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均叹了叹气,这才细细道来。
原来早年夏家与苏家两家交好,夏家商贾之家,苏家却是书香世家,便是以往祖上也出过两任状元,只是后来日渐没落。
因缘际会,苏家与夏家两家人丁稀薄,又往来密切,是以某一日,苏家家主与夏均相谈甚欢之际,便当先提出指腹为婚。
自然,苏文言那时已然出生,只是尚且不知道夏兰箐是男是女罢了。
因此两家约定,若夏兰箐是女儿,便夏家所出是女儿,便指腹为婚,两家共结亲近之好,若夏家所出为男儿,便与他们一般兄弟相称。
待到夏兰箐出生,两家便这般定了下来。
没几年,苏家家主屡次不中,倒是心灰意冷,又回了安州想要安生度日。
然苏家因着那些年要供他科举,已然花费不少银子,苏家之人即便祖上留了铺面庄子,也卖的七七八八,最后不得不将铺子尽皆卖了,这才保住祖宅。
虽则如此,夏家却并未嫌弃苏家,更甚在苏家银两险些用尽之时,伸以援手。
苏文言之父虽只有秀才之身,然却是颇有骨气之人,写了借条权当借用,本无颜再续儿女亲家之事,可夏均亦不是那等嫌贫爱富之人,又欣赏苏文言之父那般骨气,两家至此倒是更为亲近。
再者夏家虽是安州首富,可也没有那般规矩严苛,想着两家既已定下娃娃亲,自然每回来往都会带上孩子。
久而久之,夏兰箐与苏文言二人也算是青梅竹马长大。
见着二人情投意合,两家自然更为满意。
且苏文言小小年纪知礼守信,聪慧非常,便是私塾夫子,亦是时常称赞于口。
苏文言之父听得多了,自然希望苏文言能延续他那未了心愿,考取功名,振兴苏府。
苏文言的确不负所望,小小年纪,第一回便过了院试,成了童生,而后便是秀才,举人。
再后因着年纪尚幼,书院先生唯恐苏文言因着这连番中了而心性不稳,便提议让苏文言外出游学一年再好生品读,待到下回再进京赶考。
苏母虽不赞同,可苏文言之父却是知晓先生所言不虚,他早年便因此心性不稳,后又被屡番不中打击而心灰意冷,故而倒是颇为赞同先生所言。
可惜好景不长,苏文言才离家几月,苏父便因着外出想要给书肆抄书挣取银两匆匆回来途中,在冬日里失足落水,待救上来已奄奄一息。
后夏府得知,花费了不少银两与珍贵药材,便是人参亦是不停送出。
然天不遂人愿,苏父挺了好些时日,卧病在床,待到苏文言匆匆而回不久,便撒手人寰。
苏文言因此便独自撑起苏家门楣,本夏家还与苏家商议,待到苏文言上京赴考前与夏兰箐先行成婚,却不料因着苏父这一去世,苏文言便要守孝三年,不得娶妻,亦是不得科考。
待到三年之期快要结束,苏母便催着苏文言上京赴考,待到去了京城,丁忧之期已过,可是与夏兰箐成亲却是来不及,是以苏母为让苏文言安心科考,便先行与夏家下了定。
其实早在苏文言中举时,苏母便对夏兰箐略有不满,却碍于上边有苏父压着,这才并未太过。
然苏父离世后,苏母刚开始还对夏家有所改观,心下感激,可随着时日一场,却又心有不甘。
待到苏文言上京前,苏家便是一两银子也难拿出,就这还是夏府准备的盘缠,再加之苏文言心悦夏兰箐,苏母这才不得不妥协。
两家本以为这般二人便板上钉钉,却不想苏文言的确聪慧非常,竟然一举高中状元。
夏家人未曾想到,夏兰箐与苏文言痛苦亦是来源于此。
两家人并未等来苏文言高中消息,反倒是传来苏文言获罪入牢的噩耗。
当即夏均留下夏晟与夏兰箐,本想着独自上京,可苏母亦是心下担忧,为着避嫌,夏均便带上妻子,与苏母一同上京探望。
夏家虽在安州乃是首富,可官府再给面子,也只是在安州,到了那有权有势之人遍地的京城,可就再无面子可言,更遑论那时他们已探听到苏文言被捕是因着买通考官,提前知晓科考之题,虽则不知为何还没定罪,可却也算不得轻。
夏均不得已,花费了大量银两,这才打通关系,能偷偷带着苏母探监。
待在牢中见着苏文言后,这才知晓,苏文言放榜之日见着中了状元正暗自欣喜,不料却被一群人半绑着到了不远处的府上,而后见着宋太傅与宋薇娴,才知晓这榜下捉婿的习俗。
可苏文言早与夏兰箐定下婚约,自然不能再娶宋薇娴,便将此事告知。
宋太傅虽听后心中不悦,却并未勉强,反倒让人将苏文言放了,又态度谦和夸赞苏文言一番,随口询问苏文言订婚之人是何人。
苏文言知晓宋太傅地位崇高,又这般谦和,便觉着误会尽消,因此也并未在意,将夏兰箐之事告知。
而后苏文言便回了客栈,然却未曾想到,还未等到皇上宣旨进宫,京畿府尹便带着人闯入客栈,将他捉拿起来,听闻今年科考考官泄露考题,竟指认他亦是其一,这才含冤被捉。
这些时日倒是还未有人提审他,苏文言也只当捉拿之人太多,还未轮到他罢了。
现下见着夏均与苏母,自然将所有事细细道来。
夏均亦是觉着其中棘手,那考官听闻被带入大理寺受审,那可不是凭着银两便能进去,便想着既然宋太傅对苏文言略有欣赏,又位高权重,说不得能从宋太傅入手。
苏文言对此并无异议,苏母又是苏文言生母,自然由她先去求情。
第二日苏母才去求见宋太傅,却未料宋府之人并未为难,反倒请苏母进府说话。
夏均夫妇等在外边,好一会儿,才见苏母满是喜色出来,且告知他们宋太傅答应帮着巡查真相,想必苏文言不日便会释放。
苏母所言的确不错,不过短短三日,官府便换了苏文言清白,苏文言得以释放,只是他们都并不知晓,自苏文言出来后,苏母便赶着他们二人早些回安州。
喜欢笙闺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笙闺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