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刘家庵

第72章 张明辉尽驸马孝道董宋臣与拖雷斗智

刘家庵 代平 2431 2021-04-02 20:11

  张明辉不是去驿馆,而是被安排在皇宫中,窝阔台、拖雷把他当作自己家人一样看待,扯扯亦坚许久不见明辉,看他依然花心倜傥、仪表堂堂,往日之事总会历历在目,即使是家中“当大事”那也无法压制住内心对明辉的爱恋之情。

  蒙古方面早就安排了他们一家三口的团聚之处,张明辉看着自己的儿子——张雄武,一个经地亲热着。明辉十分感谢亦坚为张家所做的一切,为了他,亦坚千里迢迢以死护卫,为了他放下帝国公主的尊贵下嫁自己。

  晚上,窝阔台带领孛儿只斤家族成员和母亲做最后的告别。张明辉、扯扯亦坚和儿子雄武三拜、三叩首后,扯扯亦坚竟然昏阙在地。明辉急忙将她抱在怀中,众人也匆忙摁穴、捣姜,忙活了好一阵,亦坚才慢慢苏醒了过来。扯扯亦坚的昏阙是因为她几天下来都没有合过眼,那是思念母亲,难过而至,也是眸盼明辉迟迟未来,担心所至。

  董宋臣和静宁被安排在了招待各国使节的驿馆里,静宁是以董宋臣之随从而登记的。当董宋臣问及她今后如何打算之时,静宁回答道:“本公主就是喜欢和张明辉一起,为了他可以抛弃一切,甚至生命。”“董宋臣似有所悟地说:“就像“小石子”和他的情妹妹那样,为了所谓的爱情连性命都可不要。”静宁一听,十分兴趣,便要董宋臣告知原委,董宋臣先是以蒙古大丧时期,不亦多话为由拖诿逃避,静宁死活不依,万般无奈他只好从头到尾地和她说了一遍。

  听完故事之后,静宁陷入了沉思,这宫廷、这男人和女人,他们的……不会儿,这一老一少便进入了梦乡……

  话说,宋帝赵昀头乱如麻,静宁的失踪令他焦躁不安,又加上贾贵妃的一哭三闹,那更是怒气冲天。他已经无心料理朝政,凡是官员启奏,那也是一阵咿哈。后来干脆拒绝官员上书,以求安定。

  杜庶在明辉离开临川的时候,已经写好奏本,本想早日上疏,哪知宫中丢弃了公主,怕是皇帝无心理会,现在已经过去了些时日,而公主依然无有半点消息,此事不能再次耽搁,延误了军机。于是,杜庶斗胆闯进了御书房。

  赵昀见是杜庶,才猛然想起张明辉使蒙前再三交代的事情。还没有等杜庶上奏完,赵昀就点头答应,颁发谕旨并要他快速前行。

  杜庶要来了圣旨,便火速前往邵武。

  可是杜庶的人马还未到,史严之的信鸽已经到了蒙古,然,蒙古还是丧期,无法顾及宋国的闽赣之地,况且宋朝廷打的是清剿土匪和农民起义军的旗号,维持自己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与情与理那都能说得过去。在还没有撕破脸皮,互为仇敌的情境之下,蒙古也只能袖手旁观。

  丁大全被张明辉替换去了蒙古,那是旧恨未消,又添新仇,他在老师史严之的面前倾吐着满腹的苦水。史严之安慰他说:“争取张明辉投靠蒙古,是蒙古帝国为实现世界统一,民族大同的最重要举措之一,任何心向蒙古之人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你现在是蒙古国督察院右都御史是蒙古国从一品的文官了,不可感情用事,而应当积极配合帝国的计划和部署,完成太祖成吉思汗未竟的事业。”听了老师的一番话语之后,丁大全才恍然大悟,连连道歉,赔说不是。

  史严之极为诡异地凑近到丁大全的耳朵旁说:“有件事情你可以做,就是千方百计地寻找静宁公主,要是发现公主跟出使人员到了蒙古,对蒙古帝国来说你是大功一件,对宋帝来说你找到了公主的下落,也是功臣,而且还要治张明辉和董宋臣的欺君之罪,你既可两国讨好,又报了仇雪了恨,岂不一箭三雕。”丁大全听后连道此计秒哉,只是不想伤害到董宋臣大人。史严之知道学生的想法后骂他是妇人之仁,董宋臣已经不是以前的董宋臣了,种种迹象表明:王枭死后,他已经和原来完全不一样了,是个忠于宋氏江山的狗奴才。

  话说,蒙古这边祭拜大典已经开始,各过使节排着长长的队伍向着孛儿帖的灵榇叩拜、哀悼,张明辉和孛儿只斤家族们跪地谢礼。当轮到了董宋臣时,他点香、插烛、烧纸,然后行叩、拜大礼,没有哪个国家能有如此的虔诚、顶膜。使臣们送了一程之后,便返回到驿馆歇息,而送葬的队伍却朝着起辇谷方向快速地前进,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的大漠之中。

  窝阔台、拖雷为了答谢各国使节,在皇宫中举行了盛大的斋宴,蒙古皇帝穿着素服,领着百官,举着油茶向使节们弯躬致谢。

  各个国家的使节们都拿到了由拖雷亲自签发的通关文碟,相继离开了蒙古的都城和林,而惟独就没有签发宋廷官员的通关文碟。董宋臣急得团团转,意识到蒙古人要做些什么?他要立刻面见蒙古皇帝,使之尽早回到宋国。

  蒙古皇帝没有见他,而是拖雷以涉外官员的最高礼遇,招待了他。拖雷见到董宋臣没有直呼他的官名,而称之老师,他首先肯定了董宋臣为蒙古帝国所做的一切,大加赞赏了他和王枭之间的友情以及对蒙古人独特的情素。董宋臣对王枭之死也略有耳闻,但是他故意隐晦王枭的一些不愉快事情,而是尽情地歌颂他为蒙古人所做的一切。

  两人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下谈及国家大事,他们又不可避免地谈到了个人的归宿问题,当拖雷要他留在蒙古之时,董宋臣连连叹息,拖雷疑惑,董宋臣便道:“宋宁宗赵扩在位之时,自己就植入于皇帝和大臣之中,而今的理宗皇帝和自己那更似同亲人,形影相随,两人虽说是君臣、主仆,但更是父子和兄弟。”拖雷知道他们两人的关系笃厚,但还没有想到有好到了如此地步,于是便问:“以老师之见,还是留在理宗的身边,可以左右理宗的对外、对内方针、政策。”

  “我的年岁已高,与其说在蒙古养老,还不如让我回到宋廷为蒙古帝国做些事情。我的名声在外,谁人不知我是为蒙古人服务的汉臣?谁人又不晓是我帮助蒙古最终除去了史弥远?你觉得像我这样的人还有他路可寻吗?我不为蒙古还能为谁?”拖雷见他说得十分真切,话语中又无有半点磕碰之处,于是,也管不了自己还在大孝之中,倒满两碗白酒,便和董宋臣碰杯而干。

   喜欢刘家庵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刘家庵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