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破阵子
议事厅里,大家坐而论道,气氛热烈,曹操虽然仍是神情疲惫,但议事厅中一扫曹操被刘备打败了之时的颓丧之气,众人一个个的神情激愤。
曹操说道:“一旦到了汉中,就派人去拜见孙权,他早就有谋取荆州之心,更不会坐视刘备得了半壁江山的。”
“干嘛要和孙权联合?我们有四十万大军,这次奔袭过去足以能把刘备打得个落花流水!”曹彰急切地说道。
“三公子,这就是大王的谋略了。”贾诩笑了笑。
曹丕微笑着代曹操解释道:“如此一来,非但能借住孙权的兵力攻打刘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借此打击孙权的势力。”
曹操说道:“再次率兵夺取汉中之前,需要派人去镇守乌桓,免得再生叛乱。大家觉得派什么人去最好呢?”曹操说罢,看向众人。
夏侯惇建议道:“臣建议由子文镇守乌桓,上次叛乱便是子文平定的,臣相信子文在乌桓这个地方拥有了一定的声望。”
曹操深表赞许。
可是曹彰并不满意夏侯惇的这个提议,他着急地站起来,说道:“孩儿不同意。自上次平定乌桓之后,孩儿觉得那里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起来抗衡了,阿翁,我想跟您去汉中,我觉得汉中要比乌桓更需要我。”
曹操朝着夏侯惇示意了一下。早有准备的夏侯惇不慌不忙地说道:“乌桓见我军将全部兵力投入了汉中,便会呼应刘备,因为我军后防空虚。”
曹彰不以为然地说道:“是吗?他们已经被我打怕了,我不信他们会再敢造反。”
夏侯惇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子文,你真的确定他们不会趁此机会造反吗?”
曹彰被他一问,不置可否。
曹丕劝曹彰说道:“彰弟,我也建议你亲自镇守乌桓,以绝后顾之忧。”
曹彰听了,这才同意:“好!我准备一下,明天就领兵出发。”
曹操思忖片刻,说道:“文和,你亲自写一封信,递交给东吴的孙权。文词语气可以客气一点,有鼓动性一点,他一定会派兵偷袭荆州的。”
贾诩频频点头。
曹操命贾诩尽快写出来这么一封劝孙权出兵的信。
随后,曹操又说道:“上次攻打汉中之时我军损失颇大,这次不能栽在刘备的手里了。”
曹丕踌躇满志地说道:“自从阿翁回到邺城,孩儿已经重新招募了许多新兵,都安排在谯城训练,等候着阿翁随时的号令!”
众人纷纷附和。
曹操欣然地点点头:“好。最后就是许都的问题了。目前刚刚诛杀了魏讽等一众乱臣贼子,许都想必会安静个几个月,但是当初杀了董承还有伏皇后,废掉了伏皇后还有吉本、金祎等人,杀了他们如今又冒出来魏讽,不知道还有多少的暗流涌动。我出征在外,难免他们的侥幸心理又长了出来。因此我入汉中之后,一定还要保证许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曹丕一听,说道:“孩儿一定会在邺城,为阿翁守好门户的!”
众人也在一旁附和着说道:“有世子这番话,这番气势,可喜可贺,大王此去攻打刘备,夺取汉中一定会成功的!”
大事就这样一件一件的商定了。
曹操转过身来,正要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他忽然感到了一阵眩晕。一旁的侍从急忙上前去将他给扶住,过了好一会儿,曹操才清醒了过来,便变得有些恼怒,他一把推开侍从,偏偏要自己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众人看着他踉踉跄跄地坐到桌案后面,不禁都相互对视了一眼。
王姬垂头坐在一边,卞夫人坐在她的对面。两个婢女捧上茶盏来,将茶水分别放在两个人的手边,卞夫人摆了摆手,她们便抱着托盘退下去了。
卞夫人一边请王姬喝茶,一边说道:“王姬,上次你随着大王出征,在那段日子里,你的确服侍大王服侍的很好。”她停了一会儿,又说道,“你虽然年纪轻轻地就做了爱姬,非但没有失宠生娇,反而和姐妹友善,时刻地照顾大王的身体。我着实感激你。”
王姬低声说道:“夫人太夸奖妾了。”
“近来军务繁忙,惹得大王的头痛病又犯了,我老了,现在全要靠你去照顾大王了。”卞夫人看着她,赞许地点点头。
“妾一定会好好照顾大王的。”王姬说道。
这时,绿娘气喘吁吁地跑来,神色慌张,险些在跨过门槛的时候被门槛给绊倒。
绿娘叫道:“夫人……夫人……”
卞夫人和王姬都大吃了一惊,她们从没见过一向行事稳重的绿娘竟然慌张成这样。她们两个连忙从位子上站了起来,绿娘见到房中还有另外一个王姬,便强自镇定了一下,可是面色却是苍白的,豆大的汗珠在她的额头滚落下来。
“夫人……王夫人……”绿娘躬身向着卞夫人和王姬分别行了礼。
卞夫人问道:“绿娘,你这是怎么了?”
王姬也用询问的目光看着绿娘。
绿娘抬起头来,眼睛里含着泪珠。
卞夫人说道:“快说,发生什么事情了?”
绿娘这才说道:“夫人……大王他……他……”
卞夫人拉紧了王姬的手。
绿娘说道:“大王刚刚从议事厅出来,一出来就晕倒了。”
“这……”卞夫人捂上了嘴巴,曹操晕倒虽然不是令人惊奇的事情,但是近来愈加的频繁了。但是,卞夫人还能保持镇定,王姬和绿娘走上前来,一边一个搀扶着她。
三个人急匆匆地往曹操的卧房里去。
还未到卧房,便听到里面说话的声音。
曹丕急切地说道:“阿翁,请阿翁允许植弟守在邺城,由孩儿代替您攻打汉中。”
曹操吼了起来:“不可能,我一定要亲自领兵。”
曹丕劝道:“阿翁身体违和,需要静养,任性地要去出征,绝非上策,必须好好在邺城休息调养好身体。我怕……”
“怕什么!”曹操气急败坏地说。
曹丕低着头,压低了声音说道:“怕阿翁的身体经受不住……”
“经受不住也得受着!就是死了,那也是在战场上勇敢战死的,也比在这儿死在卧榻之上要好!”曹操一听说曹丕也在担心他的身体,不由得发起怒来。他随手捞起一个靠枕就朝着曹丕扔过去,靠枕飞过曹丕的头顶撞到了桌案便跌落在地上了。
曹丕缩着脖子,闻言并不感到愤怒,反而他面对着曹操的怒火,他的心中又是担心又是无奈。
站在卧房外的卞夫人面对着此种情形,她站在原地不由得泪流满面。她和曹操都明白,曹操身体已经朝不保夕了,如此频繁的晕倒,他们怎么不可能去找大夫来看呢?就是因为知道,曹操才要着急着南下,他一生的梦想都在寻求着天下。
这边,郭昱一个人坐在房中哭泣。这个时候有人来报:“禀夫人,郭夫人来了。”
郭昱沉浸在一片悲哀之中,几乎没有听清婢女说了什么话,婢女还想再禀报一遍,玳瑁轻轻地摇头让她下去了,自己慢慢地走到郭昱的跟前。
玳瑁依偎在她的身边,小声叫道:“姐姐!”
郭昱这时才发现是玳瑁来看自己了,玳瑁难过地把他们为郭成所做的努力告诉了郭昱。玳瑁懊悔万分地说道:“姐姐!我对不起你!我没有保全弟弟,我没有用!”
“别这么说。”郭昱说道,“阿成走了,他临走之前说郭夫人的娘家……没有罪人,他不是罪人,妹妹,你告诉中郎将,告诉大王,他断盗官布其实是为了救济百姓,百姓衣不蔽体,那些富商却不肯借给官府粮钱,他无奈之下便开了官仓……他对得起郭家,对得起父亲,他说他唯独对不起大王,他知罪了。”
“姐姐!”玳瑁抱着她,紧紧攥着郭昱的手。
郭昱沉吟着:“你一定要告诉中郎将,告诉大王,这是阿成的心愿,郭夫人的娘家人是忠于大王的。”
玳瑁一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郭昱:“我会告诉中郎将,告诉大王的……”
郭昱擦掉流出来的眼泪:“跟我来看看阿成?”
玳瑁点点头。
在郭昱的陪伴下,玳瑁去灵堂祭拜郭成。厅堂的正中的桌案上摆放着一个灵位,灵前焚着一只香炉,香烟袅袅,透过窗子飘出去直至什么也看不见。
还未走到灵位前,玳瑁就开始伤心落泪。她这一生与过程只有两面的缘分,一面是相认的时候,第二面便是在长亭送他到曲周上任了,而这一次竟只是看到了他的灵位。
入夜,玳瑁告别了郭昱回到房中安眠。房中灯火通明,这是她为曹丕留着的灯,街道上的传来更鼓声,她忘了仔细听是几更了,但是曹丕还没有回来。
曹丕可能还在魏王府商量国事吧,听说曹操出征也就是这一两日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曹丕回来了。他不惊动婢女,悄悄地推开门,侧头一看床榻上躺着的玳瑁,便转身出去,到书房里去。
玳瑁从他一进屋的时候便清醒了,她坐起身来,穿上衣裳即下床跟从他到书房里去。
曹丕到书房中,没有读书,也没有写一些公文,反而竟是在灯下哭泣。
玳瑁走到他的身边,看见灯火下他苍白的脸孔和红肿眼睛,曹丕确实在哭,他的右手肘抵着桌案,右手五指分开遮在脸上,用中指和食指擦眼泪。
“你怎么啦?”玳瑁生涩地问道。
曹丕知道是玳瑁,一边背过身去偷偷擦着眼泪,一边不答反而问道:“你不是睡了吗?怎么过来了?”
玳瑁温柔地说道:“还没睡,在等你回来。你一回来就往书房里跑,我真担心你的身体。”
一说到身体,曹丕就忍不住心恸,扑进她的怀里,玳瑁只好不断地轻拍他的背,曹丕的后背一直起起伏伏的,玳瑁知道他在她的怀中哭泣。
“我很喜欢阿翁!我的爹爹,虽然他总是骂我,看不上我……夫人,我真的担心阿翁……”他的话语随着无助的哭声一起冒出来,使刚刚经历了丧弟之痛的玳瑁不得不坚强地扮演起他此时的依靠。
几天之后,曹操告别曹丕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而同时,贾诩的书信也来到了孙权的手上,孙权看完信,徐徐地站起来,命人着急他的谋士前来商讨。
在一系列的争论之下,东吴的人终于还是忍受不住荆州的诱惑,都答应了协助曹操作战。
喜欢皇后当年是大龄婢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皇后当年是大龄婢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