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刘家庵

第83章 兄弟拜严羽为师蒙哥去世亦坚伤悲

刘家庵 代平 2612 2021-04-02 20:11

  话说雄文、雄武,兄弟8岁那年在邵武通判的引荐之下,拜了诗论家、诗人严羽为师,学习文学,评论诗词。

  这严羽生于1195年10月,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他看破尘世,晚年主要写诗,评诗、教授弟子,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后人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严羽二十二岁左右时,离开家乡福建邵武,至江西南城包恢之父包扬门下求学深造。包扬,是当地颇有声名的宿儒,他先后受学于陆九渊和朱熹,神契于陆门“本心之学”。由于当时包扬已年届古稀,三年后包扬去世,严羽辞别师门,开始了长达七年左右时间的客游经历。在江西时曾受友人举荐进入幕府,主要做案牍工作,未能受重用,故仅做了一年时间就辞任远游至湖南,在湖南长沙、衡阳、洞庭等地漂游。在湖南洞庭时,严羽又曾进入军营幕府,仍然是做案牍文书工作而并不受重用。严羽深感郁郁不得志,再次离任漂游至江西临川,在临川交朋结友。1240年他觉得自己年岁已大,在家乡写书、论诗,教授弟子,于是,便从江西临川,移居到邵武城外东潭山一个清幽秀丽的地方。

  雄文、雄武兄弟俩十分的刻苦,“天资文藻,下笔成章。”严羽十分地喜欢。可自己就是文人一个,光是著书写诗,授之《程朱理学》,传之《孔孟思想》显然不够,还需要学习兵书、兵道,方可像他们父亲一样成为国之骄子,朝廷栋梁。带着这样的想法,他来到了洋塘要和刘德明及兄弟俩的母亲商量,如何教育?才能使得两个孩子既文又武、文武双全。

  严羽邀好了通判,而通判呢?又相邀了光泽的县令。于是严羽便和通判、加明、县令、伏生一起赶到洋塘的刘家吃晚饭。严羽见通判、县令都大包小包的的礼品提去了刘家,于是玩笑似的说道:“两位大人,可是备了大礼去刘家的,只有我严羽两手空空,纯粹就是一个吃货之人。通判笑了笑言:“我们还分什么彼此,要那样说,我和县令还是粘上了先生的光哩,您是两位公子的老师!俗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况先生您……”严羽直起身子打断了通判的话,“我从外面,回到家乡的目的,就是要学黄履先生,为朝廷培养国之栋梁,给家乡人民争光彩。

  一行人员来到了刘家,刘家大小连忙迎接。这岁月不饶人,刘德明夫妇虽五十有余。却满头银发,步履蹒跚。而鹅芳、亦坚已三十出头,还依然皓齿明眸、芳泽无加,实属少见。

  晚饭的时候,严羽一直夸雄文、雄武兄弟,如何冰雪聪明、机智过人、才思敏捷、颖悟绝人。他也谈到了自己的担忧和疑虑。希望刘家能为两个孩子找个文武双全的明慧之师。

  这刘德明哪里肯依,严羽虽说仕途不及,可他的品学、文采全国出名,自己怎可轻易退出。他想了想问道:“先生,是不是孙儿有哪些不到之处?若是这样,德明定不饶他。”严羽连忙回说:“员外错了,你的外孙,机敏聪明、敏而好学,实属罕见,我文采略行,武艺却不通,日后怕是耽搁了前程。并无他意。”鹅芳、亦坚和刘德明夫妇生怕严羽借机不收雄文、雄武。于是大家全跪了下来。严羽慌忙扶起大家连声说道:“你们这是折煞我也……”坐在一旁的通判和县令开玩笑似的说:“你再不答应我们两人都要跪下了。”一旁的加明对伏生低语:“这些读书人,麻烦事情忒多,一点也不干脆。”伏生结巴了半天才说了两字,“那……是。”

  鹅芳、亦坚将老师的想法写信告诉给了张明辉,张明辉便叫李光带上武功秘笈《明道经书》前去洋塘,《明道经书》汇集了师傅雷道子和他的叔叔雷明子的武学精髓和非凡智慧,是一本难得的武学精书。

  亦坚连续失去了两位哥哥,刘家得知便动员她回去蒙古,籍慰三哥、四哥的亡灵,可亦坚含泪而言:“人死不能复生,回去亦无用处,只要心中有他,在此祭奠不是一样吗?这么多年来,亦坚全心全为着儿子,一心一意地孝敬父母,没有半点原先蒙古在宋间谍总召的印记。刘家也把她当作自己家人一样。除了兵书没有让她知道,其他任何之事全然通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就是1251年七月,亦坚得知拖雷的儿子蒙哥当上了皇帝,心中无比高兴、脸上笑逐颜开。她和四哥情谊深厚,对侄儿蒙哥的关注也就特别的多。她深深地知道:承袭蒙古帝国皇帝大位之人,早就应该是拖雷家族的成员。

  雄文、雄武,在严羽的教育和影响下,他们的文学水平,诗词水准在闽赣一带都小有名气,而他们的武学、功夫却无人问津,也无人知晓,兄弟俩照着《明道经书》偷偷地学练,加上他们为人塌实且又低调,所以许多名人志士都为之叹息,张明辉的功夫了得,兵学、兵道更是无与伦比。可他两个儿子,却无有半点武功,这是什么原因?难道张明辉要儿子取文舍武不成?要是那样还真是可惜。

  过了五年兄弟俩娶了通判的孪生姐妹,他们学老师严羽,只作学问,不入仕途。因外公、外婆年龄大,身体又不好,兄弟俩便在家中管理码头,种植田地,其乐无穷。

  又过了2年,亦坚得到了消息:蒙哥亲率蒙古大军进入四川的钓渔城,却被张明辉带领的宋军大败于城下,损失十分的惨重,而蒙哥逃离之时,又被炮石击中,伤势非常严重,不久便死在了回蒙的路上。

  亦坚的内心无比地难过,明辉啊,明辉,你欠下了蒙古人太多的血债。从蒙古回来都二十年了,本想一心一意地做你妻子,照看你的孩子。你却屡次伤及我心,冲击我的忍耐底线。现如今儿子长大成人,我也该为孛儿只斤家族做点什么。否则,到了阴间又如何去见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呢?

  亦坚要利用自己的儿子,想方设法得到兵书的消息。儿子大婚过后,等明辉返去了京城。亦坚一个人独自伤心流泪,雄武是个孝子,见母亲如此悲泣,自己也万分难过,忙问母亲为何啼哭?亦坚将所有的事情全部倒出。“母亲需要儿子做些什么?”亦坚看着儿子说:“儿啊,你也不希望蒙古人受到伤害?”

  “那是当然,蒙古也有我的亲人,可是蒙古不要发动战争,侵略大宋国土,两国就无有如此伤痛了。”见儿子这样地回答。亦坚便从太祖的理想说起……在母亲的恳求和说服之下,雄武答应试试,但他有个前提:有机会接触兵书时,也只能凭自己的记忆和智慧重新地誊写,真正的兵书是不会拿给蒙古的。以后情况如何变化?母亲都不要叫儿子离开宋国。亦坚不想儿子为难,便点头答应。

   喜欢刘家庵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刘家庵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