刷刷刷的声音,他竟然真的在写字记录。

  “我不就是,想早点知道人生的答案嘛,看看他们的卷子,总有一款适合我。”

  6

  最宝贵的感受是重新感受到了电影和电影人的“纯粹”:

  “拍摄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海拔、风雪、艰苦和友情,感谢让我们全身心的感受到了电影的单纯、纯粹和快乐,真正地去感受电影才能拍出好的电影作品。

  更要面对心理与生理双重的严峻挑战,以超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一切险阻和困难,这也是我与片中角色共同完成的一次对自我的全新挑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珠穆朗玛峰,都有自己的梦想,能够在冲顶的路上坚定心中的信念,为之挣扎煎熬并努力拼搏,人生足矣。”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有你有我。

  90后青年作家,北漂一族。2015年毕业于北京,编导专业,立志于扎根北京。 生于六月二十九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