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聚散今生

6 绝技

聚散今生 闻歌感旧 5622 2021-04-05 12:5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聚散今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天宝十一年腊月,凤林折冲府

  折冲府的校场上,搭起了一座高约三尺、长约两丈的高台,高台台前方是一块方形场地,已经仔细平整好。会见完众武官、检阅过士卒的凤林府折冲都尉王伏飞正端坐在高台后排中间的交椅上,旁边只有张果毅都尉在台上陪座。众校尉、副尉均披盔带甲在台下站立,再后面则是排列整齐的士卒行列。

  张果毅都尉已经六十余岁,尽管盔甲里垫有很厚的锦衬,但这种天气仍让他觉得浑身冰凉。他趁王伏飞侧身这边时,连忙道:“禀上官,今日新来的儿郎们比试,这些伙计也闲不住,想在他们开始之前,活动活动身子骨。”

  裴观察使派这种只知享福的庸才来做眼线,由此也可知他主人是什么成色。以后对此人只须恩威并用,谅他捣腾不出多大风浪。

  想着这些,王伏飞微微一笑,对张果毅道:“这些武将们都是一个模样,不在上司面前卖弄一番本领怎肯罢休?也罢,今天成全他们。”

  他缓步走到台边,对着众校尉、副尉说道:“既然如此,诸位不妨露几手绝技,让新儿郎们知道天外有天。”稍顿了顿,他又道:“只是不要拖得太久,体谅体谅果毅。”

  众校尉、副尉嘴角一撇,但随即一齐朗声道:“尊令。”然后各自去后边准备。

  王伏飞转过身来,假装没看见张果毅脸上的尴尬,拉着张果毅一起走到台边,口中道:“来来来,咱哥俩站这里,也瞅得仔细点。”

  台边的掌令官挥动令旗,士卒们在带队的旅帅、队正①指挥下,整齐、迅捷地移动到两侧及后端,将校场的中心完完全全地腾出来。张果毅连声赞叹,但王伏飞心里却略有不满。此时士卒们仍保持列队,一会武将们演武时,后面看不见的士卒难保会向前或向边拥挤,那样阵型自然会乱。但现在来不及讲了,等事后再向手下指出。

  正想着,三名士卒各抗着两根半人高、碗口粗的木桩走向空地中心,将木桩使劲往地面一砸,堪堪立稳,排成三排。见张果毅有些茫然不解,王伏飞笑道:“陌刀②李校尉。”

  果然,膀大腰圆的李校尉手持陌刀首先亮相,他挥舞着陌刀,口中喝喝有声,接连做出劈、扫、拨、削、掠、捺、斩、突的刀法。待至第一排木桩前,李校尉略一停顿,随后挥刀一个横扫,第一排两根木桩均从中间应声而断。他接着踏前两步,对着第二排左削右捺,两根木桩接连从中斜断两截。李校尉接着一步踏到第三排木桩,先是向左边一突,直接将木桩刺穿,再带着木桩劈向右边,直接将最后一根木桩劈为两半!

  在士卒们一片惊呼声中,台上王伏飞也赞叹道:“若陌刀手能学到李校尉一半本领,敌人纵有千军万马又有何惧!”

  张果毅在旁附和道:“正是,正是。”

  李校尉刚刚退场,吴校尉已从另一侧现身。他手执一张三尺高的蹶张弩,向台上行礼后遥指营门,原来那里已竖立起七八个草人,距离足有四五百步。吴校尉转过身,左脚前跨一步踩住弩机前的圆环,身体极度后倾,配合双臂将弦拉满,然后左脚抽出向上一抬,已是左手托弩右手扣弦,左膝跪地,略一瞄准,右手扣动弩机。只听嗡嗡过处,营门处一个草人向后倒出七八步!接着吴校尉又换用右脚踩弩、双臂拉弦、右脚抽抬、右手托左手扣,再次一击射飞一个草人。如此左右交替反复数次,七八步间,所有草人均已被击倒。

  台上张果毅也叹道:“通常弩手发弩一轮,弓手已射出二三轮。但如练得像吴校尉一般既准又快,只怕没人肯作弓手了。”

  王伏飞颔首道:“说的是,只是吴校尉多年苦练才有此神技,一般弩手怎做的到?”

  李、吴二位校尉之后,是四位副尉同时出场,他们大概不想抢校尉们的风头,也可能本身技不如人,只选择了两两对练。其中两人乘马、双方各持去了枪头的长枪,两人步战、双方均是未开刃的佩刀加盾牌。他们各自从这头打到那一头,再从那头打回到这一头,你攻我守,时缓时急。虽是明显事先编排过的套路,也屡屡有惊险时刻,确实是十分精彩。四位副尉显露的本领虽不算高超,却很符合士卒们的胃口,喝彩声比前面二位校尉出场时丝毫不差。

  台上张果毅道:“可惜陈校尉未随王将军前来,不能一睹他的骁勇。”

  王伏飞回道:“衙门里里外外的人都跟来了,一定要留一个主事的才行。过几日,让陈校尉亲自到府上献技。”

  张果毅嘴里忙道不敢,心里却盘算着到时该怎么拉拢陈校尉。

  台下出现了片刻安静。王伏飞见周边士卒们的队列们果然已不再齐整,趁空闲把掌令官喊过来道:“让后边儿郎们也看清楚,别都站着了。”。

  掌令官回声“尊令”,正要回身,王伏飞又道:“下面该谁?怎么定的?”

  掌令官道:“该大刘校尉。昨日他们掷骰子,大刘校尉输了。”

  台上王、张二人听了都忍俊不住。

  等到一队士卒终于出现,王伏飞有点明白为什么会久等。士卒或独自背负着几个沙袋,或两两抬着拒马,还有一人推着一辆刀门③,自然行走不快。等士卒们走到场地中,先将沙袋垒成一堵矮墙,再在一丈之后将拒马连接起来,再在一丈之外放置好刀门。随后众士卒归队,只留下三个亲兵摸样的人空手站在最远处。

  台上王伏飞再次把掌令官喊来问:“大刘在搞什么鬼?”

  掌令官回道:“属下也不知,大刘校尉对谁都不肯透露,只道到时看完便知。”

  王伏飞回头对张果毅道:“这大刘太不像话,且看他如何卖弄,若不好非得罚他。”

  张果毅还未来得及回话,听见周边士卒们在呐喊,原来大刘校尉出场了。

  大刘校尉催动胯下的青骢马快步来到台前,向台上行礼完毕,然后朗声道:“二位将军,且瞧末将如何直冲敌营。”

  他调转马头,加快马步回到刚才的出发点,两名亲兵迅速递过特制的马槊④。大刘校尉大喝一声:“都给我瞧好了!”然后提槊催马向矮墙奔去。

  青骢马越行越疾,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在旁人都以为青骢马会跳过矮墙之际,只见大刘校尉向前探身,径直用马槊刺向矮墙,同时借助马奔之势往旁边一抡,立刻沙袋漫天飞舞,矮墙露出一个大豁口。

  青骢马穿过豁口后速度略减,仍直冲第二排的拒马。在接近之际,大刘校尉再次探身向前,将马槊插到拒马下方再向上一挑,青骢马冲过之时,那几只拒马飞到半空。

  马速又下降了一些,但仍直冲第三排的刀门。待至跟前,大刘校尉将马槊紧抵身边,借助前行之势将马槊扎向刀门的门板中心!等青骢马发出一声长嘶受挫而停时,那辆刀门,已被推出半丈之远。

  在青骢马慢步迈过刀门旁时,那几位早在后面等候的亲兵都笑呵呵地走到马前。大刘校尉伸出铁马槊,他们用双手撑在上面。大刘校尉再将马槊慢慢抬起,并让青骢马原地缓缓转动一圈,三位亲兵像踩在地面上一样纹丝不动。

  台上的王伏飞半晌后才道:“天佑我大唐!大刘实乃尉迟恭、秦琼再世!有他在,闯营斩将如探囊取物!”而张果毅此时才意识到他的嘴巴已张开很久,赶忙闭上。

  在那队士卒上来收拾场地时,小刘校尉骑着一匹黒骊马现身了。只见他手执一张铁胎长弓,身后背一副长长的箭袋。随着他一挥手,两位亲兵各拖着一根长杆、提着一个麻袋迅疾跑向另一侧,在百步之外停下后,从麻袋中取出一根绳索,挂上七八个瓦罐,往长杆上系好,然后两人各扶住两侧长杆站稳。

  小刘校尉向台上供拱手,一气呵成地搭箭、勾弦、瞄准、放箭,连续三箭射出,每箭必射碎一个瓦罐。然后小刘校尉催动黒骊马在原地兜圈,他在马上摆出各种射姿:侧出半身一箭、俯身至马头一箭、立身站直后一箭、后仰至马尾一箭,顷刻间所有瓦罐已成碎片。

  看见那二位亲兵放下长杆,王伏飞略有些失望,这几下虽也难得,但还不足以与刚才大刘校尉的表现相比。他正要开口,却见长杆再次立起,这次挂在绳索上的瓦罐与上次不一样。

  还来不及细看,亲兵摇动绳索,中间的两个瓦罐晃荡的最为厉害。那边小刘校尉勒住黑骊马,全神贯注地搭箭、勾弦至满弓,仔细瞄准片刻后撒弦放箭,顷刻间,这边在中间的两个瓦罐恰好晃至一条线时被一箭先后击穿。

  亲兵停止晃动,王伏飞看清原来两边都是三个瓦罐,但下方另多了一条绳索,亲兵拉紧可使瓦罐位置固定。王伏飞心里一惊,一箭双雕之后难道是……?

  这边小刘校尉深呼一口气,缓缓从背后箭袋中抽出三只箭,这次的搭箭、勾弦、瞄准的过程都比刚才长。在一片寂静中,小刘校尉终于撒弦放箭。王伏飞只听见一阵嗡嗡箭鸣,然后是一声脆响——三只箭同时击碎瓦罐!

  旁人刚刚反应过来,小刘校尉又抽出三只箭,还是同样仔细地搭箭、勾弦、瞄准以及撒弦。此时王伏飞觉得箭鸣声与刚才有所不同,他马上明白了原因:三声脆响表明三只箭有前有后地依次击中目标!

  见王伏飞喃喃自语,张果毅问道:“上官讲的什么?”

  王伏飞回过神来,回道:“一弓三矢已属不易,他还既可同时亦可分前后,纵养由基⑤再世,也不过如此!”

  =========================

  ① 唐朝军队编制:每十人为一伙,领头为伙长;五伙为一队,领头为队正、队副;二队为一旅,领头为旅帅、旅副;二旅(也有三旅)为一团,领头为校尉、副尉;折冲府按小中大三级,分别置四、五、六团。

  ② 陌刀,又称横刀,为唐朝军队配置的长柄宽刃利器,常为冲锋陷阵之用。现已失传。

  ③ 拒马是将木柱交叉并固定成架子,上插刀、刺以阻敌;刀门是一种门板上插满刀刃的防御车辆,常用于堵塞城门、寨门。

  ④ 马槊,古代重型骑兵武器,兴盛于魏晋至隋唐,长刃(可达50至60厘米)、长杆(长度超过丈八才称槊),威力巨大,造价昂贵。唐初名将尉迟恭、程知节均以善使马槊闻名。

  ⑤ 养由基,春秋时期楚国将领、神箭手,一生征战凭箭御敌,死于他箭下的人不计其数。  聚散今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