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李小芬的职场炼成记

第4章 初闯山东

李小芬的职场炼成记 于小芬 3283 2021-04-02 13:25

  林场的下乡知青---有延边的、有上海的、有哈尔滨的等等等等。林场学校的很多老师包括校长,都是知青。校长是延边来的很能干的一个朝鲜族女知青,每年把学校搞的红红火火!学校年年有春游、六一运动会等项目。记得有一年春游,所有孩子爬山,寻找藏匿在草丛、树杈等上面的奖励纸片,找到即可获得纸面上的奖品。李小芬和同学们奋力的爬山,仔细地寻找每个可疑的地方,但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找到奖品后的快乐,直到下到山脚,李小芬也没寻到一个奖品,那失望的心情仍历历在目。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要求所有孩子必须统一着装:天蓝色的裤子和白衬衫,再戴上红领巾----那是李小芬至今都认为的最漂亮的服装!运动会上,赛跑、挑瓶子、算数赛跑等-----留下的,是至今都感到的芬芳和温馨……

  音乐老师是上海知青,识谱会弹琴。那也是李小芬最喜欢上的课!也所以,那个年代流行的儿童歌曲,李小芬几乎都会唱。李小芬还曾天真地梦想,长大后要当一名音乐家!

  时光进入了80年代。文革早已结束了。知青开始渐渐返城了。林场的学校也开始了渐渐的衰落。校长回城了,体育老师回城了,李小芬敬爱的李老师也调到镇里去了。在李小芬小学四年级时,似乎整个学校的教学都停滞了。整整一个学期没有老师。每天到了学校,没人通知,也没人来代课,李小芬班级里的孩子可撒了欢,唱歌的,在班级里来回闲逛的,跳到桌子上玩耍的……李小芬心里像着了火,每天期盼快点有老师来。或许山里的孩子就这样,有了问题,没人真正重视,凭你自生自灭……

  就这么玩了一整年,终于小学5年级时,学校给李小芬的班级安排了老师。闲逛了一年,可想而知那5年级的境况。几乎每节课李小芬都根本听不懂,除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外,稍复杂的根本一窍不通。终于到了小学毕业考试,全省统一试卷。拿到试卷时,李小芬整个大脑一片空白!整套试卷,几乎没几个会的。翻书都来不及!甚至有些题,监考的老师都不会。考试结束后,李小芬吓得半死!每天都战战兢兢,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初中而就此学业终结……

  煎熬中熬到初中开学,本来就已经开始没落的林场学校,哪里还谈什么成绩,只要愿意继续读书的孩子,都可以继续。于是,李小芬浑浑噩噩地继续升入林场的初中读书。那时的林场学校是8年制,即有小学部和初中部。红火时期时也是很风光的!附近的农村村落的孩子,家长都要靠走后门才能进到林场学校读书。而所有的这一切,随着知青的返城而一天天消失殆尽。就是继续读了初中,那初中老师的资质可想而知。所以,林场里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如果你还想要你的孩子还能有什么出息的话,换学校,是没有选择的唯一出路!

  于是,林场里重视教育的家庭,纷纷开始了为孩子择校的路程:有把孩子送到山下镇里的;但大部分的人----闯关东的山东人,开始把孩子送回山东老家接受教育。因为山东的教育-----那有传承的悠远的孔孟之乡的文化和教育,荒远的塞北尤其林场,怎能比拟?!

  看着林场里已经开始有人家把孩子送回山东老家读书的,李小芬也开始了向父母的磨叽。反复的磨叽后,李世山终于开始重视。一日,李世山很郑重地问李小芬:“你确实决定要回山东老家读书吗?!要是回去你可想好了,生活肯定不如家里,要是回去,你也不能给我半途而废!”。李小芬没丝毫犹豫就答应了。答应的原因,只有李小芬自己清楚:一个确实是为了能走出大山去读书,另一个是,每天生活在李世山的暴躁和阴影下,李小芬每天都想到逃脱……

  终于,在初一上半学期12岁的那年也是一个寒冷的冬季,李小芬远赴山东求学成行!

  带着新鲜和好奇,李小芬跟随三伯父,一路颠簸,转了不知道多少次大巴,坐了不知道多少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她从未谋面的山东老家----一个胶东半岛的小村落----李家庄。

  在村口的高速公路下了大巴,三伯父的大儿子推着自行车来接。李小芬怯怯地跟在三伯父的后面进了村。到了伯父家的门口,李小芬见到了和塞北老家完全不一样的建筑----院子的围墙不是林场一样的木板篱笆,而是黄土搭建而成的围墙,木制的大门,门栓原有的黄色已经被磨得油黑瓦亮。进了大门,一趟土坯茅草屋,院子里有一口压水井,井旁放置了一个大磨盘,靠近院子南边的,是山东农村家家的“榄”----也就是养牲畜兼做厕所的地方。

  正当李小芬好奇地观察这一切时,耳旁突然响起一阵笑声。

  “哎呀俺的娘啊!可把你给盼来了!”说着,一个矮胖胖,梳着整齐的发髻的中年妇女从屋里奔了出来。

  “这就是芬?哎呀,终于到了,快进屋。”,中年妇女说着,接过芬背的包,热情地拉着芬往屋里走。

  “这是你三娘娘”,三伯父道。

  “哦,三大娘好!”李小芬还有点怯怯地说。

  “先别娘娘娘娘的了,赶了好几天的路,累坏了吧,先进屋歇歇”。三伯母不由分说,拉着李小芬就进了屋。

  茅草屋里,倒还挺宽敞,一共是三间房,东西两间是卧室,中间是大厅兼厨房。屋里四周的墙面都是黑漆漆的,没有林场屋子里的顶棚,从屋内可以直接看到屋顶的大梁,也被烟熏的黑漆漆一片。屋顶角落里还偶尔见到垂下的蜘蛛网。窗子也不大,没有玻璃,全部是纸糊的,如此光线更加暗,更显得屋里黑漆漆的。灶台靠近东边的卧室,一样也是黑漆漆的。灶台旁边的地上堆着一堆干草,灶台旁边还有一个“风箱”,也就是烧火做饭时,要不停地拉进拉出,如此向灶膛内吹风以防止火熄灭。

  三伯母径直地拉着李小芬进了东边的卧室,让李小芬上炕上休息休息。那卧室里也一样是黑漆漆的,靠南的一边整个是有1米多高的土炕,土炕上铺着四处是破洞的席子,黑漆漆的行李叠放在一边。屋里的家具除了一个大黑凳,一个黑漆漆的木头架子,一张黑漆漆的木头桌子外,没有其他东西。桌子上摆着个笸箩,里面放些针线。

  “这就是芬?”,一个和芬年龄相仿的小女孩也是怯怯地问。

  “啊,这就是芬!芬,你看,这是你环娣姐姐,比你大一岁。以后,恁两个就是姊妹俩了啊!”三伯母继续热情地说道。

  “姐姐好!”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李小芬立即感到轻松很多。

  环娣姐姐比李小芬高出不少,身材也很壮实,黑黑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很是憨厚。

  寒暄半天,到了午饭时间。三伯母家在地里干活的儿子也回来了。大家围坐在厅里吃饭。饭桌也不是李小芬塞北家里的高高的饭桌,凳子自然也都是矮矮的小板凳或小马扎子。今天是李小芬第一次到三伯母家,三伯母把家里最好的饭菜拿出来----一盘豆腐,一个白面馒头。吃饭时,三伯母一直寒暄让芬多吃,可李小芬发现,原来真的只有一个白面馒头。其他人都在吃红薯、玉米饼子,菜也只是咸菜,里面油都少得可怜,更何谈肉!李小芬不好意思一个人吃馒头,要和大家一起吃玉米饼,三伯母谦让不过,李小芬拿起玉米饼放进嘴里。那果真是玉米饼啊!没掺一点面粉,粗糙地恨不得都咯牙拉嗓子。这是李小芬以前从未吃过的主食!在林场时,母亲也会做玉米面馒头,但都是掺和了很多面粉,蒸出来的“两掺馒头“又软又糯,很是可口。李小芬终于尝到了真正的玉米饼子是什么味道……

  晚上,更是黑漆漆一片,没有电,唯一照明的就是挂在门框上的一个冒着黑烟的煤油灯,为了节省煤油,三伯母尽量还把灯芯调小一点,如此更是昏暗。到晚上4点时,墙上的一个小喇叭开始播放节目----都是些山东地方戏,大多是吕剧什么小姑贤、李二嫂改嫁等,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吃过饭的三伯母和环娣姐姐,也都不闲着,一边听喇叭里播放的小戏,一边“掐辫子”----就是用干麦秸杆做的一种手工,做多了,可以去换几块钱或换点日用品。

  生活的不同,还真没给李小芬带来多大的冲击。现在李小芬满脑子想的就是,自己什么时候能去上学。

   喜欢李小芬的职场炼成记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李小芬的职场炼成记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