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婆罗浮屠佛塔群——五百年的漫漫苦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英文名:BorobudurTempleCompounds
所属地:印度尼西亚
年代:公元8—9世纪
发掘时间:1814年开始
婆罗浮屠历经了千余年,兴盛过,也被废弃过。公元1006年,麦地拉火山喷发,引起大地震,周围的人们四处逃生,佛塔没有人烟。14世纪,随着爪哇岛的伊斯兰化,佛塔倍显孤独。1814年,英驻爪哇总督看到了这座佛塔潜在的艺术价值,曾进行小小的清理。在这五百年的漫漫岁月里,婆罗浮屠隐没人间,独自行走在苦行的世界。
婆罗浮屠佛塔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马吉冷婆罗浮屠村,在默拉皮火山山麓一个人工堆筑的小山丘上。“婆罗屠”意为“千佛坛”,在梵文中也解释为“丘陵上的佛寺”,它是公元8—9世纪的萨兰德拉王朝留下的历史遗迹。据说当年为了收藏释迦牟尼的一小部分骨灰,萨兰德拉国王动用10万奴隶,花了10多年的时间才建成了这座佛塔。15世纪,印尼开始伊斯兰化,佛教受到冷遇,婆罗浮屠埋没在火山灰和草木中,直至19世纪才被重新发掘。
婆罗浮屠呈实心状态,没有门窗和梁柱,建筑材料全部采用附近河流中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大概用了200万块石头,底层石头每块重约1吨。佛塔的基层呈四方形,塔基地面部分占地1.23万平方米。从塔底到塔顶最尖端,原高42米。大乘和密宗教义的结合在塔的建筑形式上得到了体现。
佛塔按佛教“色界”、“欲界”、“无欲界”三界之说,分成塔基、塔座脚和主佛塔三部分,装修结构的佛教特点更为突出。塔的下部四方形平台表示“地界”,上部圆形平台为“天界”。“地界”各层共建石壁佛龛432个,每座佛龛内有一莲座及盘足趺坐的佛像。“天界”各层有72个钟形小塔,每个小塔内供奉一尊成人大小的盘坐佛像。佛像按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分别作出“指地”、“施与”、“禅定”、“无畏”、“转法轮”等手印,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指、手掌、手臂等各部姿态万千。整个建筑物共有大小佛像505尊,分别安放在佛龛和塔顶的舍利塔中。
佛塔内各层的回廊两旁石壁上刻有各式各样的浮雕,以佛本生经故事为主,有不少直接取材于生活习俗、虫鱼鸟兽、植物等。石壁上的浮雕都称得上是艺术珍宝,所以这里又有“石块上的史诗”之称。塔底四面墙内有160幅浮雕,而塔身墙上、栏杆上均饰有浮雕,在全长2500米的范围内,共计有1300幅叙事浮雕,1212幅装饰浮雕。第一层走廊的正墙上,描绘了佛陀从降生到涅槃的全部过程。第二、三、四层的浮雕描绘胜财到处参访、探求真理的情节。佛陀、菩萨往往与动物飞鸟、舞女乐师、渔民猎人杂处,有些题材也经常表现国王、武士和战争的画面。制作浮雕的艺术家充分利用布满小孔及微粒的火长石,较好地表现出人体肌肤的真实感。
婆罗浮屠因建在山上,地基不够稳固,加上建筑时间久远,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石块严重受损,塔身已出现下沉和倾斜现象。1973年8月,在联合国文教基金会和印尼国内各界的帮助下,开始对婆罗浮屠佛塔进行大规模的修复,整个工程历时10年,耗资2250万美元,1983年3月23日宣告完成,佛塔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