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诗词赏析七讲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二 内在韵律·外在韵律
诗词是诉诸听觉的艺术,因而有韵律的追求。诗有内在韵律,有外在韵律。“内在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这种韵律非常微妙,不曾达到诗的堂奥的人简直不会懂。这便说它是‘音乐的精神’也可以,但是不能说它便是音乐。”(郭沫若《论诗三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这首诗表现的胸襟广阔,志向高远,而同时又具有浓厚的悲凉情调。林庚谈此诗道:一方面是人生的无常,一方面是永恒的渴望;一方面是人生的忧患,一方面是人生的欢乐——这本来就是人生的全面,是人生态度应有的两个方面。难得它表现得如此自然,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两段连贯之妙,古今无二,你不晓得何以由哀怨这一端忽然会走到欢乐那一端去,转折得天衣无缝,仿佛本来就该是这么回事儿似的。从“明明如月”到“山不厌高”两段也是如此,将你从哀怨缠绵带到豁然开朗的境地。读者只觉得卷在悲哀与欢乐的旋涡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悲哀没有了,变成欢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欢乐没有了,又变成悲哀。(详参《唐诗综论·谈诗稿》)这就是内在韵律。
诗人的内发情感起伏不平,诗思就不会一顺平放,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李白的《将进酒》首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很壮阔,是大起。接下来一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说到“悲”,是大落。再下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说到“尽欢”,又是大起,等等。李白诗在吟诵层面上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诗情的跌宕起伏,也就是说,有很强烈的内在韵律。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玉去冯紫英家聚会,席间玩诗行令,规定主题词为“女儿”,四句诗要依次写悲、愁、喜、乐,这个规定,可以说就是对内在韵律的规定。宝玉作的一首是:“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可以说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任务,概括了女孩子一生的悲欢,最后一句非常出彩。曹雪芹为薛蟠设计的那一首,更为奇妙:“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往里戳。”妙在何处呢?妙在第三句道出后,众人听了,都诧异道:“这句何其太韵?”原来曹雪芹为薛蟠安排的这首小令,除了悲、愁、喜、乐的内在韵律外,还有一重内在韵律,那就是:粗鄙——粗鄙——何其太韵——更加粗鄙。第三句的何其太韵非常重要,狗嘴里居然吐出了象牙,制造出一个惊喜,然后这个惊喜马上就被更加粗鄙所破坏掉了。如果没有这一重内在韵律,薛蟠的酒令就完全是一场恶搞,是一段涉黄文字,删掉亦不足惜了。
在诗词的吟诵中,一定要注意内在韵律,即情绪的自然消涨,才能因声求气。
外在韵律是一种美声之道,主要是诗词格律。诗词格律除了约句准篇,主要体现为骈偶和调声。骈偶这种形式,为什么不产生在别的语种,而唯独产生在汉语中呢?这与汉语及其文字符号相关。汉语多单音词,汉字是方块字,汉语诗歌句式又比较划一,一组对仗的意思,从语音到文字上可以搞得十分整饬。在别的语种如英语中,则很难做到。从构词上看,汉语成语就存在大量的对偶组合:一清二白、三长两短、四通八达、五颜六色、千言万语、左顾右盼、南辕北辙、家长里短、国泰民安、虎踞龙盘、狼吞虎咽、鸡飞狗跳、去伪存真、挑肥拣瘦、欢天喜地等,在别的语种罕有类似的现象。表现在文体上,骈文(四六)、近体律诗、楹联、八股文等,都是汉语特有的文体,在某些时代甚至是主流的文体。这些文体的形象思维方式就是对仗的思维,构思时,句子是成对地出现,一唱一和,无往不复。因此,在律诗的写作中,骈偶学是一种专门的学问。
调声从本质上讲,就是平仄的思维。什么是平仄思维呢?简单说,诗句的出现,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平仄相间、周而复始(相重),“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沈约《宋书·谢灵运传》)。汪曾祺讲过一个故事:过去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有一句词,杨子荣“打虎上山”唱的,原来是“迎来春天换人间”,后来毛泽东给改了,把“春天”改成“春色”。这就是平仄的思维在起作用。迎来、春天、人间,基本上是平声字,安上腔是飘的,没法唱。换个“色”呢,把整个声音扳下来了,平衡了。他说,“平仄的关系就是平仄产生矛盾,然后推动语言的声韵。外国没有这个东西。”(《小说的思想和语言》)
“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毛泽东《致陈毅》)吾师宛老(敏灏)戏云:“写《西江月》如不合律,不如改题《东江月》。”要之,近体诗词应讲求格律,是比较一致的意见。习惯平仄思维的人,一个诗句形成的时候,平仄基本就调好了。即使没有完全调好,捣鼓捣鼓,腾挪一下,也就好了。“烽火城西百尺楼”(王昌龄《从军行》)不能作“城西百尺烽火楼”,“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不能作“溪水直流到门前”,就是平仄思维的结果。以下主要讲一讲外在韵律。 诗词赏析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