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倾城凰后:陛下,高高在上

第229章

  步六孤大人旁敲侧击都不能撬开小梅的嘴巴,看似柔弱的小梅却有自己做人的原则。没有做过的事情,再严刑逼供都枉然。

  步六孤大人打算继续用刑,拿起令签,甩到地上,再打二十大板。娇小柔弱的小梅那里受得了,杀威棒还未打到小梅身上,小梅早已吓晕了过去,跟死了一样,动都不动。

  晕死过去的小梅被拉进大牢,公审延期再审。

  而醉香楼就悲剧了,直接封掉。所幸,施媛媛还有酒楼和赌场,除了维持全部人员的开支外,都还要剩。可事情并没有施媛媛想象的那么简单。

  冯诞和东宫弘终于来到了长乐信都。冯家人老远就来接人。

  东宫弘早已乔装打扮,装扮成一般的有钱的世家公子。

  冯诞邀请东宫弘入住冯府,被东宫弘拒绝了。

  冯诞道:“弘公子,不去看看舍妹么,兴许还一见钟情呢!”

  东宫弘一巴掌拍在冯诞的脑门上:“臭小子,就知道打趣朕,哦,打趣我。”

  冯诞笑笑,偷偷在东宫弘耳边道:“我胞妹冯清,可是一个大美人哦,皇上不看可真可惜了。当真漂亮的很。”

  东宫弘摇摇,也偷偷道:“算了,朕实在是不想跟冯家有任何的瓜葛。老妖妇已经霸占了朕的江山,不想下一代还是由冯家霸占。”

  冯诞喃喃自语道:“不想跟冯家有任何的瓜葛,那我呢?”

  东宫弘笑道:“你不一样,你例外。”

  东宫弘和冯诞告了别。冯诞给东宫弘派了二十个侍卫保护他。冯诞回了冯家,东宫弘包下了长乐信都最大的整间如云客栈居住。

  冯诞与东宫弘约好,第二日一起去游玩,并准备祭品,第三日去祭奠公主。

  第二日,冯诞带着东宫弘游玩了长乐信都的大小景点,并品尝了当地特色小吃。

  第三日,祭奠公主。

  今日,并不是公主六年前的死去的那一日。但公主死祭的那一日,东宫弘是不能去的,因为那一日,去的人相当的多,他身份特殊,所以错开了日子。

  公主的坟位于山上的一块风水宝地。坟墓是用汉白玉所砌,修好了坟之后,再由坟为中心,在四周修建宅子,栽树木,将公主坟围在中间。

  所以,从外观上来看,是看不见坟的,还以为是一个有钱人家的避暑山庄。

  公主坟有专门的奴仆打理,早中晚三次饭点,奴仆都会给公主上三炷香,所以,公主坟前,一年四季,香从未断过。

  东宫弘在冯诞的带领下,来到公主坟前。此时,冯诞已退避下人,只剩下自己和东宫弘两个人。

  东宫弘看着距离自己十米外的坟,鼻子一酸,泪滴在眼眶中打转。

  东宫弘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膝步向前:“皇姑奶奶,侄孙来看您了,皇姑奶奶,对不起,要不是为了救侄孙,奶奶您不会正处花季就死于非命,奶奶……”

  东宫弘泣不成声,思绪飘回七年前。

  七年前,也就是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公元476年7月20日,东宫弘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天。

  七年前,已经十岁的东宫弘做了五年的皇帝。

  东宫弘五岁登基,当时身为皇帝的十八岁的东宫弘迫于压力,不得不退位让贤,将皇位让了出来,升级为太上皇,搬往偏僻的崇光宫居住。

  东宫弘很少见到他的父皇,因为皇祖母冯太后不允许。

  这一天,东宫弘闲暇无事,就在宫里四处闲逛。因为昨日,东宫弘的作业没做好,帝师狠狠批评了东宫弘,十岁的东宫弘很是不服,言语顶撞了帝师。

  帝师很生气,当着东宫弘的面指出他的错误,并由侍读冯诞代东宫弘受罚。

  冯诞很是郁闷,先前几日,就帮皇上受罚,双手已经打得红肿,不能动弹,连筷子都拿不了,吃饭还是小宫女帮忙喂的,手还没好,又要打了。

  鉴于冯诞双手红肿,帝师改为杖责腿和臀。打得冯诞屁股开花,只能卧床养病。

  所以今日,就剩下东宫弘一个人。

  天,很是闷热,黑压压的,没有风,更显得心情烦闷。

  咔嚓,天空闪过一道闪电,仿佛要劈开这一朵黑云一样,随即,轰隆的巨大的雷声响于耳畔。

  要下雨了,东宫弘跑了起来,跑到最近的宫殿永安殿避雨。

  不一会儿,东宫弘听见一阵急促的跑步声,出于好奇,东宫弘跑到门口,准备看看究竟。

  还没跑出大门,迎面就撞上了一个走路跌跌撞撞,口中大声喘着粗气的人。

  东宫弘定睛一看,大吃一惊,竟然是父皇。

  此时,他的父皇东宫弘,脸色青紫,嘴角流着黑红色的血。

  东宫弘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父皇,您怎么了……”说完,东宫弘心疼的伸出手,要给他的父皇擦嘴角的血。

  太上皇东宫弘一把捂住东宫弘的嘴,大口喘着粗气轻声道:“弘儿,别问了……快躲起来,捂住口鼻,不要发出任何声响……记住,不管父皇出了什么事,不要出来,不要说话,不要报仇……就当今日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记住,这是父皇对你的唯一要求……好好活着,为父皇活着……”

  说完,竟泣不成声,没有泪,是血,从眼眶里流了出来。

  东宫弘吓得哭的更加厉害,此时,他听见了好几个人急匆匆的脚步声,太上皇东宫弘推了东宫弘一把,小声道:“弘儿……快跑……”

  东宫弘赶忙跑到屏风后面躲了起来。

  此时,太上皇东宫弘已经没有站起来的力气了,他趴在永安殿的大殿上,张大嘴,喘着气,鼻子也慢慢得开始流血了。

  脚步声越来越近,门口站了一堆人。咔嚓,天空中又闪过一道闪电,东宫弘透过屏风的缝隙看到,闪电下,是皇祖母带着狰狞的魔鬼般的得意的笑站在永安殿门口,她的身后,是一大堆提着明晃晃剑的侍卫和太监。

  东宫弘捂住嘴,眼泪一滴滴的滴落下来,为什么,为什么皇祖母要杀父皇。

  皇位不是让出来了么,宫殿不是也腾出来了么,父皇都住在简陋的土坯宫阶的破败屋子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父皇勤勤恳恳,为国为民。颁布诏令,商贩杂役一律务农,大力发展农业,严惩贪官污吏。

  父皇兢兢业业,带兵打仗,打败柔然,逼迫柔然后退几千里。战功赫赫,人心所向,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皇祖母就是容不下父皇!

  东宫弘泪如雨下,死死的咬住自己的手,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冯太后带着胜利者的得意的鬼谑的笑踏进了永安殿。身旁的侍卫将太上皇东宫弘团团围住,东宫弘看着身旁明晃晃的剑,笑了,冷笑:“你终究还是等不及了……

  冯太后居高临下的看着趴在地上、七孔流血的东宫弘:“我的儿,这杯鸩酒,口感如何?”

  东宫弘转过头来,抬眼看着冯太后,脸上露出憎恨的神色:“父皇此生最大的失误,是临死时,没有叫你这个老妖妇陪葬……害的他的大魏江山,落入一个外人之手……”

  冯太后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听了一个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哀家一个嫡皇后,怎会去陪葬?”

  东宫弘冷哼一声:“你无子嗣,无儿无女之人,不去陪葬,留下何用?”

  冯太后握紧了拳头,这句话似乎戳着了她心中的痛,不过,这种难受也就出现了一秒而已,冯太后又转变为高傲的神情。

  “陪葬?哀家要是陪葬了,江山就落入乙浑之手,也轮不到你的份儿。至少哀家在,这大魏江山还是你东宫家族的。不过,不是你的,是哀家说给谁,就是谁的!”

  “弘儿听话,哀家就扶持弘儿,弘儿要是顽劣,哀家废之,立禧儿。反正一切要由哀家说了算。你都是太上皇了,还那么不自重,不摆正自己的身份地位。”

  “太上皇就要有太上皇的样子,每天遛遛弯,勾搭一下小宫女,多好,哀家也不会为难于你。每年还会给你招些太上王妃到宫里去伺奉于你。可你偏不。”

  冯太后的眼神变得犀利而憎恨:“你杀了哀家最为宠爱的男宠,那是哀家最为喜爱之人。所以哀家要夺了你的王位,让你也感受一下锥心之痛!你失去了王位,还不知检点,还要发布诏令,你以为你还是皇上么?发布诏令还轮得到你么?”

  “你还召集军队,想将军权紧紧握于手中,哀家只不过是借你之手,将柔然赶出几千里外,再来罢你军权,可你不放,敢跟哀家做对,只有死路一条。乙浑厉不厉害?依旧死于哀家之手,你一个黄毛小子,算什么玩意儿!”

  东宫弘看了看殿外雷雨交加的天:“寡人之心,天地可鉴,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怎奈,生不逢时,时不待我。天不容我,我又奈何?”

  说完,感觉眼睛都已涣散,知道大限已到,趴在地上不再说话了。

  东宫弘在屏风后面惊得脑中一片空白,身子忍不住的抽搐,低微的声音还是引起了永安殿内冯太后的注意。

  “谁?”冯太后大喝一声,侍卫顺着声音的来源处提着锋利的剑向屏风方向一步一步的走去……

  东宫弘吓得魂儿都掉了,看着侍卫提着明晃晃的剑向自己方向走来,赶忙回头逃命。

  他的身后并无出路,只是有一堵木窗子,东宫弘赶忙跑过去,打开窗子,翻窗而出。

  雨稀里哗啦的下着。他已经顾不得悲伤了,拼命的往前跑。

  他知道,一旦被人抓住,他的下场跟父皇一样,也许是一把明晃晃的剑刺穿他的胸膛,也许是一杯毒酒,七孔流血而亡。

  即使,他现在是皇上,即使,大魏江山名义上是他的,可那又如何?

  父皇就是前车之鉴呀,十八岁,正值青春年华,却不得不放弃皇上的宝座,沦为太上皇。

  仅仅五年,二十三岁,花样年华,就被这个老妖妇毒死,泪,再一次模糊了东宫弘的眼睛。

  东宫弘拐个弯,继续死命的向前跑着,他不敢回头,不敢让别人看到他的样子。

  跑了几个弯,东宫弘自己都糊涂了,只知道死命的往前跑,在一个拐弯处,噗的和一个人撞上了。

  东宫弘险些撞倒在地。博陵长公主也撞得不轻。

  长公主拉起东宫弘:“皇上,您怎么了。”

  东宫弘泣不成声,慌慌张张道:“皇姑奶奶快救朕,朕要没命了,没时间解释了……”

  博陵长公主从未见过皇上如此慌张,神色如此恐惧,她想也没想,就决定救他。

  其实,博陵长公主今日来,是因为公主听说他的儿子冯诞手被打肿了,故而从长乐信都赶来,看望儿子。

  结果看到儿子冯诞,手还没好,屁股又打得开花,心疼不已,一打听,原来是因为皇上顽劣,惹怒帝师,帝师拿皇上侍读诞儿出气。

  皇上如此顽劣,岂不是要打死我儿。所以公主准备去找冯太后,想领回冯诞,不再当皇上侍读。没想到路上竟然碰到了皇上。

  公主虽然心疼儿子,但她并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妇人。她看见皇上如此神情,知道必然是出了什么大事,也就无需多虑,先救了再说。

  公主从小在宫里长大,知道皇宫里每个宫每个殿,每隔不远处就会有一个预防火灾的青铜大缸,大纲里装满水,每半个月换一次水,清洗一次。

  但是宫女太监人都比较懒散,水基本装满大半缸,有人检查,也会推脱说太阳大,蒸发了。

  博陵长公主看了看四周,果然不远处有一个防火的青铜大纲,公主拉着皇上,跑了过去,公主揭开盖子,水果然不多,小半缸而已,然后抱起皇上,把皇上装了进去,再盖上盖子,自己迅速回到走廊处,装成路过的样子。

  提着剑的侍卫很快就追上来了,一眼就看到了博陵长公主。侍卫提着剑迅速把公主围住。

  公主面无惧色,昂着头,心里想着,宫里是发生巨变了吧!不然,怎么会连皇上也不放过。

  莫非,这宫里又要另换主子了?

  刚刚想完,公主就看到拐弯处,冯太后急匆匆赶了过来。

  冯太后看见博陵长公主,很是意外。眼睛微眯,瞳孔不停的收缩,很是疑惑道:“竟然是你!”

  公主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的表情,只是淡淡的说着:“是我。”

  冯太后盯着公主:“你来做甚?”

   喜欢倾城凰后:陛下,高高在上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倾城凰后:陛下,高高在上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