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红枣叉糕
张牙子一直耐心在楼下候着,等她们三人下来,才上前询问。
“三位觉得这处宅子如何?咱们看的两个宅院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他一边说着,一边暗自观察尤优和尤氏的神色。
做了这么多年跟人打交道的生意,他自然知道,这三人中谁是拿主意的。
尤氏瞟了张牙子一眼,拽着尤优走到旁边回廊下。
她压低了声音说,“娘看着这处更好,离咱们酒楼也近,每日来去也更便宜些。”
尤优笑道,“我也瞧着这宅子很好,我这就去同他说。”
尤氏却一把拽住她,“慌什么!若咱们先咬定了相中这宅子,那牙子岂不是会坐地起价?不成,先问问他这两处宅子的价钱再说!”
尤优哪里不明白尤氏的小算盘,“好,先问了价,咱们心里有数再定也不迟。”
张牙子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时不时往这边偷瞄。
他可忐忑的很,尤家老夫人看起来不是个好说话的,这桩生意别是要黄了吧?
看尤优过来,张牙子定了定神迎上来,“尤老板这是考虑好了?”
尤优回头看了一眼,尤氏正盯着这边,又是挤眼又是努嘴儿的拼命打暗示。
她将笑意憋回去,对张牙子说,“我家买宅子的预算实在有限的很,就怕买不起这么好的宅子。我娘让我先问问,这两处宅子都是个什么价?”
张牙子听尤优上来先哭穷,心里就凉了一半,以为事情是不成了。
可听她问及两处宅子的价钱,他才重新燃起了希望。
“尤老板哪儿能缺钱?倒是让我无地自容了。先前那处前院略大一些,要一千七百两银子,这一处院落虽小,房屋格局却好,屋子您也进去看了,都是七八成新的,要一千六百两银子,已经是抹去了零头的实心价了。”
一千六百两,比尤优预计的价格要高出一百两银子。
她想了想,“这样吧,你我打交道也不是头一遭了,就这处宅子是我诚心要的,若张老板肯出一个更合适的价钱,咱们今日就能将此事定下来。”
张牙子为难的很,屋主委托牙行出售的宅子,议价都是先前定好的。
由牙行自己提价卖出房契,再将原先商议的银钱付给屋主,剩下归牙行所有。
也就是说他这边给尤优压价越低,自己从中赚到的差价佣金就越少。
可所谓买卖,买卖,讨价还价总少不了的。
他报出的这个价格虽然不算高,却还是留有一定的余地的。
张牙子一咬牙,“不知尤老板觉得什么价钱合适?不妨先说来听听。”
“一千三百两。”
张牙子倒吸一口凉气,苦笑着说,“不瞒尤老板,这个价钱,我可得做白工了。”
尤氏站在尤优身后,不满地嘀咕,“一千三百两还嫌少?在我们村里,这些银子都能买几百亩肥田,在村里横着走了!”
张牙子尽管对尤氏的话不满,却不敢得罪主顾。
只得赔着笑脸说,“老夫人就是爱开玩笑,您老如今可是在京城买宅子的人上人,哪好将过去那些事拿出来做比?“
尤优在她娘手背上按了下,示意她稍安勿躁,“张老板的顾虑我也明白,这事儿咱们双方也不必为难,您也说个底价,如何?”
张牙子斟酌了一阵子说,“一千四百五十两,尤老板看这个价……”
“一千四百两。”尤优微笑,语气不无遗憾,“提高到这个价也是我的预期了,若张老板觉得价格不合适,我们也只好再去别家瞧瞧了。”
她说着,就带着尤氏和小兰往外走,看样子是真不打算再跟张牙子啰嗦了。
眼看人就要走出二门外了,张牙子一咬牙一跺脚,“尤老板请留步!”
尤优毫不意外地回头看着他,“张老板实在不必勉强的。”
张牙子一脸肉痛的表情,“不勉强,就一千四百两银子,您看成不成?”
“张老板果然是爽快人。”尤优微微一笑,“那咱们这就回去签约吧。”
等傍晚从牙行出来,房契已经被尤氏揣在胸前贴身的口袋里了。
张牙子做成了一桩生意心情也不错,点头哈腰地将他们送出门。
“三位慢走啊,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来找我,保管价钱是京城最合适的!”
走出了一截路,初晴才笑着说,“少夫人今日这番讨价还价,可省下了不少呢。”
尤优抿嘴笑道,“比起咱们的预算,省了一百两,的确不少了。”
相比众人的愉快心情,尤氏却一脸的紧张和不自在。
她手掌频频去按胸前的口袋,生怕揣在那里的房契不翼而飞了。
要知道,那可是一千四百两银子的东西,是他们尤家几代以来最大的产业了!
尤优看出她的紧张,只好安慰道,“娘还怕房契丢了么?咱们这么多人在呢!”
“小声点!”尤氏左顾右盼一番,“要让人听见了起了歹心可怎么才好?”
尤优解释说,“怕什么,这契子上是娘的指印,牙行那边也有底子的。”
尤氏眉头紧皱地捂着胸口,“你懂什么,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尤优打趣道,“等咱们搬了新家,给您屋里放一个有连环锁的柜子,专门就存您的体己钱和这张房契,如何?”
尤氏却一本正经地点头,“成,是得这么办!”
看她这般着紧,众人都被逗笑了。
尤果雀跃着说,“咱们什么时候能搬进去?我住哪间屋子?”
尤优说,“我看那房子只需打扫再安置家具即可,顶多半个月就能搬了。到时候随你自己挑去,你和小兰也不必再挤着住了,一人一间宽敞自在。”
“太好了!”尤果跳了起来,一把抱住了尤优的胳膊欢呼。
走着走着,却闻见一股香甜的气味。
尤优看过去,才发现路边有家卖红枣叉糕的摊贩。
这种小吃她幼年曾见过,是一层红枣、一层糯米,在特制的广口容器中压实了,经过一晚上的蒸制而成的。
吃的时候切成块,用粗竹棍穿起,举在手中方便边走边吃,故名“叉糕”。
这叉糕的侧切面看上去很漂亮,一层枣红色的枣泥,一层雪白的糯米。
咬一口,粘糯又香甜,满口都是浓郁的枣香和糯米香。
喜欢炕上灶下:娘子妙手跃农门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炕上灶下:娘子妙手跃农门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