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天又是下午的时候,马氏过来了,陶氏正在厨房里扫灰,快过年了陶氏正领着十月她们在大扫除,看见了马氏就迎了出去。
马氏对陶氏说:“今天上午我去叶家屯了,老刘家说同意了。让你们挑个日子去下小定,你看个日子吧,我好给人家回个话去。”
陶氏就说:“大嫂,快进屋坐吧。我看看黄历,挑个好日子。”
马氏随着陶氏进了屋子,刚坐下,七月泡了杯茶端了上来。
马氏看见七月就说:“你家七月我听说也定亲了。这日子过的太快了,我还能想起你刚过门的样子呢,一转眼你的闺女都快成亲了。”
陶氏说:“定了,是我大哥家的二小子。可不是咋的,我还时常当他们小哪,一转眼都定亲了。十月,去把黄历给娘拿来。”
十月应了声就转身去拿黄历去了,马氏说:“我看十月这半年好像懂事不少,以前成天跟在三小儿、柱子身后瞎淘,现在总跟着你,帮你干干活啥的。”
十月正拿着黄历往陶氏手上递,听马氏这么一说吓了一跳,心都直扑腾扑腾地跳,脸也红了,心想是不是叫人看出不像孩子了,有点老气了。
陶氏看了她一眼说:“看这孩子,你大娘夸你当真了。大嫂,你可别夸她了,她这脸都羞红了。”
马氏说:“哟,我看看,还真脸红了。我这还真不是夸她,就咱屯子跟她一般大的,还真没几个像她这么懂事的。”
十月让马氏这么一看一说,稍稍好了点,不过还是有点害怕,心说不行以后就当自己是幼儿园阿姨,天天哄孩子玩吧。
陶氏一边翻黄历一边说:“我也觉得我老闺女这半年懂事多了,不过我觉得王盛那老闺女比十月强多了,我二哥在他家做活的时候我去过两回,那小闺女才六岁,一手针线活比三月都好。我听她娘说,总也不出去玩去,就在家帮着干活。”
马氏说:“我也知道她家那小闺女,是真能干,一般人比不了。不过,咱十月也行了,那样的毕竟了少数。”
十月一听有比自己还好的,就放心了,只要不被当成妖怪就行了。以后,做的再比现在强点儿,也不怕了,十月也算是领教了古人的早熟程度,真的是四、五岁的孩子就帮大人干活了。跟前世真是不能比,前世时四、五岁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跟爸爸妈妈撒娇呢。
陶氏就说:“是啊,十月这样我就挺知足了。比她上面那几个大的都强,那几个在她这么大的时候就知道玩。哎嫂子,你看腊月十六咋样,双日子,栋他爹那天也能回来。”
马氏接过黄历说:“我看看,还真行。这上面说宜嫁娶,那行,那我明天就去他家说一声去。”
两人说定了日子,马氏就走了。第二天,陶氏就到屯子里问谁去县里,给朱老爹捎个信,让他和朱栋腊月十六回家,去刘家下小定。
腊月十五下午,朱老爹和朱栋回来了。朱老爹进屋后,就一把抱起了离他最近的十月,十月怕他又用胡子扎他,就说:“爹,大哥,你们回来给我带东西没有。”说着就假装去翻朱栋身上的包袱。
朱老爹说:“带了,栋儿把点心拿出来吧。”
朱栋就从包袱里拿出了一个大纸包,朱老爹就把十月放下说:“快去和你三哥吃点心吧,小谗猫。”
十月说:“我才不是小谗猫,娘说二姐才是小谗猫。娘,是不是。”
三月听十月么说,就说:“小十月,你是不是欠收拾了,还敢说你二姐。”
陶氏说:“不怪你妹妹这么说你,你就是谗猫。领着你妹妹吃去吧。”
三月就喃喃了两句,把点心接过来,分给十月和三小儿。十月前世就爱吃着点心什么的,到了这里一年连糖都吃不了几回,见着了点心,也不顾什么年龄不年龄的了,厚着脸皮就吃起来了。
朱老爹一边看着他们吃,一边说:“慢点吃,别噎着,七月倒点水给她们喝。”
陶氏说:“你也别惯着他们了,吃两块得了,一会儿要吃晚饭了。七月,你也吃两块尝尝。”
朱老爹就嘻嘻的笑了两声。在十月眼里朱老爹是个合格的丈夫、父亲,他因为自己在家的时候少,所以对几个孩子很好,几乎从不打骂。对陶氏也是,他知道他不受自己娘待见,连带着陶氏在朱老太太跟前也不吃香,所以朱老太太那边有什么事都是他出头,不让陶氏去说,怕她受朱老太太的责骂。
朱老爹看了看外边说:“咱俩去爹家一趟吧,明天下小定,跟爹娘说一声。”
陶氏说:“就等着你回家说呢,走吧,栋儿也去吧,毕竟是你的喜事。”
三人就去了朱老爷子家。快到朱老爷子家时,朱栋说:“爹,那是不是我爷呀?”
朱老爹和陶氏顺着朱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个老头在那往这边走呢,这时因为天快黑了,视线有些不好,所以朱栋就没敢确认。
朱老爹看了看,就说:“是你爷。爹,你干啥去了。”
朱老爷子就说:“谁呀?”
朱老爹说:“是我,二平啊。”
说着话的功夫,两拔人都往前走就碰上了,朱栋和陶氏就和朱老爷子打了招呼。
朱老爷子就说:“你们这是干啥去呀?”
朱老爹说:“想家去跟你和娘说一声,明天去想给栋下小定去。”
朱老爷子说:“嗯,那走进屋吧。”
几人进屋后,看见朱老大、小吴氏、朱玉冬以及几个孩子都在,正围着朱老太太的火盆唠嗑呢。众人就站起来,互相见礼打招呼。
重新落座后,朱老爹就说:“爹、娘,栋的亲事成了,明天我就打算下小定去。爹、娘,你们也过去看看中呗。”
朱老爷子就说:“我们不过去了,你们自己去吧。这天太冷,我们两个老的也不经冻了,别再给我们冻着,还是要给你们添麻烦。”
朱老爹也就是让让,并未真打算让朱老爷子老俩口去,就像朱老爷子说的天冷,别真把老俩口冻出病来。有朱老爷子这尊大佛镇着,没有人敢阴阳怪气的,朱老爹和陶氏就在友好的气氛中跟祖屋的众人唠了会嗑就回家了。
到家吃过饭后,陶氏又和朱老爹商量了一下去过小定礼的细节,一家就睡下了。
第二早上,陶氏和朱老爹并着媒人马氏坐上朱栋赶的驴车,去了叶家屯。
叶家屯刘家,刘掌柜也是昨天到的家。早上起来,刘掌柜的媳妇赵氏和儿媳妇王氏就忙开了,屋子是前两天扫的灰,但早起赵氏还是让王氏又扫了遍灰,又让三女儿刘文静帮她备菜。
等到陶氏等人的车进了刘家院子,刘掌柜的大儿子刘立冬和媳妇王氏就迎了出来。把陶氏等人迎到了屋,众人就互相见礼,一通忙乱后才又分宾主落了座。
落座后,赵氏就说:“文静,领着你四妹、老弟去西屋吧。媳妇,你去把茶泡上。”安排好活计,赵氏又对陶氏说:“弟妹,你看他们兄弟在一起也这么多年了,咱俩家这还是头一次坐到一起。”
陶氏说:“就是这个话呢。嫂子,过了今天咱们可就是实在亲戚了,以后可得常走动了。”
马氏也开口说道“就是,以后可就是亲家了。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媒,说实的,还没碰到过这么般配的一对呢。我这个大侄子是我从小看到大的,是个仁义、能干的孩子,我们屯子里人谁提起朱栋那都是竖大拇指的。你们家文秀呢,通过这两回见面,我也看出来了,是个爽快、热心肠的好女子,长的那也不用说,十里八村都没这么标致的。所以我说呀,他们俩这可是天作之合。”
其实在刚进屋时,朱栋和刘文秀都偷偷的互相打量了对方。朱栋长的随朱老爹,大个子、稍黑的脸堂、浓眉大眼,显得男人味十足。刘文秀长得更是出挑,粉里透白的面庞,一双杏核眼,真如马氏所说的特别标致。所以双方第一次见面,就都相中了对方,这回马氏这么一说,刘文秀的脸更粉白、粉白的了,朱栋的眼睛都看直了,刘文秀抬头看他这样,更是娇羞的瞪了他一眼。
这两人的互动,自以为是无人察觉,不想都叫众人看在了眼里。双方父母一看这样,更是放了一百二十个心。他俩以前没见过,虽说都是父母之命,但老人也唯恐两人看不上对方,成了怨偶。所以借着下小定的功夫,让二人都见个面,也有相看、相看的意思。
陶氏说:“我大嫂说的对,文秀这孩子我一看就喜欢。刘嫂子,你这么好个大闺女以后可要归我了。不过,你放心,我肯定拿她当亲闺女。”
赵氏说:“我就是放心你,才把闺女说给你家。你大哥回来常跟我说,二平媳妇他虽见的不多,但人特别随和,一看就知道是个没啥说的人。我这闺女到你家那也是她的福份,有你这么好个婆婆。”
刘掌柜就说:“我在店里见过弟妹两回,虽说没怎么说过话,但平时从二平和陶三的话里也听得出,弟妹的性子那是没的说。二平跟我这么多年在一起,我也知道他的为人,是个仗义、能干的。把闺女说给你们家,我跟你嫂子是一百二十个放心。”
朱老爹说:“大哥、嫂子,好听的话我也不会说,但孩子既然有缘到我家,你们放心,随意责骂的事肯定是没有。栋儿这孩子也在酒楼里这么长时间了,是个啥样的,大哥你也知道,不是那招灾惹的性子。这个儿子,不是我自己夸,我常年不在家,他是老大,有啥活都是抢着干,对他妈也孝顺。”
正说话间,王氏把茶水端了上来,刘文秀就帮忙端茶水。送到陶氏这,陶氏就顺势把刘文秀拽到自己身边坐下,陶氏和赵氏、马氏坐上炕沿上,朱老爹、朱栋、刘掌柜、刘立冬坐上地上的凳子上。
喜欢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