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农家小财主

第五十一章摆摊交税

  “你们这个摊长期在这儿摆?”女人开口不问价格不问货,只问摊摆多久。

  “没有没有。”这是占道经营,貌似这个时代还没有城管啊:“就今天,明天就没空来卖了。”

  “噢。”女人点了点头:“那交税吧。”女人扯了一张票递给柴雨晴:“临时摆摊,收税两毛钱。”

  啊?

  噢!

  也对,税这个东西无时不存在的。

  交了税就是合法存在的。

  顾海刚想说什么,柴雨晴连忙使了个眼色递了两毛钱给对方。

  两毛钱而已,总比撵得东躲西藏的好。

  “我们要是长期在这儿摆又怎么样?”顾海倒是想知道这种情况。

  “长期摆摊该按月收费了。”柴雨晴道:“我明天就要报名了,哪有功夫长期摆。”

  话说,她还等着顾海卖完了好分钱,学费可还在这些货上。

  “你没时间我有啊。”顾海拍着胸脯道:“我来卖。”

  “就这么点人,一支笔要是不掉可以用一学期了,你卖给谁呀。”可不像三十年后的娃,三五天又没笔用了,一买也是一大把。

  顾海愣了一下,他有的是时间,却没有顾客也是麻烦。

  算了,还是加油卖吧。

  “来来来,走起都来,小朋友们别错过优惠。”顾海的吆喝总让柴雨晴想起后来热闹的夜市。

  容不得她多想,不能让自己的学费被压在货上,柴雨晴也抓紧了推荐。

  “这橡皮擦好大一块,你看看,厚实着呢,又好用又便宜,买了绝对不会亏。”柴雨晴抓着铅笔道:“铅皮橡皮擦,买一套优惠一分钱。”

  她突发其想,两件物品搭起来卖,虽然少赚一分钱,但能销得更快。

  果然,会算的家长们就走了过来,你一套我一套的生意相当好。

  只可惜时间太短了。

  半天的赶集时间,柴雨晴这边文具盒还剩下一个,铅笔橡皮擦还剩下十来支。

  “总的说来是赚了。”顾海却很兴奋:“我明天再来卖吧。”

  明天都开学了,该买的都买了,别说守一天了,就是守三天都一样无效。

  两人一算帐,除掉成本还能赚二十九,当然,存货还没算,一共有六块的成本。

  “要不这些存货折成本钱吧,我买下来。”做生意总要担点风险:“这次的合作到此为止。”

  “别,小柴妹妹。”顾海却摇头道:“钱咱们分了,东西就给你了,不算钱,挣钱的好事你都想到了我,我也不能这么小气。”

  这是要送给自己?

  柴雨晴一向没有贪便宜的心思。

  顾海却是很执着,他是看出来了,柴雨晴人小鬼大脑子可好使了。

  “以后你有什么生意记得找我。”顾海指着农贸市场那边的一个房子道:“工人村23号房是我的。”

  这家伙,难不成还是工人?

  “什么工人啊,上班那点工资养不活我。”顾海道:“我把铁饭碗摔了,自己出来折腾,我爸差点没打死我。”

  好家伙,这个年代可是流行接班的,有铁饭碗娶老婆也好娶很多。

  很多农村里的漂亮姑娘做梦都想要嫁一个工人。

  还美其名曰:一工一农,一辈子不受穷。

  没想到这个顾海居然这么牛B哄哄的。

  “那叫上什么班啊,完全是混日子。”顾海道:“我顶的我爸的班,坐办公室里,每天上班泡一杯茶,拿一份报纸,干得最多的活就是擦一下我自己的桌子……”

  这个时代的工人大多都是这样混吧。

  国营单位,铁饭碗,人一辈子都是国家的,国家包干了,工龄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分房子了。

  “别提了,我家分的房子就是一个狗窝,二十个平方,住着我爷我奶,我爸我妈,我和我妹妹。”顾海苦笑道:“说出来是人人羡慕的工人村,我宁愿住你们家农村,连猪牛都有单独的圈舍。”

  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工人每个月有工资拿,农民完全是地里刨食,还得靠天吃饭看收成。

  “不能当农民,但也不能当工人。”顾海咬牙切齿:“我发誓我要当有钱人。”

  理想很崇高啊。

  “那就经商。”这个时代本就是商人的天下。

  “对,我就是要经商。”顾海神秘的说道:“说了你也不知道,人家现在有钱的人叫万元户,万元户是什么概念?我也要当万元户。”

  是了,这个时代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万元户。

  柴雨晴心里一惊,这个顾海其实还真是不错的搭档:有胆有识有理想,为人也不算抠门,挺好的!

  要不,在干一票!

  柴雨晴提出长期合作。

  “卖什么?还是文具?”顾海有的是兴趣和精力。

  “不,是衣服,毛衣毛线。”毛线慢慢的开始要盛行了,柴雨晴记得那个时候的农村妇女,不是在做鞋底就是在织毛衣。

  清江镇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在卖这个东西。

  那是什么鬼?

  等听了柴雨晴表述一番后顾海佩服得紧。

  “我也是上次我们班长说她的毛衣是她妈妈在县里买的,我去市里打批发看见了才想起。”柴雨晴道:“不过,马上就开春了,估计着销路不是太好,这东西应该是秋天才开始好卖。但是,我们可以卖别的。”

  别的又是什么东西?

  连衣裙啊。

  确切的说,柴雨晴想要说动顾海开个服装铺子。

  服装店说不上,那是高档上的代名词。

  什么样的地方说什么样的情况。

  这个小镇上只能卖点大众化的东西。

  但就是这样大众化的,家家都买得起的,依然会有销路能挣钱。

  顾海听了跃跃欲试,立即就要行动。

  最后二人决定找一个铺子。

  人来人往最多的地方不是菜市。

  顾海带着柴雨晴走到了工人村,就是菜市场门口,指着一楼的窗户道:“呶,我家就这里,以后你找我在这儿喊一声我就出来了。”

  “还挺好找的。”标志明显,一喊就应。

  “就是太杂了,人来人往的,遇上赶场天别想睡觉,天不亮就闹起来了。”顾海摇头叹息:“我有钱了一定要换个大房子。”

  貌似,这个时侯房子还没有商品化吧。

   喜欢重生八零:农家小财主请大家收藏:(321553.xyz)重生八零:农家小财主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