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脚步微滞,第一次看到这些信里面提到的活人,李瑾瑜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及至近前,大娘微笑道:“回来啦?”仅仅是一句话,印证了那句“血浓于水”,李瑾瑜觉得原先所有的不自在顿时化为云烟,李萧珏和她的身高差不多,神情激动地一步跨过来,抓住她的手便道:“啊呀原来你就是我的亲弟弟哪,可算见到活的了,呵呵。三哥给你带来了你最喜欢吃的栗子还有蜂蜜,快走快走。”
“三弟你真是个急性子,四弟刚刚回来茶都没有喝上一口,哪有胃口吃你的栗子。”说话的是李墨辰,他手执一柄苍青色的竹扇轻轻摇着,这位二哥的服饰和李瑾瑜的同属于粉色系,宽袍大袖,上好的松江绸缎绣着一枝枝淡粉色的梅树图案,微风吹过,锦绣华服宛如被风吹皱的湖面,别有一番风致。
“四弟啊,来评价评价为兄这身衣裳,这可是为兄特地为了今天迎接四弟你做的呢。”李墨辰轻轻摇着扇子说道。
李萧珏一把夺过二哥的扇子,“拉倒吧你,四弟他是见你在这儿臭屁摇扇子觉得奇怪而已,四弟,你说你刚才是不是在怀疑这个二货不是咱们李府上的?是吧是吧?”李萧珏受到她的影响最深,经常蹦出一些新鲜词汇,比如“二货”、“傻帽”等等,“哎,对了,四弟,这是你大娘。”三哥这才想起还没有介绍长辈们,不过李府果真是人丁稀少,除了周围十六个丫鬟家丁,只有两位年长女性正笑意盈盈地看着她。
“孩儿见过大娘。”李瑾瑜忙向大哥的母亲行礼。
大娘生的温和端庄,扶起李瑾瑜道:“自家人行这么大礼作甚,常礼即可。”大娘拉着她的手细细端详道:“呵呵,这孩子的眉目细瞧着倒像是女孩子了?凤仪,你过来瞧瞧?”大娘冲着一直站在另一边的女子说道。
“这是我娘。”三哥愉悦地介绍道。
“三娘好”,李瑾瑜行礼道,大娘和三娘同为将门中的夫人,举手投足间尽是英姿飒爽之气,三娘伸出手摸了摸李瑾瑜的头发,“夫人说的是啊,这孩子瞧着是有些像女孩呢。”
“那当然了,四弟是我的弟弟嘛。”三哥大声道,周围人闻言笑了起来,二哥道:“你高兴个什么劲?夸得又不是你。”
“哎,夸四弟就等于是在夸我嘛。”
“好,本来我还担心你们兄弟几个多年未见会觉得生疏,不曾想刚刚光顾着兄弟说话反倒忘了我们这些长辈了,来来,快进屋去罢。”
李瑾瑜四下望了一圈,心中疑惑,忙拉着三哥问道:“怎么不见二娘?先生曾经告诉过我,说是家中尚有三位长辈,二娘应该在其中啊?”
走在前面的二哥许是听到了后面的对话,蓦地回头道:“四弟,呆会你就知道了,我娘天天吃斋念佛,已经有许多年不曾出门见生人了。不过今天是四弟你来,呆会母亲大人应当会有礼物相送。”
走进府中之后,李瑾瑜才明白为什么会有说李府家道中落的传闻,偌大的府邸竟然没什么人,仅有两三个丫鬟婆子在那里轻轻扫着地。兵器架倒是看到不少,架子上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锋利的冷光在空旷的大背景之下显得有些孤傲,拐过长廊上曲曲折折七八个弯之后,李瑾瑜的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李府的后方了,没有什么雕像或者墙壁遮挡,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空无一人的大院子。
李瑾瑜站在大娘的后面,身后跟着的仆人已经退去,前面的宽敞房屋虽然屋门皆开,看上去仍然是有些阴森,“大娘,这里是什么地方?”
从后面看过去,李瑾瑜才发现大娘的乌发中已经有两三撮难以遮掩的白发,大娘如今也就三十出头吧,她忽然觉得心中一痛。
大娘转过身,她已不再年轻,眼角有细密的鱼尾纹,这是李瑾瑜第一次和家族中的长辈单独相处,她微笑着,内心并不如何紧张,反正按照她原来的年龄计算的话,现在也应该是大娘这个年纪罢,她从来没有算过,在这个世界呆的越久,她便越来越不在意自己当初从何而来,反正说不定原来的那个世界才是虚假,现在的世界才是真实,今时今地处在哪一重梦境里,又有谁知道呢。
大娘看着眼前这个身着粉红色衣装的少年郎,看着他俊逸出尘的脸庞,若有所思,半晌之后才温柔叹息,婉转相问:“孩子,这些年在崔州过得好吗?”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孩儿非常喜欢那样的日子呢。”李瑾瑜毫不犹豫地回答。
大娘轻声笑道:“看来你对于家族非将你来回来不可这件事情心里颇觉不自在吧?”
李瑾瑜微微一笑,躬身道:“大娘言重了,我本来是家族的子孙,如今国、家皆处在危难之中,理应是我们这些年轻一辈们奋发图强的时候。”
大娘拉着她的手向前面那个感觉阴森的房屋走去,“看来这些年你七叔教的不错,只是我原本以为你和你七叔住得久了,难免会受到他那种出世思想的影响。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李瑾瑜心里咯噔一下,对于大娘将先生唤作“七叔”很是抵触。
“大娘,这里是什么地方?”李瑾瑜问道,“孩子,进去了,你就知道了。”大娘的声音透漏出些许疲惫。
是灵堂,李瑾瑜刚刚踏进屋门,便仿佛石化了一般愣怔在当地,她不是没去过墓地,现代人的墓地早已经也是人满为患,所谓死了以后也还是要人挤人,然而那种拥挤和眼下周围密密麻麻的牌位带来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沉重,只有满心满眼的沉重,这些人都是她李家的族人,身上流着和她一样的血,曾经呼吸过同样的空气,处在同一片蓝天之下,而现在呢,唯有灵堂的一盏孤灯荧荧相伴。
“我李家十八男儿长眠地下,流的血已经够多”,大娘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语调苍凉,李瑾瑜想起来先生曾经说过,她的大娘曾经有过五个孩子,都是男孩,一个幼年夭折三个血染疆场,已是很多年前的事情,李瑾瑜转过身,定定地看着这个饱受磨难的女子。
大娘走过来问,“孩子,大娘现在问你,你是否愿意走扬名沙场这条路?”
李瑾瑜抬起头,不答反问:“大娘希望孩儿走吗?”
大娘笑了一声,严肃道:“你这个孩子怎么戒备心这么重,大娘只是想知道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大娘不信一个在川林竹海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还会对世俗之事有什么兴趣,现在的隐士也有不少,你七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瑾瑜内心再次咯噔了一下,有些郁闷。
“我们是武学世家,本来孩儿对打打杀杀的事情也蛮感兴趣的,武官虽然不像文官那样在官场上有诸多辛苦,但是戍守边疆也非常辛苦,我看大哥如今二十六岁的年纪,可是看上去竟好像四十了。”李瑾瑜的语气有了微妙的转变。她知道大娘可以信任,如今只怕是要告诉自己这帝都之中各方势力之间的要害。她必须对大娘足够坦诚。
“好,孩子,今天大娘将你领到这儿来,为的就是试探你的心志,这么多灵位在这儿,你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是个有铁骨的好孩子,唉,不像你的二哥三哥啊。”
少年郎突然仰起头,目光定定地看着亲切和蔼的大娘,“二哥三哥也是有铁骨的,他们……只是,看过这么多近在咫尺的生离死别,他们……心中其实也苦。所以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已。”常年书信交流的兄弟之间自有一种默契,反而比朝夕相处的大人多几分了解。
“呵,说的是,没想到你们兄弟彼此这么了解,以后要多加扶持。”大娘温言道,接着话锋一转,拉过李瑾瑜坐下,悠悠道:“孩子,你知道那留香苑是什么地方吗?”李瑾瑜知晓这次对话最关键的部分已经到来,轻轻摇了摇头,凝神细听。
这时节,春天已经来了,李府之中风采不减当年,有乱花迷人眼,杨柳偎人怀,灵堂上空一队鸟儿振翅无声飞过,向着远方,坚定前行。
喜欢君子匪如玉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君子匪如玉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