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之事,我意已决,尔等无需多言!”
但齐预明显不打算领李康的情,兀自拜道:“《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贼寇胆大妄为、不自量力,落得惨淡下场,实乃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但老幼何辜?且其身疲力衰,向使发往矿洞,与我华夏利益无增一毫,徒得枯骨而已…若至此,与我华夏又有何益?反而极大损害主公仁义爱民之形象,有失华夏整体之身份。假若我等赦免老弱之罪,养其老者,抚其幼者,既能彰显主公之仁,符合礼仪之邦的传统,又能解除一干俘虏的后顾之忧,以宽慰其心,我想彼辈必感恩戴德,主动为我等效力…”
一口气将想要说的说完,齐预感觉神清气爽,但爽是爽了,等激动的大脑冷静下来后,虚汗蹭蹭蹭的从额头上往外冒,只得将脑袋低垂,有些不敢看李康,生怕对方发飙,至于有没有后悔,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齐预的一席话,让本来幸灾乐祸的部分观众沉默了下来。
在华人的价值观中,老弱确实是需要照顾的,这是天经地义的。本来大家都当鸵鸟,谁也不提,避免提出来尴尬——养老抚弱是要资源的,且毕竟是敌人家的亲戚,有些人的觉悟还没有高到替仇人养父母孩子的境界——装聋作哑也就过去了。
但现在却被齐预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了出来,这就不能继续装没听见了。
关键是,齐预说的'很对',很合乎道义,很符合华人传统三观,就是有人想反对,也不好说出来。
一时间,部分人在心里对齐预产生了埋怨,埋怨他不顾大局,只顾自己个人声望。其中尤以有亲密属下在此次战斗中牺牲的军官为甚。
当然,有人讨厌就有人喜欢,齐预的观点就受到了张机张仲景的赞赏,只是因为张机的性格不喜欢插手决策部署,没有说出来而已。
深深的望了齐预一眼,李康不知道他真的是宅心仁厚、悲天悯人,还是单纯的政治作秀,但不管如何,人家占着道义制高点,又没有提出'善待所有俘虏'这种恶心人的建议,照顾受牵连的老人孩童有错吗?完全没有,这些老幼的确没有亲自上阵,要说起来,人家还是平真琦派人从家里请来新安镇做客的呢,至于人家有没有在幕后摇旗呐喊,甚至出谋划策,没有证据谁说得清楚?
所以,齐预的观点很正,站得住脚。
也所以,李康准备顺水推舟,采纳他的意见。
话说,李康觉得自己不是圣人,也没想过要成为圣人,但他也不想身上污点太多,在不影响华夏利益的情况下,适当的施舍些仁慈,塑造良好形象,装点门面也不是不可以。
对待敌人或者有威胁的人,要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但对待朋友要像春风拂杨柳般温柔,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一类人,比如已经毫无威胁的曾经敌人,赏赐点和风细雨,不也能彰显自己大度能容吗!
不过,'老幼'的界限该怎么定呢?李康有些头疼的摸了摸额头。
如果在地球上,那一切好说,划两条年龄上下限——古代征兵时常用——低于某某岁为幼,高于某某岁为老,简单直接明了,就算有人虚报假信息,那也只是少数能蒙混过关,无伤大雅。但问题是这些土著的年龄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小孩还好点,特别是老者,因而,依年龄划分就不合时宜了。
那不依年龄依身高?呵呵,逗我呢,从来没听说过依身高来划定老年界限的!
依长相就更不靠谱了,郭德纲和林志颖就是典型的例子。
嘶,李康感到一阵阵牙疼,想不明白之后,他决定还是将这个难题让'罪魁祸首'自己解决。
“尊老爱幼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我乃至整个华夏都是必须予以支持的!”李康义正言辞的说道,然后严肃的面庞转向亲和,笑道,“三立(齐预字)所言甚善,是我之前思虑不周,有失偏颇了。”顿了顿,又道:“可以按你说的办!”
“多谢主公!主公泽被苍生,仁耀天下,实乃我华夏子民之福!”齐预满脸喜色的献上马屁,很是为自己能扭转李康的'错误方针'而自得。
“哎,先别忙着谢我!”李康伸手制止了齐预,道,“那三立既然有此苦心,想必心里对如何区分老幼已经有了计较,不知可否说来听听?”
“主公明鉴,属下以为,十岁以下可归入幼童,六十岁以上可归入老人。”面对李康的提问,齐预张口就来。
“哦?你能知道他们的年纪?”李康'好奇'的问道。
额…啊?齐预瞬间懵逼了,他这时才想起,以前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儿并不是都行的通的!这下真是出了个大糗,有些得意忘形了。
李康也没打算'逼人太甚',将目光转向其他人,道:“诸位有什么好的想法,不烦直言!”
半刻…
“主公,属下以为,我们没必要非要制定标准!”一直没发言的戴梓说道,“完全可以任凭我等主观判断。我们说他是老幼,他就是老幼,谁能说不是?”许是觉得自己说的太霸道,有点'指鹿为马'的既视感,戴梓又连忙笑着补充道:“当然,评判人员不能太过随意,客观事实一定是要尊重的,不能指着一个活蹦乱跳的壮汉,硬要说人家是老幼…”
“哈哈哈…”众人皆乐,但笑声中充满了善意,显然对他的想法持肯定态度。
李康也是很欣赏戴梓的办法,我们是裁判员,规则由我们来制定,那干嘛还束手束脚,年龄搞不清楚就搞不清楚呗!
“文开(戴梓字)一语惊醒梦中人啦!”李康高兴的说道,“诸位还有其他更好的意见吗?”
半晌没人有动静,至于齐预,刚刚丢了此次人,现在巴不得李康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走,才不会傻傻跳出来呢。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这么定了!”李康道,“文开、三立,区分老幼的事就有你们俩去办,记住,我要的是'真正'的老幼!”李康特地将'真正'俩字读的很重,他是说给戴梓听到,希望他能领会李康的意图。“区分完毕后,幼者全部送到新安第一学堂(名字真恶俗),老者送到农场,让他们没事帮忙看看田地,就当养老了。”
“诺!”戴梓、齐预齐声应道。
“哦…对了,我记得这些土著部落除首领外,身份最高的是…嗯…朝雁,对,叫朝雁,好像它们都是由部落最年长、最有智慧的老人担任的…”李康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确实如此!但朝雁是各部落最有智慧的人没错,却并不一定是最年长者。”姚飞站出来说道。他长期跟着秦汉外出保护杨平威等外务司人员,现在外务司的大小头头都还在西部荒野某个地方猫着呢,这个问题他回答最合适。
“我对他们很感兴趣!”李康一手托腮,一手敲着案面,对着戴梓、齐预二人说道,“如果俘虏中有这些人,挑出来,先好生招待着,等我闲下来再召见他们。”
“诺!”戴、齐二人又是起身应命,不过戴梓没有坐回去,而是接着问道:“主公,那些首领们怎么处置?直接与普通俘虏一视同仁么?”
“对!”李康点头道,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可不是吗,这部落首领说的好听些,是一族之长,说的难听些,就是一些村长、生产队队长而已,甚至还不如,有什么高贵特殊可言?
不过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李康还是特地嘱咐王思平、王大富等人道:“你们几个挑人时,要注意,这些首领最好要和他们的部落成员分开。”
“我等明白!”
“嗯!”李康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宇文恺,笑道:“安乐,现在可以说说这一个月来,新安镇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诺!”宇文恺不紧不慢的道:“现,新安镇有人916口(军人441人),其中女人缺乏严重,只234人;六十以上老者21人,学童——李康规定凡六岁以上不满十四岁者必须进学——46人,六岁以下幼童12人;已开垦田地7000亩,其中冬麦4600亩、油菜500亩、白芍50亩、大白菜200亩、蒜苗200亩、蚕豆200亩,其余闲置;船队现有独木舟11艘,乌篷船4艘,小型硬帆船4艘,另有私人船队两个;从主公官邸(小楼)连接镇东门的水泥路,200尺宽路段已竣工,300尺窄路段已完成三成,预计在加派50免费劳力的基础上,全部工程将在10日内结束;砖窑、陶窑皆以在镇南外选址扩建,可以初步满足新安镇需求,砖瓦建筑已经可期;木材加工厂同样已迁出新安镇,安排在西边,因为将来一段时间内,新安镇的木材砍伐主要向西边进行;最后,因为除官员外的私人独立建筑没有提上日程——主要现在老百姓没多少钱,下不了订单——所以,镇上的店铺等服务设施还只有供销社、新安医馆、新安食堂、新安第一学堂、公厕等官方建筑。”
听完后,李康总结了一下,阻碍他前进的步伐的还是人口啊!想到这里,李康眼中凶狠之色一闪而逝!
【看样子,确实要出去抢一波人了!】
喜欢朝着帝国前进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朝着帝国前进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