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黑市
季明珠怜惜体弱的季明安, 也同样心疼懂事的的季明宇, 可以说, 两个弟弟在季明珠心目中的重量是一样的。
所以只要有条件, 季明珠都会尽量的一视同仁。
又过了十来天, 时间接近二月, 要开始农忙了。
春耕首先就要翻地, 安山大队属于丘陵坡地,一般的拖拉机耕地机都进不来。
安山大队也没有耕牛,只有四头骡子, 骡子一天最多也就只能犁五亩地,整个大队的土地却总共差不多有两三百亩,看着数据就知道光靠骡子是不够的, 而没有骡子, 自然只能靠人来挖。
挖地是个力气活,安山大队的壮劳力足够, 所以季明珠们就可以先暂时歇着。
趁着时间还有空闲, 季明珠就想把该办的事情办了。
这段落时间, 农场里的作物又收获了两次, 农场里粮食充足, 季明珠就寻思着, 该去一趟黑市了。
离季明珠家最近的黑市就在阳安县,阳安县距离安山大队有十几公里,靠两条腿要走三四个小时, 所以天才亮了一丝, 季明珠就出门了。
阳安县的黑市季明珠以前来过,多是为了给季明安淘换补品。
熟练的找到黑市门口,季明珠朝四周看了看,发现没有红卫兵,于是她放心的走了进去。
黑市听着神秘,其实根本没什么,里面人不算多,卖货的多是附近的农民,买货的则大部分都是城里的工人。
村民们卖的东西都不是啥稀罕的,大部分都是自家的粗粮细粮或者蔬菜,虽然平常,却正好是城里人需要的。
季明珠从头到尾走了一圈,发现今天运气很好,不仅遇到卖小鸡崽的,还遇见卖猪肉的。
猪肉的价格在黑市是一块五一斤,季明珠的大米一般是五毛钱一斤,所以季明珠干脆和卖肉的大叔商量,用了九斤大米,换了一斤肥肉两斤猪油。
黑市的小鸡崽要三毛钱一只,季明珠也同样用大米换了十三只,因为买的多,季明珠还磨了卖鸡崽的搭了一只病恹恹的小鸡崽以及装鸡崽的竹筐。
季明珠还需要的黑市已经没有了,于是她就找了一个空位置,把背上的背篓放下,从里面拿出了一口袋大米。
这袋大米差不多有五十斤,原来是放在农场里的,不过季明珠又不傻,快到县城时她就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从农场里拿出来的。
城里的大米都是限量供应,即使是工人家庭一个月的供应量也是只够吃几顿的,所以季明珠的大米现在绝对是稀罕货。
白晃晃的大米晃人眼,季明珠的大米才放下几分钟,就有眼尖的人看见了。
“小妹妹,你这米怎么卖啊?”首先上来问的是一个大概六十多岁的老奶奶,老奶奶看着慈眉善目,一直笑眯眯。
第一个客人一看就是个好脾气的,季明珠也乐意和这种人打交道,于是她同样笑呵呵的说:“奶奶,白米六毛钱一斤,或者您用奶粉票麦乳精票换也行,一斤量的票换五斤米。”
“丫头啊!你不实诚哦,价格有点贵了。”老年人嘛,买东西从来没有不讲价的。
季明珠眨着真诚的眸子,像是没听懂老奶奶的话似的,说:“奶奶,你随便抓一把看看,我这米,色泽光亮,颗粒饱满,清香扑鼻,就是正宗的东北大米,那也没我的米好。”
老奶奶闻言抓了一把米看了看发现季明珠的确没撒谎,米很不错,不过这价格确实是有点贵了。
两人又来来回回的连续过了十几招,这时周围有不少人也发现了大米,老奶奶害怕再讲下去夜长梦多,干脆道:“一口价,大米五毛,麦乳精票一斤量换六斤米,行我就要三十斤米,不行就算了。”
不愧是人老成精,老奶奶的价格刚好就卡在了季明珠的底线内,三十斤米,是一笔大生意,再加上还有麦乳精票,想了想,季明珠同意了。
麦乳精票实在难得,错过了这一次,下一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钱老奶奶带够了,麦乳精票她却没带在身上,害怕季明珠卖完了,老奶奶和季明珠商量说:“丫头,麦乳精票我没带在身上,不过我家离这里不远,要不你先把米称了放在旁边,等我拿票回来你才拿米给我。”
这是小问题,不过季明珠想到了农场里还有米,于是她说:“奶奶,您再跑一趟太辛苦了,要不你把你家的地址给我,待会我把米给你送去。”
“可以可以,”季明珠这个说法正称老奶奶的心,要知道今天她家里可只有她一个人,她都六十多了,老胳膊老腿的提着三十斤米回家实在困难,季明珠愿意送那是再好不过 。
老奶奶走后,季明珠果然没有再收到票,买米的人大多也都只买三五斤,一个人买的少,但今天人多,所以季明珠的米还是很快就卖完了。
卖完了米,黑市又没有季明珠想买的,她也不爱凑热闹,于是很快就走了。
背着背篓,提着黑布围着的鸡崽框子,季明珠小心的走出了黑市。
县城里的人不少,季明珠没找到隐秘的地方,最后只能进了公共厕所。
这个公共厕所简直有毒,里面的味道估计堪比八级生化毒气,季明珠一进里面就强忍着不让自己晕厥,飞快的从农场里把大米拿出来,然后又用平生最快的速度跑了出去。
扶着电杆猛的呼吸了好几口新鲜空气,季明珠才感觉从新活了过来,也不知道那些上厕所的人是不是鼻子出问题了?这么猛烈的味道居然都能坚持几分钟。
在心里嘟囔完了,季明珠忍着恶心,告诉自己一定要把那股味忘了,要不然今天肯定吃不下饭。
买米的那位老奶奶说自己姓李,家就在纺织厂家属楼。
季明珠对县城不算熟,不知道纺织厂在哪里,不过纺织厂在县城很出名,所以季明珠随便找一个人问就问出路来了。
纺织厂家属楼的确离黑市不远,季明珠只走七八分钟就到了,现在纺织厂的工人大部分都还在厂里上班,所以季明珠一路走来没有遇见多少人。
当然就是遇见了,这里的人都不认识季明珠,所以她们也不知道季明珠是来干什么。
李奶奶家住在二零三,就在家属楼二楼楼梯口往旁边数的第三间,很容易就能找到。
李奶奶外表穿得普普通通,没想到却是有钱人,为啥季明珠知道?
因为一进李奶奶家门,季明珠就看见了座钟,收音机,缝纫机,还有整套的家具。
这些东西在六十年代,绝对是高档奢侈品。
可以说,在这个年代,有很多人家买不起这其中的一件,买得起的也有很多弄不到票。
而李奶奶既买得起,又能弄到票,就可以证明她家绝对不错,而且还有钱。
虽然李奶奶家的东西比较稀罕,可在后世季明珠却见多了,所以她只是瞄了一眼就没再看了。
季明珠的表现让李奶奶高看了一眼,毕竟能保存住本心的人可不多见,更多的可是一看见这些东西眼神里就尽是羡慕或者嫉妒的人。
价钱已经是事先讲好的,所以季明珠和李奶奶没有再说什么,两人愉快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因为对季明珠的印象比较好,李奶奶还交代季明珠,以后如果有好东西或者稀罕东西尽管来她家,价钱好商量。
能和一位大主顾长期保持好关系,季明珠自然不会说不,愉快的和李奶奶聊了一会儿天,季明珠才走了。
出了门,季明珠就直接往百货商场走。
安阳县的百货商场离纺织厂家属楼不算太远,以季明珠的速度很快就能到。
安阳百货商场的房子是整个阳安县最高的建筑,共有四层楼,在全部一二层的楼房包围中百货商场简直是鹤立鸡群。
百货商场里面的东西还算齐全,包括了衣食住行,还有很多对于现在来说很珍贵的物件,比如说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
季明珠对自行车还是很有兴趣的,毕竟要是有了一辆自行车,要去哪里都能方便多了。
不过等看到自行车的价格后,季明珠就默默的捂住了自己的口袋,因为商场里的最便宜的大金鹿牌自行车就要一百五十块,而贵的飞鸽,凤凰,永久,红旗等牌子的自行车也全部要两百多到三百八左右,并且还全部要自行车票。
其实季明珠有农场,要凑够一辆自行车钱不算太困难,只是现在的自行车实在太珍贵了,就是整个安山大队也没有一辆自行车。
家境最好的队长都买不起一辆自行车,季明珠不过是一个孤女,如果到时她真买了一辆自行车,那稍微有一点脑子的,绝对都会知道季明珠有问题。
枪打出头鸟,季明珠并不蠢,所以她绝对不会为了一时方便而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
原本季明珠还想在商场里逛一会儿,只是里面的营业员实在是太欺人,因为季明珠衣服上的补丁太多,他们居然不让季明珠靠近柜台。
虽然知道营业员的表现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的常态,但季明珠可不想受气,谁还不是小公主啊!于是她干脆就去买了麦乳精,然后回家了。
出去时季明珠还在想,牛什么牛,总有一天,你们会求着我进来的。
喜欢在1967年的生活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在1967年的生活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