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国公府庶子的科举之路

急转

  天气渐渐炎热, 院子里的大树上响起了知了声, 小太监们拿着长长的竹竿粘知了, 文华殿的四角也摆起了冰盆。

  随着时间的流逝, 顾桓也渐渐适应了伴读的生活, 与同窗们虽不是很熟络, 也能客气地交谈几句。只有魏伦, 仍然是一副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的架势。

  孔贞明和江淮要理智得多,属于两人之间的缓冲地带, 遇到魏伦挑事,还会调和一下。

  顾桓并不在意。人生在世,哪能人人都喜欢自己?

  十二皇子仍然淡淡的, 对魏伦和顾桓之间的矛盾也是视而不见。倒是十三皇子, 和顾桓熟络起来。

  熟悉之后,顾桓发现, 这位十三皇子只是性格恶劣, 喜欢捉弄人, 其实并没有断袖之癖。

  这就好……菊花保住了……

  时间就在日日的读书声中匆匆流逝, 就顾桓而言, 他是喜欢去文华殿上学的。文华殿的先生都是当朝官员, 即使是讲解四书五经的翰林,对老生常谈的内容也有独到的见解。

  六部官员的讲学,就更有趣了。如大理寺正汪大人, 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大人, 长得一脸严肃,对律法倒背如流,讲起案例来却风趣幽默,引人入胜……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些政务实例,都是在外面的学堂学不到的。

  顾桓如一块海绵般,如饥似渴地新收着新知识,又怎么会在意小孩子之间的那点纷争?

  顾桓继续在文华殿中安安静静地做伴读,朝中却为新空出的神机营提督一职争论不休,吵嚷了一个多月,最终却仍是落到了二皇子一系手中。

  如此一来,整个京营,可以说是二皇子一系了。三千营提督内臣娄萧虽被革职,提拔上来的却仍是娄家部将。

  枪杆子里出政权,皇帝对娄家的放任,让二皇子一系弹冠相庆,也让许多人惴惴不安。

  十二皇子连续好多天都黑着脸,连一向从容优雅的十一皇子都有些阴鹜。众伴读们也小心翼翼地,连魏伦都偃旗息鼓,唯恐惹皇子们不快。

  只有十三皇子,仍然事不关己,拉着顾桓笑嘻嘻地说:“他们都是白操心!父皇正值壮年,谈什么立储之事!如今蹦跶得欢,将来不知道怎么样呢!”

  顾桓瞬间对十三皇子刮目相看,没想到大大咧咧的外表下,心思这样通透。

  陈旬又笑道:“再说了,就算父皇要立太子,也是从几个大的皇兄里选,我们做弟弟的,只管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贤王就可以了,何必掺和进去!”

  “我看殿下是想做‘闲’王。”顾桓拖长了声音,开了个玩笑。

  陈旬点点头:“做闲王有何不好,我的理想就是做个富贵闲人!”

  对于陈旬来说,他的确可以做个一等一的富贵闲人。

  他的母妃是林淑妃,前任国子监祭酒之女,书香门第出身,在后宫不算得宠,在朝中也没有强力的外援,他年纪又最小,可以说与夺嫡关系不大,是最安全的。

  朝中纷纷扰扰,你方唱罢我登场,万里之遥的海上,也是风起云涌。

  入秋,台湾巡抚急报,西洋海军偷袭东平、赤嵌两城,敌军有备而来,上百艘战舰齐至,台湾岛告急!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说吕宋、琉球惨遭亡国之祸,对于大周本土而言仍然不痛不痒,如今却是打上门了!

  距离去年万寿年万国来朝的盛况才过去多久?简直打了大周朝的脸!

  天启帝看罢奏报,恼怒万分:“萤烛之火也敢与日月争辉!这些西洋匪盗狼子野心,必要狠狠地打疼他们,让他们再不敢伸手!”

  朝中重臣商讨着应对之策,只是台湾岛孤悬海外,与本土关系不大,因此户部统计钱粮、兵部统计兵力,应战措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看得出来,众人并没有太在意这场战事。

  只是接下来的战况却急转直下,令人目不暇接。

  天启帝命泉州海军就近支援。可怜孙和,刚调任海军提督就遭遇大战!

  孙和统兵领兵从金门出发,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此时他早已没有出京时的意气风发,而是满脸菜色,他晕船了!

  泉州海军还没登岸,就遭遇敌军左右夹击,船队一时溃散,孙和带着残兵败将仓皇而逃!

  消息传出,朝野一片哗然!

  天启帝震怒,命镇南侯世子杨泽为统帅、郑延平为旗舰先锋立即出兵支援。

  众人叹了口气,果然还是要靠南海军……

  秋风送爽,南边捷报频传,杨泽在海上拖住敌军主力,郑延平将军趁机驶进鹿耳门内海,在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在当地民众里应外合之下,将西洋海军赶出了赤嵌城!

  西洋海军失去一城,聚集在东平城负隅顽抗。

  郑延平与杨泽大军汇合,在东平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

  形势一时为之逆转,南海军再次名声大噪,杨泽之名更是响彻朝野。

  战事平稳,朝中紧张的气氛也随之缓解,京城里也恢复了既往的歌舞升平。

  这日休沐,韩文瑄却去拜访了顾桓。

  “泉州海军大败,陛下可要降罪孙大人?”韩文瑄眉头紧皱,忧心忡忡。

  “孙大人初上任,大败之责不能归咎于他一人,我听说福王已上了请罪折子,陛下压下不发。”顾桓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

  韩文瑄叹了口气:“希望孙大人能逃过此劫。我父亲唉声叹气了好几日,直怪我连累了他……”

  “这如何又与你相干?”顾桓简直要被韩光大人的逻辑气笑了。

  “我听见我继母让我父亲向孙家退亲……”韩文瑄声音有些低沉,“幸好我父亲还要些脸面,不想担落井下石之名。只是过些时日,若是陛下真要降罪孙家,只怕他真的会退……”

  顾桓爱莫能助,只能安慰了韩文瑄几句。

  这几日,他右眼皮一直跳个不停,似乎有什么事即将发生。

  文华殿众人却议论起快要到来的秋狩。去年的秋狩,因陛下五十岁万寿节而取消了。如今因着南边海战紧张了几个月的朝臣和权贵们,迫切的需要一场盛事来纾解压力。

  天启帝接到了好几封请求大办秋狩的折子。他叹了口气,同意了。大办就大办吧,正好让大家转移一下视线。

  今年秋狩将要大办的消息很快在京城传开了。有人欢喜有人愁,没资格参加的,暗自懊恼,有资格参加的,却都忙碌了开来。

  顾桓是首次参加,原本他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是十二皇子非常体贴地给每一位伴读都下了帖子,这样,他们四位伴读算是第一次共同行动了。

  文华殿内,十二皇子摇着檀香扇,笑着说道:“顾桓,你可得多打些猎物,也给我挣挣光!”

  “是!”顾桓朗声答应。

  魏伦撇开脸,轻哼了一声,却没有说什么。

  自从南海军捷报频传,文华殿众人对顾桓的态度也更亲切了。

  秋狩的地点在距离南京城一日路程的“汤泉宫”。由开国圣祖仿汉朝“上林苑”而建,既有狩猎的丘陵与平原,又有歇息的园林和宫殿。

  顾桓与其余几位伴读作为十二皇子的扈从一起出发,因镇南侯世子的大功,三位在京的镇南侯府公子也得以参加秋狩,顾桓远远看见他们,颔首致意。

  此次秋狩规模的确盛大,从天刚蒙蒙亮时出京,到夜色漆黑时才进入汤泉宫,浩浩荡荡的大部队足足走了整整一天。

  燃烧的火把如同一条长龙进入汤泉宫,蔚为壮观。这就是汤泉宫给顾桓的第一印象。

  夜幕中一切从简,众人分配好了宫室,顾桓与诸位皇子的伴读们分在了一个小院子里,离杨家兄弟的院子不远。

  奔波了一日,众人都是疲惫至极,没有多加寒暄,简单梳洗之后,就匆匆睡了。

  第二天,顾桓仍然早早起来。汤泉宫的建筑仿汉式,屋外是长长的回廊,屋内铺着松木地板,散散着阵阵松木馨香,干净得可以席地而坐。顾桓便盘腿坐在地上练功。

  旭日初升,院子里渐渐有了动静,顾桓也站起身,在侍女的服侍下梳洗过后,走了出去。

  此时秋色苍茫、层林尽染。和煦的晨光中,厚厚的落叶发出柔和的光芒,走在其上,如同踩在柔软的毯子上,沙沙作响。

  狩猎要过些日子才正式开始,刚到行宫的这几天,以游玩为主,院子里陆陆续续的,有人出来赏景。

  穿过一条枫叶满地的小路,顾桓看到了迎面走来的杨滨。

  两人相似一笑。

  杨滨快步走过来,说道:“我正要去找你!你可知道,秋狩之后,我大哥要回京献俘!”

  顾桓眼前一亮,连忙问道:“仗打完了?”

  杨滨点点头,骄傲地说:“大哥和郑将军已经将西洋人赶出了台湾,洋人如丧家之犬奔逃,大哥帅军追击至外海,想来如今已经全歼敌军了!”

  顾桓与有荣焉,也不禁期待了起来。大半年不见,他也有些想那位丰神俊朗、美颜盛世的大表哥了!

   喜欢国公府庶子的科举之路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国公府庶子的科举之路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