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天上午,陶氏领着十月和三小儿去了邻居朱保贵家。
进了院子后,三小儿看见柱子正在院子里玩,就跑了过去。十月跟着陶氏进了屋子,朱保贵两个儿子都成亲了,主屋就住不下了,在边上又盖了三间草房,二儿子成亲后就住在了里头,大儿子一家则跟着老俩口住在主屋。
朱保贵的媳妇马氏和两个儿媳妇都在家,看见陶氏进来,就连忙招呼陶氏坐下。朱保贵家赁着十月家的地种着,按说也算是十月家的佃户,但因为都是亲戚,而且十月家也不是地主,只不过是人少种不了那么多地罢了,所以并不那么讲究,但十月家有事朱保贵家都主动过去帮忙。
坐下后,陶氏就跟马氏说:“大嫂,今天我来是有点事求你帮忙。昨天,栋他爹回来跟我说,给栋相中门亲事,是他酒楼掌柜的闺女,我跟他爹也打听了,姑娘是个好的。所以想请你给你大侄子当个媒人,嫂子你看你有空没?”
马氏听完说道:“这是好事啊,我一个老婆子一天哪有那么多事,再说给别人当媒人我都有空,到我大侄子这说啥我都得去。你就说吧,啥时候去,你这是看得起我这个当大娘的,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马氏在屯子里也是个小有名气的媒人,做成过几对亲事。但她也不是那种专职的媒人,她做媒时不会满嘴跑火车,都是有啥说啥,不会骗人。所以她做成的亲事,都是比较靠谱的,没出过怨偶,陶氏这才想让她当媒人。
十月却是这时才知道自己要有嫂子了,怪不得这两天陶氏和朱老爹老赶她们姐妹,不让她们听,原来是这么回事。
陶氏说:“这也快过年了,我寻思在年前把这事办好了。要不正月啥也干不了,出了正月又要准备种地了,栋他爹还说想在来年秋天把亲事办了呢。”
马氏说:“行啊,那你看啥时候去。”
陶氏说:“明天大嫂你就帮我跑一趟吧,看看能成不。要是能行,我想年前下小定,虽说是急了点,但礼不能差,东西我都会挑好的备。”
马氏说:“那行,我明个就去。哎呀,我光顾着高兴了,哪个屯的我都忘问了,是哪个屯的?”
陶氏说:“你看我也是,最主要的都忘了说了。是叶家屯的,他爹叫刘远和,你到那儿打听刘锁子就行了。”
马氏说:“要说叶家屯我也去过,咱屯子陈大旺媳妇就是叶家屯的,他俩的媒就是我保的。你放心吧,明天一早我就去。”
陶氏道了谢又跟马氏聊了会就领着十月走了,三小儿不走要在他家玩,陶氏就让他一会儿自己回去。
陶氏走后,马氏对两个儿媳妇说:“那家的闺女是上辈子积德了,这辈子才能嫁到这样的人家。你老叔、老婶都能干,还没啥说,就说咱家种着她家的地,租子是最低的,也不像有的人家动不动就让你帮干这帮干那的。”
大儿媳刘氏也说:“是啊,我老婶可真是好人。这些年就没跟屯子里人红过脸的,跟谁都那么和气。”
到了家,十月就跟七月说:“大姐,你猜娘跟我去隔壁大娘家干嘛去了?咱要有大嫂了,咱娘是请大娘做媒去了。”
七月和三月听完,就问:“娘,真的吗?”
陶氏就说:“是真的,以后要跟大嫂好好相处,不许动不动就闹小性子。还有十月,你这个小欠儿,娘还以为你嘴严才领你去呢,这事先不能往外说,知道了吗?”
十月说:“娘,我知道,这是我姐我才跟她们说的,外人我才不跟她们说呢。”
第二天下午的时候,马氏来了,一进屋就说:“弟妹,这回你可是欠我双鞋,都说你的鞋做的好,我这双鞋你可得用心哪。”
陶氏正教三月做针线活呢,听见马氏这么说:“这么说是成了。大嫂,别说一双鞋,你要几双我都给你做。七月,去给你大娘泡杯茶。”
马氏说:“成了,今天我一到他家,刚说是你家让我来提亲的,刘锁子媳妇就把庚帖留下了,说是要跟当家的商量商量。不过我听她那话里的意思是同意了,我也说了要是能成想年前下小定,她说一、两天就给信。”
陶氏就说:“这可真是太谢谢你了,大嫂。你放心,这谢媒礼我肯定给你备的好好的。那大嫂,麻烦你两天后再跑一趟吧,也不能催的太急。”
这时七月把茶杯端了过来,递给了马氏,马氏拿着茶杯也没喝,还接着说:“啥麻不麻烦的,你能信得着我就行。还有,小定的礼你可是赶紧的,这集上这几天都是卖年货的了。”
陶氏说:“我知道,我寻思不行我就去县里看看。栋儿是老大,他的亲事是我家头一个大事,我寻思好好办办。”
马氏说:“唉,我昨天还说跟我那两个媳妇说呢,他家的闺女可真是上辈子积德了嫁到你家。你们两口都能干,栋儿再过两年也能拿工钱了,底下这几个小的也都是老实、听话,没有挑事的,这大嫂多好当啊。”
陶氏说:“啥积不积德的,既然想当一家人,那就不能想那么多。还说我们家呢,你们家一个人不雇,种了十垧地,那才叫能干呢,再有你家两个儿媳妇也没有说的,多好啊。你说咱屯子没分家过的也不少,可哪家不干架,那妯娌骂架的还少呀,就你家这两个媳妇,我就没看两人红过脸,多好啊。”
马氏说:“也不是我自己夸,我这两媳妇我也是满意的,真是大的让着小的,小的想着大的,没让我操过心。这人哪,像林家那老太君吃啥山珍海味能咋的,一天过的一点儿也不省心,还不如我这个老婆子过的舒心,我挺知足的。”
陶氏说:“林家咋的了?大嫂,你听着啥了,咋这么说呢?”
马氏说:“今天我在集上听说,林老夫人娘家的亲戚找来了,说是娘家现在不行了,让老夫人收留。估计老夫人不想留,这不一家子就在集上逢人就说林家绝情,不认亲,埋汰林老太君呢。”
陶氏说:“那林家咋想的,也不管管,就让他们这么说?”
马氏说:“能不管吗?这不后来,林家的管家来了,把这一家子给带走了。”
陶氏说:“对嘛,不管咋的都是亲戚,做的太绝了也不好啊。”
马氏和陶氏又聊了会儿,才走的。等马氏走后,陶氏自己坐那嘟囔着什么东西,十月就坐到她身边听她说什么呢。一听,有几尺布、金钗、山鸡什么的,十月估计这是说朱栋的小定礼呢。
第二天早上陶氏就让朱林套车,两人去了县里,三月也想去,但陶氏说七月带不了两个孩子,就没让三月去。
陶氏跟朱林到县里后,先到了朱老爹当差的东来居。东来居是本县最大的酒楼,是座二层的小楼,后面有个跨院,是给朱老爹他们住的。
陶氏和朱林来到了后门,正碰上三舅家的陶学亮抱着一捆木头要往里走,朱林就喊:“亮子哥,亮子哥。”
陶学亮听见声音就看了过来,一看是陶氏和朱林,就跑到陶氏跟前,说:“大姑、二小儿,你们来了。我姑夫和朱栋都在灶上呢。你们快进来吧,二小儿你把车赶进来吧。”
陶学亮把后门全打开,朱林把驴车赶了进去,拴在院子里的树上。陶氏说:“亮子,你去把你姑夫给我叫出来。”
陶学亮说:“行,大姑。那你俩进先等会儿吧,这阵正好有空,过一会儿就要开始忙了。”
陶氏说:“行,那你快去吧。”
陶学亮“哎”了声就转身跑了,陶氏就领着朱林在院子里等。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朱老爹和朱栋就走了出来,看见陶氏和朱林站在院子里,就说:“走,进屋坐吧。”
一家四口进屋后,朱老爹说:“今天咋过来了呢。”
陶氏说:“那天你们走后,我就去找贵子嫂让她帮着去提亲,她昨天去完回来跟我说,刘家把庚帖留下了,听话里的意思是同意了。我之前跟她说想在年前下小定,这不是想来县里把小定礼买了嘛。”
朱老爹说:“今天一早刘掌柜回家了,我估计是回家商量去了。那你就先去把小定礼买了吧,昨天三哥跟我说不是刘掌柜相中的栋,是他家嫂子相中的。说是他家嫂有一回来,栋帮着拿东西了,还帮忙把东西送到车上了。嫂子回家就说咱家栋热心肠,还懂事,就问刘掌柜栋是干啥的,人品咋样。刘掌柜就把栋的事说了说,他家嫂子就说咱们两家门户相当,孩子也不错,想做个亲,刘掌柜的一听也行。就这么的,刘掌柜跟三哥透了话。”
陶氏说:“那行,那我一会儿就去买小定的礼去。我寻思栋是咱家头一个,不论是小定礼还是聘礼都得好好弄,以后下面小的也都按这个来。”
四人又聊了会儿,直到陶三舅走了进来,叫朱老爹去前边干活去,陶氏和三舅聊了两句才领着朱林走了。陶氏和朱林一直到晚饭前才回到家,到家后三月跟三小儿就跑出去围着陶氏和朱林转,看看都买些什么。十月原本也想出去的,但她实在是怕了这天气,真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所以她就跟着七月摆饭。
陶氏吃过饭后,就对七月说:“七月,娘今天给你买两匹绢,一匹红色的做喜服,一匹湘妃的认亲时穿。不过现在先别做,等你大舅那边把日子订下了再做。”
七月红着脸点了点头,没开口说话,三月就问:“娘,快过年了,去年我就没做新衣服,今年你还不给我做身新的呀。”
陶氏说:“就你总争这些,三小儿和十月都不争。今年收成好,所以过年咱家一人一身新衣服。”
七月说:“娘,我就不做了,去年过年做的那身我还没怎么上身呢。”
三月说:“娘,今年的衣服我要自己做,前两天我给三小儿改的衣服你不说我做的不错嘛,你就让我自己做吧。”
陶氏说:“七月,那你就想啥时候做再做吧。三月,你自己做行,不过得让你大姐帮着你裁。”
三月应下,几口人又聊了会儿就睡下了。
喜欢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