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青楼圆春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二十七章:蕊珠萌动移花情,玉瑛春心左右难
(一)
我们暂且放下玉珠这头不表,再说蕊珠吧。
我们上一章讲到了小石留下来和蕊珠一同进行资源的收集和加工。由于正是秋收时期,自己家里种下的土豆和黄豆,蕊珠家里成熟的庄稼、满红老爹家里的庄稼,这三个村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在小伟没有到来之前,都是自己和大娘大叔三个人全部承担,就靠一辆毛驴车,没明没黑地苦战。后来陈大叔找了几个平时贴心的哥儿弟兄的都来帮忙,用自己的毛驴车和他们变工,这样才加快了秋收的速度。至于蕊珠嘛!大娘规定的甚是严格,你给我乖乖地坐着休息,不允许你干任何事情。事实上蕊珠的身子也渐渐地重起来,干啥都没有精神,显得非常疲乏的样子。
这陈大娘也真会照顾人,竭尽最大的努力寻找有营养的蔬菜和水果。常常把苹果洗得干干净净,把核桃壳敲碎了把核桃仁儿剥出来放在小碟子里、还有炒熟的花生,洗净的褐红色的红枣,炒好的瓜子等,给她的桌子上摆得满满的!
陈家的秋收结束了,她们要跨村秋收了,这一下陈大娘可为难了!
在陈家搞秋收突击的时候,他们早晨走得很早,中午不回家吃饭。蕊珠的婆婆总是在做早饭的时候,早就给蕊珠准备下中午吃得了。她把自己家养的母鸡蛋磕碎了,把蛋清和蛋弄在碗里,加上水弄成水蒸蛋,等到中午让蕊珠热热再吃。估计蕊珠饭量大,她早准备好了饺子啦,花卷啦,包子等,放在笼屉里。可是他她们一旦跨村秋收,一旦几天回不来,丢下这蕊珠一个人怎么生活呀!
这对于蕊珠来说倒是没什么,她仿佛看出了婆婆的心事,就安慰婆婆道:“婆婆!你就放宽心吧!做饭嘛我倒是不愁,我从十二岁就开始做饭了,跟上姐姐学习做饭而且厨艺也不差呀!娘亲多病,姐姐忙里忙外的!后来姐姐出嫁了,里里外外全凭我照管哩!”
“那时候你虽然小,可是是一个人,现在不同了,你是两个人聚一身!”婆婆担忧地说。
蕊珠看看小石,脸不由地一阵发红,这要命的小心肝,打一天不在她眼前出现,就真使人坐卧不安。自从小石住进小东房,就把她的心给勾走了,老往东房里面瞅,有事没事总魂不守舍地要故意要靠近这东房。小石一直忙于笔耕,一直也没有把这看在眼里,他根本不知道蕊珠在乎他,还是傻乎乎的写呀写,想唱了就偃仰啸歌。她真恨这个木头似的人,为什么自己多次靠近她,暗示他,他还是没事一样,是不是不爱自己,还是没有看出来,于是她今天对着婆婆一语双关地说:“就是妹妹们不在,心里感到太孤单了,心里总是空荡荡当地想你们!”说罢狠狠地剜了小石一眼。
“乖乖!没几天,一晃就过去了咹——!”婆婆像哄孩子一样哄着蕊珠。
“这好办!想了就看着天上的云彩,连续唱上三天《彩云归》,要不就看着天上的大雁,唱着《远飞的大雁》,唱着唱着我们就回来了!”小石却在逗着蕊珠寻开心。
“我不会唱!”
“我教你!”小石轻轻地自打拍子自己唱起来:
“远飞的大雁
请你快快飞
捎封信儿到北京
翻身的农奴想念
恩人***……”
小石教唱了两三次,蕊珠便学会了,二人一同唱起来,蕊珠的歌声是那么甜美圆润,二人合唱是那么和谐动听,就是引得婆婆也想跟着哼开了。
“哇——!蕊蕊的歌声如此甜美,真比郭兰英,邓丽君还好听!不错!很有天赋的!”
蕊珠听了小石的夸奖,心里感到很甜美,身体感到很自在,很舒服。
说归说,唱归唱,大娘心里还是发愁,愁得几天睡不着觉,无奈之下就悄悄地和小石商量。
小石说:“这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好办!”
第二天小石就买了个电锅,买了鸡蛋和挂面。大娘到镇上又买了二斤廋肉,回来切成肉馅子,等到锅里的胡麻油烧开了,就把肉馅加进去。把切成马蹄形的葱,姜沫,用盐揉过晒干的香椿叶子,还有山上采回来的草蔓蔓花,以及小芫荽都分别放进去炒熟,顿时屋里香气扑鼻。
陈大娘把炒好的肉酱装在一个罐子里。吩咐蕊珠:“如果我们一下子回不来了,你就一个人挂面滴鸡蛋,等到把面条煮熟之后,再把这炒好的肉酱加进去,多煮上颗鸡蛋!”
“哇——!好香呀!”
说罢想一个孩子,端起罐子一直往嘴里送。
婆婆临行很是不放心,就给她下命令:“到外面走走,散散步,什么活儿也不能干!”并且吩咐小石给她点任务!
小石买了字帖要求她每天认五十个字,工工整整地写五十个大字,每个大字认准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意。每个字写五十次,每个字造五十个句子,每天做三次广播体操、这样也显得不至于无聊,也能很好地进行身体的调节,其次是好好休息。
蕊珠在这个环境中倒也像一只驯服的猫咪,乘着这个机会她也可以认真学习。由于本身天性聪明,记忆力好,小石给她买了一本新华字典,教给她如何查字典认字。她的进步很快,没有几天,认字已经有一千多个了,一些简单的书报基本上能读下来了。小石看着心里高兴,就到城里买了许多的书,有文学方面的,有科学方面的,有育儿知识、还有烹调食用技术等。
再说这小石可成了三国鼎立的大英雄了,我们前面说过了,三家的庄稼都要靠他来收。陈大叔赶着个毛驴车,在跨村秋收走的时候,用黄泥巴把葫芦包好,然后出地了。她们中午不回家,在地里吃野炊。陈大叔每用?头头刨起一株干枯的山药蛋时,总是弯着腰笑着说:“这是老天给咱们活命的恩赐!是咱们的口粮,这是咱们的命根子呀!”
中午到了,小石到山上捡些干枯的树枝,陈大叔把选好的山药蛋倒在柴禾里,然后点着了。等到大火烧过之后,陈大爷用一根短木棍,从通红的火堆里把烧好的黑不溜秋的山药蛋拨拉出来,在石头上细细地把黑皮擦掉,露出黄色的硬壳儿,整整齐齐地放在一块平光光的石头上,招呼老婆和小石:“开饭啰——!”真有点一家人的味道。
正在往口袋里捡山药蛋的陈大娘,用袖子擦把汗,看着赤日炎炎的日头,朝着小石喊道:“开饭了——!”
正在挥起?头头刨山药蛋的小石脱掉上衣,露出结实的臂膀。听到陈大叔招呼大家开饭了,就手里搧着个破草帽,摇摇晃晃地走过来跌在石头上。他盘着腿儿,把烫得左手倒右手热乎乎的山药蛋轻轻捏开,露出白雪一样白的内心,咬一口又绵又软,香味扑鼻,就咬一口又沙又香的山药蛋,就一口萝卜腌的老咸菜,确实是美味可口。吃饱了,把烧好的葫芦剥去包在外面的土,咬一口,香甜的葫芦水真大。这生活真是神仙也少有的日子,吃饱了,喝足了,打个嗝儿,真还有股烧葫芦和山药蛋的清香味儿哩!
小石虽然住在一个陌生的家庭,但是这个由一家三姓组成的家庭,每个成员对他特别的好,就像对待亲人一样。他的心里非常充实,总有一种家的感觉,看来这一个人流浪的日子该结束了!自从母亲病故之后,他一直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没人给他做饭,没人喊他吃饭,没人给他洗衣服……
晚上回来,他虽然感到疲倦,但是洗一把脸之后,就伏案笔耕。挺着个大肚子的蕊珠就紧紧站在他的身旁,又是端茶,又是摇扇,含情脉脉地看着他。 青楼圆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