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自荣自养自安然

第11章 第二年之六:李忠出门

自荣自养自安然 濛湉 3489 2021-04-02 20:47

  四月中,第一茬黄瓜下来时,李俏的牙有四个了。

  她现在最喜欢啃黄瓜,又嫩又香的瓜囊,被她的牙床磨的软巴巴的,也舍不得丢。

  这个磨牙棒真好,不发干有水分,一节切两刀,小小的四根够她啃半天。

  围嘴上的口水,混着咬下的黄瓜块,李俏觉得有点儿惨不忍睹。她也试图吞下去的,差点就呛到,她娘再给她黄瓜磨牙,一遍一遍的要求吐出来吐出来。

  李木有样学样,被郭氏一顿训:“妹妹是吃不了,娘才让她吐出来。你的牙牙干嘛用的?再这么浪费就别吃了。”

  李木很困惑:“太婆也没有长牙呢,她就不吐出来。”

  李忠笑倒。

  郭氏一记眼神过去,父子俩齐齐闭嘴:“你带着他去后门拗把笋回来。”

  这也是住山脚的好处。

  后院门打开,不用十步路,筷子粗细的野山笋就开始撞脚尖。

  这太细了,粗点的就要往里走走。咔吱咔吱,眨眼功夫李忠手上拿不下了。

  拽几根茅草,扭成一股,一拢一围,两手交叉,两个螺丝绞旋紧,余下的头须往交叉口下一塞:“阿木仔,抱着。”

  拗笋是个有瘾头的事情。

  哪怕不喜欢吃笋的人,对拗笋也是很欢喜的,比如下巴肉同志,李忠同志。

  李忠这一蹲下,就起不来了,一眼望去,比大拇指还粗的山笋,高高低低,哪儿哪儿都是。

  “娘只说要一把,爹,这里已经有很多很多的一把了!”阿木仔五个数以上,他就懵了,实在数不清到底多少。

  李忠回头看看儿子脚边七八捆笋,尴尬的摸摸脸,道:“又超了啊。等爹把手上这困拗够,咱就回啊。”

  李木也只有叹气,雨后的山路,他的小肥腿是真的走不来。等吧,反正今天有爹在,挨骂的是他爹。

  李俏有点儿震惊,这才多久工夫,他爹是短衫脱了,兜着背后背一大包笋,左嘎吱窝夹着三捆,右手抱着他哥,他哥怀里也抱着两捆……

  郭氏气笑了,也懒得说了。

  接过儿子,道:“汤罐里有热水,够你洗头洗澡的。我在给你煎碗艾草茶。”

  李忠知错,满脸堆笑地讨好妻子:“待会儿我来烧饭,你歇着。”

  “碗也洗了。”李木搂着娘的脖子,扬声:“不洗干净,就跪搓板。”

  郭氏贴着儿子的小胖脸,嘻嘻笑着:“你长大了要不要跪搓板?跪搓板是做什么呢?”

  “二婶说的,二叔不听话就要跪搓板。”李木又被她娘套话了。

  李俏对他哥非常喜欢,看到李木,她就乐呵,太阳光了不是。

  阳光儿郎抱着妹妹,学她娘,哄着李俏:“心肝宝贝肉,闭上小眼睛,快点睡觉觉,醒了给你吃奶奶,哥的乖宝宝……”

  李忠洗完出来,阿木仔稚声稚气的样子,叫他有点儿不想去县上接这个活了。想着回头跟妻子说说,和师父商量下。

  上宁县的地理位置优越,有山有海的。千百年来发展,县里城郭辉煌,商户云集。富裕阶层不少,小康人家最多。

  条件好,房子造的也气派宽敞,这也间接成就了一大批,像李祖德这样的建材业小老板。

  李忠因着家里的窑场,从小就接触泥瓦匠。

  他师父石工头就是其中佼佼者。

  做而优则包,石工头现在主业就是各地接工程,不论大小,县里周遭都接。

  说真心话,比石工头水平高的泥水匠,李忠认识的也不少。可他拜了石工头为师,目的很明确:石工头是个明白人。

  比如农村接活计,石工头没有亲身到地方,前前后后看上半天,绝不轻易接活。问清楚明白主家的大致规划,回家每每都要熬夜画图纸。这儿加个阁楼,哪儿换个角度,修改确认几个来回,主家接受得了他的小心思小想法,才接活。

  接活后,也没有别的同行上手快。地基挖的比别人深,石头用量比别人费。地基打好了,还不能马上砌砖,沉上个三五天才开工。

  别人工头按主家要求直接就起屋,大开大合半拉月二十天,就能上梁批白。

  石工头不行,他得叫主家角角落落都验看,该修修该改改。

  当然,他是历来手上活儿干净,验收几乎都是走个过场。

  验收过关,再干下一步。

  上完梁盖好瓦,他再给徒弟们找点活:石头角砖头快的,在院里里给砌个石凳石桌,场地上也就没什么大的垃圾了。

  结了工钱,三个月后还得来一趟,看看有没有要返工,哪怕是自己没空,徒弟也要来两个。

  时间久了,人们发现石工头的班子,极出活儿。别看开头慢,可是基础打得好,做到哪算哪,没有多少超支,活儿也漂亮。

  你说他慢工出细活吧,他从看地基到结账走人,总体天数还真不比别人慢。

  你说他快吧,他一样一样按部就班,跟雕花一般的精细的对待你的房子。你还不能说什么。

  一个班子二三十人,天天都在你家吃喝两顿,心疼。先也有人埋怨过石工头的干活形式,还扣了工钱抵超支的饭钱。

  后来石工头一琢磨,就不要主家管饭了,他雇了个婆子,工地上现烧。

  专门一辆车,定制的灶台餐具,用的时候支起脚架,不要的时候收起。底下四个车轮,开工来的时候拉来,结账走的时候拉走。

  要是李俏见了,肯定得赞叹古人的脑子真好使,这和她上辈子夜市见过的各种小吃快餐的车子,几乎一样。

  无非烧煤气和烧柴火的区别。

  谁家造房子起新屋都是阖家大事,忙前忙后的,人手紧张的很。

  现在有一个工队不用管饭,就是工钱一天一人用多几文,算算比管饭划算,省事多了。

  就这么干了几个月,形式一片大好,石工头乘机扩大规模。他看好的几个木匠,漆匠,石匠都给扩编进来了,就连看水脉挖井的人才,也在编。

  于是,石工头开了上宁县的历史先河:不管饭,工种齐全,加上三月回访质量,多管齐下,一年到头都没空歇歇。

  李忠就是觉着他师父会来事儿,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宣传工作做好了,名气大了,还怕没活干没钱赚么?!

  明眼人跟着明白人,明白人带着明眼人,李忠师徒那是合作愉快,默契无间。

  石工头现在不在第一线上了,现在管业务管回访,李忠和大徒弟接手具体工作,主要是李忠管。

  上个月石工头应邀到县城,有一个家老熟人介绍的活儿,他去看看能接不。

  回来就对着两徒弟乐开了。

  五进院落,围廊抄手,还有花园池塘,用料极讲究,几十年没有正经住人,就几个忠仆打扫看守。

  听说是要搬回来过年,里里外外都得修缮。价格开的丰厚,有钱人不差钱,要求活儿精细。

  中人想到老哥们石工头,就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也落几个子,遂将人喊来看看房子。

  石工头搭梯子爬上大门楼,一看乐坏了:这活儿必须要拿下,赚大钱了!安排妥当了,年底不定就能给两徒弟一人置十亩田呢。

  石工头答应手上几家活儿结了,不在接活儿,全幅班底就全心全意的过来干。保管年底焕然一新。

  放假五天,回家该团聚团聚,该亲热亲热,该准备准备,五天后出发赚钱。

  李忠不舍妻子儿女,不想妻子一人太过操劳。

  他离不开郭氏。

  以前没成家,半年三个月的无所谓,现在成亲,食髓知味,他不想去县城。

  少年夫妻,感情正好。

  “我想着过几年就把后山买下来,挺大一个山头,往后咱就在家养鸡养兔子,咱们也当鹅司令,鸭司令的。”郭氏委婉劝着丈夫。

  她是聪明人,心里再不愿意,也不能拖了男人的后腿不让出门赚钱。面上装的如无其事,全然一派温柔。

  李忠心如猫挠,“我还能在家干几天活儿,今儿早点休息。”

  春宵一刻值千金!

  这事儿,最重要。

  接下来几天,李俏看他爹带着她哥,天天一早起来,一群鹅往山脚水渠一赶,抬腿就上山拗笋。

  笋多了,李太婆和三姑姑都来帮忙剥笋衣。郭氏一天一满锅的烧白膛笋,预备着给李忠带到县城。

  四天后,李忠背着妻子收拾的衣衫被褥,还有两大包白膛笋,去了县城。

  李俏李木顿时蔫了吧唧,爹不在,缺一块。

   喜欢自荣自养自安然请大家收藏:(321553.xyz)自荣自养自安然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