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自荣自养自安然

第6章 第二年之一:拜年之一

自荣自养自安然 濛湉 3553 2021-04-02 20:47

  一夜飞雪,银装素裹。

  鲜红的对联,灯笼,窗花,处处透着喜庆。

  李忠起大早,放开门炮。

  铲了雪,把鸡,鸭,鹅,猪,伺候妥当,郭氏也起了。

  平时睡猪猪一般的李木,大年初一惊醒的很,喊着她娘给他穿衣服,“娘,你给我穿兜兜多的,我要去拜年装东西。”李木道:“我装回来给妹妹吃。”

  郭氏对儿子的要求自是答应的,谁都是那个年纪过来的,只不过女孩子没有这么外露罢了。

  给儿子穿上隔水毡的小靴子,郭氏要求李忠:“雪天路上滑,你抱着阿木仔,到屋子里再放他下地呢。”

  李忠点头,道:“我也怕他踩水,湿了鞋,冻着了。”

  李木着急走人,嚷嚷道:“娘,我和爹要早点走呢,我们很忙的。要去太公太婆那里拜年,还要去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那拿压岁钱,还要去拿奶奶的压岁钱,还要拿二叔三婶的压岁钱,我二姑也答应给我压岁钱了,我还要去舅公舅婆家给太婆拜年呢。娘,我去晚了,压岁钱等我等着急了会哭的。”

  李木越说越急,他是真怕压岁钱流泪的。

  郭氏经不住儿子哀求,加快手下动作,给儿子扭衣扣。

  李忠驮起儿子到肩上,虚扣住院门,抄着近道去各处拜年。

  李忠兄弟四个,老三李金来像他爹李祖德,其他兄弟三都像舅舅。

  齐刷刷三个外甥和三个舅舅站一块儿,几乎是一样个头儿一样脸庞。

  特别是李忠和他小舅何家升,不是特别熟的,都分不出来哪个是小舅舅哪个是大外甥。

  何家村离南庄湾就三里地,青壮年的步伐赶路,说笑间就到了。所以哥儿几个慢慢当当的,还在她娘堂屋嗑瓜子喝茶。

  大年初一,某些人固定活动:上庙里拜菩萨,一早上都不在家的。

  俗话说黄帝不急急死太监,李木和李松竹两人已经急的团团转了,连带着李柏年也不安耽了。

  梅子英妹毕竟心软,催促大家早点出发,才把李木的小脾气安抚下来。一路上和李修竹比谁的马儿跑得快,咯咯咯咯笑着打马扬鞭。

  等一行人到了舅公家,何太婆已翘首等待多时。二十几年了,三个女儿家十几个外甥外甥女,年年都是初一来给她拜年。

  老人家觉浅,她是天不亮就起来等着了。大女儿家远,小女儿也不近,偏偏最近的二女儿家的孩子,年年最晚到。

  时间长了,何太婆也被习惯了。

  李木怀揣梦想,行动起来相当卖力,扎扎实实的三个响头,恭恭敬敬地磕完,跪在蒲团手心朝上,朗声说道:“新春快乐,恭喜发财。”

  “阿忠啊,外婆给你的压岁钱,你藏好了,别告诉你爹啊。一定别给你爹见着啊。”何太婆摸摸李木的头,防贼般防着女婿。

  李木同学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这方面了,他现在被那果盘上的零嘴,吸走了魂魄。

  何太婆帮着他装满兜兜,亲香一嘴小鲜肉的包子脸,令他玩去。

  李修竹的响头,也是诚心诚意实实在在的,何太婆一样大手笔的红包塞到兜里:“阿忠,…一定不能给你爹知道啊……”

  老太太内心,深深懊恼老头子,啥眼光选了这么个馊抠当女婿。

  今年何太婆轮到小舅公奉养,拜年饭也顺着来了。

  十几个外甥外甥媳妇及孩子,这是固定且年年增加的人数。

  不固定的十来个外甥女婿算是流动人口,谁有空谁来,午饭来晚饭走,午饭赶不到赶晚饭,说不准。

  南庄湾一带,几乎没有年初一上外家拜年吃饭留夜的习俗,可老何家这传统已经二十几年了。

  想当年李祖德新女婿第一年拜年就是初一去的何家村,他说:“给老丈人丈母娘拜年怎么可以晚了呢?咱初一去了,初二嫂子们还能宽宽傥傥的回娘家呢。”

  一席话唬得两位舅嫂感恩戴德,之后七八天,下巴肉吃住岳家。

  以帮着两个大舅子招待客人为核心思想指导,行混成混喝减少自家开支为终极行动目标,成功实施了三五年。

  要不是某处酒醉吹牛逼吐真言,李祖德同志必将成为一个:国宝级,殿堂型,大师类,教科书版的影帝,不做影帝,实在是屈才了屈才了。

  待到小舅子娶媳妇儿,李祖德同志的行为已成何家习惯,一直保持至今。

  小舅婆柳氏也是当婆婆的人了,低声对儿媳妇吩咐,道:“主桌上给再添副碗筷,你二姑爹抬脚就要进门了。”

  话音未落,下巴肉同志到场了。

  柳氏笃定的道:“你看桌上哪个菜最贵,你二姑爹必说这个菜吃了怎么怎么不好。回头咱还得准备好大几张荷叶,他要帮咱拿走处理了。”

  下巴肉觉得他这是做好人,帮小舅子的忙,才勉强拿这不好吃,吃不好的玩意。他品德高尚,舍己为人!

  杨氏觉得婆婆:料事如神!

  从此后,杨氏对婆婆柳氏那是字字钦佩,句句奉行。

  柳氏:经验所得,经验所谈。

  昨晚除夕守岁,睡的晚。

  郭氏早早整治晚饭,带着闺女天黑就歇下了。

  李俏再次见到她爹,是初二早上。

  阳光明媚,无风无云,干冷。

  李忠夫妻俩在商量给石工头的拜年包。她哥坐她旁边,心无旁骛地拆红包,一个铜板一个铜板,认认真真,弯弯扭扭的摞起来。

  挺高的,还不倒。

  郭氏见女儿醒了,上床在被窝里给闺女喂奶,听李忠各种叮咛。

  “我去给师傅师娘拜完年就回,顺道把爷爷奶奶接来。梅子和小妹应该就来了,你们三个洗洗切切的在屋里弄,挤就挤点。外头冷,阿木仔跟着吹冷风就不值当了。”李忠道。

  “我爹和菊凤她们午饭就叫来吃,面条饺子的,方便就行。我昨儿跟二弟三弟说好了,跟咱一起,都是明儿回孩子外婆家,昼饭吃过都会来帮忙,”

  李忠想了想:“娘下午要招待姨娘舅妈,我吩咐金来烧菜,梅子打下手,你管好茶水就成。菊凤她们两口子闲不住,你让大江看着阿木仔几个男娃,让菊凤在屋里好好歇歇。”

  郭氏点头道:“你是大哥当惯了,不安排好不出门了?!”

  李忠被妻子打趣的,挠了挠头,继续说:“我爹那人,哎,我这也是被逼锻炼出来的。咱出钱出物,你别累着自己。看在娘的脸面,你多担待点。”

  “我是那小气人么?”郭氏斜了李忠一眼:“你还不走啊?!”

  李忠忙撩门帘子出门。

  李木眼看着他爹又回来了。“

  “那个我说最后一件事,宝宝囡的尿片子,我早上都洗好了。看着厨下炭火旺,就烘上了。你早点收了散散火味儿。”

  李俏看到她娘,红晕染啡了双颊。

  晚饭后亲朋散去,李母带着一家女眷在收拾。

  郭氏因明天一早就回娘家,得住个四五天,遂把家里活物都托付给李母道:“娘,我们明天一早就走,今儿的菜都拿过去吧。”

  李母推辞:“这下雪天的,又坏不了。冻外头缸里,回来能吃的。”

  郭氏劝婆婆:“娘,您老帮帮忙拿走呢。我回来那天,顺带着把娘家子侄都一车拉来了,到时候您可得和姐姐妹妹来帮我烧,我忙不过来呢。”

  李母点头答应,说道:“也是,总不好叫亲家孩子,大过年来姑家吃剩的。你啥时回来我叫你两妹妹来给你搭把手,你姐该回去了。我就不来了,我一来你爹又得作怪。”

  郭氏闻言,“扑哧”笑出声。

  “娘,我爹待会儿回去,铁定得说我哥“败家子”,梅子端着半脸盆吃剩的萝卜过来,“诺,这里面的大骨头他让我二嫂给他捡出来了,准备带回家呢!”

  李母只觉太丢人了,脸色微红,道:“你跟他说,让他自己想法子,这全部都叫他一双手拿。”

  梅子应声:“哟,这我爹他一准儿乐意!”

  金氏此刻只有一个念头:李老二你再不乐意分家,明儿回娘家我就住下不回来了!

  午间,夜间太热闹了,李俏看着晕头。

  当然作为最小的娃儿,这一天下来,荷包也是鼓鼓的。

  两世为人,李俏虽然也拿过几回拿压岁钱,却都是转个手,就被收走。

  今天不同,娘亲把红包收在小小的荷包里,就放在她枕边。

  身怀巨款,李俏倍儿精神,以至于她娘全忙完了,她还在偷听。

  “婉娘,明天回娘家,不方便呢……”

  “可是……”

  “就一次,好吗……”

  少儿不宜,非礼勿听。

   喜欢自荣自养自安然请大家收藏:(321553.xyz)自荣自养自安然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