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聚散今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天色灰暗,浊云密布;朔风刺骨,狂啸怒号;飞雪如瀑,铺天盖地;群山静谧,杳无人迹。
忽然,雪地里打开一扇门,一人探出脑袋四处张望。片刻后,那人缩了回去。
等关紧房门,他回身道:“这雪真够大的。各位客官,你们得多住几天了。”
原来这是一座普通的乡村客栈,几张桌案旁的住客们个个沉默不言,神情凝重。
他从最外侧桌案旁经过时,一人起身道:“阿弥陀佛,求店主大发慈悲,给贫僧师徒安排一间间。我师父的老寒腿,遇到这又湿又冷的天气定会发作,实在无法在大厅过夜。”
发话的是为小沙弥,他身旁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
店主为难地道:“二位师父,不是我心狠,可是我这房间确实有限。你们也看到了,我们两口子把自住房间都让出来了,晚上还要睡厨房。谁让你们来得最迟?”
小沙弥继续道:“求店主跟哪位施主商量一下,哪怕晚上允许我师傅挤挤也好。”
店主望向最中间的桌案,那里只坐着一位武官模样的住客,正在把玩一把未出鞘的佩刀。
武官见众人目光都转向自己,有些尴尬。他放下佩刀,起身道:“二位师父,下官一向尊佛礼僧,按说不该拒绝。但下官有个战场上养成的恶习,半夜若感觉有陌生人在身旁,会在梦中拔刀杀人,因此从来都是独住一间。我对天发誓,若有半句虚言,死于外面荒野之中。”
店主叹口气,又望向右排桌案的两位少年,他们住的是最大的房间。
年轻少年立即慌张起来,低声道:“不行啊,不行啊……”
年长的少年连忙起身长揖,道:“这个……在下还是明言了吧。她其实是在下的娘子,为路上方便才女扮男装。实在是没法与别人合住……请包涵。”
年幼的少年满脸羞红,果然显露出女儿姿态。
左侧桌案边有个外地口音道:“我们三人挤店主的房,也是爱莫能助啊。”
他们三人像是闯荡江湖的豪杰。
此时,一个本地口音道:“老师父要是不嫌弃,可以跟我们挤。”
店主忙道:“哎哎,别胡闹。老师父哪能跟你们比?打地铺与住大厅没区别?”
这四人是本地拳师,为省铜板住的是最便宜的通铺。
店主无奈地走向最里边的桌案,道:“大龙头,你们六个人三间房,能不能匀出一间?”
大龙头及同伴是京城武馆的武师,这次他们要护送一批货物到外地分号。
被称作大龙头的人道:“我们的货物太多,每间房里一半都被占了,匀不出。”
一直没出声的老和尚开口道:“出家人不贪财,贫僧师徒绝不会动施主货物一分。”
外地豪杰在一旁道:“你们担心个鬼!外边这么大的雪,谁偷了东西也逃不掉。”
武将也道:“有本官在此,谁敢手脚不干净,本官一刀给他砍掉!”
大龙头默不出声,他既不甘心答应,又怕不答应会惹起众怒。
年长少年道:“不如这样,让两位师父为你们念经祈福,算作答谢。”
大龙头的一位同伴低声嘟哝道:“我们又没灾没病的,念什么经!”
老和尚道:“那么由贫僧讲个故事,权当是打发无聊时间,如此可好?”
大龙头连连摇头,一位同伴道:“不要,不要,都是劝人慈悲、劝人布施的。”
老和尚道:“阿弥陀佛,那换一个。贫僧瞧各位施主都是武林中人,就讲一段惊天动地却少有人知的武林往事,各位应该都乐于一听。”
大龙头有些吃惊,道:“哟,瞧不出老师父还是高人,请问出自哪门哪派?”
老和尚道:“贫僧其实不懂武功,不过亲眼见过主人公。那时他还是无名小辈,正是靠那一战成名,奠定了他日后大宗师的地位。”
所有人都来了兴趣,连老板娘都走出了厨房。
一位本地武师半信半疑,道:“真的吗?你先讲讲这位大宗师是哪位?”
老和尚微笑道:“容贫僧先卖个关子,不过他的经历与大龙头倒有几分相似。”
大龙头先与同伴交换眼神,然后道:“那好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故事是你胡编乱造,或者大家伙不爱听,可别怪我们兄弟心肠硬。”
老和尚合十道:“阿弥陀佛,是真是假,是好是坏,诸位施主听完便知。”
他清了清嗓子,道:“此事发生在……嗯,约四十年前,玄宗天宝①十四年冬月②初,也是一个雪天,恰在安史之乱前没几天。唉,若非如此,此等大事怎会湮没无闻?”
大龙头的另一位同伴道:“老和尚,你吹牛不要太过火,免得一会圆不了场。”
老和尚道:“既如此,贫僧只有再倒退几年,先讲清此事的来龙去脉。让贫僧想想……就从天宝十一年九月的一天开始,地点是在弘农……”
一位本地武师插嘴道:“弘农是哪?听着有点熟。”
老和尚道:“弘农即虢州③。这一天,弘农城西门外来了一位青年,他站在城墙外的一张新告示下,反复看了好几遍。等他转身想走时,忽然发现不远处一名军士正盯着他。”
“军士近前问青年:是不是来投军的?
青年答:是。
……”
一位外地豪杰打断道:“等等!不是讲武林往事吗?怎么扯到投军了?”
老和尚解释道:“当时正值开天盛世④末期,玄宗沉溺于温柔乡,高官权贵忙于声色犬马;而寒门想出头却难上加难,普通人要么苦读希望金榜题名,要么投军依靠军功求富贵。当然了,主人公历经坎坷,最后仍回到江湖。”
豪杰点点头,道:“那好吧,请老师父继续。”
老和尚继续道:“军士又问:能看懂招兵告示不?
青年答:能,上过乡塾。
军士心中暗喜,又问:以前练过武?
青年答:是,在长安的武馆里学艺五年。
军士更加高兴,今天的赏钱不会少了。又问: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哪里的?
青年答:籍贯是安西疏勒⑤,现常住京兆府武功县王家村。
军士心想这路途够远的,问他为什么不就近去投彍骑⑥或团兵?
青年犹豫片刻,道他久闻王将军文韬武略,治军有方,故才千里前来相投。
军士一惊,忙问他是不是认识王将军?
青年道不认识,然后又补充道:认识王将军的随从。
军士放下心,又问:过了年愿不愿意去河西作长征健儿?
青年又摇头表示不愿意。
军士心想,这回运气太好了。于是拿出一张凭证,让青年拿着去城南的凤林折冲府。
青年不解地问:这是干什么用的?
军士解释:有了它,在营门处不用排队,举几下石锁,耍耍拳脚刀棒,就可以入营了。
青年高兴地接过凭证,转身要走。
军士又拦住他,叮嘱入营登记时一定要选大刘校尉,不要搞错弄成小刘了。
青年疑惑,问是为什么?
军士耐心解释:凤林四位校尉中,大刘武艺最高,小刘只是弓箭强。
青年一听忙表示:当然是选大刘了。
见万事大吉,军士忽然想起还没问青年的名字和来历。
青年答:姓万名青,年二十,祖上是护送往来于安西到长安商旅的武师。
……”
忽然,大龙头的一名同伴放声大笑,道:“老和尚,刚才你讲那话时我就想,你是不是打算讨好我们老大?现在果真如此,哈哈。”
老和尚很无奈,道:“阿弥陀佛,施主太抬举贫僧了。在片刻之间见机而作,恭维这方、贬低那方,还要将故事编排得圆满,贫僧哪有这本事?”
一位本地武师道:“大龙头,你们别太敏感,让老师父继续讲下去不成么?”
老和尚又道:“接下来,主要讲各路江湖英雄与军营士卒,还有朝廷官员、富家子弟、千金小姐、丫鬟仆役等等。表面上与在座各位施主有些关联,其实不过都是巧合而已。贫僧不敢借古讽今,只能有啥讲啥。如得果罪了在座某位施主,还请海涵,贫僧先行致歉。”
武将发话道:“老师父讲得在理。不管是谁,都等老师父讲完再做计较。”
店主向厨房喊道:“娃他娘,给师父上碗热汤,再给客官烫上酒。来几个下酒菜。”
老板娘端着热汤来到老和尚桌前,道:“老师父,你慢慢讲,我也想听呢。”
大龙头则黑着脸对同伴道:“都给我闭上鸟嘴!不许再打岔!”
老和尚合十谢过后,继续道:“于是,这位名叫万青的青年进了凤林折冲府,每日操练。两个月后的一天,他……”
=========================
① 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自公元742年正月至756年七月,共15年。天宝十四年为公元755年,天宝十一年为公元752年。
② 冬月,即农历十一月,同样的,腊月指农历十二月。
③ 自秦至隋末,行政区域是州辖郡。唐高祖时改郡为州,唐玄宗在开元元年(713年)又改州为郡,后唐肃宗在乾元元年(758年)又复郡为州。因此当时一地常有州、郡两种名称,如弘农郡=虢州(今河南灵宝东北);一些重要州则称为府,如京兆府=雍州(长安附近)。
④ 安西都护府(或安西大都护府),今新疆、中亚一代,辖疏勒、龟兹、于阗、碎叶(一段时间为焉耆)四镇,其中疏勒在今喀什地区。
⑤ 彍骑又称长从宿卫,指专门负责京师的府兵;对应的,长期戍边的士卒称为长征健儿、长行健儿(简称健儿),地方上半农半军的部队成为团结兵、团练兵(简称团兵)。 聚散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