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顾公公它貌美如瓜

与狸奴

顾公公它貌美如瓜 轰中凌乱 4188 2021-04-02 10:49

  昌城,北芒山脉, 荔枝峰。

  岭南之地, 自古以出产荔枝闻名, 几乎横贯了整个广省的北芒山脉更是如此。

  荔枝峰,顾名思义,因该峰的水土、位置绝佳,出产的荔枝核子小, 果肉多,甜度极高。将核子沿着荔枝上的缝剥开, 若一个不小心, 用力过猛,果汁就会溅出来。

  作为一只食谱广泛的基因变异种猫, 这是偏爱肉食还有咸口的顾菊菊难得地喜欢的水果之一。

  尤其是酸甜爽口的妃子笑。

  相比于许多荔枝种类,妃子笑个大,汁多, 容易剥壳。相对的, 它的甜味普遍低于其他的许多荔枝品种, 若是出产地差, 或者当年的气候不适宜,那买到酸而不甜的妃子笑的可能性, 就会很高。

  气候的变化难以左右,但北芒山脉的荔枝峰, 却是占尽了地利。此处出产的妃子笑, 总要比其他许多地方的来得甜些。若不是国家在产地溯源上严格把控, 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地保护及溯源制度,市场上冒用荔枝峰名头的现象,可就要泛滥了。

  当然,现在是11月下旬,冬日。距离能吃到荔枝的日子,还有整整半年甚至更久。

  唐小仙由此断定顾菊菊将她拉来荔枝峰,还一副“这是秘密”的模样,绝不是为了吃几口清甜可口的荔枝。

  ……

  ............

  吧。

  这喵的记性,还真的有可能将这趟行程当做荔枝之旅。

  所幸,顾菊菊没有犯傻。

  秦槿的SUV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深入,绕过几处景区、几处荔枝种植林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这是一处有八百多年历史的道观,清澈的溪流自山间蜿蜒流下,在道观的大殿前汇聚成一个小湖。有石廊迂回着,从大殿前的广场一直延伸到上湖心的风雨亭。

  一行四人并一猫在道观的停车处下了车,顾菊菊就迫不及待地“喵呜”出声,率先往道观的后山走去。

  诚然,猫咪的腿相比于人类要短上许多,但它们行动敏捷,走得快,顾菊菊迈着“小短腿”,轻轻松松地走在了众人的面前。

  因为是工作日,前来道观的行人并不多。顾诚上班去了,秦槿跟同事调课,请假一日,专程挪出时间来陪他们。

  冬日里空气湿寒,山里尤甚。唐小仙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脖子上为了条毛绒绒的大围巾,依然冷得瑟瑟发抖。

  好在爬着山,没多久就暖了。

  顾菊菊的目的地并不远,爬过一小段石阶,他们就看到了一处巨石。

  石上一行大字,上书:与狸奴。

  笔致圆融而遒劲[1],唐小仙一眼看去,就犯了职业病,快步跟上顾菊菊,凑到那巨石下仔细打量:

  与狸奴

  窗外溪寒涧自冰,我与狸奴不出门。

  怀拥绒团狐裘暖,便作闲人又何妨。[2]

  题名者,赵谨。

  赵谨,宋王公子,齐朝兴平年间的著名人物,第二代宋王的幺子。前半生淌游山水,作出了许多动人的诗词。

  唐小仙对这位宋王公子的了解仅限于他的著作,对他的书法造诣知之不深,分辨不出这题字之人的笔迹是否为正主。

  况且,这诗作得随意,似有打油诗之嫌。以赵谨流传下来的诗作对比,有很大的出入。

  唐小仙正专注着,小腿处有毛绒绒、暖乎乎的东西,蹭过来。

  就听顾菊菊“喵呜”地叫,将她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只见橘猫的尾巴,正扫着在两个凹陷的小坑。

  唐不语的眼神好,一眼就看出了小坑的形状:“是猫爪印子。”

  秦槿说:“嗯,菊子喜欢来这里玩,就是因为这里有两个猫爪印,据观里的道长说,发现这爪印的时间至少要追溯到400年前。当时,这里还是前宋王室的专属道观,在这里修行的都是封地里的王亲贵族。”

  这样的话,是宋王公子赵谨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唐小仙蹲下身,看着顾菊菊人立起来,将两只白手套爪子放进小坑里,满足地叫:“喵嗷~”。

  还别说,这小坑跟顾菊菊爪子的大小挺相近,两只猫掌放进去,几乎吻合。

  唐小仙明白它喜欢这对小坑的原因了,感情是从数百年前的某只猫咪身上找到了亲切感。

  这方巨石坚硬得很,一只柔弱的小猫咪是不可能将小爪子一掌印在石头上的。唐小仙将顾菊菊的爪子拨开,看了两眼,确定这是人工开凿的。

  唐小仙再细细往下看,在这猫爪印的下边看到了一行不明显的小字:“抱猫居士”。

  “噗!”唐小仙笑出声,这给自己起雅号的风格,还真同赵谨很相似。

  这里的环境使然,字迹能保存至今,倒是有极大的可能性。

  若真的是那位宋王公子所作,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又要有所增加了。

  “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贵族子弟。”

  唐小仙点头:“嗯,这么重要的史料居然没受到重视。”

  说完,唐小仙徒然安静下来。

  空气,似乎又冷了些许。

  唐小仙:“……”

  僵硬地转头,正对上一双褐色的眼睛。

  顾菊菊已经惊跳起来:“喵!!!”

  怎么又是你!!!

  ——————————————

  祁容。

  一位阴魂不散的女士。

  自从在飞机上遇见后,明宪和顾菊菊就一直在和她“偶遇”。今天,更是如此。

  这个人,出现得突然,几乎是无声无息,除了一直保持警惕的唐不语外,其余众人都在看着那对猫爪印子,就连她的靠近都没能发现。

  不过,在她出现的那一刻,唐不语就将她牢牢定准了,祁容和唐小仙两人看似离得挺近,若是要出手,却并不容易。

  看到顾菊菊和明宪警惕的态度,唐不语确认了自己的猜测,这位不请自来的女士果然有问题。

  然而,祁容对他们的防备视而不见,从容地站起身,用手点着下巴,淡定道:“传闻宋王公子赵谨,一生无妻无子,终日与山水狸奴为伴。那只狸奴,是史料有载的,少数未被异种军收编的基因变异种。”

  在古代,基因变异种被称为“异种”,一开始曾被视为妖类对待。人们或将它们视作危害扑杀,或视作妖仙供奉,很少有哪个人会以寻常智慧物种的眼光看待它们。直到宋末齐初,北镇王以一支“异种军”横空出世。

  不过,现在可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祁容的出现,实在过于巧合。因为顾菊菊的心血来潮,众人才来到了荔枝峰,但祁容的到来却如此突然,毫无预兆。她对于基因变异种的了解,同之前的数次碰面的“巧合”,这些因素合起来,真令人不敢轻信。

  就连唐不语,都怀疑起自己是不是在哪里出了纰漏,令得一行人被监听、跟踪。

  一对五,祁容却没有半分不适,她朝唐小仙笑了笑,道:“许久不见。”

  这话让唐小仙惊了:“什么?”

  什么好久不见?

  就听祁容道:“你小时候,我见过你,当时你被你爸爸抱着,在京城岳氏老宅晃悠。”

  这个唐小仙倒是有印象,大约5/6岁那年,京城召开一次重大会议,许多专业人士都被邀请去了。大会连续开了许多天,当时的叶曦任务重,走不开。于是唐大仙(当时还没人叫他这诨号)带着唐小仙,借住在岳氏老宅里,同岳重山一家比邻而居。

  唐大仙是一名“修仙者”,一直坚持着“修仙者”的良好习惯。早起早睡,散步运动打坐读书怡情冥想,这些习惯从不间断,即使在开会期间也不例外。

  但是……令唐小仙感到奇怪的是她的年龄:“应该是的,您当时也在岳氏老宅?请问你的年龄……”

  这话可不大妥当,明宪悄悄捏了一把汗:一般的女性可不喜欢被人问到年龄。

  好在,祁容的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

  她道:“我今年有42了,当时是作为特邀人员参加的会议,你爸爸应该还记得我。当年那场会议,事关各地基因变异种的出土文献,我主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基因变异种。”

  “当时,新一代的基因变异种还未诞生,老一辈的尚未故去。这批基因变异种与它们的伙伴,从全国各地带回了重要的信息,而我是当时的翻译员与研究人员之一。”

  是吗?

  看你的面相,可不像是年过40的人呀!

  唐小仙和其他人,可并不敢信她。

  ———————————————————————

  【小剧场】

  当年,顾菊菊第一次来到这座摩崖石刻下,看到这对猫爪印子。

  瘦美的橘猫将两只爪子放进去,爪掌在小坑里还留有很大的空隙。

  一点挤压感都没有。顾菊菊心想。

  猫咪热爱钻进狭窄的空间里,顾菊菊也不例外。

  于是,聪明的顾菊菊发奋向上,将自己从一条瘦猫吃成了一坨橄榄球猫。

  再将爪子放进去,果然刚刚好。

  顾菊菊满足地:“喵~”

  顾怀殷注:这绝不是你吃得多的借口。

  ※※※※※※※※※※※※※※※※※※※※

  占个坑,坑还没填完,具体长度以23:59前最后一更为准。

  ——————

  ——————

  注1:书法的形容取自对虞世南的描写,虞世南,南北朝至隋唐的书法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注2:打油诗是蠢作者瞎写的。其中一句“我与狸奴不出门”取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太冷了,我和猫都不想出门】这句话萌得我心肝颤!!!!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我要一只小肥啾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喜欢顾公公它貌美如瓜请大家收藏:(321553.xyz)顾公公它貌美如瓜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