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蓉城人家

第113章 作者后记

蓉城人家 玉海伦 1670 2021-04-02 09:09

  我的长篇小说《蓉城人家》终于在炎热七月流火的夏天完稿了。阅文集团要求长篇小说30万字,每月以6万字的速度完成。

  这部作品我已构思几年了。我在蓉城生活了许多年,我把我自己融入到蓉城人的生活之中。他们对我的友好情谊和热情,感动着我。

  蓉城气候宜人,风调雨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养成了蓉城人朴素安闲生活。

  受历史文化熏陶,人杰地灵,得岷山都江堰母亲河水系滋养,土地富饶,物产丰富。使蓉城人具有文明,善良,好客的性格。安于舒适,乐于享受的脾性。

  我从事写作纯属是受到蓉城浓厚的文化影响和淳朴的风土人情,善良友好的感染。那些和我相处的姊妹们,蓉城妹儿们,大爷大嬸们,导师们,结下的友情谊,促使我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么美丽富庶之地,这么多善良友爱的人们,都是我最值得珍惜和难以怀念的经历。如果我不记录这些感动过我的人和事,历经生活岁月中积淀下来的所感所悟,不把我对他们美好的情感用清丽的文字写下来,我将遗憾终身。

  我对文学的爱好和创作,刚开始的时候仅仅从读书的兴趣开始。

  书,成了我的伙伴。

  那只是一种从阅读引入到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活动中。

  以后,我经常去蓉城图书馆,阅览室。市里的,区里的,学校的,一有空我就往那里钻。

  我试着写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断。然后就将记下来的这些碎片放在那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我再把这些碎片拿出来看时,就能将这些点点滴滴生发开来,既而丰富,扩大我的联想。

  这时,我这才发现我的思维不再是被动的了。我再把这些联想的细节推进,丰富,中间用思想主线连接起来就是一篇作品了。

  我惊喜的发觉,人的自身有许多潜藏的智能,这种智能是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追求知识的结果。

  就像深山里埋藏的宝藏,如果你不去开掘,它就永远沉睡。

  你只有主动去开採,它才能成为有价值财富。

  而我的文学创作灵感,就是得于蓉城这一方水土的滋养,蓉城的这一片天空雨露润育的结果。

  所以我得感谢蓉城。

  美丽而多情的蓉城,这里是我的文学之路开始的地方。

  我的小说里的故事是虚构的,由“蓉城通“玉沐生和他的两个女儿展开来的。但是在他们身上的的确确反映了蓉城人的思想风貌,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

  小说反映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改革开放的波澜曲折,生动有趣的故事。

  这正是处在一个缤纷的时代,更是一个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想话得精彩,也许光茫四射,也许消声觅迹在茫茫人海。

  小说包括四卷:

  第一卷迷茫与彷徨;第二卷也许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第三卷

  产前的阵痛,黎明前的雾霾

  第四卷明天更美好!

  《蓉城人家》里的主人公个性鲜明,感情丰富,形象饱满。他们在改革大潮中表现出各自的思想态度,传统观念与先进思想的冲突,主人公追求理想与信仰及抱负。

  作品热情讴歌美好的情怀,亲情,友谊,爱情,和幽默的生活情趣。

  是当代文学作品里不可多得的,耳目一新,别开生面的小说。

  小说故事构思缜密,巧妙,情节生动曲折,读来兴致盎然,情节推进跌宕有致。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语言文字清丽洒脱,优美流暢,幽默谐趣,可读性很强。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部当代不多见的优秀文学作品。

  最后特别感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王世德教授。南京大学美学名师潘知常教授。特到感谢一直教励我创作的王小玲(rona)姊妹。

  一一作者玉海伦本名陈玉立

  于2018年7月30日凌晨

   喜欢蓉城人家请大家收藏:(321553.xyz)蓉城人家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