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离开画院都有两天了,还不见他回到画院,边景昭、蒋子成、赵廉的心里不免有些挂念。“小宝去哪呢?”边景昭奇怪问道。蒋子成想了想,说:“看他走得急,必是家中出了什么事情。”赵廉沉思一会儿,然后说道:“有件事情,憋在我的心里很久很久了,好想说,可又怕小宝像初到画院那样,会生气难受。”“婆婆妈妈个啥?就我们三人知道。”见大哥保证,赵廉便直言:“大概10天前,我身体不适,便回宿舍休息,却看见了小宝的胸脯全是白色。”蒋子成忙问:“看见了什么?”“没有,等我走到他的身边,胸脯上已经绷满了纱带。”“那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最近见他吃什么,就吐什么,每次如厕,全是“大号”。”边景昭从蒋子成、赵廉的话语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严肃地说道:“小宝兄弟的事情,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四人是歃血盟誓过的结拜兄弟,小宝如此,必有难言之隐,作为兄弟就要合力应对,同甘共苦。”两人听言,慌忙应诺。
其实,郑和早就想到过画院里会出现的一切,等玉琴跟随上官、姚广孝上了路之后,他和景弘就立刻来到了院里,一向李朗表示感谢,二向同舍的兄弟表达歉意。并且拿回玉琴的日须物品、日用器皿。
李朗见到郑和,很是高兴,他对郑和说:“大人的兄弟,就是我李朗的亲人,想当初在云南画院学习的时候,大人的叔父马哈直对我李朗,那可是恩宠有加的呀,而小宝随你叔父之时,李朗却在你叔父的引荐之下,进入到南京画院深造学习,说来也真是可惜。
听李朗说到过了云南画院学习,郑和的内心十分紧张,又听说小宝跟随叔父之时,李朗已经离开了云南,来到了南京,他那悬在胸口,且砰砰直跳的心,总算是平静了下来。
郑和在副院长边文进的陪同下来到了306宿舍。见边景昭、蒋子成、赵廉三人,准备帮玉琴整理物品,郑和连忙走过去一一握手。见大家走出了宿舍,王景弘急忙收拾玉琴的东西。当他看见席下放着女人的草纸、绷带、布条……景弘的眼里流出了泪水,玉琴受了多少的苦?遭了多大的罪?景弘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玉琴未来的道路,能够平坦、顺畅。
估计景弘收拾好了,郑和便十分深情地说道:“小宝接受了姚大人的邀请,为‘普济寺’作神佛、画壁墙,本应亲自来告别,却因时间急迫,故由本官代之,望诸位见谅,三宝代小弟陪礼了。”大家见马大人如此谦逊且彬彬有礼,纷纷表示予以理解。
朱棣撤消了王彦的职务却生怕引来贵妃的不满,这王贵妃虽说是徐娘半老,但风韵却超过许多年轻的妃子。听说皇帝要光顾自己,连忙将虎鞭酒倒入杯子,置放在床前,又用黑松粉冲泡到茶里,欲和朱棣同饮共乐、荡魄销魂。
朱棣在王彦的引领下,来到贵妃的面前,王贵妃扭着细腰,妖声妖气地说:“臣妾以为皇上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只看新人笑,不管旧人哭呢。”“怎么会呀,朕不是来了嘛。”“臣妾知道皇上的心里有我,不会忘记当初的承诺。”
王贵妃是在她和狗儿大喜之日被朱棣豪夺而去的,当初的她问朱棣,“往后王爷会如何待我?”朱棣信誓旦旦地说:“你是本王最长最久的爱,最深最厚的情。”
王贵妃笑曰:“皇上现在有了高丽的美人——丽妃,想必对臣妾已是没有了兴趣。”朱棣将她抱上了龙床,然后大声坏笑:“有无兴趣,马上知晓。”王贵妃连忙拿起床前的酒杯递给了朱棣,随后拿起茶杯与皇帝喝尽。
虎鞭暖肾壮阳,朱棣全身燥热,欲火难抑。俗话说:吃啥补啥,那虎是威猛动物,骚得朱棣云里雾中、上下翻滚,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呼呼的响声。
而王贵妃喝下了黑松粉,她上下蹦跳,哭天喊地。
真可谓:金帐鏖战,乌云髻散;波翻浪滚,搂抱心肝。
一个昏昏,一个气喘;似睡非睡,彼此香酣。
折腾了好几个回合,实在动弹不得,这才卧床歇息。王彦一旁守护,泪如泉涌,他知道贵妃是为他所为。若是官复原职,定要百倍珍惜。
果然,朱棣答应了王贵妃的请求,王狗儿即日便可官复原职,而贵妃却得寸进尺,她娇滴滴地对朱棣说道:“徐氏,人老珠黄,对臣妾从没好感,皇上能否……”贵妃的话还没有说完,朱棣就翻身起床,见皇帝生气,王贵妃连忙赔礼,急忙道歉。朱棣严厉斥责:“贵妃不要有当皇后的想法,否则自掘坟墓,死得难堪。贵妃与徐氏要尽快和好,不然狗儿受累、自己遭殃。”
王贵妃、王彦跪地叩头、请求原谅,而朱棣看也不看,丢下一句:“尔等好自为之,别作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姚广孝回吴县,是有目的的,当好友方孝孺被诛十族之后,他的政治热情掉到了冰点,此事过后不久,姚广孝便和刘清一同返乡、探亲访友,姐姐姚广娣和乡亲们将他们拦到了水口之外,姐姐大声骂道:“参禅佛祖,口念弥陀,却做出不仁、不孝、不义之事,姚家没有这样的子孙。”姚广孝不解地问:“何为不仁、不义、不孝?”姚广娣嚎啕哭曰:“惠帝朱允炆,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太子的长子,虞怀王朱雄英洪武15年月薨逝,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便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他仁慈爱民,无有缺陷,可你助纣为虐,帮助叔父推翻侄子,这个残暴的君主,竟然杀人十族,我的天啊,姚家竟出这般孽子,祖宗颜面何存……”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姚广孝近前一看,姐姐竟然悲愤过度、赫然离世。姚广孝仰天长叹:“天啊,难道这就是报应吗?看着姐姐圆睁的双眼,他暗中誓言:“姐,您放心成仙,弟弟定会改弦易辙,若允炆在世,全力寻找,光复建文,赎罪成仁。”
乡亲帮姚广孝在普济寺的坟岗上,埋好了姐姐,姐姐的死让他悲痛不已,姚广孝懊悔自己所做的一切,他掐指一算,建文皇帝没死,便连忙叫学生刘清去西南寻找。他的相术十分出名,对《三命通会》、《四柱命理》都十分娴熟,《易经》更能倒背如流,而当刘清在四川佛罗寺,寻找到朱允炆时,姚广孝便辞官回乡、力救建文皇帝。
喜欢丹青香魂请大家收藏:(321553.xyz)丹青香魂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