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

第三章 阴谋

   在这世上,只要是人,都复杂,不复杂的,都不是人

   袁崇焕是一个折腾了我很久的人。

   围绕这位仁兄的是是非非,叛徒也罢,英雄也好,几百年吵下来,毫无消停迹象。

   但一直以来,对袁崇焕这个人,我都感到很纳闷儿。因为就历史学而言,历史人物的分类大致分为三级:

   第一级:关键人物,对历史发展产生过转折性影响的,归于此类。

   典型代表:张居正。如果没这人,就没有张居正改革,万历同志幼小的心灵没准儿能茁壮成长,明朝也没准儿会早日完蛋。总而言之,都没准儿。再比如秦桧,也是关键人物,他要不干掉岳飞,不跟金朝和谈,后来怎么样,也很难说。总而言之,他们是能给历史改道的人。

   第二级:重要人物,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归于此类。

   典型代表:戚继光。没有戚继光,东南沿海的倭寇很难平息。但此级人物与一级人物的区别在于,就算没有戚继光,倭寇也会平息,无非是个时间问题,换句话说,这类人没法改道,只能在道上一路狂奔。

   第三级:鸡肋人物,但凡史书留名,又不属于上述两类人物的,皆归于此类。

   历史人物的分类

   典型代表:太多,就不扯了,这类人基本都有点儿用,但不用似乎也没问题,属路人甲乙丙丁型。

   袁崇焕,是第二级。

   明末是一个特别乱的年代,朱氏公司已经走到悬崖边,就快掉下去了,还有人往下踹(比如皇太极之流),也有人往上拉(比如崇祯、杨嗣昌),出场人物很多,但大都是二、三级人物,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亡了。

   一级人物也有,只有一个。

   只有这个人,拥有改变宿命的能力――我说过了,是孙承宗。

   关宁防线的构建者,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满桂的提拔者,收拾烂摊子、收复关内四城、赶走皇太极的护卫者。

   从头到尾,由始至终,都是他在忙活。

   其实二级人物袁崇焕和一级人物孙承宗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他有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卓越的战斗能力,只差一样东西――战略眼光。

   他不知道为什么不能随便杀总兵,为什么不能把皇太极放进来打,为什么自己会成为党争的牺牲品。

   所以他一辈子,也只能做个二级人物。

   好了,现在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为什么一个二级人物,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呢?不是民族英雄,就是个卖国贼?

   卖国贼肯定不是,所谓指认袁崇焕是卖国贼的资料,大都出自当时言官们的奏疏,要么是家在郊区,被皇太极烧了,要么是跟着温体仁、周延儒混,至少也是看袁崇焕不顺眼,这帮人搞材料,那是很有一套的,什么黑写什么,偶尔几份流传在外,留到今天,还被当成宝贝。

   其实这种黑材料,如果想看,可以找我,外面找不到的,我这里基本都有,什么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生活作风问题,应有尽有,编本《袁崇焕黑材料全集》,绰绰有余。

   至于民族英雄,似乎也有点儿悬,毕竟他老人家太有个性,干过些不地道的事,就水平而言,也不如孙老师,实在有点儿勉为其难。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从未间断,因为我隐约感到,在所谓民族英雄与卖国贼之争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个秘密的答案:阴谋。

   那一天,我跟几位史学家聊天,偶尔有人说起,据某些史料及考证,其实弘光皇帝(朱由崧,南明南京政权皇帝)跟崇祯比较类似,也是相当勤政,卖命干没结果。

   参考消息

   历史的细节

   袁崇焕事件还有很多细节值得玩味。袁写给皇帝的奏疏中曾有这样一句话:“辅臣钱龙锡为此一事(此一事指询问北地方略)低回,过臣寓私商。臣曰:入其军,斩其帅,如古人作手,臣饶为也。”与此事关系不大的钱龙锡被袁拉进了事件之中。而钱龙锡则一再上书强调针对毛文龙的“不可用则除之”是“崇焕语臣,非臣语崇焕”。当时,阉党余烬本来“惮帝英明”,已经“不敢任而止”了,但袁崇焕这些无端的话却授人以柄。钱龙锡因此而入狱,直到南明福王时才被放出。可以说,若没有这一出,袁氏结交近臣一案则可能无从发作,其生死可能再有它说。

   这位弘光同志,在史书上,从来就是皇帝的反面教材,吃喝嫖赌无一不精,所以我很奇怪,问:

   “若果真如此,为何这么多年,他都是反面形象?”

   答:

   “因为他是清朝灭掉的。”

   都解开了。

   崇祯很勤政,崇祯并非亡国之君,弘光很昏庸,弘光活该倒霉,几百年来,我们都这样认为。

   但我们之所以一直这样认为,只是因为有人这样告诉我们。

   之所以有人这样告诉我们,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这样认为。

   在那一刻,我脑海中的谜团终于解开,所有看似毫不相关的线索,全都连成了一线。

   崇祯不该死,因为他是被李自成灭掉的,所以李自成在清朝所修明史里面的分类,是流寇。

   而我依稀记得,清军入关时,他们的口号并非建立大清,而是为崇祯报仇,所以崇祯应该是正义的。

   弘光之所以该死,因为他是被清军灭掉的,大清王朝所剿灭的对象,必须邪恶,所以,弘光应该是邪恶的。

   在眼花缭乱的历史评论背后,还是只有两字――利益。

   但凡能争取大明百姓支持的,都要利用,但凡是大清除掉的,都是敌人。只为了同一个目的――维护大清利益,稳固大清统治。

   掌握这把钥匙,就能解开袁崇焕事件的所有疑团。

   其实袁崇焕之所以成为几百年都在风口浪尖上转悠的人物,只是因为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

   由于清军入关时,打出了替崇祯皇帝报仇的口号,所以清朝对这位皇帝的被害,曾表示极度的同情,对邪恶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则表示极度的唾弃(具体表现,可参阅《明史・流寇传》)。

   因此,对于崇祯皇帝,清朝的评价相当之高,后来顺治还跑到崇祯坟上哭了一场,据说还叫了几声大哥,且每次都以兄弟相称,很够哥们,但到康、乾时期,日子过安稳了,发现不对劲儿了。

   因为崇祯说到底,也是大明公司的最后一任董事长,说崇祯如何好,如何死得憋屈,说到最后,就会出现一个悖论:

   既然崇祯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接受大清的统治呢?

   所以要搞点儿丑闻、绯闻之类的玩意儿,把人搞臭才行。

   但要直接泼污水,是不行的,毕竟夸也夸了,哭也哭了,连兄弟都认了,转头再来这么一出,太没水准。

   要解决这件事,绝不能挥大锤猛敲,只能用软刀子背后捅人。

   最好的软刀子,就是袁崇焕。

   阴谋的来龙去脉大致如上,如果你不明白,答案如下:

   要诋毁崇祯,无需谩骂、无需污蔑,只需要夸奖一个人――袁崇焕。

   因为袁崇焕是被崇祯干掉的,所以只要死命地捧袁崇焕,把他说成千古伟人,而如此伟人,竟然被崇祯干掉了,所谓自毁长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崇祯与历史上宋高宗(杀岳飞)之流归为同类。

   当然了,安抚大明百姓的工作还是要做,所以该夸崇祯的,还是得夸,只是夸的内容要改一改,要着力宣传他很勤政,很认真,很执著,至于精明能干之类的,可以忽略忽略,总而言之,一定要表现人物的急躁、冲动,想干却没干成的形象。

   参考消息

   清廷的《明史》诞生记

   顺治二年,清廷在御史赵继鼎的建议下开始修《明史》。由于当时史料失散极多,大学士刚林上书请求清廷出重金求购史料实录等。尽管主持编撰的洪承畴等人亦有此想法,但由于当时清廷正忙于跟南明小朝廷做斗争,并致力于消灭各地的反清或反削发起义,清廷财政吃紧,此项建议未被立即采纳。此后断断续续,康熙十八年才真正开始修撰,乾隆四年方正式刊印成册,并由史官向皇帝进呈。从开设明史馆起,到成书共历时九十四年。

   袁崇焕诡异的历史地位

   而要树立这个形象,就必须借用袁崇焕。

   之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把袁崇焕树立为英雄,没有缺点,战无不胜,只要有他在,就有大明江山,再适当渲染气氛,编实录,顺便弄个反间计故事,然后,在戏剧的最高潮,伟大的英雄袁崇焕――

   被崇祯杀掉了。

   多么愚蠢,多么自寻死路,多么无可救药。

   就这样,在袁崇焕的叹息声中,崇祯的形象出现了:

   一个很有想法、很有能力,却没有脑子、没有运气、没有耐心、活活被憋死的皇帝。

   最后,打出主题语:

   如此皇帝,大明怎能不亡?

   收工。

   袁崇焕就这样站到了明朝的对立面,由于他被捧得太高,所以但凡跟他作对的(特别是崇祯),都成了反面人物。

   肯定了袁崇焕,就是否定了崇祯、否定了明朝,清朝弄到这么好的挡箭牌,自然豁出去用,而跟袁督师过不去的人也很多,所以几百年下来,争来争去,一直争到今天。

   说到底,这就是个套。

   几百年来,崇祯和袁崇焕,还有无数的人,都在这个套子里,被翻来覆去,纷争、吵闹,自己却浑然不知。

   所以,应该戳破它。

   当然,这一切只是我的看法,不能保证皆为真理,却可确定绝非谬误。

   其实无论是前世的纷争,还是后代的阴谋,对袁崇焕本人而言,都毫无意义,他竭尽全力,立下战功,成为了英雄,却背负着叛徒的罪名死去。

   很多人曾问我,对袁崇焕,是喜欢,还是憎恶。

   对我而言,这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我坚信历史的判断和评价,一切的缺陷和荣耀,都将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展现自己的面目,没有伪装,没有掩饰。

   所以我竭尽所能,去描述一个真实的袁崇焕:并非天才,并非优等生,却运气极好,受人栽培;意志坚定,却又性格急躁;同舟共济,却又难以容人;一个极其单纯,却又极其复杂的人。

   在这世上,只要是人,都复杂,不复杂的,都不是人。

   袁崇焕很复杂,他极聪明,也极愚蠢,曾经正确,也曾经错误,其实他被争议,并不是他的错,因为他本就如此。他很简单的时候,我们以为他很复杂,他很复杂的时候,我们以为他很简单。

   事实上,无论叛徒,或是英雄,他都从未变过,变的,只是我们自己。

   越过几百年的烟云,我看到的袁崇焕,并没有那么复杂,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抱持着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

   即使这理想永远无法实现,即使这注定是个悲剧的结尾,即使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也永不放弃。

   有时候,我会想起这个人,想起他传奇的一生,他的光荣,他的遗憾。

   有时候,我看见他站在我的面前,对我说:

   我这一生,从没有放弃。

   抽签

   对袁崇焕而言,一切都结束了,但对崇祯而言,生活还要继续。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当然,未必会更好。

   他亲手除掉了有史以来最庞大、最邪恶的阉党,却惊奇地发现,另一个更强大的敌人,已经站立在他的面前。

   这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

   崇祯上台不久,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他是皇帝,大家也认这个皇帝,交代下去的事,却总是干不成,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因为自登基以来,所有的大臣都在干同一件事――吵架。

   今天你告我,明天我告你,瞎折腾,开始崇祯还以为这是某些阉党的反扑,但时间长了才发现,这是纯粹的、无组织、无纪律的吵架。

   一夜之间,朝廷就变了,正事没人干,尽吵,且极其复杂。当年朝廷斗争,虽说残酷,好歹还分个东林党、阉党,带头的也是魏忠贤、杨涟之类的大腕,而今不同了,党争标准极低,只要是个人,哪怕是六部里的一个主事处长,都敢拉帮结伙,逮谁骂谁,搞得崇祯摸不着头脑:是谁弄出来这帮龟孙?

   就是他自己。

   这一切乱象的源头,来源自一年前崇祯同志的一个错误决定。

   解决魏忠贤后,崇祯认为,除恶务尽,矫枉必须过正,干人必须彻底,所以开始拉清单、整阉党,但凡跟魏忠贤有关系的、拍马屁的、站过队的,统统滚他娘的。

   这是一个极其不地道的举动,大家到朝廷来,无非是混,谁当朝就跟谁混,说几句好话,服软低头,也就是混碗饭吃,像杨涟那样的英雄人物,我们都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起码在精神上支持他,现在反攻倒算,打工一族,何苦呢?

   但崇祯同志偏要把事做绝,砸掉打工仔的饭碗,那就没办法了,大家都往死里整,当年你说我是阉党,整顿我,没事,过两年我上来,不玩死你不算好汉。

   特别是东林党,那真不是善人,逮谁灭谁,不听话的、有意见的,就打成阉党,啥事都干不成。

   比如天启七年(1627),除掉魏忠贤后,崇祯打算重建内阁,挑了十几个人候选,官员就开始骂,这个有问题,那个是特务,搞得崇祯很头疼,选谁都有人骂,都得罪人,抓狂不已。

   在难题面前,崇祯体现出了天才政治家的本色,闭门几天,想出了一个中国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绝招,只要用这招,无论选谁,大家都服气,且毫无怨言――枚卜。

   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在崇祯的亲自主持下,枚卜大典召开。

   就读音而言,枚卜和没谱是很像的,实际上,效果也差不多,因为所谓枚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抓阄。

   具体方法是,把候选人的名字写在字条上,放进金瓶,然后摇一摇,再拿夹子夹,夹到的上岗,没夹到下课,完事。

   内阁大学士,大致相当于内阁成员,首辅大学士就是总理,其他大学士就是副总理,是大明帝国除皇帝外的最高领导――抓阄抓出来的。

   有人曾告诉我,论资排辈是个好政策,我不信,现在我认为,抓阄也是个好政策,你最好相信。

   抓阄抓出来的,谁也没话说,且防止走后台、告黑状、搞关系等,好歹就是一抓,都能服气,实为中华传统厚黑学、稀泥学之瑰宝。

   崇祯同志的首任内阁就此抓齐,总共九人,除之前已经在位的三个,后面六个全是抓的,包括后来被袁崇焕拖下水的钱龙锡同志,也是这次抓出来的。

   这是明朝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内阁之一,具体都是谁就不说了,因为没过一年,除钱龙锡外,基本都下课了。

   下课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被骂走、被挤走、被赶走、自己走。

   不是不想干,实在是环境太恶劣,明朝这帮大臣都不省油,个个开足马力,谁当政,就把谁往死里骂,特别是言官,人送外号“抹布”:干净送别人,肮脏留自己,贴切。

   但归根结底,还是这帮孙子欠教育,内阁大臣又比较软,好好说话,就是不听,首任内阁刚成立,就一拥而上,弹来骂去,当即干挺五个。

   这下皇帝也不干了,你们把人赶走,是痛快了,老子找谁干活?

   所以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崇祯决定,再抓几个。

   吏部随即列出候选名单,准备抓阄。

   在这份名单上,有十一个人,按说抓阄这事没谱,能不能入阁全看运气,但这崇祯内阁的几种下课方式一次,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有一个人,必定能够入阁。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钱谦益。

   《三国演义》到了八十回后,猛人基本都死绝了,稍微有点儿名的,也就是姜维、刘禅之类的杂鱼。明末倒也凑合,还算名人辈出,特别是干仗的武将,什么袁崇焕、皇太极、张献忠、李自成,知名度都高。

   文臣方面就差多了,到了明末,特别是崇祯年间,十几年里,文臣无数,光内阁大臣就换了五十个,都是肉包子打狗,就算研究历史的,估计也不认识,而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苏州常熟人,万历三十六年进士,名人,超级名人。

   钱谦益之所以有名,很大原因在于,他有个更有名的老婆――柳如是。

   关于这个人的是是非非,以后再说,至少在当时,他就很有名了。

   因为他不但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且是东林党的领导。阉党倒台,东林上台,理所应当,朝廷里从上到下,基本都是东林党,现在领导要入阁,就是探囊取物。

   所以连钱谦益自己都认为,抓阄只是个程序问题,入阁只是个时间问题,洗个澡,换件衣服,就准备换单位上班了。

   可这世上,越是看上去没事的事,就越容易出事。

   作弊

   钱谦益入内阁,一般说来是没有对手的,而他最终没有入阁,是因为遇上了非一般的对手。

   在崇祯十余年的统治中,总共用过五十个内阁大臣,鉴于皇帝难伺候,下属不好管,大部分都只干了几个月,就光荣下岗。

   只有两个人,能够延续始终,把革命进行到底,这两个人,一个是周延儒,一个是温体仁。

   虽然二位兄弟在历史上的名声差点儿(名列《奸臣传》),但要论业务能力和智商,实在无与伦比。

   不幸的是,钱谦益的对手,就是这两位。

   之所以要整钱谦益,不是因为他们也在吏部候选名单上,实际上,他们连海选都没入,第一轮干部考察就被刷下来了。

   参考消息

   大明女星柳如是

   柳如是,本名杨爱,幼年家贫,被卖为婢女。成为歌姬后,因当时娱乐圈被称为“章台”,又有“章台柳”一词,因而她改姓柳,又因喜爱“青山见我应如是”一词而自号如是。她是明末最著名的女歌星,擅诗画。钱谦益以正妻之礼娶回,称其“河东夫人”,建“绛云楼”“红豆馆”送她,楼中满是藏书。钱谦益死后不足两月,钱氏家族为了争夺财产逼迫钱家后人,柳如是为了守护钱家后人及财产自尽。她死后被钱氏家族诸人逐出家族墓地,没能与钱谦益合葬。那一年,柳如是四十六岁。

   海选都没进,为什么要坑决赛选手呢?

   因为实在太不像话了。

   海选的时候,钱谦益的职务是礼部右侍郎,而周延儒是礼部左侍郎,温体仁是礼部尚书。

   同一个部门,副部长入阁,部长连决赛都没进,岂有此理。

   所以两个岂有此理的人,希望讨一个公道。

   在后世的史书里,出于某种目的,温体仁和周延儒的归类都是奸臣,也就是坏人,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至少在当时,这两个坏人,都是弱势群体。

   在当时的朝廷,东林党势力极大,内阁和六部,大都是东林派,所以钱谦益基本上算是个没人敢惹的狠角色。

   但温部长和周副部长认为,让钱副部长就这么上去,实在太不公平,必须闹一闹。

   于是,他们决定整理钱谦益的黑材料,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找到了一个破绽,七年前的破绽。

   七年前(天启元年)。

   作为浙江乡试的主考官,钱谦益来到浙江监考,考试、选拔、出榜,考试顺利完成。

   几天后,他回到了北京,又几天后,礼部给事中顾其中上疏弹劾钱谦益,罪名,作弊。

   批判应试教育的人曾说,今日之高考,即是古代之进士科举,罪大恶极。

   我觉得这句话是不恰当的,因为客观地讲,高考上榜的人,换到明代,最多就是秀才,举人可以想想,进士可以做梦。

   明代考完,如果没有意外,基本能有官做,且至少是处级(举人除外),高考考完,大学毕业,如果没有意外,且运气好点儿,基本能有工作。

   明代的进士考试,每三年一次,每次录取名额,大概是一百五十多人,现在高考,每年两次,每次录取名额……

   所以总体说来,明代的进士考试,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高级公务员选拔。

   只要考中,学历有了,工作有了,连级别都有了,如此好事,自然挤破头,怕挤破头,就要读书,读不过,就要作弊。

   鉴于科举关系重大,明代规定,但凡作弊查实,是要掉脑袋的。但由于作弊前景太过美妙,所以作弊者层出不穷,作弊招数也推陈出新。由低到高,大致分为四种。

   最初级的作弊方式,是夹带。所以明朝规定,进入考场时,每人只能携带笔墨,进考场就把门一锁,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考完才给开门。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比如把毛笔凿空,里面塞上小抄,或是在砚台里面夹藏,更牛一点儿的,就找人在考场外看准地方,把答案绑在石头上扔进去,据说射箭进去的也有。面对新局面,朝廷规定,毛笔只能用实心笔杆、砚台不能太厚、考场内要派人巡逻等。

   这是基本技术,更高级一点儿的,是第二种方法:枪手代考。明朝的同学们趁着照相技术尚未发明,四处找人代考,当然朝廷也不是吃素的,在准考证上,还加上了体貌特征描述,比如面白、无须、高个等。

   以上两项技术,都是常用技术,且好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所以流传至今,且发扬光大,今日之大学,继承前辈遗志者,大有人在。

   但真正有钱,有办法的,用的是第三种方法――买考题。

   考试最重要的,就是考题,只要知道考题,不愁考不上,所以出题的考官,都是重点对象。

   但问题是,明代规定,知情人员如果卖题,基本是先下岗再处理,轻则坐牢,重则杀头,风险太大。而且明朝为了防止作弊,还额外规定,所有获知考题人员,必须住进考场,无论如何,不许外出。

   所以在明朝,卖考题的生意是不好做的。

   虽然买不到考题,但天无绝人之路,有权有势的同学们还有最后一招撒手锏,此招一出,必定上榜――买考官。

   不过,这些考官并不是出题的考官,而是改题的考官。

   是的,知不知道题目并不重要,就算你交白卷,只要能搞定改题的人,就能金榜题名。

   但问题是,给钱固然容易,那么多卷子,怎么对上号呢?

   最原始的方法,是认名字,毕竟跟高考不同,考试的人就那么多,看到名字就录取。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从此以后,试卷开始封名,实行匿名批改。

   但作弊的同学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有的做记号,有的故意在考卷里增大字体,只为对改卷的考官说一句话:我就是给钱的那个!

   这几招相当地有效,且难以禁止,送进去不少人,面对新形势朝廷不等不靠,经过仔细钻研,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对策。

   具体方法是,所有的考卷收齐后,密封姓名,不直接交给考官,而是转给一个特别的人。

   这个人并非官员,他收到考卷后,只干一件事――抄。

   所有的考卷,都由他重新抄写,然后送给考官批改,全程由人监督。

   明代科举的几种作弊方式

   这招实在太狠,因为所有的考卷,是统一笔迹、统一形式,考官根本无从判断,且毫不影响考试成绩,可谓万无一失。

   综上所述,作弊与反作弊的斗争是长期的、艰苦的、没有尽头的,同学们为了前途,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到明代,斗争达到了高潮。

   高潮,就发生在天启元年的浙江。

   在这次科举考试中,监考程序非常严密,并实行了统一抄写制度,按说是不会有问题的。

   但偏偏就出了问题。

   因为有人破解了统一抄写制度。

   虽然笔迹相同、试卷相同,但这个方法,依然有漏洞,依然可以作弊。

   作弊的具体方法是:考生事前与考官预定密码,比如一首唐诗,或是几个字,故意写在试卷的开头,或是结尾,这样即使格式与字迹改变,依然能够辨别出考卷作者。

   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叫钱千秋的人,买到了密码。

   密码是七个字――一朝平步上青云。按照约定,他只要将这七个字,写在每段话的末尾,就能平步青云,金榜题名。

   事情非常顺利,考试结束,钱千秋被录取。

   这位钱同志也相当守规矩,被录取之后,乖乖地给了钱,按说事情就该结了。

   可是意外发生了。

   因为这种事情,一个人是做不成的,必须是团伙作案,既然是团伙,就要分赃,既然分赃,就可能不均,既然不均,就可能闹事,既然闹事,就必定出事。

   钱千秋同志的情况如上,由于卖密码给他的那帮人分赃不均,某些心态不好的同志就把大家都给告了,于是事情败露,捅到了北京。

   但这件事情说起来,跟钱谦益的关系似乎并不大,虽然他是考官,并没有直接证据证实,他就是卖密码的人,最多也就背个领导责任。

   不巧的是,当时,他有一个仇人。

   这个仇人的名字,叫做韩敬,而滑稽的是,他所以跟钱谦益结仇,也是因为作弊。

   十年前,举人钱谦益从家乡出发,前往北京参加会试,而韩敬,是他同科的同学。

   在考场上,他们并未相识,但考试结束时,就认识了,以一种极为有趣的方式。

   跟其他人不同,在考试成绩出来前,钱谦益就准备好当状元了,因为他作弊了。

   但他作弊的方式,既不是夹带,也不是买考官,甚至不是买密码,而是作弊中的最高技巧――买朝廷。

   买考题、买考官都太小儿科了,既然横竖要买,还不如直接买通朝廷,让组织考试的人,给自己定个状元,直接到位,省得麻烦。

   所以在此之前,他已经通过熟人,买通了宫里能说得上话的几个太监,找好了主考官,考完后专门找出他的卷子,给个状元了事。

   当然,办这种事,成本非常巨大,据说钱同志花了两万两白银,按今天的人民币算,大概是一千二百万。

   能出得起这个价钱,还要作弊,可见作弊之诚意。

   两万白银,买个官也行了,钱谦益出这个价,就是奔着状元名头去的,但他万没想到,还有个比他更有诚意的。

   在考试前,韩敬也很自信,因为他也出了钱,且打了包票,必中状元。

   可是卷子交上去后,他却得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他的卷子被淘汰了。

   淘汰是正常的,要真有水平,就不用出钱了。

   可问题是,人找了、钱出了,怎么能收钱不办事呢?

   韩敬在朝廷里是有关系的,于是连夜找人去查,才知道他的运气不好,偏偏改他卷子的人,是没收过钱的,看完卷子就怒了,觉得如此胡说八道的人,怎么还能考试,就判了落榜。

   落榜不要紧,找回来再改成上榜就行。

   韩敬同学毕竟手眼通天,找到了其他考官,帮他找卷子重新改。

   可是找来找去,竟然没找到,后来才知道,因为那位考官太讨厌他的卷子,直接就给扔废纸堆里了,翻了半天垃圾,才算把卷子给淘回来。

   按常理,事已至此,重新改个上榜进士,也就差不多了,但韩敬同学对名次的感情实在太深,非要把自己的卷子改成第一名。

   但名次已经排定,且排名都是出了钱的(比如钱谦益),你要排第一,别人怎么办?

   关键时刻,韩敬使出了绝招――加钱。

   钱谦益找太监,出两万两,他找大太监,加价四万两,跟我斗,加死你!

   四万两,大致是两千四百万人民币,出这个价钱,买个状元,无语。

   更无语的,是钱谦益,出了这么多钱,都打了水漂,好在太监办事还比较地道,虽然没有状元,也给了个探花(第三名)。

   花这么多钱,买个状元,并不是吃饱了撑的,要知道,状元不光能当官,还能名垂青史。自古以来,状元都是最高荣誉,且按规定,每次科举的录取者,都刻在石碑上,放在国子监里供后代瞻仰(现在还有),状元的名字就在首位,几万两买个名垂青史,值了。

   但钱谦益同志是不值的,虽说也是探花,但花了这么多钱,只买了个次品,心理极不平衡,跟韩敬同学就此结下梁子。

   韩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他虽然加了钱,买到了状元,却并不知道得罪钱谦益的后果。

   因为钱同学虽然钱不够多,关系不够硬,却很能混,进朝廷后没多久就交了几个朋友,分别叫做孙承宗、叶向高、杨涟、左光斗。

   概括成一句话,他投了东林党。

   万历末年,东林党是很有点儿能量的,而钱谦益也并不是个很大度的人,所以没过几年搞京察的时候,韩敬同志就因为业绩不好,被整走了。

   背负血海深仇的韩敬同志,终于等到了现在的机会,他大肆宣扬,应该追究钱谦益的责任。

   但是说来说去,毕竟只是领导责任,经过朝廷审查,钱千秋免去举人头衔,充军,主考官(包括钱谦益)罚三个月工资。

   七年之后。

   在周延儒和温体仁眼前的,并不是一起无足轻重的陈年旧案,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很多史书里,这都是一段催人泪下的段落,强大且无耻的温体仁和周延儒,组成了恶毒的同盟,坑害了无辜弱小的钱谦益。

   我觉得,这个说法,如果倒转过来,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首先,温体仁和周延儒无不无耻,还不好讲;但说钱谦益无辜,肯定不是。

   温体仁之所以要整钱谦益,是个心态问题。

   他是当年内阁首辅沈一贯的门生,钱谦益刚入伙的时候,他就是老江湖了,在朝廷里混迹多年,威望很高,而且他还是礼部部长,专管钱谦益,居然还被抢了先,实在郁闷。

   周延儒则不同,他是真吃亏了,且吃的就是钱谦益的亏。

   其实原本推选入阁名单时,排在第一的,应该是周延儒,因为他是状元出身,且受皇帝信任,但钱谦益感觉此人威胁太大,怕干不过他,就下了黑手,派人找到吏部尚书王永光,做了工作,把周延儒挤了。

   其次,在当时朝廷里,强大的那个,应该是钱谦益。他是东林党领袖,一呼百应,从上到下,都是他的人,温体仁、周延儒基本算是孤军奋战。

   当时的真实情况大致如此。

   形势很严峻,但同志们很勇敢,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温体仁、周延儒擦干眼泪,决定跟钱谦益玩命。

   周延儒问温体仁,打算怎么干。

   温体仁说,直接上疏弹劾钱谦益。

   周延儒问,然后呢?

   温体仁说,没有然后。

   周延儒很生气,因为他认为,温体仁在拿他开涮,一封奏疏怎么可能干倒钱谦益呢?

   温体仁没有回答。

   周延儒告诉温体仁,先找几个人通通气,做些工作,搞好战前准备,别急着上疏。

   第二天,温体仁上疏了。

   就文笔而言,这封奏疏非常一般,主要内容是弹劾钱谦益主使作弊,也没玩什么写血书、沐浴更衣之类的花样,也没做工作,没找人,递上去就完了。

   然后他告诉周延儒,必胜无疑。

   周延儒认为,温体仁是疯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