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猪场
老人家转身走向牛车, 捡起一块瓦罐碎片, 叹了口气道:“你说吧。”
叶韶光拍了拍手, 笑眯眯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能到您家坐一会吗?”
老人家看了眼叶韶光, 又看了眼王百华, 这两个人眼神干净, 面相和善,想来不是什么大恶之人,而且几个儿子媳妇都在家, 就算他们俩想要使坏,也奈何不了自家。
想到这里,老人家爽快答应了。
他家就在村口不远处, 走路只需要十来分钟, 坐牛车不过三五分钟。老人家解开绳子,拉出板车, 将板车推到不远处的大树下, 手一扬, 一车的瓦罐碎片尽数被倒掉。
他把板车重新绑好, 拿出干草喂了喂前面的大水牛, 朝叶韶光跟王百华道:“上车吧。”
叶韶光手脚并用爬了上去,捉着板车的两边不敢撒手。王百华从后边跳上车, 欲欲跃试道:“老大爷,我帮您赶车吧。”
老人家看他毛毛躁躁的哪里敢把牛车交给他赶, 他瞥了王百华一眼, 扯起嗓子道:“坐好咯。”
说着,他扬起鞭子轻轻一晃,随着鞭子落下,大水牛哞了一声后跑了起来。
微风拂面,吹乱了额头前的碎发,掀起一阵呛鼻的灰尘。叶韶光拿出手绢捂住鼻子,扭头问老人家:“老大爷,你家做瓦罐的手艺是祖传的不?”
她想要用瓦罐替代玻璃玻璃瓶,但瓦罐易碎,不知道能不能加强瓦罐的硬度,做到跟玻璃一样。
“祖传的,从我老太爷那辈开始做瓦罐,传到我这一代已经第四代了。”
说起瓦罐的历史,老人家的双眼亮得发光,一脸自豪。
叶韶光哇了一声,举起大拇指夸道:“怪不得你家的瓦罐做得这般好。”
老人家看向叶韶光,心想这个女娃子还挺有眼光。他拉紧绳子,喊了一声‘停’。大水牛猛地停下,扬起一阵灰尘。
“咳咳咳。”
叶韶光扇了扇眼前的灰尘,眯着眼睛往前看,只见不远处有一座大院子,前院多用茅草和木柴搭建,后院建了一排十来间泥土屋,一眼看过去震撼非常。
老人跳下车,拉着大水牛往前走。前面的路不好走,得拉着绳索牵引才能把大水牛拉进院子里。
叶韶光见老人家下车了,也想跟着跳下车,正扶着两边的木头准备往下跳,忽然听到老人家道:“别跳,坐着吧。”
叶韶光呼出一口气,她胆子小,就算老人家不出声,她也未必敢跳下去。
王百华抓着木头一跃而下,下车后拍了拍手嘚瑟道:“姐,你坐着吧,我跟老大爷一起走。”
他从车尾绕道车头,傻兮兮地摸了摸大水牛的双角,感叹道:“这水牛真肥。”
长水村也有一头大水牛,不过村里的大水牛养了不到两年,加上没什么吃的,以至于大水牛被养得十分瘦弱,比不上眼前的这头大水牛。
有人夸自家把大水牛养得好,老人家自然高兴,他难得露出几分笑了,把鞭子递给王百华:“你试试。”
王百华笑裂了嘴巴,挥着鞭子在一边恐吓大水牛。他只是单纯恐吓,根本不敢动手去打他。
进了院子,老人家将大水牛赶进牛棚。牛棚很干净,里面放着好几捆晒干的野草,地上没有大水牛的粪便。
这个牛棚只做临时用,往里面走还有一个更大的牛棚,里面那个牛棚才是真正关大水牛的地方。
王百华绕到车后,抬起手:“姐,我扶你。”
叶韶光搭上王百华的手,扶着木头往下跳。
“叶韶光?你是叶韶光吧?”
屋里跑出来一个女人,她是老人家的孙女小妹,今年十五岁。她在全水镇见过叶韶光,知道她这个人。
突然在自己家里看到闻名全水市的大红人叶韶光,她不免激动不已,三步作两步走了过去,一把揣住叶韶光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叶韶光的脸看。
她来得太突然,叶韶光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做出防备的动作。
小妹一把抱住叶韶光,高兴道:“错不了,你就是叶韶光错不了。”
王百华扯开小妹,皱眉道:“干什么呢?”
老人家走了过来,拦住小妹:“站好了!”
训斥完了小妹,他看向叶韶光,拧眉问:“你真是叶韶光?”
叶韶光迟疑道:“我确实叫叶韶光,但不确定是不是你们认识的那个叶韶光。”
小妹插话道:“你是不是长水村的叶韶光?”
叶韶光点了点头,小妹抱住老人家的手臂,激动得跳了起来:“爷爷,她就是长水村的叶韶光,就是那个要让咱们吃上肉的叶韶光。”
老人先是眯着眼睛看了叶韶光一会,随后收敛起一身的冷漠疏离,乐呵呵道:“哎哟,原来是叶韶光啊,欢迎欢迎!”
他差点把叶韶光当贼防了。
叶韶光挽起耳边的碎发,怪不好意思道:“我有那么出名吗?”
小妹猛点头,叶韶光真的很出名,全水市下到三岁,上到八十岁,就没有不知道她的人。听说叶韶光是个有大福气的人,她前段时间跟着大教授下乡做指导,她所到之处,人贩子被捉了,小偷改过自新了,懒婆子懒汉子也开始种地了。
她的影响力巨大,现在各个村子都希望叶韶光能到自己村子走一趟,好沾一沾她的喜气。
叶韶光讪笑,准备说些客气话烘托气氛。她还没开口,小妹抢先道:“爸爸、妈妈、大伯、大伯娘·····小弟,小妞,快来啊,叶韶光来咱们家了!”
话落,屋里涌出来二十来人。他们直接走向叶韶光,围成一圈,将叶韶光围在圈里,看着叶韶光跟看猴子似的开始说了起来。
“哎哟,她就是叶韶光啊,长得真标志,十里八乡的女娃子都没她好看。”
“没想到叶韶光长得这么好看,我还以为叶韶光是个膀大腰粗,屁鼓脸圆的肥婆娘呢,没想到是个二八年华的小女娃。”
“爸,让你不听我姐说话,我姐早说过叶韶光长什么样了。”
“她穿的衣裳真好看,妈,咱家还有布吗,我也要做一套一模一样的衣裳。”
“我也要,我还要做一双鞋子,要跟她脚上穿的一样。”
有人上前捏了捏叶韶光的脸,一脸惊讶道:“热乎乎的,咱们可算是看到叶韶光真人了!”
叶韶光笑僵了脸,她是人不是鬼,当然是热乎乎的了。
王百华挤入人群,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姐,你真出名。”
所有人看看向他,有人问小妹:“他是谁?”
小妹看到没看王百华,随口道:“不认识。”
王百华哼了一声,指着自己的鼻子大声道:“我叫王百华,是长水村四队的副队长,你们竟然不认识我。”
众人对他一点兴趣都没有,没等他把话说完已经四散开来。
老人家上前,笑眯眯道:“韶光啊,进屋喝茶。”
叶韶光拉了拉王百华,拉着他跟上老人家。进了屋,老人家倒了三杯白开水,一杯给了王百华,一杯给了叶韶光。
“家里简陋了点,请坐吧。”
叶韶光找了一张最靠近老人家的凳子坐下,小小地抿了一口茶,直接开门见山道:“老大爷,我对你家的瓦罐很感兴趣,不知道你家能不能做出跟这个瓶子一样的瓦罐。”
她掏出一个罐头瓶子,递到老人家面前。
老人家拿过瓶子,他上了年纪,有点老花眼,得眯着眼睛才能看清楚玻璃瓶子上的纹路。他先是看了看玻璃瓶,然后伸手去摸,摸完后弯曲食指弹了弹。
玻璃瓶被他这么一弹发出‘咯咯咯’的声音。
他放下瓶子,摇了摇头:“做不出来。”
叶韶光已然有了心理准备,听到否定的话一点都不意外,她再次问:“照着这个玻璃瓶做,能模仿几成?”
老人家若有所思起来,他家做了几辈子的瓦罐,早些年也曾名动全水省,但玻璃就是玻璃,瓦罐就是瓦罐,二者除了名字不一样外,在本质上有着天然的区别。
瓦罐做不出玻璃的密度和玻璃的硬度,硬要模仿的话,大概只能模仿两成。
“不多,只有两成。”
他跟叶韶光实话实话,他很清楚自家的瓦罐是什么货色,正所谓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做什么瓦罐吃什么饭,贪心不得。
叶韶光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只能模仿两成少是少了点,但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对她来说,两成已经足够了。
“老大爷,我想订五百个这般大小的瓦罐,您什么时候能做好?”
她指了指一旁的玻璃瓶。
“十天吧,家里的土坯不多了,要做五百个的话得重新晾晒一批新的土坯,还得重新烧窑,得费不少时间。”
“行,十天就十天,我十天后来拿货。”
老人家喜不自禁,欢喜过后忙问:“你不问问价格?”
叶韶光笑眯眯道:“咱们不是说好了按供销社的价格给么。”
她朝老人家眨了眨眼睛,老人家想起了自己让叶韶光赔钱的事儿,挠了挠后脑勺道:“这么小的瓦罐不值钱。”
叶韶光一副‘我很信任你’的表情道:“您说了算,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谈完瓦罐的事,叶韶光少了一桩心事,整个人放松了不少,抿了一口茶问:“老大爷,听说你们村开了一个大猪场,在哪呢?”
“远着呢,从我家这里走得走半个小时才能到,怎么,你要去猪场?”
王百华伸长脖子道:“我们要买小猪崽。”
老人家朝门外喊:“老大,你进来一下。”
他扭头解释道:“我家老大以前在养猪场干活,近来养猪场的情况不好了,才回家帮忙种地。你们有什么想问的都可以问他,他都知道。”
不一会,一个四十来岁的国字脸男人走进屋。
“他们想要去猪场买小猪崽,你跟他们说说养猪场的情况。”
老人家的大儿子人称老黄,长了一副憨厚相,为人老实。听了老人家的话,他点了点头,慢吞吞道:“养猪场准备关了,现在场里还剩下不够三百头猪。”
他看向叶韶光:“我建议你们别去养猪场买小猪崽,前段时间发猪瘟死了不少猪,剩下的那些也不大健康,买回去也养不活。”
她有系统在手,一点都不介意猪发瘟。
“你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老黄看向老人家,老人家点了点头,老黄慢悠悠道:“可以。”
叶韶光站了起来:“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出发怎么样?”
“都可以,随你们的意思。”
老黄还是那副憨厚老实的表情,叶韶光乐呵呵道:“太谢谢您了,咱们走吧。”
老黄转身往外走,叶韶光推了王百华一下,俩人快步跟上老黄。
老黄是真的老实憨厚,说带路就仅仅只是带路,一路上紧绷着脸,一句话都不说。他是走惯了山路的人,一路走得飞快,叶韶光跟王百华得小跑着才能跟上。
走了将近半个小时,三个人来到了养猪场的门口。
养猪场的外围围了一圈围墙,远远的能闻到一股浓郁的猪骚味。老黄推开门,回头道:“走吧,场长在里面。”
叶韶光跟了进去,王百华紧跟其后。
养猪场很大,占地面积宽广,进了屋,一眼看过去全都是黄灿灿的猪圈,到处可见嗡嗡作响的蚊子和苍蝇。
走到一间屋子门口,老黄停下敲了敲门,里面传出‘请进’的声音,老黄推门而入。叶韶光紧紧跟上,进了屋,只见屋里躺着一个人。
叶韶光想这个人应该就是老黄提到的场长了。场长没了骨头似的仰躺在长凳上,不知道是因为饥饿还是因为疾病,整个人看起来面黄肌瘦,跟纸片人似的。
叶韶光主动开口道:“场长您好,我是长水村的叶韶光,想找您买猪崽。”
场长恹恹地扫了叶韶光一眼,随后道:“挑去吧,随意挑,看上哪个挑哪个,挑好了直接拿走,不用钱。”
老黄低声道:“场长!”
场长摆了摆手:“别说了,反正猪场都要关了。”
场长不是大方的人,只是猪场剩下的那些母猪和猪崽,发瘟的发瘟,死的死,根本就没人会要。
叶韶光赶紧说好,拉着王百华去看猪。
出了门,俩人直奔最近的猪圈。猪圈很大,一进猪圈,一股臭味扑面而来。叶韶光捏紧鼻子,快步走了进去。
猪圈里面只剩下两头母猪,两头母猪都恹恹地躺在地上,看着不大健康。一头要死不活地喘着粗气,一头口吐白沫,看起来似乎时日无多了。
王百华嫌弃道:“姐,它们快死了,养不活了。”
叶韶光没说话,吸着气转身往外走,出了门口,她才道:“走,到旁边的猪圈看看再说。”
俩人走向第二个猪圈,第二个猪圈比第一个要小一点。一进屋,王百华被熏得连连后退,捂着嘴巴道:“太臭了。”
叶韶光吸着气不说话,她上前往猪圈里面看,第二个猪圈养的是小猪崽,许是病了的缘故,不管是站着的还是趴着的小猪崽都恹恹的,一点精神气也没有。
叶韶光往里面扔了一把饲料,所有猪崽都一动不动,好像已经失去了吃饲料的能力。叶韶光拿过旁边的棍子往猪崽那里扫了扫,那些站着的猪崽被吓得往旁边移动,趴着猪崽依然无动于衷。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靠墙的地方躺着一只死了的猪崽,不少苍蝇围着那只猪崽嗡嗡作响。
叶韶光胃部翻涌,死死憋着才不至于呕吐出来。
怪不得场长那般大方,原来是因为猪场里的猪都快死了。
叶韶光朝王百华点了点头,快步往外走。出了门,王百华神色萎靡道:“姐,还看吗?”
叶韶光摇了摇头,不用看了,估计其他猪圈的猪也好不了多少。
“走,咱们去跟场长说这些猪咱们都要了。”
王百华瞪大眼睛,一脸震惊地看着叶韶光。但很快,他恢复平静:“嗯,都听你的。”
他想起了阿进婶的话,阿进婶说叶韶光是有大福气的人,阿进婶说了,出门在外,一切都要听叶韶光的话,不管叶韶光想做什么,他都不要反对,乖乖跟着叶韶光就对了。
俩人原路返回,到了屋门口,里面传来说话的声音。
老黄道:“场长,以前您最宝贝场里的猪,您现在是怎么想的?”
场长有气无力道:“我现在依然很宝贝场里的猪,可是老黄啊,场里的猪都发瘟了,卖不能卖,吃不能吃,我能怎么办?”
他叹了口气接着道:“两天,两天足足死了二十头猪,养不活了。反正猪场也要关了,就这样吧。”
王百华看向叶韶光,叶韶光摇了摇头,示意他接着听。
老黄迟疑道:“叶韶光说要买猪崽,要不卖给他们?”
场长坐了起来:“你想让我把发瘟猪卖出去祸害人?老黄啊,认命吧,咱们的猪场不行了。”
老黄不再说话,场长也不再说话。
叶韶光敲了敲门,然后走了进去。虽然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但是叶韶光坦然得很,跟自己不曾偷听似的,笑眯眯道:“场长,场里的猪我都看过了。”
场长掀起眼皮看了叶韶光一眼:“你们走吧,场里的猪不卖不送。”
王百华梗起脖子:“你刚才不是说送吗?”
喜欢六十年代大鱼大肉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六十年代大鱼大肉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