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骗谁呢!”孟秀才一点都不相信樊秀才这话,“陛下日理万机,忙朝廷大事都忙不过来,怎么可能为了女子学堂招募先生的事情到处跑。”
“你不信就算了,徐宜县主和陛下都在,陛下问了我好几个问题,他还夸我学校应该养士而不是为了科举进取,各科人才都应该得到培育的想法很好,我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去新都。”樊秀才激动道。
“我看你要不是给人下了降头,就是被人骗了。”孟秀才没好气道。
在孟秀才看来,樊秀才的脑子本来就有点问题,学而优则仕,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大官吗,能让学生考出功名的先生才是好先生。
樊秀才却整天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说什么每个人天赋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擅文,那些擅医、擅武、擅工甚至擅农的都应该有学习之处,有上升之路。
所以他什么学生都收,也不用心琢磨科举试题,而是带他们博览群书,启发兴趣,让他们寻找自己擅长的方向,专攻深造。
孟秀才觉得他这是主次不分,读书第一要事就是考功名,其他都是次要的,可忽略的,有功名才有利禄,不然谁家舍得花那么多钱让孩子上学堂?找个匠人拜师学艺不就得了。
像女子学堂,孟秀才觉得就没必要开那么多课程,女子无才便是德,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学点刺绣手艺就好了,学那么多东西又用不上,不过是浪费时间。
“我看你还是仔细调查一下吧,说不定有人假冒女子学堂到处招人,实际上是为了坑骗钱财或者拐卖人口,你一个人上当不打紧,连妻儿都送入虎口,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孟秀才言尽于此,也不想和樊秀才说什么了,这人钻到牛角尖里拉都拉不出来,他要是有樊秀才那份才思,早就中举,现在少说也是一县之长。
第二天,孟秀才就听说樊秀才举家搬迁了,他摇头叹息,说不定下次听到的就是樊秀才的噩耗了。
没想到过几天听到的却是:“没想到我连举人都考不上,却有面圣机会,陛下比我想的还要英明神武,气度非凡啊。”
孟秀才:他还以为就樊秀才一个人做梦,原来这么多人都做白日梦吗?
直到一次宴会见到县令,县令一脸惋惜地对他说:“可惜孟生没过来,没能见到陛下,不然说不定能获得推荐入朝的机会呢。”
孟秀才整个人都不好了。
陛下居然真的来过棉县?真的见过樊秀才,还夸了他?连樊秀才那种没出息的家伙都能获得表彰,换做是他,肯定会被破格提拔吧。
他考了那么多次举人都没考上,京城都没去过,更别说面圣了,不知道多少次午夜梦回,觉得自己这辈子大概就这样了。
可现在,突然被告知,他错过了一步登天的机会?
他差一点点就见到陛下了啊!
孟秀才忙问道:“陛下还在县里吗?”
县令摇头:“陛下一个县就待一天,早就离开西州了。”
孟秀才心痛,连规矩都顾不上了,埋怨道:“您怎么不早点告诉在下。”
县令瞪眼:“陛下微服私访,本官都是招募结束才知道,要怎么告诉你?再说,徐宜县主亲自来招募,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和陛下的关系,但凡你有点好奇心,过来瞧一眼,不就见到了吗?”
他不是没有好奇心,他是看不上徐宜县主啊,谁知道陛下这么在乎她,居然陪她四处招人,说起来,樊秀才也跟他说过,可是他以为人家说胡话,后来那些传言也一样。
他应该怀疑一下的,毕竟应聘上了的人都毫不犹豫前往徐宜县,没应聘上的也都扼腕叹息不已,若是警醒点,就算错过棉县的会面,也还有其他县的啊。
想到这里,他赶紧问道:“陛下离开西州之后去哪个州了?”
“本官哪里知道,陛下的踪迹是本官小小一个县令能掌握的吗?”县令回道,“你别想着追了,以陛下的速度,你就是御风都追不上。”
大好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孟秀才别提有多后悔,甚至涌起一股冲动,想要撇下学堂去徐宜县,他对女子学堂没兴趣,但若是能获得陛下赏识,他也不介意表露出一点兴趣。
可是又犹豫不决,万一陛下计较他驾临棉县他都不去觐见,不愿意见他,他岂不是白跑一趟?棉县和徐宜县可是有万里之遥,要花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才到啊。
思来想去,就耽搁了。
等过了几年,朝廷真的改革教育,设立公立学校,培养各科人才,并且樊秀才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教育司官员名单的时候,孟秀才捶胸顿足,痛心不已。
他教得比樊秀才好一百倍啊,怎么能没有他的名字,他不就是错过了一次面圣吗,怎么就错过了下半辈子。
和孟秀才一样后悔莫及的人不计其数,没有多少人预料到,女子学堂这一次全国巡回招募会拉开大楚教育改革的帷幕,在这次招募里脱颖而出的人才后来都成了教育司的中坚力量。
就连苏含玉,一开始也就是想给女子学堂多挖几个名师,多招几个思想开明的先生,充实学堂的师资力量,让女子多学点知识。
楚尧提出帮她面试应聘者时,她还高兴得不行,毕竟楚尧接受的是大儒教育,学问比她高了不知道几个层次,这些先生的品性优劣她能看出来,学识深浅她就不好分辨了。
哪里知道楚尧后来会跟她抢人,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先生,一下子就被他收割了。
结束西州招募,前往宁州的时候,她兴致勃勃地跟楚尧说着科举的弊端:“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一昧推崇儒学,虽然有利于统治,长此以往,却会阻碍国家发展,明明我们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却用来制作烟花,别国则用来打造炮弹,在热武器面前,冷兵器只会一败涂地……”
“考试内容和形式太死板,容易束缚人的思维,让人脱离实际,像棉县,孟秀才带出来的学生,除了经义诗文,其他东西一问三不知……”
喜欢古代养虾日常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古代养虾日常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