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红楼之王熙凤

第 63 章

红楼之王熙凤 香溪河畔草 6967 2021-04-02 19:48

  凤姐羞羞湘云:“有、有、有, 大姑娘家家, 这么嘴馋, 也不知避讳些儿, 叫人听了去……”

  凤姐准备睡婆婆听了去, 蓦地想起今日有外人在床, 忙又改了口。

  湘云被凤姐调笑惯的知道凤姐之意, 噘嘴道:“凤姐姐你好坏,我不依!”

  凤姐笑道:“好好好,我说错了, 我给姑娘道恼了,等下还你一瓶子猴儿酒,你们姐妹回去好好品味, 可好?”

  这日午膳, 凤姐在荣禧堂东厢房暖阁里招待几位夫人吃私房酒。

  猴儿酒虽然是果子酒,但是, 架不住凤姐因灵泉提升了酒力, 相对于私下女子喝得女儿酒高了十度。喝着顺口, 却是后劲很大。

  不一时, 几位夫人都有了醉意。

  冯唐夫人有些藏不住话:“我给你说啊, 琏二爷要想在西山站住脚跟, 一个郎官不顶事,至少要做到校尉,手里至少掌管三五百人, 那时上阵才能奏效!”

  凤姐当然知道这个理儿, 因此试探道:“夫人以为咱们二爷可以做到哪一步?”

  据王子腾分析,冯唐应该已经跟乾元帝大臣协议,共享盛世。

  故而,冯唐肯定知道皇帝对于西山的安排。

  冯唐夫人笑道:“依我之见,像是你家二爷这种人才,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到了军中,至少一个都尉跑不掉吧。”

  贾琏不一定左都尉,但是,这话至少让凤姐知道一点,皇帝十分信任贾琏,冯唐也会栽培贾琏。

  冯紫英还是校尉呢,贾琏做都尉还早呢!

  二月十二百花节。这日是黛玉的生日。

  一般小孩子过寿,家里不会摆宴,但是,小寿星去给长辈磕头的时候,长辈会赠送服饰、寿面寿包。

  凤姐觉得准备一些俗世礼物没意思,又见荣府花园子的花朵儿开的正好。凤姐有心邀请黛玉过府赏花,但是,贾府姻亲在京不少,单独邀请林家,似乎有厚此薄彼之嫌。故而,凤姐决定让迎春做东,给黛玉,杜婉,冯玉莹,张瑞芳、张瑞芬,史湘云,史湘君姐妹下帖子,起个百花诗社。

  凤姐把话给迎春探春惜春一说,迎春惜春都说好,探春却道:“百花宴名头太大,咱们花园子再约不过皇室王公家,不如就叫桃花宴或者梅花宴吧?”

  凤姐便道:“这些我也不懂,你们自己商议吧?”

  惜春眼珠子一转:“依我看,咱们不如把我侄儿媳妇可卿,也叫来商议,她可是才女哟,见识必定不凡!”

  凤姐迎春探春三人闻言俱皆抿嘴偷笑。

  惜春噘嘴:“你们好坏,最喜欢笑话人,难道我侄儿媳妇不是满腹诗书吗?”

  凤姐笑道:“对对对,你侄儿媳妇再这东西两府,最最能干了!”

  可卿却以自己是妇人身份,不肯参加小姑娘争奇斗艳,只是答应帮着几位姑姑准备笔墨纸砚,这些必须的东西。

  可卿不穷。宁府当初给秦家三万银子的聘礼,秦家全部给可卿陪嫁回来,秦显虽穷,却骨气。相比贾政,秦业才是有骨气的读书人!

  迎春下帖子之时担心冯家千金只怕不会应约,那日冯玉莹的表现,似乎看不起贾府千金。但是,迎春还是给她下了帖子。来不来,贾府的心意到了。

  结果,冯玉莹却跟杜家姐妹杜婉杜媱一起来了。

  杜家的次子幺子冯紫英冯紫东,也借口护送妹妹到了荣府做客。杜家的二公子杜俊护送两位妹妹,也到了荣庆堂来给贾母磕头。

  贾母最喜欢俊俏儿郎,看着冯家公子杜家公子,眼睛不够看了。

  冯紫英与杜俊只是前来护送妹妹,冯紫东却是来蹭诗社。他拉着宝玉做借口,害怕他二哥哥抓走,眨眼的功夫,就与宝玉跑得不见踪影。

  冯紫英也只好拜托贾府额外照顾他三弟。

  张家的张瑞芬与张瑞芳,却是张家大舅舅护送而来,张家大公子放了外任,小公子游学去了。

  林姑父也是亲自把贾敏黛玉母女送到贾府。

  贾敏心知,今日是凤姐特特邀请黛玉过府赏花,自然陪伴而来。

  同时,林家还带来几车的南方小玩意儿,分送给小姐妹们。还特特在杏花村订购了各色宫廷御制点心,在蜜饯行订购了各色蜜饯,直接送进了荣府。

  贾敏却是询问贾府请客的名单,张家、杜家、冯家、史家、黛玉,加上三春总共十二美。人人都有一份。

  不仅如此,贾敏还定制十二只花草鸟兽图的风筝,让姑娘们去翠微山上放着玩儿。

  迎春高兴得了不得:“这风筝好漂亮,今日能放吗?三月三还没到呢?”

  贾敏心里却是想让小姑娘们放风筝,替黛玉祛病消灾,笑道:“你们玩的高兴就好,这回要的有些急,师傅不赶趟,等三月三,姑妈再送们姐妹几只美人风筝!那时放在空中,犹如仙女下凡才是好看呢!”

  凤姐一见林家备办的东西,除了没把酒菜送进来,其他的都齐全了。她搂着贾敏哥哥笑道:“我本以为我做事周全,再把姑妈一看,我这做事就是粗制滥造了。”

  贾母很得意:“哼,若说细致周到啊,凭你们谁也赶不上你们姑母!”

  凤姐自嘲道:“这可好了,下回啊,我只要请客就把姑妈捎上,节省我多少功夫,多少银子啊!”

  贾母好久不曾开怀大笑过了,这一回当着贾敏黛玉,贾母笑得眼泪差点出来了。

  黛玉来得晚些,探春惜春姐妹,已经领着杜家等几家的姑娘们去了东院,迎春是特特留下等待黛玉,不妨头贾敏来了,她就不知道该如何铺排了。

  凤姐见迎春黛玉两个着急去会朋友,却不敢说出来,遂笑道:“姑妈您陪着老太太聊会儿,我送两位妹妹过去,叮嘱教导婆子丫头好生伺候,免得他们离开这边就撒野!”

  贾敏正要跟贾母谈谈心,乐得挥手:“去吧,你也乐一乐吧,成日家伺候老的照顾小的也够累了。“

  凤姐笑盈盈告辞去了。

  贾敏看着贾母叹口气:“哎哟,老太太啊,我都替您累得慌啊。”

  贾母把脸一耷拉:“你大哥又去你家喊冤啦?”

  贾敏嗔怪道:“大哥去探望我,怎是喊冤呢,难道您自己也知道,在府里办了冤假错案不成?”

  贾母冷哼:“我就知道你们兄妹一条心,见不得我疼你二哥。百万家产,他又得了爵位,只给兄弟六万家产,还值得说嘴?”

  贾敏摇头:“已有很多人议论,说二哥假仁假义,贪图享乐,不顾兄长死活,若非大哥琏儿在外面极力否认,只怕二哥的官位已经坐不稳了。您再这般,我敢说,二哥的前程迟早断送。”

  贾母闻言十分不耐烦,却因为贾敏是她唯一女儿,不好翻脸,言道:“如今木已成舟,我不过白念几句,瞧你这心偏的。”

  贾敏道:“您总说大哥是二世祖,不中用,但是,大哥有爵禄,有功勋田,他纨绔也能吃穿不愁。您总说二哥清俊雅致,如今还不是靠着祖宗家业吃饭呢?”

  贾母急赤白脸:“你二哥那不是时运不济吗?六老太爷都说了,他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贾敏想要嗤笑却忍住了。

  “时运不济也罢,真才实学也好,都过去了。二哥能吃祖宗饭,宝玉将来还能再分祖产吗?他不能学二哥那般养法,还是早些搬出内宅。

  “我赞同立私塾。我听凤哥说了,族里也选拔了几个聪慧的孩子进府附学,一起住在前院,大家同吃同住,情分自然不同。将来做官既是至亲兄弟,又是同窗之谊,这是儿孙的机缘。”

  “伴读月月考核淘汰,再有品学兼优的孩子补充。我觉得这个思路很不错。如今世道不同了,琏儿凤姐也成人了,您就遵从太后懿旨,颐养天年吧!“

  贾母顿时变脸:“你从哪儿听来的?”

  贾敏道:“你女婿是天子宠臣,自有消息渠道,我还需要别人说嘛?前儿辅国公府老诰命,镇国公府的老诰命都被太后申斥,春节的年礼都给免了,您说说这时丢了多大的人啊?”

  贾母神色一变:“辅国公府老诰命?她不是在皇室中很有面子吗?”

  贾敏道:“他们家族总并非高祖的嫡亲兄弟,不过是同宗,当初襄助高祖爷钱粮起事,得了世袭罔替的公爵,已经是格外的恩宠,如今还要怎的?本朝高祖有令,不许结党营私,皇室宗亲更是不能跟官宦私下往来。辅国公府娶了徐家女也罢了,还要抬举得她有天无日。太后岂能容她?不能处罚姓水的本家,还不能处罚她这个外姓人?”

  贾母闻言顿时眼睛缩了缩。本家嫂子太后也是疾言厉色,当面打脸,只是暗中给个警惕,算是客气了。

  贾母叹息:“如此看来,今上真的要重用琏儿?”

  贾敏言道:“很有可能,琏儿有几分本事,下江南屡次洞察先机,好几次替皇帝挡下无妄之灾。”

  贾母沉默。

  贾敏劝道:“你姑爷说了,只要琏儿这回挣上去,贾府再不掺和皇子的事情,贾府公爵还回来也未可知。父亲憋屈十几年,不然也不会早逝,皇家子嗣的事情,还是莫要再沾染了。”

  贾母抿嘴欲辩。

  贾敏却不相听:“皇帝本来就有四个儿子,如今宫中又有了好些孕妇,三月还要正式选秀,宫中最不缺美人。当初圣上亲自给我指婚,个中寓意您还不明白吗?您不要再争了,有一点我认为凤哥儿说的很对,一个家族的荣辱要依靠男子去朝堂争斗,不能靠在女子的石榴裙上!”

  贾母不想跟贾敏争执,转移话题:“宝玉那孩儿你看见了吧,那孩子最是心软,对姐妹和气,那日见了黛玉,不知道多欢喜呢。”

  贾敏抿嘴:“嗯,玉儿没有兄长,能与表兄妹们相处融洽也是她的福气。”

  她知道贾母的意思,当初,她想着黛玉在江南无依无靠,甚至写下遗书,要把黛玉托付给贾母。最属意的女婿就是这个宝玉。当然,主要是求贾母掌眼,给黛玉寻找一家能够善待她的婆家,免得黛玉被后娘磋磨。

  宝玉黛玉都还小,贾母见贾敏并未推辞,心中甚是满意。后来竟然兴致勃勃随着贾敏去了东院,旁观一群小姑娘谈笑玩耍,吟诗作赋。特别是看见宝玉冯紫东和这一群小姑娘玩的亲密无间,贾母越发喜欢。

  贾母看着冯紫东眼珠子移不开:“那冯家小子跟三丫头十分登对啊?”

  “还小呢,别教孩子们听见尴尬!”

  贾敏看着自己的亲娘心中叹息,怎么只要看得上眼,都往二房划拉,几年要招女婿,也是迎春先招啊?怪不得两个兄长不合!

  这样子事无巨细都要一踩一捧,时间长了肯定有怨气。

  从此,冯家、杜家、史家、张家的姑娘们,都分别给荣府的姑娘下帖子,一来二去,姑娘们成了手帕交。

  夫人外交成功的衍生了一群金兰姐妹。

  史家本来被贾母打入另类,后来因为凤姐主动结交,保龄侯夫人认识到凤姐与贾母的处事不同。保龄侯夫人便抽空专程上门,解释当初为什么撤出了每年支持元春一万银子的原因。

  史家也欠债八十万呢。

  凤姐十分认同史家的做法,大难当前,当然要首先保住自家,才能再顾忌别人,何况元春的情况根本就是望天收!

  凤姐十分爽快的表示她不会计较,并替贾母从前的偏颇给保龄侯夫人致歉,今后大家还是好亲戚!

  三月初,荣府的小私塾正式开张,宝玉贾琮贾兰三人正式启蒙,族中也有族老们考核出来四个草字辈的伴读,分别是贾芝、贾芳、贾芬、贾蘅、贾菌,贾芷。

  后来可卿也来跟凤姐讨情,要把她兄弟送来附学,结果,秦业竟然推辞了,可卿也便罢了。

  贾芝、贾芳、贾芬、贾蘅、贾兰、贾菌,贾芷几个,原本在族学里混月例,通过族老们考核出来的佼佼者,虽然也有老六门均衡之意,总的来说,却是族学中十分上进的孩子。

  春节的时候,族中女子齐聚荣府,凤姐悄悄相中两位宗族女子,二女都是三灵根,其中木系占优势。

  凤姐本想把她们培养成起来种植药园,却是思来想去不好安置。

  人才难得,凤姐不想放弃。遂不动声色试探过两家的父母,孩子愿不愿学些女子防身术,还说三春都有学。这两家都是嗤之以鼻。说是女孩儿也不打架,学那些做什么?不如多学点针线活,将来也能贴补家用。

  凤姐若是硬性让这几女子进女学,再补助二两银子,大约也能说服两家人。

  最终,凤姐打消了念头。这些人不好管理,人心不好控制。

  凤姐想着今后要想扩招弟子,也只有从奴婢这一块设法。

  这样有利于保守秘密。

  这个朝代,奴婢告主,朝廷不会采纳。

  把弟子当成奴婢,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为此,迎春与可卿替茹茜儿可惜了好久。迎春更是耿耿于怀。

  迎春还悄悄追问凤姐:“凤姐姐,能不能让三妹妹、四妹妹、林妹妹也修炼啊?“

  凤姐不由乐了:“修炼那么好啊?有些男人不喜欢我这样爽快利索的女人呢?”

  迎春悄悄言道:“风姐姐你不知道,杜家杜婉儿几次三番的说,有些男人十分可憎,喜欢打老婆摸丫头,还说有些婆婆也很坏,帮着儿子大儿媳妇。还有人把媳妇打残废了,也不过赔偿几百银子。有的把人打死了,娘家也不敢出头。”

  “她劝说我们都要学习冯玉莹,学点拳脚功夫,还说最好陪嫁丫头也要有武功,不要光学什么琴棋书画针线女红,到时男人一变心,你就是嫦娥,他也照打不误。说的好可怕哟,我如今是不怕了,就怕三妹妹四妹妹遇见了,可怎么办啊?“

  凤姐扑哧一笑:“莫听她瞎说,结亲是为了两姓之好,你看我,你二哥哥敢打我吗?还打死?我就是不会武功,我三叔能饶她?你们是侯门千金,将来的女婿肯定千挑百选。放洗吧,我肯定要挑一个贾府拿得住的女婿,到时候,谁敢动手,皮不揭了他们!”

  迎春把脸一红:“谁担心啊,杜姑娘说的怪瘆人!”

  凤姐知道迎春心软:“嗯,看在你的面子,我找个机会看看三妹妹四妹妹林妹妹,若是能够修炼呢,我就交给你了,我是不管的,解释起来麻烦死了,还有那些修炼资源啊,也需要大笔银子啊,林妹妹没问题,三妹妹四妹妹怎么办呢?这银子谁出啊?”

  若是探春惜春真的能够修炼,凤姐肯定要管,但是,凤姐得让她们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事情,得让他们知道感恩,不然,贴钱培养些白眼狼,就不划算了。

  升米恩斗米仇。

  一如王氏贾政,吃惯嘴了,把荣国府的银子是他私人财产,一日供应不周到,就成仇了!

  迎春却高兴的了不得:“凤姐姐你最好了,先给她们看看,资源的事情以后再说。府里欠债,他们也不会抱怨的,再者说,修炼古武不需要资源得啦。”

  凤姐抿嘴笑了!

  迎春虽然心肠好,确实不是大包大揽的烂好人。若是迎春部分青红皂白央求凤姐供应探春惜春,说明对迎春培养很失败,凤姐就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教导方案了!

  三月三,迎春起社。张家两位姑娘,杜家的两位姑娘,还有史家两位姑娘,这一次要参加三月的选秀。都在家里接受师傅的临阵磨枪呢。

  故而,这一次只来了黛玉、湘云、冯玉莹。

  迎春这回主要是要凤姐借口替姑娘们裁剪春装,替黛玉探春惜春摸骨,看看能不能修炼。

  故而,迎春一早去了垂花门等候,兴奋的不得了。

  贾敏反正无事,亲自护送黛玉过府,顺便看望贾母,也把赏赐允诺的没人风筝送来了。

  照例,跟随贾敏进府的好友一车的美味吃食。

  凤姐这一回也是大手笔,所有参加桃花社的姑娘们都有一身春衫,附带赠送扇儿荷包玉坠儿。

  贾敏闻听凤姐亲自给姑娘们挑选布料裁剪衣衫,兴趣勃勃来帮忙。

  贾敏可不是黛玉湘云小孩子,很快就看出凤姐醉翁之意不在酒。

  她不动声色观察,却见凤姐并不过分,只不过摸摸姑娘们的额头与手腕,这才一颗心儿放下了。心中猜测,凤姐想干什么呢?

  贾敏还发觉,迎春十分紧张,远没有凤姐那般云淡风轻。每当凤姐握住黛玉探春惜春几人的手腕,她就会不自觉的瞪大眼睛,一瞬不眨的盯着凤姐瞧,然后跟凤姐会心而笑。

  二侄女迎春跟凤丫头通了气儿了。

  姑娘们量好了尺码,坐着华盖车去了东边的花园子赏花吟诗。

  贾敏却一笑:“凤丫头,听说你亲手炮制了几两好茶叶啊,你姑父吃了赞不绝口呢?”

  凤姐拍手笑:“我正要给姑妈送了去呢,就怕姑妈不喜欢。这倒好了,我屋里现有,姑妈您请!”

  凤姐吩咐木棉沏茶!

  木棉很快捧上香茶。

  贾敏挑眉:“小佛堂做了茶水间?”

  凤姐笑道:“这丫头茶艺不错!”

  贾敏慢慢刮盖,茶叶品相并不好。

  她浅浅抿一口。

  茶水清香甘醇,入口的瞬间润泽四肢百骸。

  “好滋味!”

  凤姐道:“林妹妹仙姿玉质,她若是亲手泡茶会更清香!”

   喜欢红楼之王熙凤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红楼之王熙凤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