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刘家庵

第13章 宋大臣意见相左为“宝贝”投靠王枭

刘家庵 代平 2383 2021-04-02 20:11

  眼下,宋朝廷在联蒙抗金还是联金抗蒙的两条道路上左右徘徊。而董宋臣和史弥远便是这两条道路的主要代表人物。史弥远长期以来和金国人打交道,他向皇帝建议:“现在最重要的是联金抗蒙,而且金国人的意愿已经十分强烈,宋朝廷可以利用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占据话语主导权,叫金国完全归还燕云十六洲,以完成历代先皇的遗愿。如果我们联蒙抗金,金国灭亡之后,紧接灭亡的国家必定是南宋了。”理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可是董宋臣却是这样说的:“陛下我以为丞相说的只考虑其一,却没有思虑其二。”理宗忙问:“何是其二?”

  “也就是说他只考虑了宋朝廷的‘利’,没有思虑到它的‘弊’。联金只是暂时的,和蒙古人打交道却是永久的。金人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多久,我们犯不着为了一个行将灭亡的金国而去得罪蒙古人,联金那将士、国民都解释不过去,两国的仇恨毕竟太大。只要我们和蒙古人搞好关系,宋朝廷就没有灭亡的远滤。而我们一旦联了金去对付蒙古,那么,蒙古人灭金后就有了攻打宋廷的借口。”

  以前,理宗将这样的问题向太后提及时,太后都毫不犹豫地站在史弥远一边,而这次太阳从西边出来她不但站在了董宋臣的一边,还大骂史弥远误国,而理宗在这事关朝廷命运的大事面前不会那么快抉择,他现在多想杜杲就在身边啊!朝廷每次遇到重大的原则问题,他总能化解危机,给人带来惊异和惊喜。想到这他便亲自拟旨,要杜杲速速回京。

  董宋臣在回府路上,他远远就看见一个熟悉之人向自己微笑致意。他近前一看原来是蒙古帝过摄国政——孛儿只斤?拖雷的汉语老师王枭,这王枭不但是他们孛儿只斤家族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军事参谋。他还向董宋臣介绍了自己的随行人员:真真公主、喀柯将军。董宋臣告诉他皇上已经下旨要杜杲回京,不日便可回到京城。王枭拿出摄国政的密令,要王嵩、刘彪留在邵武直至找到兵书《松经》。因为自己已经打探到确实可靠的消息,兵书就在洋塘顶子山上的蛤蟆洞。并且要董宋臣想办法命儿子王嵩为邵武通判,而且要刘彪协助王嵩完成任务,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董宋臣不敢有半点迟疑,他向理宗求得意旨。于是,王枭便令真真公主和喀柯将军火速前往邵武。

  王枭向董宋臣打听联蒙灭金事宜办的如何?董宋臣告诉他皇帝现在还是摇摆不定,也许叫杜杲立即回京就是争取他的意见。王枭又问杜杲的喜好是什么?董宋臣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说:“他有个屁的爱好,他的爱好就是打仗,这样的人呀——死脑筋一个。”王枭又问:“想连金抗蒙的人主要是谁?”

  “还有谁?那史弥远啊,他捞了金人多少好处啊!”除了金银财宝他还喜欢什么?“女人啊,他家的美女都赶上皇宫里的了。”在他们的一问一答之中,王枭已经酝酿好对付史弥远的计策。他对董宋臣说道:“蒙古帝国发现一种新药叫‘一泄清’,它是一种药,可以放入水杯、酒杯等里面。放入便即刻释解,而一喝下,就全身发热,骚动难忍,几次下来定叫他呜呼哀哉。”“难啊,要害他的人多了,他每天都非常的小心。”

  “这不是毒,他测不出来的,这样的死法,蒙古人叫快乐死,是察觉不出来的。”听王枭这么一说,董宋臣这才放下心来。

  董宋臣在南宋朝廷权利这样大,为何还这样死心踏地为蒙古人服务呢?原来早在宁宗时期董宋臣便净身当了太监,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却传他和杨皇后有染。原来是这样的,由于杨皇后和史弥远的胆子越来越大,他们每次做完好事后,总会有人到宁宗那里报告,等宁宗跑来发现时,结果捉的都是董宋臣,其实这都是杨皇后精心安排的结果,而报告之人都因谎报之事,有损皇室名声而无一人能逃脱杀头。这主要是董宋臣个头很像史弥远。董宋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换取她不追杀自己而已,帮了几次杨皇后,皇后保证不再害自己了。他的心里感觉到自己这样做还是值得的。谁知道有一次文武大臣殿堂议事,大家对董宋臣有了疑问,奏疏皇帝要求董宋臣澄清事实真相,叫董宋臣要带着“宝贝”上殿堂来。

  哪里知道“宝贝”却不见了,吓得他腿都是软的,这可是自己的命根子,百年之后它要随自己进墓,如果丢了族人都不会饶你,死了之后,荒尸郊野,现在“宝贝”没有了,他吓得哭个不停,可这时候有个小孩子过来说他的干爹叫他,他哪里还有什么心事去理会这些,“大臣还在等他的‘宝贝’验证哟。”这小孩子说:“就是你的‘宝贝’啊!”他喜出望外连忙和小孩一起出去。这时候小孩子的干爹将罐子打开说:“看看少了什么?”打开一看完好无损。他高兴地要命,问:“您是如何知道?又是哪里看见的?”孩子干爹便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我一家人刚吃了晚饭,就见一个和你模样的人摸进了你的房间,不会儿就拿了个罐子出来。我便将其拦住,他还算是个老实人,放下罐子自己走了人。”董宋臣明白了那人就是小石子。可就是小石子,因为自己拿不出“宝贝”而被杀了头。

  原来小石子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恋人而蒙混进来的,谁知道却送了命。只是因为拿不出自己的宝贝就董宋臣不敢想象,他叹息道:“我一定要出人头地,要为小石子报仇雪恨。”原来这小孩子就是刘彪,他的干爹便是后来逃去蒙古的王枭,刘彪和他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刘彪只是他朋友的一个私生子。朋友做生意亏了本。王枭人“善”便收来领养。后来王枭去了蒙古,刘彪就一直跟了董宋臣。而刘彪贪玩,学业不精长大后又贪恋美色,董宋臣看在当年的份上从不打骂他,只是找了些练武之人,天天投镖、打拳,这刘彪读书不行,可是习武却有天分,他不但打的一组好拳,而且镖也投的也十分精准。后来听王枭说他的亲身父亲就在邵武,王枭希望他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父亲,自己便找福建的熟人在邵武给他安排了个通判府衙的师爷。哪里知道刘彪到邵武不久,便成了王枭寻找兵书的一个旗子。

   喜欢刘家庵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刘家庵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