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出发
这口气,跟当年面对欺负韦家母子的村人和韦子民施府报案时不作为的样子大相径庭,丰安怡都忍不住羞红了脸。
种向晨只是怪笑,他一家几口上头下头加起来五个兄弟还要在七里坝扎根讨生活呢,怨得说不得。
丰峰倒没什么表情,只是一句话颠覆在座众人对他的老实人印象:“韦纶你去吧。我可以陪你。”
男孩子在家乡还是很值钱,丰峰家虽然也是“丰”姓,却比其他家人清苦了些,少了他,他上下都是姊妹的家庭要更难过的。
种向晨眼珠子滴溜溜转起来。一旁的丰安怡也是绞紧了手指。
韦纶的哥哥趁机添油加醋舌灿如莲,整个屋子顿时吵嚷起来。
施老爷施良鸿今天早上就像着了魔似的。
又一遍整理了靛青肃整的新衣裳帽子,他居然早饭也不用,带着自家夫人和府内十几位贴心的丫鬟下人跑到昨天还被他好一顿冷落的卫彦住的小屋子里,话不多说,先是叫人探问一番,进门便陪笑作揖,大谈自己之前是如何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贵人。
倒不是他知道房间里的人是“前朝”余孽,他只是刚刚听说,这个二十左右的“妇人”并不是本地土生土长或者像七里坝那样小门小户的村镇搬过来的乡下人,而是某个朝廷大官的“内子”或者“亲人”,总之他知道官是惹不起的,昨天那个贱兮兮留着胡子不洗脸的袁大人也是他惹不起的。
呵。
没成想这小门小户,一时间来了几位大佛。
袁鄂丰在一旁站着,呆若傻鸡,在身前握着手,也不言语,这样就衬托得坐的安稳的卫彦后台有多硬。
当然事实上后台是没有的,施少秀和元禾平两个二愣子在他爹跟前瞎说了什么她也是不知道的,但现下施老爷想要派人“护送”“流落在外”的“官娘子”回景安城,顺便把自己亲儿子也安排在路程上的意图,卫彦是听懂了的。
柳青青认为卫彦不会拒绝这等不吃力还讨好的事--毕竟卫姑娘想要以身犯险投奔景安城的意思已经很明显,既然施老爷豁出了全部身家准备了上等钱粮,路上几人安全无虞衣食不愁,自然完美。虽然这几天施家小少爷看他的时候笑得他本人全身都毛毛的,但这只是个小问题,他是不会说什么的。
很快,行李都被安排上了。施良鸿的夫人还是一脸凄凄惨惨的不舍模样,施良鸿已经自个儿跑过来问道:“敢问夫人看着还有什么需要补缺的地方?”
卫彦摇摇头,倒是袁鄂丰提问到:“这才夏过一旬,施大人这么早让小少爷上景安城去,是不是有些太早了些?”想当年他去往景安城考试,刚落脚放下行李就提笔上阵的。
施良鸿所说不过是照顾贵人脚程之类的东西,归根结底却是想要自己儿子到了景安能多多见面几个“大人”,再不济也能在路上跟袁鄂丰处处交情。
一直送到了延河镇的边界,对着远望可得的汪洋,施良鸿终于留下几滴浊泪,擦擦爱儿嘴角额头前些天才被打出来的瘀伤,坐着颠颠的马往回走去。
从启程到出发,不过三天。这三天里,卫彦所属的队伍里人口略有增减变动。
先是袁鄂丰,施良鸿刚跟他促膝长谈了半个夜晚,他就跑去跟卫彦柳青青商量什么时候两行人分手,如何会和。结果当然是自延河以北,直到景安城,卫彦就得跟这几天付出劳力的袁鄂丰同志说再见了。起初依着施老爷的意思,施少秀是应该跟着袁鄂丰和他的送行的家仆一起走的,但是鉴于柳青青本人所在的位置关系,他决定到时候想个办法撵走他们,自己跟着卫彦柳青青去往栾城。至于考试什么的,别说今年还早,明年也还是有的嘛。空叫少华虚度,纵小子愁煞白头。
小甜甜也喜欢跟着柳青青不假,但他的娘~亲~和他的哥哥如今团圆,他还打算好好的跟自家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至于他哥哥那套叫他出去看看的理论,他细细思量之后,就决定姑且不听。
人在延河那边还是整整齐齐一家人,过了这条河,反而七零八落的。
卫彦腿上伤口未愈,不便骑马,上了车整个队伍行路的速度就降了下来。好在没有人抱怨--连同丰安怡小姑娘在内的五人团--雇来的马夫,施少秀,丰安怡,种向晨,卫彦,基本上都是懒散的要死的性格,路上赏赏山水,野花野草也看得自在。
袁鄂丰一行人反而行程紧张,也不知道是什么野鬼恶人在后面撵着,元禾平丰峰袁鄂丰三人几乎是没日没夜的赶路,看样子不出七天就能完成半数路程,飞奔回到景安城。
至于柳青青,一个包裹一点银钱,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去了。他倒也不是形影单只,身后还跟着个小尾巴,捎着更少的碎银子,带着一大包干粮,颠颠的跟着。
栾城。
乐旭带着一干人马,上到文官大袖,下到武夫草莽,毫不避讳的在大街上就开始与周泉一行人针锋相对。
“大人说的是。栾城天险,民风固化,要改动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是陛下指令,周某不敢不从。”
以一对三,周泉那边人个个精悍利落。乐旭本人没有想象中那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甚至年刚过三十的岁数已经白了头发驼了脊背,只是身上黑金重袍,与他本人气质毫不违和。
“朝廷怎么说,是朝廷的事情。栾城的地界,做什么得有个道理情分的名头。你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本官给个面子相聚,别不识抬举。”
文人相貌武夫口气,他身后一圈人越发趾高气扬,连道路旁看热闹的孩童都大大方方的对着周泉他们扯鬼脸。
到了室内,众人果然越发肆无忌惮,周泉带来的人虽然都是火气正盛的年轻一代,但都被军规压的死死的,站的笔直,就算不懂事的拿腿脚挤兑他们,纵使心中不愉快,也是冷面一张。
闹够了,耍够了威风,老实人周泉还是笑得无害,跟乐旭面对面坐着喝茶,谁也不开口。
半晌无关的人就像得了之灵似的散尽,周泉的人也去窗外守着,乐旭才开口。
“栾城的百姓就是这个野模样,您多担待。”
这句话倒没端什么架子,周泉也接的顺溜:“无妨。都是一家人嘛,相互磨合相互进步,也是陛下的一个心愿。”
乐旭继续道:“你不必拿陛下压我。栾城就是这个样子。过往十年百年他们不停皇帝的,以后十年也不会。朝廷亏欠的太多,这里的人又记仇。”
周泉定定:“上面怎么说怎么做,不是周某所能置喙的。当年旱死一批人是事实,千百年来哪位帝王不对这种事情痛恨不已。栾城地势如此,怨天,皇帝也的确是有过错的。”
乐旭笑:“是。”
周泉看有话可接,于是继续道:“皇帝这么快这么直接的把人派过来,是有些急功近利不太妥当,但天下初定,就是表面上的一个稳定,也是所有人包括你我所希望看到的。”
“摄政王已死,皇帝凡事都与满朝文武斟酌,绝对没有半点独断专权的意思。周某知道,这也是大人您所希望看到的。”
“何况天灾人祸,自古有之,如果大人您非要把道理讲到天上去,最后至少也要两败俱伤。”
乐旭所在的栾城是个山城,大梁建国之前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好巧不巧却窝在了大梁零零散散打下来的天下中间。自从先先那一代开始大梁的皇帝才能对这个地方有一定的控制权。哪里料到通过婚了,也有了相同的流通货币了,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叫乐旭的土匪头子。自此栾城上下,唯他马首是瞻,皇帝的命令,反而次次排在乐旭的号令后面。
这就好比在某个国家内,全国上下明明说的是同一种语言,认可同一种货币,盐铁矿军队什么的都应该由国家控制,偏偏有这么一批人,窝在自己的小地方,过着物物交换的生活,不会因为国家的政策调整而计较银子的涨价跌价,不会因为国家要你服兵役而非得抛妻弃子,数十年杳无音讯。
刺头儿向来是有的,但乐旭这种刺头儿是让朝廷最心烦的。他倒也不是生下来就如此。相反,他人生的前二十年里,几乎没有顺风顺水的时候,只是跌跌撞撞做些小本生意,连圣贤书也读的不多。他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大概就是攀上了前一任栾城主人的大~腿,迎娶了他家闺女,然后一路高歌猛进平步青云。十年过去,他的老丈人已经云游无踪,他的妻子儿女离他而去,只剩他一个人整日面对搬不完的状纸图纸请罪书陈情表,孤孤单单坐在大木书桌后高高的椅子上,叱咤风云勤勤恳恳。
栾城不大,却也不小,他连着从前的土匪贼子整顿了栾城的军事力量,连着贪官奸商做生意兴隆的买卖,连着蠢人傻~子分属一村一镇,不知不觉就成了一个土皇帝模样的人物,也算功成名就,只是缺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陪着。
这样的情况下,栾城是一定有乱象的。你说土匪袒胸露肚拿着官府的谍令在大街上“保卫百姓”,奸商摆出笑呵呵的脸孔邀请路人到店中免费试吃点心饭菜再试试新款的鱼汤美酿,隔壁只知道算账的傻~子捧着书在大日头底下给县府大人算出纳,谁不心慌慌。也是乐旭有本事,靠着这群人果真把栾城整治的顺顺当当安安稳稳。
即使是听政殿上的传言中的大老爷们也有不少人跟他有着所谓的“交情”,上面有什么风吹草动也知道隐晦的吱一两声。万一有一天被派下来做什么事情,也能跟土皇帝打打商量不是。
周泉显然不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他也知道该投其所好的攀攀交情什么的,更不介意做小低伏,给乐旭个面子,哪料皇帝的命令下来,那些能跟乐旭谈上一两句老狐狸们告假的告假,装可怜的装可怜,没一个肯搭理他的。
来到栾城,听说了乐旭“孤家寡人”的境地,他还特意打听了一下能不能给乐旭送个姑娘或者把他妻子儿女找一找,一问就闭了嘴巴。
妻子安氏,削发出家,闺女年幼被拐,下落不明。本就无父无母无兄弟的乐旭,还把栾城前主人的一干小~姨子小舅子大叔大婶“流放”到天南海北去了。
看来乐旭当年上~位用的还不是什么光彩的手段。
本着尊敬出家人的清净心愿,即使知道乐旭的妻子就在隔壁城镇,周泉也老好人的决定不去打扰。倒是当时听报告是站在一边的周焱自作主张派了一队人过去守着。
---------
在这个时间,从南向北的一小队人马也踏上了相隔栾城不过三十里的地界。
卫彦倒没想过怎样去讨好乐旭,更何况就算故事听了一耳朵,在没见过这个人至少还没到栾城的时候,她还不想轻举妄动--万一拍错了马屁惹恼了县太爷,她自个儿死的最快。
她现在给自己的定位不过是个无利不早起的商人,到了栾城,趁乱倒卖些样式新奇功用不凡的刀剑用具,没想着赚多少,最好的结果是够她在景安城置办一间铺子,她自己能在铺子的套间里生活个五六七八年的。
倒是她的“队员”们颇有些自作主张。
施少秀不知道给人打点了多少银子,测算到乐旭那位出家的妻子就在前面的城镇上,出于看不起卫彦在他印象中做事畏畏缩缩瞻前顾后的毛病,大着胆子求功心切,寻个理由就想奔着小小庵门而去。
哪料他下马车时前脚刚刚着地,卫彦就把~玩似的把新制的小弩比着他的后背,漫不经心到:“小少爷去哪儿啊?”
施少秀梗着脖子嚎:“前头延河边上十里烟花巷!”
喜欢踏步云泥,呆子戏书生请大家收藏:(321553.xyz)踏步云泥,呆子戏书生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