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般若部的经典。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正行为、安顿身心、了脱生死的智慧。智慧不同于知识,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公主可明白这其中的差别?”杜宰相缓缓道来。
骊歌想了想:“知识是属于全体的,就像我们学的射、御、数,是固定的东西;智慧是属于个人的,是对待人和事的看法和方式,没有定解。是不是这样?”
杜宰相点头:“公主很聪明,那我们继续。这部经是姚秦鸠摩罗什翻译的。当然,我朝玄奘法师也翻译过。不过鸠摩罗什翻译的流传比较广,所以,这里收藏的还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
“如是我闻。我是听佛这样讲的。佛经是佛的弟子阿难记录的。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所以在经典前阿难都加了如是我闻四个字,我不知道能不能真实反映佛的意思,但我听到佛是这样讲的。”
骊歌若有所思:“就像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的。是不是也应该加上如是我闻?”
“公主说得对。虽然都是一样的教授,但每个人思想境界不一样,所领纳的就不一样。如果孔子的弟子活着,公主去问颜回和子路老师讲了什么,他们说的绝对是不同的……”
两人一个教,一个学,除却饮食睡眠时间,都在书房里席地而坐,虽然身陷囹圄,倒也处对泰然。
骊歌悟性不错,最初几天杜宰相每日只讲一品,到十六品后竟能每天闻解三品。如此,不知过了多少时日。
“我们这也算闭关修炼吧?”骊歌笑。
“如是如是。老夫年纪大了无甚挂碍,公主就不怕永远被囚于此?”杜宰相道。
“这里我仔仔细细看过了,没有通道可以出去,怕也是无济于事,倒不如安下心来闻经证道。”骊歌道。
如此,杜宰相又为她讲了《心经》、《普门品》和《普贤行愿品》。
杜宰相学识渊博,精通儒释道三家之长,他为骊歌讲授旁征博引,生动有趣。
骊歌初入佛法门径,深得义趣,兴致愈高。这日,竟又寻得一个小方匣子,匣面木刻“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两列小字。骊歌打开来看,见其中薄娟十幅,密密麻麻的簪花小楷,清秀灵动,若出女子之手。另有白娟一幅,蝇头小字,几不可见,仔细辨认,竟全为梵文。
骊歌将薄娟展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竟然是十卷经文。
“大人,这又是什么经?”骊歌问。
“这个老夫没见过。”杜宰相接过,“这是般剌蜜帝在神龙年间译出的,民间还没有流传。”
“那寺院里有吗?”
“这……老夫就不清楚了。”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媱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媱席。媱躬抚摩。将毁戒体。”骊歌读得两段,“原来这是讲破魔障的,阿难遇见了爱慕他的摩登伽女,佛知道了派文殊菩萨来救他。可是……于修行比丘来讲,女子真的算是魔障吗?那么我呢……”
骊歌想起了雪慎,独自蜷在书房一角。她小小一团,竟有种难以言喻的哀伤。
杜宰相仿佛看见了自己爱女,进宫前也是这般模样。他不知骊歌心系何人,只道她想听经而不得:“公主想学这部经?老夫虽未学过,不过我们可以一同参究。”
骊歌摇摇头:“我只是想起了故人。”
“公主放心,被困于此是暂时的,我们定有出去的时候。”杜宰相宽慰她。
正说至此,却听轰隆一声,地室穹顶掀开,阳光刺得两人睁不开眼。正不知发生何事,只听一人哈哈大笑:“果然不出本座所料,你们俩都还活着!出来吧,你们俩还有大用。”
这声音是再熟悉不过的雪通。
顶上有宫中侍卫顺篮筐而下,将二人绑了,提出地室。慌忙间,骊歌不舍那卷楞严经文,将十幅娟帛藏在袖中。
两人被蒙上眼,车马辘辘,依稀察觉出了皇宫。再睁开眼,已身处大牢之中。
两人牢间相邻,皆阴暗潮湿,地上满铺稻草,发出酸腐霉味。骊歌探出半个脑袋,指了窗户,向杜宰相笑:“这里比地室好,能见阳光,知晓昼夜。”
杜宰相也笑:“公主倒豁达。只是,他们想拿公主作饵,引陛下前来吧。”
“我的哥哥?”骊歌摇头,“不会,他们高估了我在皇兄心中的位置。皇兄此时怕已到蜀中了吧。”
处决叛逆的圣旨是在两天后下达的。虽没了皇帝,圣旨上依旧红鲜鲜的应天印玺。叛逆大罪,当处极刑,不用待至秋后,定于二十日后,春分时节处决。并告天下,以儆效尤。
消息传到邓尉山已是十日之后。
“这可怎么办……如何是好?”沈珍珠早已习惯依赖落微。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尽管沈珍珠被两弃战乱,失国失家,却还是如当年般善良纯粹,而她所依赖的丫鬟,早已成长为独立香山、背对太湖波涛的英姿侠女。
“小姐放心!”她仍温柔地给她信心、予她安慰,回身却利落地吩咐,“我们即刻启程,八名近侍随我前往。另派十六名姐妹各为四队,分往南北东西寻找雪慎,请他得到消息务必前往京城。余诸姐妹,通知沿途与我邓尉交好之帮,做好联络,以为接应。”
众女得令,纷往准备,竟如训练有素一般,忙而不乱。当日午间,沈珍珠与落微收拾停当,十匹快马,直往京城。
一路行来倒也顺当。落微处事周全妥当,早已将行刑场所打听清楚。入京后直奔西市。
西市龙蛇混杂,历为胡商贸易聚集地。即使战乱起了,京都陷落,但王朝的更迭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唐的富庶丰产,仍有来自波斯、大食、东瀛等地的商人,带来珠宝、弯刀、毛皮、马鞭等物,换取中原的丝绸、茶叶和令他们震撼且惊为天物的大唐陶瓷。
喜欢缁衣莲华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缁衣莲华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