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暮色潇潇春意暖

第208章 长公主省亲,七金龙护驾

暮色潇潇春意暖 千千阕 5101 2021-04-02 21:34

  长公主回京,早有专人预先向皇上禀告过,安太后一听长孙女要回宫探望,还带着曾孙儿,自是十分高兴。一早就命人打扫好房间,预备好一应物品,就连伺候的下人都安排好了。

  “唉,自上次回来,又是几年未见。不知这回是什么样子,她那孩儿长得像谁,人品性情如何。”安太后拉着云琴的手念叨,“以前啊,你去姥姥家小住几日,娘亲也是日思夜想,饭都吃不下!天下做母亲的,都是一样的心。暄宁嫁这么远,又不常回来,想想,你也是很心疼呢。”

  云琴道:“母后,如今我的女儿也做了娘,咱们皇家正开枝散叶,兴旺发达呢!暄宁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他们都还小,未曾婚育。等暄蔼都有了孩子,就更兴盛了!”

  安太后皱眉道:“暄蔼?唔,他还太小,等他有孩子,我早就驾鹤西去了!”

  云琴忙说:“呸呸呸,都怪我不懂事,好好的日子乱说什么!老祖宗,您可别生气。”

  安太后说:“不碍,不碍。今晚你们娘俩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这会儿呢,你也少说几句,留点气力,也好酝酿酝酿。”

  云琴笑道:“母后,您多虑了。”

  按照礼制,长公主在回宫之前,应有官员去接,而且至少得八抬大轿。而长公主的人,则带着孝敬长辈父母的礼物,随来人一起入宫。为图吉利,来接她的官员必须是双数品阶,而她也要给他发红包,轿夫也要给,都是双数。

  当然,这红包只是个意思,给官员的一般都是六十六个铜钱,用红绳串起来。而轿夫就只有六个或者八个,但都得一碗糖水喝,然后才起轿回宫。

  因长公主暄宁带着未成年的孩子,还得有个人在前面拿着拨浪鼓边走边摇响,意思是为其引路引魂,以防他的魂走偏迷路,又防孤魂野鬼见到生人骚扰。拨浪鼓上系一红绳,拴着一对银铃铛,摇起来清脆悦耳,倒是颇有一番趣味。

  暄宁带回娘家的礼物,无外乎南浔本地特产,以及按照规矩应有的火腿和香肠,鸡蛋及当地打造的银器。意思是女儿即使远嫁,依然会怀念家乡,身上有腿,会自己回来,且不忘父母养育恩,有所回报。总体意思就是,女儿虽然远嫁了,但没有忘本,更没有忘宗。

  安太后和暄梐,云琴,暄沪和暄瀚,暄昙暄绮等人算好时间,估摸着差不多要到了,便到广场上迎候。

  终于,引路的拨浪鼓声和铃铛声传来,接引官员高喊:“长公主省亲回宫喽!”

  一时间,礼乐响起,广场上平添几分端庄隆重。暄宁的轿子在接引官的带领下走来,宫女太监在左右两边分别排成两排跪着,前面是舞姬表演宫舞,边舞边往大殿那边引。

  而她们每退十步,便有两排宫女从后面款款走出,在猩红的地毯上洒下五颜六色的花瓣,空气中顿时弥漫着淡淡花香,十分浪漫。映衬着夕阳霞光,宛如梦境,令人迷醉。

  安太后等人站在广场中央的台子上,暄宁等轿子行到阶下停住方才下来,行三拜九叩大礼,并高声宣告:“长公主暄宁回来了!”

  “吼——”两边的礼仪士兵一起呼道。

  待他们喊完,云琴才扶起暄宁道:“我的宁儿回来了,回家了!”

  暄宁先是按照宫廷礼节拜见说:“母后,儿臣回来了!”

  又扑进她怀里道:“娘,女儿宁儿回来了!”

  母女俩多年未见,自是激动非常,抱头痛哭。旁人看了也不禁动容,泪湿眼眶。母女俩嘘寒问暖,几乎忘了别人的存在,直到一声稚嫩的童音响起。

  “母后,不要哭。”

  众人循声看去,才注意到刚才跟随暄宁一起下轿,此刻仍跪拜在那的小男孩刘郴,正一脸不知所措,十分呆萌。

  暄宁忙拉起他道:“皇祖母,父皇,母后,这是我和刘焕的儿子,叫刘郴。郴儿,来,拜见皇祖奶奶,皇姥爷,还有皇姥姥!”

  刘郴乖乖地重新跪下,喊道:“郴儿拜见皇祖奶奶,皇姥爷,皇姥姥,祝福你们万寿无疆!”

  “喔,好,好,好!”安太后第一次见到这个曾孙子,喜爱得不得了,“来来,到皇祖奶奶这来。”

  刘郴过去,暄梐和云琴都疼爱地看着他,又问女儿暄宁在南浔过得如何。暄沪等人也一起涌过来,热情地招呼问候,一家人十分欢喜。

  其实暄宁几乎每个月都写信来,诉说在那边的生活状况,以及思念父母及兄弟妹妹之情。但信件上说得再多,终不抵当面言谈。

  暄宁说在那边生活很好,南浔气候湿润炎热,冬天也很少有需要穿大衣的时候。而且,水果和其他吃食都很多,她这次来特地每样带了些给他们尝尝。

  她也想请皇祖母,父皇母后去南浔看看,小住些日子。但毕竟是皇家,不像寻常百姓那么方便,父亲一动就惊动天下,如果皇祖母和父母亲一起去,宫廷就空了。所以,她也只敢说自己如何想念他们。此前顾虑孩子小,路途遥远,不便携子进京。如今孩子也懂事了些,趁此机会带他来认认亲。

  安太后说:“唔,应该的,应该的。你要再不带郴儿来,只怕我就再也没机会见到这个曾孙子了!”

  暄宁赶紧说:“皇祖母别说这样的话!您身子骨这么硬朗,能长命百岁呢。”

  刘郴也跟着说:“皇祖奶奶能长生不老!”

  “哟,呵呵呵!”安太后被他哄得十分开心,将他搂在怀里,“郴儿啊,真会说话,皇祖奶奶喜欢!来,这个赏你。”

  说着,她将金冠上那颗眼睛般大的珍珠摘下来,放进刘郴手心。

  刘郴不敢要,又放回安太后手里说:“皇祖奶奶,我不能要。”

  安太后问:“为什么呀?”

  刘郴说:“唔,没有娘亲允许,郴儿不能要别人的东西。”

  一席话将大家都逗乐了。

  安太后说:“我是你的祖奶奶,是你娘亲的奶奶,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别人。所以,祖奶奶给你的东西是可以要的,只要你喜欢,懂么?”

  刘郴却抬头问暄宁:“母后,郴儿可以要么?”

  暄宁笑道:“这是皇祖奶奶给你的,喜欢就拿着,但是要谢恩哦。”

  刘郴点点头,郑重其事地伸出双手道:“郴儿谢皇祖奶奶大恩!”

  安太后乐呵呵地再次把那颗珍珠放在他手里说:“好,拿着吧。”

  暄梐道:“省亲宴已备好,都入席吧,有什么话,咱们边吃边说。”

  安太后说:“好,宁儿,走,你们娘俩跟我坐。”

  暄宁答应:“哎,都听老祖宗的。”

  云琴玩笑道:“哟,我女儿才回来,就被老祖宗抢去了。”

  暄宁回头安慰:“母后,夜里我跟您睡,咱娘俩聊一晚上!”

  云琴点头:“如此甚好,娘正有一肚子的话要跟你说呢。”

  安太后则抚摸着刘郴的后脑勺说:“哎呀,宝贝儿啊,你娘亲不要你了,怎么办?”

  刘郴眨眨眼道:“那,我跟皇祖奶奶睡!”

  安太后笑得合不拢嘴:“呵呵呵呵,这孩子,真会说话。你不嫌弃我老人家麻烦呀?我晚上可是要起夜的,还会咳嗽,你睡不好。”

  刘郴摇摇头说:“不嫌弃。”

  暄宁却说:“哎,郴儿,你是男孩子,祖奶奶是女人,男女有别,你不能跟祖奶奶睡。要不,你跟姥爷睡?”

  刘郴看看暄梐,暄梐笑着问他可愿意,他歪着头考虑了片刻后说:“不,我还是自己睡吧。”

  暄梐问他为什么,他答道:“皇姥爷是皇上,是真龙天子,身边有七条真龙守护,郴儿不敢近前。”

  一时间,众人都愣住了。这孩子小小年纪,谁教他说的这些?

  暄宁也有点意外,呆了呆才说:“这个,我们没教他这么说。他可能是第一次见父皇,怕生。”

  暄梐对女儿笑笑,又对刘郴道:“郴儿,这话是谁教你说的?”

  刘郴摇摇头:“没有人教。”

  暄梐又问:“那,你怎知朕身边有七条真龙守护?”

  刘郴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看得到呀!七条真龙,都是金色的,可威风了,闪闪发光呢!”

  全场哗然。所有人都朝暄梐看去,然而,他们把眼睛都看痛了,别说七条真龙,就连一片龙鳞都没见着!

  暄宁小心地说:“郴儿啊,在皇姥爷面前可不能说谎话,那是欺君之罪呀!欺君之罪,你懂么?”

  刘郴看着母亲,认真地说:“母后,我懂。我没骗人,没说假话,真看见有七条金色的真龙在皇姥爷身边飞舞呢!亮闪闪的,我害怕。”说完撇撇嘴,像是要哭。

  暄宁忙抱住他说:“郴儿不怕啊,这说明,你皇姥爷是上天派来做皇帝的,有老天保佑呢。你能看见那真龙,说明你有福气呀!”

  刘郴半信半疑地再看看暄梐,确实感觉自己看到七条真龙,衬得姥爷威风凛凛,有如天神。

  “皇姥爷原来是天神下凡啊!”刘郴惊叹道,“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人身边有真龙的。”

  暄梐听了这些话,且不管真假,心里相当舒坦。

  一个孩子口里说出他身边有真龙围绕盘旋,这说明他是真正的真龙天子,这事要是传出去,对他的统治当然有莫大的好处。故而,他想从这个孩子口中套出更多话,好让这件事传开。

  他抱起刘郴小声道:“郴儿啊,别人都看不见,只有你看见,别人也不会相信啊。”

  刘郴皱眉道:“别人看不见,那是因为他们被银子的光蒙住了眼。”

  官员们一听,似乎隐隐听出了弦外之音。看来,这个刘郴在进京之前,父母对他进行过好一番调教。

  于是,他们一个个装模作样地仔细观察,然后做惊讶状或恍然大悟状,啧啧赞叹,说果真有金龙啊。

  宫女太监们也被说得好奇,一个个盯着暄梐看。

  然而,他们并未看到什么金龙,想来是这孩子说着玩的,或是长途跋涉累坏,有些眼花了。可他是皇上的外孙子,哪有人敢说他说的是假话!那些说看到的说得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仿佛别人看不见那金龙是因为他自己眼里只有钱,被银子蒙了眼。

  暄梐心中得意,却小心地问身边的暄沪:“沪儿,你信么?”

  暄沪明白父亲的意思,低声说:“父皇,儿臣也看到了!”

  暄梐一惊:“果真?”

  “果真!”暄沪严肃地说,“确实是七条金龙,不过不是很大,时隐时现。”

  暄梐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省亲宴,开席!”

  于是,鼓乐齐鸣,一行人朝大殿而去。

  暄沪嘴角扬起一丝笑意,抬头看了看天。乌云流转,遮住夕阳霞光。起风了,天空晦暗下来,云层深处隐有雷声。看来,暴雨将至。

  大殿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乐舞笙歌,一片和乐盛景。众人按座次坐好,安太后登上宝座,宣布省亲宴开始。

  之后,安太后,暄梐,云琴与暄宁母子一桌,暄沪,暄瀚,暄昙,暄绮一桌,都在宝座下。薛城与在一侧伺候,其他官员都坐在金阶之下,开始推杯换盏。

  秦敢推推上官无忧道:“上官大人,去敬酒呀。”

  上官无忧问:“你为何不去?”

  秦敢说:“我啊,不胜酒力。”

  上官无忧笑道:“我也是。算了,长公主也不胜酒力,而且还带着小王子,就不要敬酒了。这么多人,她怎么应付得来?就让他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吃饭,想喝就喝点,不喝就算了。我们嘛,不过是陪客而已。”说完啜了一口,表情很是享受。

  秦敢觉得有理,便也低头吃喝起来,不去管了。

  暄岚和暄缜坐在一起,商量后携手迈上金阶,去给安太后敬酒。之后,又敬皇上皇后。最后,才是暄宁。

  “宁儿,以后常回来,我们都很想念你。”

  “宁儿,同饮此杯,祝全家福寿安康!”

  暄宁道谢之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刘郴见宫女要来斟酒,抢过酒壶说他来。

  暄岚赞道:“郴儿斟的酒,一定得干!我呀,祝你以后跟你爹一样,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刘郴道:“谢谢,可你是谁呀?”

  一句话弄得暄岚很尴尬,其他人却忍俊不禁。

  暄宁忙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对不起呀九皇叔,忘记给孩子介绍了。郴儿,这是你九叔姥爷,这是你十一叔姥爷。”

  刘郴虽然还不明白什么是叔姥爷,可既然母亲这么介绍,他便乖乖地分别喊了他们一遍。

  两人退下,暄岚还说:“记住了,我是你九叔姥爷!”

   喜欢暮色潇潇春意暖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暮色潇潇春意暖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