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小户女

布和伞

小户女 大鱼鱼 5922 2021-03-29 23:38

  七月的最后几日更是炎热难耐,天有点旱了。(wWw.K6uK.Xyz)

  孙家人正忙活着抗旱呢,牛车拉水,人挑,忙活四五日,缓解了快要干死的禾苗。当他们做好了长久抗旱准备时。老天爷倒是赏脸,下了一天一夜的雨,算是不用忙活了。

  这不孙家爷们坐在堂屋门口,喝着茶,看着屋外的雨说着话。

  孙大伯说“今年年景还成,老天爷算是赏口饭吃。对了,老大,好好看灶王爷庙单上写的是几龙治水?”

  “好来。”

  看着大哥走了以后,老三小四在哪里讨论者,“雨水这么合适,肯定是十龙以上之水!”

  孙大伯敲敲烟袋,反驳着说“胡讲,龙越多就你指望我,我指望你,反而容易旱田。”

  孙二哥也点点头说“所以还是六龙治水的好,雨水均匀。”

  不一会,孙大哥转回,说道“七龙治水。”

  还成,爷们又说起了经验,以后买了灶王的庙单先看看,一年涝旱有数。

  其实,只是农村人小小的迷信,但是也有巧合之处,大家都还是十分信奉的。

  “爹,我想秋风凉了,让大牛开蒙来。”孙大哥想询问自己老爹。

  “嗯,大牛也七岁了,中。还是送到孔夫子那里,先学着十岁过后再送他上学院。”孙大伯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

  “嗯,本来我想自个教授,又想怕误了他,还是找孔夫子的好。”

  孙二哥也穴嘴说道“大哥说的对,将来大羊我也是送他到夫子那里,我们手里都有活计,还要攒足孩子的学费呢。”

  孙小四打哈哈说道“要不我这个秀才弟弟教侄子?”

  话刚完就被兄弟们鄙视,他教孩子?领着上树跳井吧!”

  堂屋隔壁里间,孙嫚子和两个嫂子纳着鞋底,做着鞋。

  “哎,你二哥的脚真是不知道怎么长的,一个月一双鞋穿不到月底!我半年才一双鞋。”

  “呵呵,男人都那样,大牛爹也是。幸亏妹妹接济着我们,要不我们坐不下他们穿了。”

  “可不是,被妹妹比着,我做的鞋都不如你哥的眼了。”

  听着两个嫂子的抱怨声,孙嫚子倒是没多嘴多言,而是从炕头的小包袱里,掏出两双鞋,每个嫂子一人一双。

  “嫂子们,承蒙看的起,那,一个哥哥一双。”

  看着小姑子没有恼,反而送些给她们,开心不已。

  “对了,小妹,每天也看你忙里忙外的,怎么有时间做这么多鞋?”孙梁氏问道。

  孙嫚子说着话,手里的活计也不停,慢声慢语的说道“做的多了就熟练了。其实哥哥们的鞋,材料准备好,一天能做一双。”

  “包括纳鞋底?”

  “嗯。”

  孙梁氏感叹的说道“我纳鞋底一双要四五天呢。”

  “小妹,我看看你的手。”孙徐氏说道。

  看着孙嫚子的手,细腻,白皙,骨节,一点没有毛刺和变形,不由得问道“哎呦,小妹你怎么养的?”

  孙嫚子笑而不答,自是秘密。其实是不能说,怕说了被两个嫂子说败家呢。话题一会又一转,说起了孙家老三的亲事来。

  “听娘说年前能给三哥把媳妇娶回来。”孙嫚子说着从老娘那里得到消息。

  孙徐氏前几日还看见王家姑娘,也就说到“可不是,前个见了她,长高了不少。跟着她老子娘扯布呢。”

  “是个好性的,听说家里教养的好呢。不骄不躁的,让人看着就舒心。”孙梁氏也夸耀着,刚夸完就哎呦一声。

  “怎么?二嫂?”

  “这可怎么好?左脚面缝在右脚底上了!”

  “哈哈,哈哈。”

  姑嫂笑的正欢的时候,街门开了,孙大娘领着三个三子回来。穿着蓑衣,手里拿着罐子。原来她带着三个孙子捡知了猴去了。

  孙大娘把孩子送到堂屋,脱了蓑衣来到里屋说道“时节过了,找了没几只。嫚子,中午你炒了。”

  “嗯。娘你先坐坐,我给您和两位嫂子倒杯茶去。”

  孙家两位媳妇在婆婆进门时候,就起身,一个给婆婆挂蓑衣,一个给婆婆整理衣服。

  “你们也别忙活我了,赶紧手里的活计。还有半个月就开始秋收了。”

  听到婆婆的吩咐,两个连忙点头。虽然婆婆不让她们立规矩,但是自己却不能狂妄了——

  雨还是稀稀拉拉的下着,方奎带着琴子打着油纸伞走到徐文清的墨香斋,看看有无新书,最近他迷上了才子佳人故事书。

  刚进门,就看到徐文清正在和一人说话,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没有上楼,而是坐在了一旁,听他们说什么。

  “刘同窗,这伞可是上京那边贵妇用得花油纸伞,你选的可是海棠压梨花的。比别的偏贵两角银子。”

  刘乾坤看这里手里的伞,,精致送个品箫正好。如此,细雨、微风、美人再加上这柄粉色的雨伞,可就有意境作诗了。

  “好,就要这个。”刘乾坤全部心思都在那柄伞上,根本就没看到坐在大厅里听他们说话的方奎。

  刘乾坤匆匆的付钱,雨伞也舍不得撑开,快步往家奔去。

  “二哥,果然还是买卖上有天分。那小伞那里就贵了?”

  “哈哈,逗他玩呢。对了,怎么有空来了?”

  “闲得慌,出来逛逛,找书看看。”方奎不紧不慢的说道。

  徐文清笑了笑说“走,到二楼。你就是心想事成,美得吧?”

  坐在二楼包间,琴子帮两位爷把茶几和椅子摆在窗边,然后让人上了一户毛尖,退了出去,自己到大厅里找书看去了。

  “也就是你下雨天也出门,我都不出去,粘叽叽的。”

  方奎摇了摇手中的折扇,品了一口茶,才斯文的说“二哥,把你亲个私藏的两把宫油纸伞均一把给我?”

  “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再说了,你家的还少了?”徐文清笑着说。

  “我家的没有那小桥流水人家。倒是有牡丹诗会的,要不我们换?”

  “行,击掌!这就换。”徐文清得了便宜赶紧的答应。那牡丹诗会可是上上品。

  等两人交换了,徐文清说道“干嘛要换?这不让我占便宜么?”

  方奎没有说话,而是让琴子磨墨,撑开油纸伞,扶稳,在空隙里龙飞凤舞的写到“桃花绿柳携手归

  小桥溪水相伴随

  雾色蒙蒙静无声

  万物苏醒竟相争”

  “好诗好字!还说你学问不及我?比我强个百倍。”徐文清不吝啬的夸耀着。

  方奎放心笔,对这伞可劲的吹着气!半刻钟后才干了。

  他小心的收了伞,又用油纸把伞紧紧包好,对门口守着的琴子说“琴子,你赶紧的把这伞送给三。说时下流行的!不光下雨天能用,日头底下也可以遮阳。”

  琴子领命赶紧的撑着伞,抱着油纸里的伞往孙家奔去。

  “原来是送给弟妹的。你怎么不送那牡丹诗会的?”

  “不是为了配那首诗么?那是她念给我娘听得,觉得和那伞挺配的。”方奎完成了一件事情洋洋得意的解说着,那里还有刚才那谨慎样。

  徐文清喝了口茶,感叹道,弟妹好才情。方奎说不一定是她做的,或许是她哥哥们。

  听他这么一说,徐文清觉得也是。

  差还没有喝上两口,徐二爷大叫起来“马驹,马驹,赶紧的去撵琴子。把他和伞给我追回来。”

  方奎看着他这个样子说“你要反悔?”

  “我傻了才反悔!马驹快去!”

  楼下的马驹应了一声,伞都没遮冲在雨中。身后传来二爷的声音“镇西老孙家,别走错了。”

  “二哥,你搞什么?”方奎虽然纳闷但是却没有阻拦,毕竟二哥不会害自己。

  “搞什么?你个土包子!送伞,送散啊,怎么能送给心仪的人?你没看着结亲的两家哪有送伞,蒜的?”

  “好二哥,今个多谢你了。多亏你提醒了。也不知道马驹能不能截住琴子。”方奎一听有这样的寓意,出了一身冷汗。

  这是他想方设法谋的姻缘,怎么能不盼着好?他那里还有心情品茶,就在窗口前漫步,眼睛紧紧的盯着雨中的行人,眉头皱的紧紧的。

  看他这个紧张样,徐文清赶紧的宽慰他“没事,你还不知道马驹腿快?”

  方奎一想也是,要不能叫马驹?

  不一会儿,就看到马驹和琴子两个人打着一把伞,从西边过来,琴子还捧着那油纸包。方奎送了一口气,坐了下来。

  油纸伞拿了上来,就放在桌子上。方奎对徐二爷说“好哥哥,给兄弟想个法子,把这伞送给她,还要寓意好。”

  “你说你,就那么把伞,还紧巴巴的给她,等她进门了用你家的伞有的是时候。”

  “可是,我刚才看到那刘乾坤给他娘子也送了一把伞。”方奎小声的说着。

  徐文清仔细的看看好兄弟“你那是才起意送伞?”

  “总觉是,要让她知道跟了我,比那人强百倍。”

  “服了你,希望弟妹当得起你这么对她。好了,我们两个是想不出什么了,马驹,你再跑一趟回府问问夫人怎么送伞给心上人?一定要说明白,不是我要送。还有,今个一定要方三爷好好打赏你!你可是挽救了他的姻缘!”——

  中午,雨小了很多,孙嫚子在厨房忙活午饭。今个是捞干饭,菜肉和米一起蒸的,菜儿绿,肉儿香,米儿软,最是下饭。

  正起锅的时候,那琴子上门了。先是送上一匹花棉布,然后又送上一把伞,嘴里还叨念着“布伞,不散!长长久久,平平安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