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17-1.极简人类史:从鹰的高度和水的温度看人类的归宿
鹰,动物界飞得最高的种族,据有限的资料显示,它的视力范围可以达到36公里,是人类的6倍,可以在10公里的高空上发现活动的猎物。
鹰是勇猛无敌的象征,许多民族都把鹰当作图腾。鹰也是自由的,鹰在自然界没有天敌。自由而没有天敌的鹰,却不会泛滥成灾,因为它们受到“能量金字塔”的约束。因而,鹰有高度。
水适时而动、顺势而行、百转千回;硬如坚冰、柔似微风,轻如云雾。融合万物而不特立,涵养万物而不独行,激浊万物而能自清。
水是万能的,水在自然界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源的水贯穿“能量金字塔”,却不参与物种竞争。因而,水有温度。
华夏文明对水推崇备至。人生当如水。君子之交淡如水。更有“民为水,君为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警示。
历史的启示
历史从来就会有假设,但历史却会重复。重蹈覆辙是人类的悲哀。以史为鉴,人类才能避免重复历史,才能开创新的历史,才有可能到达彼岸。
从进化论的角度分析,人类文明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突然之间出现某种事物。
观察历史有多个维度,社会进步(历史的高度)和人类幸福(历史的温度)应该是两个主要的维度。我将这两个维度比拟为鹰的高度和水的温度。
人类的发展史,直接服从于时间这个维度。任何空间都运行于不断飞逝的时间里,时间作用于所有空间。这是历史的高度,我称之为鹰的高度。
人类发展史,间接受制于空间这个维度。某一时间里,不同空间上人和物的相互作用,决定历史的走向。这是历史的温度,我称之为水的温度。
宇宙万物,遵循严密的逻辑和严格的秩序运行。宇宙借着自然启示人类。物质是宇宙能量衰减的产物。人类诞生以来,一直遵循这个逻辑,从而探寻、建立、回归这个秩序。但是迄今为止,人类还处于探寻的阶段。
壹.人类文明的基石
人类从用石头砸坚果,到用3万吨水压机锻造5米级铝合金整体环件,将自己送上太空,用了100万年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意识发展是十分缓慢的。
从距今100万年以前开始,初步成型于3500年前。人类自主使用火是智人出现的前提,而自主使用火,语言的产生,符号的使用,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三大基石。
至于人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仍无从考证。
1.火的使用,100万年前。火的使用绝对是智人出现的决定因素。考古学家推测,人类最早开始自主用火的时间大约在100万年以前。人工取火发明以后,人类才与动物彻底分开,才产生了语言,符号和文字,开始探索社会体制。
2.语言的发展,已经无从考证,但笔者分析,应该晚于自主使用火。
3.符号和文字起源于1万年前,形成于3500年前。据最新考古资料分析,宁夏卫宁北山地区大麦地岩画带遗存着数量惊人的史前岩画,距今1.6万年—1万年之间,可视为最早的符号。
3.1.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由图画演变成楔形文字,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250年左右成形。
3.2甲骨文出现于商代后期,约前1300年。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贰.人类文明的基础
基础夯实于基石之上,基石支撑基础繁盛。
始于距今6000年前开始,初步成型于距今约1000年,历时5000年。华夏民族引领了人类文明的基础,是延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1.冶炼技术6000年前。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古巴比伦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铁器距今4500年。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冶炼铁器是甘肃省临潭县磨沟寺洼文化墓葬出土的两块铁条。
2.历法距今4715年,伏羲画卦,演无字天书,华夏族便开始探知四时,前2697年(黄帝时期)已经开始使用历法计时。
3.指南针(司南)距今2300年。发现于中国古代战国(前300年)时期,初步成形于汉代(前200年),指南针技术传入欧洲,无疑是打开了世界市场,尤其在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造纸术距今2300年,发现于西汉(前206年),蔡伦于东汉元年(公元105年)改进后成型。1797年,法国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罗伯特成功地发明了用机器造纸的方法,从蔡伦时代起中国人持续领先近2000年的造纸术终于被欧洲人超越。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5.火药距今1700年。出现于公元300元左右。毋庸置疑,火药的发明大大的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之一。
6.活字印刷距今约1000年。公元1045年左右,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曾对世界文明的传播和人类文明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
A.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500年前(公元前35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古埃及是水力帝国,金字塔是其存在过的象征。
B.古巴比伦文明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并有了先进的铸造技术。大约在公元前2250年左右,居住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消逝于公元前729年左右。
C.古印度文明始于公元前3200年,成熟于公元前2200至前2000年间,消逝公元前1750年左右。
叁.人类文明的萌芽
从距今6500年开始,初步成型于公元前200年,历时4500年。
人类文明集中表现为思想。技术源于实践和认知,属于知识;思想提炼于认识和思辨,属于智慧。
基于对认识自然思辨的区别,华夏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存在较大区别。华夏文明道法自然,提倡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共生、永续发展。古希腊文明改造自然,坚持实用主义,追求人与自然共济、开发利用。
一、中国上古时期文化启蒙
大致为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710年,探索农业、中医、制陶、天象、历法等自然知识。
1.燧人氏(前?----前4354年),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钦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位列三皇(燧人、伏羲、炎帝)之首,尊称“燧皇”。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结绳记事,符号产生。
2.伏羲,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画卦,演无字天书,开创华夏文明源泉。
3.炎帝神农氏。炎帝政权又分为两大支脉,一为炎帝魁隗氏政权,一为炎帝神农氏政权。炎帝魁隗氏政权历六任帝,传国虚记243年(前5008年--前4766年)。炎帝神农氏政权共传八任帝,传国虚记254年(前4766—前4513)。是早期华夏族杰出部落首领的统称,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开创农业和医药、制陶先河。
二、中国五帝及先秦时期
从公元前2717年至前256年,历时2500年。这一时期,是华夏文明的萌芽时期,因为地理环境和先人对自然认识的不同,最终发展为与西方文明有较大差异的华夏文明(农耕文明)。
1.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夏部落联盟首领,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蚩尤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艺五种:黍、稷、稻、麦、菽,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蕴育《黄帝内经》
2.尧帝(约前2188—前2067年),古唐国人(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开创禅让制,尧让位于舜28年后死去。
禅让制,堪称华夏文明的皇冠。禅让制就是今天选举制度的雏形。
3.舜帝(shùn,约前2128年—约前2025年),中华道德的创始人,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二十四孝》之首孝,母辱不怨,养牛不打,治家以孝,治国以德,是儒墨两家都非常尊崇的圣帝。
这一时期因财富积累,蕴育了私有制。
4.禹帝(约前2100—前2022年)生,因治水有功而得位。舜传位黄帝玄孙禹。禹为夏朝开国始祖,划定九洲版图,并开启世袭制。
5.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传国约470年。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跨越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初期。
6.商朝(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延续500余年。商代后期约1300年,甲骨文出现。
7.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约791年。
7.1周西伯(前1152年农历9月15日--公元前1056年),姬昌囚羑里而演《周易》,集大德,世称文王。前1137年,文王生次子姬发,开创周朝,建大功,世称武王。前1132年左右,文王生第四子姬旦即周公,周公佐武王,制礼乐、善宗法,奠儒学,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世称周公。
喜欢我们该如何学会保护自己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我们该如何学会保护自己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