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啸天说诗.周啸天谈艺录

论韵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啸天说诗.周啸天谈艺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论韵律

  诗词是诉诸心灵和听觉的艺术,因而有韵律的追求。

  诗有内在韵律,有外在韵律。近体诗须约句准篇,还有骈偶和调声。汉语多单音词,汉字是方块字,汉语诗歌句式又比较划一,一组对仗的意思,从语音到文字上可以搞得十分整饬。汉语成语就存在大量的对偶组合,如一清二白、三长两短、四通八达、五颜六色、左顾右盼、南辕北辙、家长里短、国泰民安,等等,在别的语种如英语中,则很难做到。律诗与骈文、楹联、八股文一样,是汉语特有的文体,其形象思维,就是对仗的思维。

  外在韵律就是声律,在格律诗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精神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字,就是“相间相重”。相邻的音节、同联的两句、相邻的两联,平仄安排不同,这是相间。律诗的前半和后半,折腰格绝句的前半与后半,平仄安排大体相同,这是相重。

  调声从本质上讲,就是平仄的思维。什么是平仄思维呢?简单说,诗句的出现,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平仄相间、周而复始,“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沈约)。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有一句唱词,原来是“迎来春天换人间”,后来毛泽东给改了,把“春天”改成“春色”。这就是平仄的思维在起作用。汪曾祺说,“迎来”“春天”“人间”基本上是平声字,安上腔是飘的,没法唱;换个“色”呢,把整个声音扳下来,平衡了。

  习惯平仄思维的人,一个诗句形成的时候,平仄基本就调好了。即使没有完全调好,捣鼓捣鼓,腾挪一下,也就好了。“烽火城西百尺楼”(王昌龄《从军行》)不能作“城西百尺烽火楼”,“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不能作“溪水直流到门前”。这就是平仄思维的结果。 啸天说诗.周啸天谈艺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