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杲和张明辉来到了鼓手家,鼓手知道两人有重要事情而谈,便将二人领到了自己和杜杲小时候经常躲迷藏的小楼阁里,然后半玩笑地说道:“子昕,准备官兵捉强盗吗?”杜杲笑了笑说:“你小时候还没有玩够呀!”他看了看小楼阁说道:“以前我和表哥最喜欢往这里躲,你们那些‘官兵’呢,就是捉不到我们这些‘强盗’,现在想起来就像是昨天似的。”鼓手也略有同感,那时候真好玩,大家无拘无束开心死了。”,下楼之前他还对杜杲说道:“你们就放心地研究,我和儿子今天不去做事情了,就帮你们望风。”杜杲忙曰:“那感情好,有时间我们碰几杯。”鼓手一听要和杜槁一起饮酒,便高兴的下了楼阁。
杜杲最担心的是兵书《松经》的安全问题。他对张明辉说道:“近来,盛传兵书藏在顶子山的蛤蟆洞,我估计那顶子山又将是一场厮杀,假如真如他们所说,那我们必须派兵进驻顶子山。否则兵书便落入他手。”“师傅雷道子他藏兵书从来不会固定在一个地方,那天他定是带你到了道观的暗道里,后来发现和你一起上顶子山的人有问题,为了你的安全就将兵书置入蛤蟆洞。”张明辉回答道。杜杲又问:“山上的蛤蟆洞我只是听说,却从来不知道它所在的地方,好像有人讲过不是那么容易进出的。”明辉知道杜杲在忧虑什么,便将自己这些天的准备情况,和他的预测向钦差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杜杲一听高兴极了连忙说:“这样一来我就放心了,难怪师傅这样看重你,确是不凡之人。”
张明辉不会告诉杜杲现在兵书所藏之地,不管任何之人都不可以告诉。让吴高知道就是怕自己跟杜大人抗战去了,连个保护它的人都没有,他知道这兵书是历尽了多少磨难保存下来的,假如兵书落入敌手那便要国破家亡。杜杲非常理解他的难处,只有认真负责的人,才会这样考虑的。
张明辉和杜杲谈到了梧桐际的情况,两人都认为李大麻子为保护兵书做了贡献,虽然说他有人命在身,只要投靠了朝廷又能重新做人,朝廷便会既往不咎。张明辉很是高兴,师傅的遗愿就快实现了,大哥也能像其他英雄豪杰一样为朝廷杀敌立功。张明辉还把自己和李大麻子结拜以及李大麻子改名叫李光的事情告诉了杜杲。杜杲笑道:“是要改个名字,现在重新开始走向光明。”张明辉告诉杜杲梧桐际足有500多人,并要杜杲和他见个面,以显朝廷重视。杜杲十分高兴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还有一个问题杜杲想和张明辉探讨,那就是朝廷目前的处境和今后的策略。张明辉开始比较谦虚,毕竟自己不是朝廷官员,但见杜杲这般大的官又是家乡人,而且事关国家的存亡。所以也就大胆的向杜杲进言:“唇亡齿寒、巢毁卵破,我们和金国现在就是处在这样的关系上。正因为这样我们和金国都应当放下仇恨,共同抵御,我们现在不是敌人,而是唇齿相依、休戚相关的盟友。如果不这样,消灭了金国后,蒙古便毫无障碍地进入宋国。蒙古人就是按照战国时代的秦国策略,利用人之心理——欺软怕硬,便可一统江山。杜杲听后大为赞赏,难怪师傅对他恩宠有加,真有那雄韬伟略的大将风范,将后定是国家栋梁之材。
张明辉见天色不早,自己还要和大哥李光商量和布置明、后天的事情,于是便和杜杲、鼓手拜别,准备回家,这吴高醉的快,醒的也快。当张明辉一走进杜家时,吴高也出来了。只是丘艳一直熟睡,还不时地说些梦话,张明辉见她睡的香也不招呼了,和吴高向洋塘方向快步走去。
乙真回到客栈许久不见来人,便向客栈老板要来钓竿,然后戴上斗笠,来到了浮桥边,他挂上鱼饵,眼睛注视水面,看似专心致志,却是心猿意马。此时“扑”的一声,钓竿边水花四贱,他正要发作。来人说道:“草原雄鹰”,听见这声音他顾不得鱼已上钩,就连忙回答:“雪域之光”两人会心地笑了起来。乙真提起钓竿,便向东关客栈走去,乙真笑曰:“真没有想到联系之人,是钦差大人的文书,前下还在一起喝酒吃饭。王嵩也笑言:“上饶之时你我就见过,也算是熟人了。”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得已经到了客栈,两人进到房里,开始布置兵马,准备日后顶子山寻找兵书。但是王嵩怀疑有人故意吵作兵书的存放之地,怕是有诈。但父亲深信不疑,自己又无法抗拒命令,只能遵照执行。
天已经黑了,丘艳才醒了过来,她忙着问杜杲:“义父,张明辉人呢?”杜杲笑道:“也许到洋塘了,他本想和你招呼,看你还在熟睡,不忍打搅就回去了。”
“那你怎么不叫醒我呀,我也好送送他。”杜杲说道:“没有什么,他不会计较的,以后一个女孩家可别这样死劲地喝酒,那酒到肚里可由不的你了。”丘艳用力地点了点头道:“我定是出了丑相,怕日后他再也不理我。”
“别太较真,不是你想象那样的。别想了,吃晚饭吧。明天还要和我一起去看看刘彪师爷,也不知道他的脚现在怎样了。”
“我不想去,自己又不是朝廷官员,再说还是个女流之辈。”
“你就当作是陪陪义父便可。”“那还差不多,我明天一定去。”
如果丘艳不是金人那多好啊!并不是因为他救了自己的命,而是自己的内心已经开始把她当作了女儿,对她的事情会给予过多的关心,和爱怜。可是理智告诉他不能感情用事,尤其是在目前敌我完全不明了的情况下,容不得半点草率和糊涂。自己还有诸多事情需要弄清楚搞明白,明天文书也得一起去,探探他们这些人葫芦里究竟藏的是什么药。
张明辉、吴高到了洋塘,他们吃好晚饭,就邀上兰林,准备连夜去梧桐际找大哥李光。吴高和兰林总觉得别扭。这李大麻子突然成了李光,更让人厌烦的是还得叫他大哥。于是两人向张明辉建议道:“我们俩能不叫他大哥吗?”
“那怎么行?我都得叫,你大哥的大哥当不了你的哥吗?要这样我们还有兄弟做吗?”两人见大哥像似生气连忙说道:“我们跟你叫还不行吗?”三人边走边说不觉得就到了五里亭,这时候听见两人说话的声音,张明辉一听是李光,连忙快步跑了上去,问道:“大哥你怎么来了我们三人正要去寻你呢。”李光高兴地说:“还不是想你们呀。”
“这五大三粗的大男人也学那扭捏之话语,真羞死了人”兰林忽然冒出这样一句。李光气得七窍生烟,敖敖大叫,正想一拳打将过来,却又收了回去。说道:“要是原来的脾气,定打你半死,现在我可先忍下了,以后还是这样说我,决不饶你。”兰林连忙道歉许诺,誓言定而改之。
张明辉把自己和杜杲见面的有关梧桐际之事说与李光。李光高兴地说道:“早就想这样做了,只是没有引路人,加上自己命案在身,又是黄正义之人为官,自己哪还有这样的想法。”张明辉又告诉了他今后几天梧桐际应当如何运作,李光高兴地说:“你就是我李光和众兄弟的再生父母,以后山寨之人任凭你指挥调度。”李光正拿来一罐佳酿,他叫表弟发子端了过来。于是,五人便把五里亭供奉诸路大仙的大碗拿来,大家喝了个兴致才各自离开。
喜欢刘家庵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刘家庵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