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
寿颐宫内是灯火通明,岂止是寿颐宫,现在可以说是整个皇宫里面,都是灯火通明。
随处可见提着灯笼乱跑的侍卫、内侍和宫女,一片混乱,整个皇宫里面就像炸翻了天,这一切的导火索是-------皇上不见了。
“皇上找着了吗?”
太后急急的问
“仁政殿、文德殿,都没有皇上 的踪影。”内侍们小心翼翼的回答着,生怕有一点差错,会要命的,更何况太后这会儿正处在气头上。
“那你们回来干什么,快去啊,快去给哀家找啊。”
此时的太后又气又怕,生气的是皇上突然失踪,把这个偌大的皇宫扔给她这个不问政事的妇人,害怕的是皇上会不会有危险。
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了。
本来太后是将要就寝的,而皇上身边值夜的内侍,前来禀告说皇上不见了,她当时听了就有点急血攻心,险些晕倒被宫女搀扶着,这会儿更是强打着精神支撑着,一面派人去请前朝辅政大臣商量对策,一面动员所有人在皇宫里面找,可是翻遍了整个皇宫,都不见皇上的踪影,随同皇上一同消失的还有皇上贴身内侍德兴公公。
正当太后发愁时,一个内侍匆匆走进寿颐宫内堂,打了一个千道,“启禀太后,辅政大臣和镇国大将军在殿外候旨。”
“快宣。”
听到辅政大臣来了,太后心里像打了兴奋剂,好像来了主心骨似的。
“是。”
内侍匆匆退去,随即,门帘再度掀起,四位辅政大臣和镇国大将军进殿,纷纷作揖行礼。
“老臣拜见太后,太后……”
万福金安四个字还没有说出口,就被太后打断了。
“行了,行了,都什么时候了,别这么多礼数了。”
太后扬手让他们起身,转脸看向王太傅。
“王太傅,你是皇上的师傅,你觉得皇上这次失踪会去哪儿呢?”
王太傅从衣袖中掏出一副信笺,禀告道,“太后,这是刚刚从皇上书房找到的,请您过目。”
早有宫女上前一步接过信笺,然后递给太后,太后一把夺过信笺,带着金色护甲的手也阻挡不了她拆信的速度。
“母后,儿臣失礼拜上,事出有因,急需儿臣出宫一趟,儿臣不在宫的这段时间,劳烦母后费心,朝廷之事可由辅政大臣商议决定,待儿臣回宫之后,再向母后请罪。清儿书。”
短短几句话,只是交代了皇上出宫了,也没说去哪儿,但是看到了儿子的亲笔书信,太后心里还是宽慰了不少,缓缓坐在软榻上,把信笺递给身旁的宫女,示意她交给辅政大臣们。
“各位卿家也都看看吧。”
辅政大臣看过之后,又小声议论了一下,刘太尉回报。
“太后,我等商议之后,觉得皇上出宫这件事还是隐而不宣吧,如果天下百姓都知道皇上出宫这件事,尤其是那些作恶多端的歹徒,这对皇上的安全着实不利啊。”
太后听了刘太尉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刘卿家说的很对,可明天上朝见不到皇上,怎么向群臣交代啊?”
“太后,我们可以对外宣称皇上偶感风寒,需卧床静休几日。”杨御史上前献策道。
“这个办法可行。”
“可以缓些时日。”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
“我们可以利用这几天的时间,派人出宫去把皇上找回来。”杨御史接着说。
“可是大耀国这么大,我们去哪里找啊?”太后发起疑问。
“老臣觉得,应该是江浙一带,尤其是扬州这个地方。”王太傅接话道。
“王卿家,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见王太傅胸有成竹的样子,太后追问道。
“最近一段时间里,皇上问了老臣很多关于江浙一带的问题,还特别关注了扬州这个地方。”王太傅回话道。
“好,这就好办了,哀家马上派人去扬州寻找皇上。”
“且慢,太后,此事不可太过张扬,如若大批派人出宫去寻,未免会引起群臣和黎民百姓的猜测,人心惶惶。”刘太尉进言。
“哦?”太后微微皱眉。
”那依刘卿家该怎么办?”
“老臣觉得寻找皇上不必要派太多人马去寻,重点是精而不是多,我们可以在宫中寻找一小队大内侍卫着便衣去寻,一是大内侍卫身手好,二是大内侍卫都认得皇上。还有一点大内侍卫出宫最好是找个妥当的理由,这样不会引起外人的怀疑。”刘太尉分析的是头头是道。
“那刘爱卿觉得要以什么理由让大内侍卫出宫呢?”太后问道。
“这个,老臣暂时还没有想到。”
“太后,末将有一计,不知太后是否认可?”一直未发言的镇国大将军抱拳道。
“司徒将军请讲。”
“我们可以让公主带领大内侍卫出宫,就说是公主觉得宫内乏味,要去江南游玩,这样大内侍卫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出宫了,让公主扮成普通人家的小姐,大内侍卫扮成家丁,一路向南寻找皇上。”
司徒将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太后听了司徒将军的建议,一时也想不出其他好的办法,其他大臣也觉得此建议可行,也就允诺了。
同时也颁发了一道懿旨,今晚所有人都不准把皇上出宫的事说出去,违旨者杀无赦。
深夜,皇宫里面渐渐趋于平静,慢慢地都进入了梦乡,黑夜中一只白鸽腾空而起,扑棱着翅膀,越过那红色的宫墙和金色的琉璃瓦,飞向宫外,消失在夜幕中。
感谢古北荒原Z启凡和路边的柚子茶小丫头很乖啊的推荐票,感谢你们的支持,写小说以来第一次收到推荐票,甚是激动,特作揖答谢。
喜欢清之韵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清之韵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