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赚大了
丁娇却不知道这么多。
她让人将收上来的东西,分门别类放好,又开始紧张的准备包装。
没错,就是包装。
东西是收上来,可要卖去南边,却不能如此简陋。
她先前让人准备好的油纸包,就派上了用场。
那油纸是她特意设计的,上头画着简单的果子式样,还写着葡萄干,甜瓜干之类的东西,当然,商标是少不了的。
“燕地制造”,四个大字尤为醒目。这是由易明之亲手写的,再交给油纸坊的人去刻板。
说到这个世间的油纸,丁娇不得不感叹工匠们的伟大。
虽说没有上辈子的塑料袋,可这个世间的油纸包,就是类似油纸雨伞一样的质地,尤其发达。让她省下不少心。
油纸包密封好,再在外头的大纸袋,也就是外箱里,放上丁娇特制的“干燥剂”,储存效果还不错。
外包装这样工程量极大的工作,王府自然是没办法一力担下,于是,又出告示请闲在家的女人们来干。
工钱按件数算,做得多,得的工钱就多。那些手脚麻利的,一天最多能挣到三十多文钱。
这回,不管是流民还是本地的女人,都不由分说,撸起袖子就来应征。
原本工作量极大的包装活计,硬生生压缩在七天就完成了。
等徐启初那边的信回来,丁娇这边的工作刚好到收尾阶段。
很快,丁娇手里的货物全都出手给了徐启初。
徐启初摸着空瘪瘪的荷包,再一次苦笑连连。
人家丁娇娘是真正厉害的。
东西是流民种的,人工也出自流民,她只是从中间倒手一趟,起码就赚了几万两银子,而他这个二道贩子,辛辛苦苦跑一趟,能赚上她丁娇娘的一半,就谢天谢地了。
真真是奸商。
当然,他也暗搓搓想过从中截胡,直接从流民手中收货,省得白白被王府赚去一层,奈何,才让人去试探,流民们就警惕地看着来人。看他们的眼神中,只差写上骗子两个字。
没办法,人家从一开始,就只信任王府,其他的妖艳贱货,看也不会看一眼。
徐启初只好按捺下商人的精明,苦哈哈开始安排南下的事。
那边厢,奸商丁娇正在算着账。
算盘珠子噼里啪啦拨得一阵响,看着最后那个数,她数了又数,再三确认过后,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王妃,一共是三万四千两百一十二两四百七十二文钱。”
白芍连着算了两次,报出最后的数目。
丁娇已经笑倒在贵妃椅上。
“原来这么赚钱,早知道如此,咱们就再多种一点地。”
白果忍不住笑:“王妃,地倒是够大,就怕没那么多人来种。如今,整个王城,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狂热丰收,那些个在养殖场上工的,听说有不少告假回去的。再这么下去,怕是养殖场都没人做事了。”
“那倒不会,”丁娇一点都不担心,“地里的农活一阵阵,等忙过这一段,他们又该闲下来了。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去上工,好歹每个月稳定,咱们过年过节,还有东西发。铁饭碗啊。”
白芍也跟着附和:“王妃说的是,去养殖场上工,就是铁饭碗,傻子才不去了呢。奴婢可是听说了,那些人最多告个两天假,自觉就回去上工了。”
丁娇笑而不语。
那是因为她定下了规矩。
一个月请假超过三天,不好意思,算旷工,以后也不用来了 。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他的活呢。
要不怎么说,资本家都是吸血鬼,丁娇这个上辈子被吸了无数血的可怜虫,又开始在大秦王朝吸别人的血。
没办法,谁还是做慈善的。从移植树苗开始,她就花费了无数心血精力,这些,都是她应得的。
投入越大,回报越大。亘古不变的道理。
“赶明儿,我得去养殖场看看,挑几头肥硕的,杀来打打牙祭。”丁娇摸着下巴,“腌货,也该准备起来了。还有咱们的牛肉干,猪肉脯,也要着手准备。”
腌货与肉干,前者,她还未实地操作,不知如何把空,后者么,放大版的面包窖,可不像家庭版的简单,她也要好好琢磨一番。
试验要花上一段功夫,到时候,天气转凉,正好做好了,运去南边,赶上过年。再狠狠赚上一笔。
稳赚不赔的生意呢。
王府这边一片欢声笑语,王城其他府上,心思就复杂极了。
王家。
王长使仔仔细细听人汇报着丰收的情景,挥挥手示意小厮下去,一个人静静坐在书房,一个多时辰没有出来。
内院的王夫人听到消息,也是好半晌没回过神来。
“竟然真让她盘活了。”她喃喃地道,“那些流民,现在怕是要把她当成菩萨供起来。”
她贴身伺候的钱嬷嬷就道:“夫人说的没错,如今王府,在燕地已经成为神邸一般的存在。就是奴婢嫂子家,听说,如今也给王妃与王爷供奉了长生牌位,只盼望着他们长命百岁,好给燕地平头百姓谋福祉。”
王夫人苦笑一声,没有接话。
前些日子,老爷跟她说的事,已经让她心惊肉跳,夜夜不得安生。
这个时候,她就是对王妃有诸多不满嫉妒,也不敢发作出来。
甚至,她有些害怕见到她。
前些日子,其他府上几位夫人,邀她一道上王府去坐坐,她也找借口推了。
没办法,一看到王妃那张美艳动人的脸,她就害怕得几乎要打颤。
这几天,她冷眼看着外头的消息一一递进来,听着外界对她的夸赞,已经提不出半点嫉妒之情。
她每天求神拜佛,只希望那人能劝劝王爷,不要对自家动手。
王夫人处在极度的惊恐当中,早就没有了先前的斗志。
钱嬷嬷却犹在喋喋不休地说着外头的消息,王夫人的思绪已经飞远了。
过完这个月,马上就进入八月了。她家三姐也就刚好满十六岁,正是花一般的年纪。可这婆家,一直没有定下来。
他们两夫妻不是挑剔男方的家世,就是挑剔男孩子的人品,三姐的亲事,足足拖了两年还没有定。
不能再拖下去了。
今天晚上,她得去寻了老爷好好说一说才行。
王夫人打定主意,正要吩咐钱嬷嬷去外院寻王长史,后者已经从书房里出来,径直进了内院。
他禀退屋里所有下人,与自家夫人说起三姐的婚事。
“婚事不能再拖了,这段日子就定下来。”
王夫人一惊,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他的神色,问道:“老爷可是已有了人选?”
王长史就朝王府的方向指了指,王夫人脸色一白,一屁股坐在贵妃椅上,好半晌没回过神来。
谢家。
谢长史也在与自家夫人,说王府这些日子发生的事。
“这段日子之后,王府算是彻底在燕地站稳了脚跟。”
他一边摸着胡须,一边呵呵笑道,“好在咱们府上,一直就跟在王爷身后,不说旁的,咱们儿孙这一代,总算是有福了。”
有王府的庇护,只要不做出用地契赌大小的事,谢家近三代都能安享富贵。
谢夫人亲自给谢长史倒了一杯茶,也笑了起来。
“老爷说的是,如今外头都对王府诸多称赞。您是没瞧见,尤其是那些妇人,说起王妃,就跟说起天上的仙女似的。生的美貌,又心地善良,从头到脚,就没有一处不好的。”
“依妾身看,再过个三两年,王府就彻底成为燕地说一不二的存在。只可惜,咱们家没有个适龄姑娘,要不然,送进王府也不错。”
喜欢农门寡妇:田园美食鲜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农门寡妇:田园美食鲜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