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作者:弦断秋风 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关于多尔衮与孝庄的关系答书友问

  这一章最后面写得很有深意,一个女人,无论是在女人还是侍妾的角度还有一个未来人的心都写得很好.但是在史实中,在外史中也有过这样的说法,说多其实就是多野心大,而且是强夺,硬要大玉儿嫁他,其实大玉儿并不喜欢他!这样写是不是有看了;之类的电视局的想法呢??就是因为男主角帅吗??所以下意识不想,不想他是个大坏蛋????[书友shuaiyu]――

  大家可能对这一段情史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自的看法,我只是在这里阐述一下我个人的态度,因此有失偏颇之处,希望大家谅解。

  其实对于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段爱情的存在,究竟是谁爱谁还是彼此相爱,或者是纯粹利用,哪怕连史学家也说不清,正因为如此,这段蒙着神秘面纱的历史才成为了令我们感兴趣的传奇。

  笔者开始这部小说之前的半年时间内,曾经查阅过大量的史料,之所以提笔的原因,是因为在深入研究中,我发现了许多不熟悉这段历史和多尔衮性格处事以及为人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东西,这些被现在一大堆电视剧,野史所湮没的东西,正是多尔衮人格魅力的闪光点,笔者不忍心看到这些东西被一直隐藏深处,讳若莫深,让大家以为他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简单的情圣,或者截然相反,是一个好色嗜杀,野心勃勃,一心想夺侄子皇位的人。

  现在很多各类影视作品为了美化孝庄,而不惜丑化,弱化多尔衮,就如同三国演义里为了显示诸葛亮的智多而近妖,从而大大丑化周瑜一样。

  实际上所谓孝庄的很多优点好处都是本该属于多尔衮的:比如支持和极力推崇汉化,重用汉臣,满汉一家等待,还有博学多才,精通汉学,通晓多种语言,这些统统毋庸置疑都是多尔衮的优点,居然被一些人统统安在孝庄的身上,让人误以为孝庄是多么的厉害,多么的聪明能干,实际上她连汉语都不会说,而且一向思想守旧,尤其反对汉化。如果说她如何厉害的话,为何她连鳌拜都奈何不了,任他猖狂那么多年?

  而历史上的孝庄实际上是个相貌平庸的女人,什么“满蒙第一美女”纯粹是无聊的人瞎编出来的,有画像为证,大家去看看就知道了。笔者并不是因为看了[孝庄秘史]就对她有意见,而正是这部剧则是极力美化孝庄,弱化多尔衮的典范。

  孝庄其实并不受皇太极宠爱,甚至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什么劝降洪承畴更是子虚乌有,唯一的贡献就是生了个皇九子福临,而这个儿子又阴差阳错地当了皇帝罢了。

  其实福临登基的内幕,并不想大家认为的那样,是孝庄利用多尔衮对她的爱情,或是凭借子虚乌有的美貌勾引,更不是她英明果断地找两黄旗大臣的支持,那时候后妃想出宫联络重臣?开什么玩笑。如果她真有那么两下子的话,后来也不至于拿鳌拜无可奈何,还是十四岁的孙儿才收拾的了。

  而福临登基纯粹是在严峻事实面前的多尔衮无奈的选择,因为当时他和豪格争执不下,两黄旗的大臣们居然用武力逼宫,派大量军队包围崇政殿,如果多尔衮一即位的话,立刻就会发生激烈的,大清也会陷入混乱,甚至从此万劫不复,所以从大局着想,为了他父汗努尔哈赤和兄长皇太极多年的志愿和呕心沥血的努力不会因此而付之东流,所以多尔衮毅然放弃了他想当皇帝的念头,而如果豪格登基的话,他则毋庸置疑地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为了国家,为了他自己,为了他手下两白旗的利益,他明智地选择了一个最为妥善,最为折衷的办法,就是在年幼的皇子中选一人即位,这样才能保证他可以掌控大权,这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的聪明抉择。

  而福临正好因为在当时诸位年幼的皇子中,母亲的地位较高,况且皇后哲哲还是庄妃的姑母,这样就能保证科尔沁的势力能够达到平衡,这是大清为了入主中原而必须做的铺垫,蒙古的牛羊马匹是大清精锐骑兵的保证,所以多尔衮选择了福临,而并非是因为大玉儿的情面。多尔衮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岂能因为儿女私情而放弃可以到手的利益呢?况且又是至高权位,是任何一个男人所不能割舍的。

  而成为摄政王之后,多尔衮并没有如野史所说一样专横跋扈,欺凌孝庄这孤儿寡母,而且众多历史资料都表明,他对福临一直是很尊重的,当他入关后完全有机会篡位,可是当重臣劝进时,他却说:“既然我选择了当今圣上,自然会恪尽周公之责,全力辅弼,不敢生丝毫二心。现在你们这些臣子之知道阿谀奉承我,丝毫不把皇上放在眼里,我对此很是介意。你们一定要尊重拥戴皇上,假如你们对皇帝不敬,那么就算你们再如何讨好于我,我都一样会鄙视废弃你们的。”

  并且在众人极力推从他篡位的时候,他慨然道:“假如你们一定要我这样不义的话,我宁可引刀自刎,也不肯有负于先皇!”后来在他死后被清算,鞭尸扬灰一百余年后,乾隆皇帝读到这段历史时,都自言经不住感慨叹息而流泪,所以才肯定了多尔衮的功劳,为多尔衮昭雪,甚至追谥号为“忠”,所以说,关于多尔衮是不是,野心家阴谋家,妄图篡位的说法应该告一段落了吧?

  多尔衮对顺治何尝不是尽心尽力?福临的乳母是他给找的,他还修建了南苑用来让小皇帝练习骑射,亲自带小皇帝去避痘,给小皇帝前后找了五位满汉师傅教他学习,小皇帝赐他入宫可以骑马,而他坚决力辞,不肯有损臣节。

  可是顺治怎么样对待他?在顺治七年,多尔衮病势沉重,不能理事,在家里卧床不起了大半年,可是这期间,孝庄和顺治居然连探视一眼都没有,连抚慰之言都没有一句,让多尔衮很是寒心,以至于对着亲贵们叹息道:“普通的人家,都不至于如此关系冷漠,我和皇上本属叔侄关系,我病了这么久,他连探视一下都不肯,真是令我很伤心。”

  说完后他还自觉这是对皇上的不敬,连忙派人追出去嘱咐亲贵们万不可把这话告诉皇帝,结果亲贵们不听,不知是阿谀奉承还是实在看不下去,所以还是把小皇帝请来了,因此多尔衮很是惶恐和生气,不但因此向顺治请罪,并且还处罚了这些亲贵,可是顺治却因此而更加忌恨多尔衮。

  后来多死后遭到顺治的无情清算,不但砍头鞭尸,锉骨扬灰,除出玉牒,冠以逆臣贼子的恶名,连他的家人统统受到牵连,这时的顺治居然说当年多尔衮带他去避痘时带的侍卫太少,仪仗也不够威严,实在不把他这个皇帝当回事,连笔者看了都气愤。而多尔衮的罪名之一,就是说他“私藏御用之物”,而翻阅史料后才发现,这所谓“禁物”,原来就是努尔哈赤送给多尔衮的一串朝珠,一个幼年丧父的可怜人把亡父的遗物当成纪念,一直保存用以缅怀,居然成了顺治诋毁他的证据……

  而有人说多尔衮是贪恋孝庄美色,这一点纯属胡扯;说他为了报复皇太极而强娶孝庄,而为何多尔衮将皇太极的陵墓修缮得恢宏无比,一直忠心辅佐顺治,最后却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呢?说他娶孝庄是出于政治野心,想要由此篡位,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又不是个傻瓜,怎么能幻想娶了太后就可以当皇帝呢?难道他没有这个实力吗?后来连乾隆都说“彼时睿王兵权在手,有何不可为之?”

  也许后人只是根据那一首张煌言的诗和孝庄的死后墓葬问题就揣测出“太后下嫁”,我看多半是没有说服力的想象;如果太后下嫁是真的话,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多尔衮已经在为他将来让权给顺治之后的一种退路和归宿罢了,史料中的种种迹象表明,在顺治七年这段时间里,他已经在为让权作准备了。如果说他和大玉儿之间真的有一点情愫的话,最后事实证明,他并没有对不起大玉儿,而是大玉儿负了他。

  多尔衮最大的悲剧就是明明可以做皇帝却最终没有做皇帝,辛劳一生,呕心沥血,最后全部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最大的失败就是他死得太早了,以至于身后被一群满清皇帝的忠实拥趸们诋毁成为乱臣贼子;而顺治的能力就是打死老虎的能力――

  另外,再附多尔衮对豪格是否不厚道的问题以及乾隆为多尔衮的目的答书友问:

  其实对于一直以来处处与他针锋相对的政敌,并且手握部分兵权,经常煽动大臣旗主们反对,甚至为难多尔衮的豪格来说,不知收敛,不懂认清时事,这样的下场是必然的。因为豪格不但经常到处散播关于多尔衮身体不好,素来善病,可能有“暗疾在身”,肯定是个短命鬼,“岂能终摄政之事乎?‘;不但是到处辱骂多尔衮,并且直接质疑多是否能胜任摄政王之职,甚至明显有想把多尔衮拉下马的举动,这怎么能让多尔衮容忍的了?况且豪格在一天,毕竟也是对他的威胁,政敌之间的斗争必然是残酷的。

  而且从种种迹象表明,多尔衮已经对豪格仁至义尽了,尽管豪格如此辱骂他,他后来还是一度恢复了他的爵位,让他带罪立功,可是没想到豪格丝毫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至于谋反的罪名,有可能是多尔衮给扣上的,为了打击政敌的手段而已,只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豪格居然和多的亲弟多铎私下底打得火热,经常一道出游,并且出言非议多尔衮,这是多尔衮最容忍不了的,他不能看着作为自己左膀右臂的弟弟多铎被豪格拉拢过去,从而和自己作对,所以就毅然出手快刀斩乱麻了,至于豪格是不是多尔衮害死的,就不知道了,这恐怕和后来鳌拜死在幽禁中是否和康熙又关系一样,永远不可能有人知道真相。

  豪格死后,多娶了他留下的大福晋,并且对豪格的儿子很好,经常叫他来自己府中亲手教习骑射,难道是歉疚?其实多尔衮并非是一心狠手辣之人,他整倒政敌的目的一是为保存自己,二是为了他手下两白旗的利益,之所以他身后,济尔哈朗积极地出来清算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铲除他留下来的两白旗的视力,大家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纯属党争,倒也不能说明多尔衮是否骄横跋扈,但从各种史料的细节记载看来,好像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并且多尔衮的为人和性格注定了他不会这样做的。再说权倾朝野的人自然会树敌众多,首先就是顺治,所以他身后倒霉是必然的结果,怪只怪他没有篡位。老兄猜得没错,后来乾隆为他也是出于政治目的,借机安抚拉拢两白旗而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