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这个自诩满腹诗书的才子, 跟自己准岳母谈判, 一战而败, 丢盔弃甲, 唯有顺从。
王母闻听亲家的条件, 十分不满:“不是我说, 我们明儿多好的孩子啊, 又能干又聪明,长得也俊,亲家母却横挑鼻子竖挑眼, 实在太刁钻了!”
王父却有自知之明,儿子会读书有什么呢,会读书的人多了。人人都能跟荣府攀亲吗?
王家跟荣府结亲捡了大便宜, 他笑得见牙不见眼:“亲家也不遑多让啊, 你没看那眼神,看着咱们明儿, 无异看着狼崽子, 满脸不高兴!”
王母顿时不高兴了:“人家嫌弃你儿子, 你还笑?我们明儿哪里不好了, 少年及第, 天子宠爱?多少好姑娘抢着嫁进门呢!”
王父讽笑:“那么多人求亲, 你怎么不答应呢?”
王母被梗住了:“这不是,这不是姑奶奶家的闺女最好吗?”
王父迈着八字步:“既然想要好的,那就耐得住性子!亲家母很有章程, 这个很好, 若是儿媳妇进门,不说比照亲家母,只要跟北静王妃一样,三年抱俩就好了!被愁眉苦脸,好好玩几天,咱们回去海疆打理生意要紧。”
王母舍不得儿子,又怕男人去海疆偷腥,只得跟着夫君走了。
福姐儿定亲,凤姐没有张扬,但是,太子北静王张家林家这些姻亲都到了场。
算是通报一下,免得那个亲戚不了解情况,再上门做媒就尴尬了。
凤姐给王家夫妻摆宴践行,之后,家里除了陈川柏这个养成中的小女婿,又多了个王一鸣。
王一鸣资质比陈川柏还要差些,不过他百日要去翰林院当差,夜半才来荣府,青桐想要抓差也不能了。
凤姐收了王家一支凤钗为小定礼,那一串的舶来品都在百货行里买了,银子给王一鸣在荣府后街上买一栋三进的院子,免得王一鸣进入翰林院的担任宿舍不方便。
时光如水,转眼就到了腊月,豆哥儿与紫玉回京。两人开始接受张家舅舅与林姑父的轮番训教。
二月初九,两人一起参加春闱。
林姑父与张次辅都因为亲缘规避,没有参加会试监考与阅卷,主考官是夏首辅。
夏首辅致仕在即,这是最后一次做主考了。
他为了能够给官场生涯圆满画上句号,夏首辅监管试卷十分严厉,自从试卷出了御书房,他亲自揣在怀里,吃住在军机处,闭门读书,谢绝一切访客。从此,试卷离开过衣襟,人没离开皇宫,就怕试卷泄密晚节不保。
元康帝闻听这事儿,对于夏首辅的敬重更加一层,心里想着夏首辅历经三朝,呕心沥血,一辈子不容易,遂吩咐通政司:“关于夏首辅那几个家几个败家子侄孙欺行霸市的事情,秘密处决,财产充公。做成赌博败家,失足落水。不要泄露消息半点,否则,提头来见。”
回头却说豆哥儿贾菡与林紫玉,九日入场,考了三天之后,二月十一日晚,龙闸开启,许多举子蓬头垢面,神情萎靡,似乎死过一回的人。
紫玉豆哥儿两人却神清气爽。
凤姐戳着豆哥儿脑袋叨叨:“挺聪明的孩子,怎么这会不开窍了?你瞧瞧人家都是灰头土脸,你不必那样灰败,总要装出点疲倦出来给人瞧吧!”
豆哥儿受教。
然后,十四日出场,紫玉与豆哥儿搀扶着出场,却把林家姑父姑母吓了一跳,得知根源,却说是凤姐教导的障眼法。
夫妻偷偷好笑一场:“这个凤丫头机灵古怪!”
十七日再出场,两人也学人家,出门就往家里的车上一瘫,然后车门一关,两人笑嘻嘻品起茶来。
前一科乃是恩科。当时朝廷动荡不安,官员缺口很大,取中进士二百八十八人,这一次就没有上一科那般紧迫,恢复正常,元康帝取中一百零八人。
之后,三天三夜的阅卷之后,皇帝出了皇榜。紫玉成了会元,豆哥儿也不差,得了第五名。
不出意外,这两人都是进士及第。
整个三月间,两人不会文,不拜师,不招摇,窝在荣府后山修炼,对外宣称在刻苦攻书。
这是林姑父与张舅舅的意思,免得两个出去招摇,找人嫉恨。
豆哥儿十七岁的进士,紫玉就更小了,才十六岁。这样的少年英才不招人嫉妒是不可能的。
遑论两人确是文武全才?
一切等殿试过后成了庶吉士,那时尘埃落定,再去拜师访友不迟。
紫玉豆哥儿躲清闲去了,只苦了贾敏与凤姐,天天有夫人豆哥儿紫玉的同窗递帖子,名气月会文。其实不然。
京都地面水家有女有子大家心中有数。凤姐与贾敏脑袋一碰就知道,哪一家别有心思。
孩子们的会文帖子推辞了,但是夫人们的赏花帖子补鞥呢推辞,这是请两位准婆婆上门相看儿媳妇呢。
两人不好瑞慈,只得勉为其难上门去应酬,但凡提起婚事,两人口径统一,暂时不考虑结亲,一切等殿试落定再说。
即便凤姐贾敏一再婉辞,三月间也赴宴十几次,累得两人闻见花香就不自在,看见酒菜就想吐。
四月十八,取中的一百零八人在保和殿复试,这是怕有人代考,冒名顶替。
三日后正是殿试。
豆哥儿与紫玉顺利复试之后,参加殿试,两人都考得不错。头甲十名,紫玉考取了第三名探花,豆哥儿头甲第四名,进士及第。
贾赦得知豆哥儿中了进士,三月匆匆回京,等的就是孙子进士及第的喜报。
殿试次日清晨,贾赦派人在府门等候。喜报传来,贾赦乐疯了。霎时间,荣宁街上鞭炮鼓乐齐鸣。贾赦准备十几个筐子的铜钱,闪亮亮的在荣宁街上下棋铜钱雨。
隔壁街上是林姑父家,那边也是鼓乐齐鸣,铜钱雨漫天飞舞。
贾赦与林姑父相互到这恭喜,郎舅两个都笑成一躲花儿。
之后,之前被摁下的媒人,再次露头,像是王家王子腾夫人,张家的两位舅母,张老太太也捎话来催促。
凤姐知道,豆哥儿这个岁数,可以相看媳妇了。
贾敏也有心思,她知道紫玉的修为,迎娶寻常女子不得到老,徒增烦恼。用凤姐的话说,豆哥儿紫玉这种人才,不娶亲,家族也能传承三百年。只是,这般的存在不为世俗容许,人过一百岁就要隐世。
故而,贾敏还是希望紫玉能够娶亲生子,在俗世留下香烟后代,林家的祖坟在俗世的有人照顾。
凤姐与贾琏这一对心怀叵测的婆婆开了碰头会,决定大面积撒网。
首先,是给豆哥儿紫玉摆下谢师宴。
之后,凤姐与贾敏去皇觉寺给大智文殊菩萨点起长明灯,感谢文殊菩萨赐予智慧与才华。
凤姐倒是想提菩萨重塑金身,只可惜,不敢这般招摇。
第二件事,凤姐与贾敏一起给养育院捐赠纹银千两。
第三件事情,两家人在长街上摆下流水席,同时,又去城外天齐庙施粥发馒头三日。
按照凤姐的话说,能够得中进士,这是得了天地造化,得感谢天地与人和。
然后,凤姐与贾敏开始联合摆宴,回请亲朋故旧。
因此,凤姐的任务就很艰巨,她不仅要替自己想看一个有灵根的媳妇,还要替姑妈贾敏相看一位合格的媳妇。
这个相看不是相看才貌,大户人家爱的嫡女都不丑,能跟贾府来往的家世根基也不差,凤姐相看的是人家的根骨。
头一日,凤姐在荣禧堂宴请勋贵世家。因为贾敏希望媳妇能够从文官中挑选。
不过,有灵根另当别论。
凤姐与贾敏说好,勋贵世家挑出一个合格的,就给豆哥儿做媳妇,两个出来当然好,紫玉的媳妇也有了。
这一日,荣府宴客,辅国公世子夫人,水澈的夫人也带着此女前乃参加宴会,虽然水澈的此女才十三岁,但是水澈信得过贾琏凤姐,希望能够争取一下。
很可惜,没有合适人选。水澈的女儿也没有灵根,不仅如此,修炼天赋也很一般,穷其一生,不可能练气入体。凤姐觉得还是不要害人家的女儿了。
次日,贾敏宴请林如海的同僚与同年,一色都是清贵人家。这一次也一样,有合适的人选,首先给紫玉做媳妇,出了第二个才是豆哥儿的。
清贵们很给面子,携儿带女齐齐而来,女儿来了看看能不能结亲,儿子来了跟豆哥儿紫玉亲近一二,将来在官场上也好照应。
这一相看,大失所望,名门闺秀竟然多没有修炼资质。
然后,凤姐就说道:“姑妈也别只看四品以上的官家,京都五品六品的文人也有许多,尤其是姑父就职的国子监,那真是清贵中的榜首。还有翰林院那些个看老编纂,家里也有孙儿外孙女呢?”
贾敏听从凤姐的建议,宴请国子监的下属官员,还有翰林院的那些小编纂的夫人。
贾敏甚至决定了,这一回再不成,就去养育院相看。
不过养育院的孩子根基不明,谁也不知道从哪里流落而来。弄不好来个敌国奸细就要坏事。黛玉的侍卫室是通了天的,她能够承担后果,荣府承担不起。
结果,却有惊喜,林姑父手下一名正六品司业家有个十岁的小女儿,身怀四灵根。
这个孩子凤姐倒是看得上,可惜这个说好替紫玉相看。
贾敏大喜,忙着给这家父母递话,说是看着这个女儿十分有眼缘,赠送一快灵石玉佩作表礼,让人家父母好生教导。
这家人姓李,姑娘叫李毓秀。
这家父母心里有数,林家看上姑娘,岁数太小不能定亲,因此先给玉佩定下的意思。岁数到了再正式写草帖子合八字。
李司业两口子做梦笑醒了,回去忙着延请女师,细细教导姑娘礼仪学文不提。
凤姐受到鼓励,决定从贾琏的手下同僚家下手。
凤姐的运气也不错,贾琏手下一个五品参将家,有个十二岁的女儿竟然也是个四灵根。
凤姐跟姑娘交谈几句,姑娘口齿清晰,容貌清秀。
这家姓赵,姑娘名唤赵清芳。
凤姐先让贾琏了解人家的根基,却是西山老营出身,这就是根基没问题。姑娘人品也没问题,已经在读书识字,也学了些针线活计,还会照顾弟妹,管理家务。
看得出来,家教不错。
凤姐便跟这家人商议说:“我家里有个女学,都是家族里面十几岁的女孩儿,也延请武功师傅教导武功,贵千金有意,可来家附学。”
这家人闻言知雅意,忙着表示认同,甚至要把家里一个十岁的小女儿也托付给凤姐教导。凤姐自然答应了,不然就太突兀了。
贾敏闻讯,干净把把李家的女儿也托付给凤姐一并教导。
凤姐自然不会亲自教导,文科交给湘云,武功交给甄居士。
结果,五月之后,司业家的女儿李毓秀先参透了道德养生经,率先引气入体。
半年后,凤姐看中的儿媳妇赵清芳也引气入体。
凤姐找到贾敏商议:“姑妈若是看准了这个姑娘,就可以跟他们家递话,让他们安心,等姑娘十三岁求个恩典,免除选秀,十五岁及笄之后就定亲。”
这种是寻常结亲的途径,凤姐不想格外,惹人注目。
贾敏蹙眉:“这么早挑明?”
凤姐颔首:“他们家若是有意选秀,咱们范不着替人家培养媳妇。”
贾敏深以为然,与李司业沟通,其实只要李司业在五年内不升迁到正四品,基本不需要参加选秀。
凤姐也跟赵家达成共识,赵家满口答应。
几家大人谈妥当了,凤姐这才召见两人问话,询问他们对于修炼武功有什么感触没有。
两姑娘都觉得自己脑袋聪明,身子轻盈了。但是,两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凤姐便开诚布公:“这是贾府的修炼法门,你们若是答应入门,遵从规矩,可以继续留下修炼。反之,你们退出女学,从此咱们就再无瓜葛。”
喜欢红楼之王熙凤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红楼之王熙凤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