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露重。
凤寰宫中。
询玉好不容易睡去,却忽然梦见他的皇后瑾然在凄风苦雨里抱着自己小小的身子,坐在墙角里哭得正伤心,一直照顾她的映月不知道去了哪里。
她们主仆二人似是走散了。
询玉只觉心上狠狠一疼,忽然就惊醒了过来。
“瑾然……?”
询玉坐起身,隔着曳地的纱幔,四顾凤寰宫里静无声息,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痴梦一场,一颗心却没有因此而平复下来。
当即扬声高呼,“于一!”
于一赶忙应声赶来伺候,“奴才在。”
询玉一面利索地起身披衣穿鞋,一面吩咐道,“传朕秘旨,速令玄几先生回朝协理朝政。”
这忽然间要诏帝师回京是要做什么?
于一一时蒙圈,不明所以。
后知后觉地看着已然穿戴整齐的询玉,奇道,“这么晚了,陛下要去哪里?”
询玉未答,只吩咐道,“速去把彭勃、彭湃、顾轩、顾宇,都给朕诏来。”
于一已然几分分明,看来他家皇上这是打算独自离宫去了。
于一惊了一惊,不由劝谏:“陛下三思啊,如今尚未知得皇后娘娘下落,陛下贸然离宫,到底该往何处去寻亦是个未知数啊。陛下不妨且耐心再等等,现下诏书方下,相信不出几日就会有皇后娘娘的消息传进宫来了。”
询玉却冷冷道,“照朕说的去做便是,莫要置喙。”
于一方叩首,“是,奴才这就去。”
“……”
凤城。
晨时。
暖洋洋的日头照进客房来。
妙锦揉了揉眼睛,感觉一夜过去这病居然就快好了大半了,再不记得昨日里自己还曾拉着不谷的手,告诉人家,她不想死。
妙锦满足地在床上伸了个懒腰,小手随随往外一搭,忽然就摸着了一把长发。
妙锦分明感觉出来那不是自己的头发,侧头一看,正见映月撑着手在床边上睡得正香。
原来,映月在床边守了她一夜呢。
唉,不过是受了点风寒,却让映月跟着这么遭罪的。
妙锦有些于心不忍,悄悄起身,给映月盖了件衣裳。
映月因着妙锦为她盖衣裳的动作忽而醒转过来,抓着妙锦的手,紧张道,“小姐,你醒了?你没事了吧?”
映月立起身来,伸手去摸妙锦的脑门,感觉不再烫了,便才放下心来。
妙锦抓着映月的手,感动非常道,“映月,你以后不要再这样了,若是我病好了,你又病倒了,那可怎么办?”
映月看她没事,便笑着道,“十一又犯傻了,哪有什么以后,以后你一定安安乐乐的,再不会生病了。”
妙锦跟着笑了笑,却笑得有点想哭,伸手抱住映月,但说不出话来,“映月……”
映月拍了拍妙锦肩头,“肚子饿了吧,昨天一整天都还没吃东西呢。”
妙锦便退了回来,摸着自己肚子道,“诶呀,你不说我还不觉得,你这一说,我真的是觉得已经很饿很饿了,感觉都能吃得下一头牛了。”
“病刚好就胡言乱语的。”映月为妙锦这等比喻而忍俊不禁了,推着妙锦道,“快去把衣裳穿好,我去给你准备早饭,吃完早饭就可以喝药了。”
妙锦点头:“嗯,谢谢映月。”
妙锦刚进去穿衣裳,不谷就跑来敲门了。
“砰砰砰……”
映月回头看了看妙锦,示意她动作快些,一面走到门口去,“来了,你等一下。”
妙锦穿好衣裳后,映月一拉开门,便见了不谷捧着一只托盘,上面的清粥和馒头备的都是双份的,正是给她二人送早饭来了。
映月谢过不谷,接下早餐原想就这样把人家不谷给赶走的,可是人家不谷压根儿就没有想走的意思。
不谷不请自坐地在妙锦身边坐了下来,一面看着妙锦一勺一勺地喝着清粥,一面道,“小十一今天看上去胃口还不赖嘛,那看来这病也好得差不离了。”
妙锦掰了点馒头往嘴里塞,笑了笑道,“还得多谢不谷你昨日里替我请的神医,居然一剂药下去就可以药到病除的,真是高手在民间。”
不谷撇撇嘴,嫌弃道:“什么神医不神医的,不过就是受了点风寒,但凡对症下药就都能药到病除。说得好像你是神女下凡一样,还‘高手在民间’。”
妙锦又掰了块馒头往嘴里塞,嗔怪不谷道,“左右不过是个说法,你那么较真干嘛。”
不谷便当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心念一转,唤了声,“小十一……”
妙锦正预备喝口清粥,忽而把头抬起来,作问不谷道,“你为何老爱在人家名字前面加个‘小’字?”
举例再问,“什么小丫头啊,小弃妇啊,现在又是什么小十一,你这样真的好吗?”
不谷似是略做思索了片刻,道,“你本来就很小啊?这样有什么错吗?而且,我说你小就是夸你年轻的意思啊,夸你年轻还不好吗?”
妙锦想了想,觉得不谷这话说得也有几分道理的样子,遂道,“那算了,你开心就好。”
不谷听了便忍不住摇头叹息,“真是女人心,海底针。”
一碗热腾腾的汤药没来由的忽然就落在了妙锦和不谷之间,将他们二人隔开更多距离来。
妙锦和不谷不约而同地转眼看去,正见了身边站着的不知何时离开又何时再出现的映月。
映月看着妙锦道,“食不言寝不语,十一快些把早饭吃了,一会儿还要喝药呢。”
妙锦瞧着桌上那碗黑乎乎的汤药的同时,一股浓烈的药味已然呛入鼻腔来,妙锦这还没开始喝就已经觉着苦了。
其实,昨晚上病得迷迷糊糊的时候便已然喝过一遭了,只是天明之后,清粥馒头入口,早已不复记取。
不谷似是看出了妙锦那嫌弃的心思,悠悠道了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快些喝了它,我带你出去转转。”
“你这话当真?”
妙锦一听不谷说喝完药后就带她出去逛逛,心里顿时便乐开了花儿,探着脑袋往门外瞧了瞧:这天朗气清,确然是个合适出游的好日子。
不谷瞧她那样子,便笑了笑道,“自然当真,你快些喝药吧,我去外边等你,你快着些。”
妙锦便捧着个药碗可劲儿地吹,“你先准备好了等我,我可马上就好了。”
弄得映月在一边扶额——怎么失个忆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这真是叫人头疼啊头疼……
断肠谷。
逍遥居。
日影西斜,门童退去。
银笛初九和诸葛十一听闻今日忽有贵客驾临,竟系无人引见,自来拜访之流。
所谓,不速之客。
二人赶至前厅接待,皆往正门踏进,见有不速之客五人来。
当中一个,背着人,负手而立,衣着气度,非富即贵。
其余四个,分了两列立于下首,皆是随身佩剑,一身肝胆的昂藏男儿。
银笛初九和诸葛十一相视一眼,心中一时没了计较。
倒是立于上首那个非富即贵的男子幽然转身,深邃双眸,沉静中透着丝丝阴郁,开了口,先兵后礼,“‘不是断肠人,不进断肠谷’,在下而今也是‘断肠人’,不知能否进这‘断肠谷’?”
这个口口声声说自己“而今也是‘断肠人’”的不是别人,正是天应的铁腕帝君楚询玉。
对询玉这个不请自来的“断肠人”,算来在断肠谷中还是头一个。
银笛初九看着面前矜贵高冷的天子,拱手一揖道,“在下银笛初九,不知足下姓甚名谁,缘何会到得我断肠谷中来?”
询玉黯然,答曰,“为一场痴梦而来。”
听得银笛初九一阵莫名。
诸葛十一摇着扇子道,“能轻易寻得我断肠谷中来的,必然不是一般人,足下好一位不速之客。”
听出了诸葛十一的略微不满,询玉不以为忤,淡淡道,“这断肠谷看似寻常,却实则暗藏玄机,五行八卦,奇门遁甲,处处皆见智慧,若是用于战事,四两拨千斤,无往而不利。”
诸葛十一因询玉轻易便破了他设在断肠谷外的八卦阵,而觉着脸上挂不住,一股子挫败感叫他闷闷地不想说话。
这叫人晓得了,实在是觉得没面子啊没面子。
银笛初九则捧袂与询玉道,“足下高见,我等山野村夫难及这高远心志。敢问足下莫不是凤城城主?”
询玉将错就错,颔首应下:“在下确是凤城城主童绍民。”
银笛初九确认了来人身份,又是拱手一揖,再问,“不知童大人大驾光临,来我断肠谷所谓何事,若是力所能及的,银笛初九愿孝犬马之劳。”
询玉未言,只轻撩了衣袍在上座坐下身去,端起桌上门童给他沏好的茶浮了浮茶沫。
却见下首一名佩剑的随侍顾轩从顾宇怀中的长匣里取出一副画卷来,拿着画轴一端,一放到底,径问银笛初九道,“不知阁下可曾见过画上这位姑娘?”
银笛初九与诸葛十一转眼看去,正见画上端端地画了一个碧玉年华的女子。
衣袂蹁跹,长裙曳地。
喜欢凤隐于林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凤隐于林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