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聚散今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天宝十二年仲夏,弘农
我出身卑微商贩,家境不过稍好于温饱;
我相貌身材都普通,与风雅、潇洒、轩昂等基本不沾边;
我只是个伙长,上司不喜,手下无兵,朋友寥寥;
那么,究竟冬儿看中我什么?
是因为我曾经救过她?能保护她?还是仅仅因她一次心血来潮?
……
万青一下从梦中惊醒,天空繁星点点,四周虫鸣阵阵,他知道自己又失眠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月,已至盛夏季节。仍沉浸在狂喜之中的万青,却被越来越严重的失眠所困扰。若不是因炎热暂停操练,午间可以小眠,他真不知道怎么熬过去。
白天的大多数时间,万青都显得无精打采甚至呵欠连天。幸亏在酷暑骄阳下,衙门削掉了不少可有可无的差事;而一些不太费神的差事,还有人乐意代劳。
快到傍晚时,万青的精神开始恢复。攒足一部分精力后,他开始每天例行的练功、练拳,结束时全身气息旺盛,本可以趁势好好练习刀枪弓箭。但此时的他早已心不在焉,不停地望着窗户,时而担心冬儿会不会有事不能前来,时而又思索着该怎样能让冬儿开心。
等到冬儿的身影在窗边出现,他开始喜笑颜开;等到抓住飞来的石子,他变得信心百倍;等到竹筒内传来冬儿的声音,他充满幸福。
他有问必答,恨不得告诉冬儿他知晓的一切;他费尽心机,只是为了让冬儿一直高兴;他深感愧疚,因为冬儿时不时的责怪;他暗暗得意,终于又让冬儿转嗔为喜……
而当冬儿到时间离开后,万青随即感到精疲力倦,刚才已经消耗了他的大部分精力。而残存的精力,也被他用于对刚才的回忆和未来的向往。很快,他在甜蜜中酣然入眠。
只是一到半夜,万青总要做一个类似的梦。梦中有一人似是玉带博冠,又似雍容闲雅,却看不清模样。每当万青正要奔向前方的冬儿,那人总是出现在斜方,轻声道:万郎,你莫得意忘形,且想想看,冬儿看中了你什么?
刚开始几天,万青尚能翻个身继续睡去;再接着几天,醒来后得折腾一阵才能继续睡着;到最后,一旦醒来便再也难以入睡,一直要熬到快起床时才能勉强打个盹。
这天上午值岗完,万青被韩伯叫到一旁,他道:“万伙长,大清早的你这是怎么了?”
万青口中道:“没事,这些天一直没睡好。”言未毕,又一个大大的呵欠。
韩伯道:“万伙长,别怪小老儿多嘴。有些地方不是你该去的。”
万青一愣,随即明白韩伯所指,忙道:“韩伯误会了,我不会去逛窑子、玩六博的。只是最近有些心事,影响到睡眠。到午间补个觉便好了,不碍事。”
韩伯点头道:“老汉知道你没有嫖赌的恶习,怕的是被有些人给带坏了。”
万青道:“多谢韩伯,小子知道好歹。”
韩伯道:“你心事太重,都闷在心里可不行。老汉给你指个去处,说不定管用。”
万青高兴地道:“太好了,小子求之不得。”
韩伯道:“咱弘农城郊外有座桃林寺,那里无论问卦解梦,都非常灵验。”
万青心中一动,道:“我也曾闻听过桃林寺,一会我便去请假,明早去一趟。”
傍晚二人谈至浓情蜜意,冬儿偶然提到她发病时心虚发汗、胸闷气短,万青顺势道:“明天是黄道吉日,我正好有空,想去城郊桃林寺为你许愿,求佛祖保佑你不治自愈。”
冬儿听后很高兴,夸道:“万郎,你真是个有心人。”
当夜万青再次从梦中惊醒,但他马上想到天亮后要去桃林寺,竟然很快入眠。
醒来后,万青惊奇之余,忽然醒悟:原来是因为我焦虑过度,转移思绪便可不再失眠。
辰时万青到达桃林寺。山门开启未久,正是香客最多之时,哪里都围着一群人。
万青请得一把檀香后,整理一番衣冠仪容,跟在一堆香客后亦步亦趋。
在山门殿,他向两侧的金刚合十,求他们保护冬儿远离疾病折磨。
在天王殿,他跪在弥勒佛前,祈求驱散冬儿身内的病魔;又祈求旁边天王也保佑冬儿。
在大雄宝殿,他先后在如来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前跪拜,许愿让冬儿早日康复。
出来后,万青才松了口气,此时香客已没刚才那么多,应是许多人都趁凉快往回赶路了。
来到观音殿,他在跪拜前想:何不为我自己也许愿,让我能娶了冬儿。
但到讲经堂和藏经楼时,万青仍然继续为冬儿许愿。
此时大约辰时三刻,万青擦了一把额头与颈项的汗水,继续前往各个偏殿。
偏殿里香客不多,参拜时不用再排队很久。万青想:既然冬儿和我自己都已许过愿,该为阿爷阿娘和兄弟姐妹们祈福了。
进最后一座偏殿前,万青想到了影娘。嗯,为影娘也祈福一次吧。
等走出偏殿,巳时已过,阳光已经很毒了,被晒着走几步便汗流浃背。
万青走过几处问卦的地点,不料都围了几层人,万青只好在一处排队等候。
不料占卦和尚非常慢,等了好一阵子,只轮到了区区数人。
万青想:这不知还要等多久,算了,既然已知破解失眠之法,不必非要解梦问卦。
他离开排队处,才走几步,忽然发现不远处一位提着水桶的僧人似曾相似。
仔细辨认并确定无误后,他走上前道:“怀能师父,你怎么在这里?”
怀能抬起头,放下水桶合十道:“原来是万施主。真巧!刚才还和住持谈到你。”
万青略有些吃惊,一边抢过水桶,一边道:“济恩住持也来了?”
怀能道:“住持在那边僧舍,小僧出来打桶水,打算擦一擦满身汗水。”
万青迈进僧舍,见济恩正在打坐,施礼道:“万青参见住持。”
济恩睁开眼,回礼道:“原来是万施主。刚才路上还和怀能谈到你。”
万青脸色微红,道:“请恕小子当日顶撞之过。”又对怀能道:“多谢当日施药之恩。”
济恩道:“万施主了。我师徒二人路过弘农,想起万施主在此当差,便谈到你。”
万青心下稍安,随口问道:“二位师父是要去哪里?”
济恩道:“我们师徒从洛阳回来,在桃林寺暂且落脚,等凉爽些再继续赶路。”
万青不由道:“朝廷也真是!这么热的天派遣差事,也不说备好车马。”
济恩道:“不关朝廷的事,前几日在洛阳菏泽寺有高僧释经论道,我们师徒前去聆听。”
万青奇道:“住持已是得道高僧,怎么还去聆听别人释经?”言毕忽觉不妥,但来不及了。
济恩并不在意,道:“得道二字,老僧愧不敢当。我们出家人,毕生修行,只为悟道。可是佛法浩瀚无边,又有几人可以做到?”
万青怕又出言鲁莽,不敢开口,只有唯唯诺诺。
济恩见他如此,道:“此中原委说来话长,老僧想多啰嗦几句,万施主可有兴趣?”
万青忙道:“小子求之不得,只怕见识短浅,出言唐突,到时住持莫怪。”
济恩道:“我佛如来在天竺国创立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或因受者根性,或因所处时势,或因修行偏重,分为诸多宗派,我禅宗是其中之一。”
万青点头,济恩继续道:“当年达摩面壁九年,创立东土禅宗,后人尊他为禅宗初祖;达摩将袈裟、食钵传于慧可,此为禅宗二祖;慧可再传衣钵于僧璨,是为三祖;僧璨再传衣钵于四祖道信,道信再传于五祖弘忍。皆有达摩衣钵为凭,后人并无争议。”
万青道:“这些小子略知一二,接下来六祖是神秀,七祖正是住持师傅普寂国师。”
不料济恩道:“万施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到了神秀这里,衣钵却并未传于他,他也直言得衣钵者另有其人,也从未自称六祖,这称号是普寂国师后来尊加的。”
万青奇道:“那么,是谁得了达摩祖师的衣钵?”
济恩道:“是神秀的师弟慧能。在得了弘忍传的衣钵后,慧能一路到了岭南,后在曹溪开坛讲法。武后曾数次请慧能入京,他均托病未至。慧能的弟子中,大都安居南方潜心修禅,只有一位神会和尚,自行来北方宣扬慧能的禅法,于是引起北渐南顿之争。”
万青道:“小子在洛阳时偶然听人谈过南顿北渐,却不明其意,今日愿闻其详。”
济恩叹口气,道:“神会道,神秀一门主张循规修行,渐次悟道,故称渐教,虽与弘忍、道信一脉相承,却非达摩祖师本意,而慧能一门讲究不按常规,悟道于顿然,故称顿教,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①,因此他们南顿才是禅宗正统,也即当年慧得衣钵之原因。”
万青暗自思索,觉得渐修与顿悟好像都有道理,但有了上次教训,不敢贸然出言。
济恩继续道:“神会最早在滑台与崇远辩论②,等他到了洛阳菏泽寺,更是继续宣扬他们的南顿禅法。为此,他每每抨击我师普寂,直言六祖、七祖乃是妄称。”
万青点头道:“小子明白了,二位师父是去听神会讲禅,以便寻找反击之道。”
济恩道:“老僧自知辨不过他,于是将希望寄予徒儿们,将来未必输给他。”
忽然,济恩长叹口气,道:“按理老僧不该讲师门的不是。只是本门看似人多势众,互相间却为名位明争暗斗,纷乱不堪,这才给了神会机会,着实使老僧心疼。唉,以往尚有多人愿意一同前去,这次却纷纷以天热托辞,除了怀能。”
万青道:“天热是实情,而非理由。好比我们练武,若想有长进,须得不避寒暑。”
济恩赞道:“阿弥陀佛,施主所言甚是!其实练武与修禅,很多道理相通。”
万青心中一动,道:“正好有一事请教住持。小子先前练的一门拳法,虽烂熟于心,却因无缘配套心法,故而难以提升。而另一门武功,拳法内功俱有,看似颇有前景,却苦无良师指点。敢问住持,小子该如何取舍?”
济恩看着万青,道:“其实施主心中已有答案,只是让旁人替你下决心,是也不是?”
万青心头一震,低头道:“住持所言,分毫不差。”
=========================
① 禅宗的十六字心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② 滑台,今河南滑县,开元十二年(724)正月十五,神会在滑台大云寺设无遮大会,与当时著名学者崇远展开辩论,阐述南顿宗旨。 聚散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