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捡到宝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前与丁娇夫妻二人大肆点评燕地官吏的中年文士。
易明之轻哼一声,道:“本王竟不知道,戴大人对长史司如此嫉恨。”
“下官言语虽冒犯,却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虚言,”戴松重重地磕了一个头,“这燕地,早就不是曾经的燕地了。”
丁娇忽然有些明白,他为什么会被众人排挤了。
像他这种敢指着和尚骂秃驴的,能不把人得罪光才是怪事。
易明之与丁娇想到一块去了,轻笑一声,不想与他再在这个话题上打转。
“去寻几本书来,关于燕地山河地貌以及各地耕种情况的,越详细越好。”
戴松傻愣在当场。
他都已经做好被燕王拉出去打板子的准备,怎么话题就跳到书上头去了。
“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易明之瞥了他一眼,拉着丁娇自顾自在藏书阁里逛了起来。
戴松如梦初醒,答应一声,熟稔地就往最里面走去。
丁娇看着那道瘦弱的背影消失在书架当中,忍不住低笑。
“这人能活到今天,简直就是个奇迹。”
易明之赞同地点头:“刚则易折,没一个同僚肯为他说话,这人也真是……有本事。他说的那些事,我已经让人去查了,很快就有消息传回来。估摸着,八九不离十。”
丁娇捂着嘴笑。这人狷介,应是没撒谎。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在藏书阁到处走动,密密麻麻的书摆得满架子都是,丁娇很快就头晕眼花。
她不得不感叹,重活一辈子,她依旧不是读书的料。
易明之却是看得很仔细。他一边走一边点头,间或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细细翻一翻。
丁娇索性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戴松没让他们等太久,很快他就抱着一摞书小跑着过来。
“王爷,所有的都在这了,一本不落。”
丁娇好奇地看着那一堆灰扑扑的书,问道:“你确定一本都没有落下?”
戴松眼底满是傲然:“王妃,下官保证,一本不落。就是这堆书里的内容,下官也能说清楚。”
丁娇来了兴致,故意捡起一本书问道:“这本书是讲的什么,我看看。噢,蕲地的风土人情——”
“王妃手中的书确实是讲蕲地的风土人情,此书是前朝一位爱好游历山河的文人所写,他以游记的形式,写了蕲地百姓的饮食习惯,各处的食物,还有那些偏僻地方的风俗习惯……”
戴松仰着头侃侃而谈。
丁娇对着书,飞快得翻看起来。可惜,竖版繁体字,她一会就看得眼前发黑。
易明之也凑过头来,随手翻了翻,很快点头道:“确实如此,戴大人果然过目不忘。”
戴松谦逊两句,面上的骄傲之色却半点不收敛。
丁娇心下一动,问道:“你既是典簿,又有过目不忘之能,想必是记得燕地各处的地貌。我问你,如今燕地各处种植的是何作物,百姓吃的主食是什么?各处能变银两的经济作物又有哪些?每年税收,何处的最容易上缴,上缴数目是多少,何处最难收缴,为何难以收缴……”
丁娇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戴松却是听得眼睛一亮。
他也不看易明之,自顾自地回答丁娇的问题。
他知道的东西确实多,何处种麦子,何处种沙果,何处养的羊牛比较多,各处气候地貌如何,几乎信手拈来。
丁娇与易明之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这哪里是过目不忘,简直就是燕地的活百科全书。
戴松连喝了几口茶,才将所有的问题都回答了。说到兴奋处,他甚至打不住话头。
从如何提高产量到如何增加赋税,他说得头头是道,就是丁娇这个被后市发达资讯耳濡目染的,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见地。
“戴大人说的或许在理,”易明之忽然道,“可为何不将这番抱负早点付诸行动,燕地如今的状态,令人堪忧啊。”
戴松满脸指的指点江山就被丧气取代。
“下官人微言轻,说什么都算不得数,哪里有这个本事。”
丁娇就想到方才那两位长史对他的态度 ,心下不免叹气。
这位戴松戴大人,在她那一个世间就是典型做技术的,技术满分,人情世故却是一窍不通。
空有一肚子墨水,总要被上头油滑世故的老油条压得死死的。
易明之也想到了方才之事。他想了想道:“你将刚才说的话整理成文书交上来。到时,本王自有安排。”
戴松一双眼睛倏地就亮了起来,他激动的拉住易明之的衣袖,随即又察觉不妥,猛地松开,结结巴巴地问:“王爷,王爷的意思是要——”
“你只管放心做,本王有用的着你的地方。”易明之说完,就拉着丁娇起身离开。
出了藏书阁,等在外头的官吏们瞧见二人神色轻松的出来,不由面面相觑。
王长史就问道:“王爷这就走了?可有吩咐?”
他一边说着,还一边朝藏书阁的方向看去。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戴松此人,您要如何处置?
易明之停下脚步,拧眉道:“戴典簿玩忽职守,罚半年的俸禄。诸位也听着,本王虽说性子好,可眼里也揉不得沙子,若是谁要以身试法,莫怪本王不客气。”
说完,拉着丁娇是施施然走了。
王长史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说话。
这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这把火为免烧得也太温柔了。
半年的俸禄,那有几两银子。在场诸人,就没有人将这银子放在眼里的。
有人却是笑着道:“这下子,戴典簿这半年又得举债过日,哎,不知道他家婆娘会不会找他闹腾。前两天他在外头喝酒没银子结账,人家掌柜的都打上门去了,他媳妇与他闹腾了两天了,我家都听得见。”
众人都笑了起来。
戴典簿独立特行,平日里几乎不与同僚一道。他也不要商贾的孝敬银子,所有的生活来源就靠那点俸禄。
每个月用在酒水上的银子也颇多,是以,家中时不时上演河东狮吼,这已经是长史司的笑话了。
等众人笑完各自散去,王长史就拉着谢长史说话。
“听说,王妃要给府上的三公子做媒?谢大人好福气。”
谢长史摸着胡子笑呵呵:“老夫也是听夫人提起才知道。也不知王妃打哪里知道,我们谢家的儿子多,这就说了起来。具体如何还不清楚,八字没一撇的事情,王大人先莫要声张,到时出了变故,那就怡笑大方了。”
“这是自然,谢大人放心。”
喜欢农门寡妇:田园美食鲜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农门寡妇:田园美食鲜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