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明珠重生在六零

第 44 章

明珠重生在六零 言之宴 3693 2021-04-02 11:22

  姚明珠把田兆明的信折叠起来, 珍惜地放在了姚奶奶给的一个盒子里, 里面装着这几年田兆明寄回来的信以及信封。然后锁上, 似乎把一切心思都关上了。

  第二日, 杨香莲从镇子上回来了。

  村里人指指点点的, 议论着这丫头可惜了, 还有的说着陈国强, 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而吴志国呢,悄悄地在人群里,神色不明地看着杨香莲。

  把屋子给杨香莲住的陈大丫却是生气了。自己虽然也老是抱怨大哥对她不够好, 可真真出事后才知道究竟如何。见到这个罪魁祸首回来,满脸怒容地把杨香莲的东西从屋子全部扔了出来。

  大伙看着热闹,原本以为杨香莲会跟陈大丫闹的, 却没想到杨香莲只是把东西收拾了, 然后出了村子后去了镇子。最后再也没有回来。

  村里的人后来打探,听说因为这件事杨香莲是苦主, 于是让杨香莲提出条件, 他们可以特使特批满足她。

  杨香莲做梦都想回城里, 于是对镇上的干部说, 她不想生下孩子, 也不想留在伤心的地方。

  于是, 杨香莲被安排回了城里。

  只是这件事情过后,各级的巡查更加严格了起来。村民们在镇上走着走着,也许下一刻就会被带走盘问。一时弄得人心惶惶。而随着这事情而来就是破旧立新的活动, 从市里到县里再到村子里轰轰烈烈地搞了起来。

  村里要求烧掉以前的东西, 不准私藏。否则被逮住后就当反派给定罪。

  姚奶奶想着地窖的东西,沿着封住地窖口子的花坛绕了两圈,实在找不出破绽,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同时,村里三线建设的报名真是开始了。

  姚明珠也正式跟家里人提出来,想要去三线建设。

  姚耀荣和孙云芳心里有些不舍的,但也知道孩子大了,未来的路要自己走。可姚家只有一个孩子,心里担忧不可避免。

  孙云芳和姚耀荣说了他们不鼓励,但也没有强烈反对。

  姚奶奶却舍不得自己一手带到大的孙女,是第一个反对,也是反对声音最强烈的,“阿珠,奶奶年纪大了,活不了多久了。”

  “奶奶,你别说这种话。你可要活一百岁呢。”奶奶如今才六十多,好好保养身子,活一百岁,好好见识见识未来的世界,“到那时,我带你出去看看,国家一定很繁荣的。”

  孙女这话虽然哄得姚奶奶很高兴,可想着她去西南那么远的地方,姚奶奶还是摇了摇头,“你别说了,那么远,我不同意你去的。”

  “奶奶,我如今留在家里也是在生产队干活,还不如出去试试呢。”姚明珠道。

  “不行,你去哪里能做什么?听说修铁路,建桥梁的都是些汉子,你一个娇滴滴的女娃子怎么能干那活?”

  “奶奶,修铁路建桥梁也有其他的工作的,比如后勤,还有一些轻便的活计都是女人在的。奶奶,我主要是想去见下世面啊。听说那修铁路建桥梁的总工程师可厉害了,有的人去过咱们的邻国学习的。听说他们能画图纸,还能通过计算,把图纸上的东西给变成现实。奶奶,你当初不是说爷爷就喜欢整些桥梁模型什么的。我也很喜欢的。我想去看看,到底怎么建起来的。你让我去把,让我去吧……。”

  说到姚明珠爷爷,姚奶奶有些怀念,四十多年了,有些记忆早已经模糊,可那人的样子一直在姚奶奶的脑海中回荡着。

  听着孙女喜欢这个,还因为爷爷想去那边看看,姚奶奶心里有些动容,但还是摇了摇头,“阿珠,你可奶奶的命根子啊。你若出了什么事情,奶奶怎么办?”

  “奶奶,你放心吧。肯定不会有问题的。修建桥梁和铁路的总工程队都是部队派遣下来的人,只要跟部队走,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再说,奶奶,你不是知道,兆明哥也是去那边么?”

  姚奶奶点点头,田兆明要去三线建设她是知道的,可兆明是男人啊,姚明珠却是个闺女。

  “奶奶,你放心,每年我都会回来看您的。再说,我要是待得不习惯,肯定会申请回来的,你放心。”

  可无论姚明珠怎么说,姚奶奶都不同意,姚明珠有些气馁。

  其实姚明珠想去三线,不仅仅是要避开那段黑暗的日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上辈子在西南三线建设时对姚明珠照顾有加的老工程师,姚明珠后来认他做了干爷爷。

  干爷爷姓陈,因为年轻时在国党做卧底,几次更换其身份,后来有一次任务,干爷爷受伤失去了记忆。

  是当时与干爷爷联络的同事找到了干爷爷,后来俩人继续一起工作。解放后,干爷爷就开始寻找其自己的来历。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更好地隐藏在国党内部,干爷爷最初在人民党内部留的资料也是假的。如此一来,干爷爷彻底失去了自己身份的线索。他忘记了过去,只剩下了当下和未来。

  因为在驱逐国党逃离大陆的过程中,干爷爷立了几次大功。后来按工轮赏,干爷爷就当了一个市里规划局不大不小的一个官。

  可官场的生活干爷爷真的很不习惯。于是琢磨着更换部门。

  因为是市里规划局的,干爷爷就跟城市建设这一块打起了交道,渐渐喜欢上了这一块,于是申请调到了城建。后来国家见全国经济严重畸形发展,主要是经济集中沿海一带。于是国家调整计划,开始发展内地,西南,西北片区的建设,统称三线建设。

  很多厂开始往大陆中间城市迁移,又架起了南北的铁路。而西南这边因为丘林地带,路是一个大问题。于是西南的铁路,桥梁工作被拿上日程。

  干爷爷对这方面真的是很喜欢,于是申请到了建筑院,然后调到了这边。

  不知道是不是以前对这方面有了解和系统地学过,干爷爷说他到了三线,建设起桥梁和铁路就像鱼儿到水里,欢快又自由。

  姚明珠上辈子看过干爷爷的画的图,真的很精细又漂亮,还很神奇。当图纸上的东西一点点在眼前变为现实后,干爷爷总是会站在上头高喊一声,同时让姚明珠做两个下酒菜就开始唠叨起来。

  总是说自己这辈子能想起过去就好了。

  只是可惜,干爷爷也被那场运动波及了。因为忘记了过去,又展现了建设方面绝佳的天赋。干爷爷被人告发了,说他是反派,窝藏在人民内部,企图瓦解人民的基石。

  然后被下放到了农村,住了牛棚,被斗。

  后来姚明珠利用探假寻了过去,却得知他已经离世了。被村民简单地埋在了山林边缘,连个碑都没有。是姚明珠找了旧的木板刻的。

  姚明珠当年在三线,多亏了干爷爷的看顾,也是因为他是总工程师,姚明珠在三线日子过得也不错的。只是可惜她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后来时代好了,姚明珠也去过,想为干爷爷迁坟,可那个地早已被修成公路。这样一来,真的是尸骨无存了。

  上辈子每次想起来,内心都充满了内疚和遗憾。

  这辈子重来时,她就有打算要去三线建设。也想过,无论如何也得保下干爷爷,即使保不下来依旧要被流放的话,也得打点下,怎么也要救下干爷爷的命。

  姚明珠之前想过全家离开,但是却不现实的。姚家底下还有东西,那些是姚家祖祖辈辈存下来的。姚奶奶不能放弃,姚耀荣不会的。所以琢磨一段时间后,姚明珠就决定自己一人去。

  而让姚明珠放心离开的原因是,姚家村的情况如今跟上辈子完全是两个极端。

  上辈子姚家村贫苦,大伙都是斤斤计较,一点摩擦就会被无限放大。但这辈子日子好过了,大伙儿心气也平和,大家相处也和和气气的。更何况,这几年,因为姚家的努力,村里慢慢也开始接纳姚家了。特别是姚奶奶用灯草治风湿的手艺,那是一个治疗就一个准好。

  村里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毛病,每次来姚家让姚奶奶烧一烧,比医院的药都还管用。而姚奶奶并不要村民的钱,只是偶尔村民过意不去,会带点家里的蔬菜,鸡蛋之类的。

  这样一来二往,姚家跟村里的关系到达了空前的和谐。

  这也是姚明珠放心离开的原因。

  只是如何该让奶奶答应呢?这是个愁人的问题。

  姚明珠想着让姚奶奶答应去三线建设,姚奶奶则是想着怎么打消姚明珠的想法,还把孙云芳和姚耀荣也拉进了她的队伍,说着他们家只有姚明珠一个孩子,若是去那边出了事情怎么办?到时候他们家可就完了。

  孙云芳和姚耀荣听姚奶奶这话,也有些担忧起来。劝着姚明珠不要去三线建设。孙云芳还说,若是不想在村里上工,她就去镇上外婆和姑婆家拜托下,若是城里有机会,可以把姚明珠弄到城里去。

  姚明珠有些郁闷,没想到原本中立的父母会反对。如今一家四口有三人反对她去三线建设。口舌都要多费三遍,而关键她还不知道怎么说服这三人。

  可大伙都没有想到,在姚奶奶与姚明珠博弈的时候,村里贴出了去三线建设的名单,名单上明晃晃地写着姚明珠三个字。

  姚明珠有些吃惊,她自己没有报名,自己怎么突然报上去了?到底是谁做的?

   喜欢明珠重生在六零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明珠重生在六零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