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万岁约阿希姆

万岁约阿希姆 第600章 战祸再起

万岁约阿希姆 天空之承 4326 2021-03-29 13:58

  

  

  

  大年初一,给大家鞠躬拜年了!

  *******

  1933年春夏之际,在各国大小报刊上出现次数最多的名字,既不是欧洲的某位君主政要,也不是美洲的某个强人巨贾,而是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英国皇家空军少尉博内克-巴特兰德。这位英*官之所以在一夜之间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并非因为他的个人成就或是善举,而是因为他驾驶的战斗机被击落在了波斯东部,并且很不幸地被土耳其军队所擒获。同盟国以此大做文章,抨击英国政府公然违反1915年签署的停战协定以及在1927年做出的书面承诺。

  在巴特兰德口供公之于众之前,英*方曾积极辩解称,巴特兰德少尉的战斗机系从英属印度西北边陲的空军基地起飞执行常规训练任务,可能是因飞行罗盘发生故障误入波斯领空,之后被同盟国空军击落。这样的解释看起来能够站住脚,但随着德国对外公布巴特兰德少尉口供内容,国际舆论就对英国非常不利了巴特兰德少尉不但在这份口供中承认自己是受英*方派遣帮助波斯军队作战,还同时供述称,目前波斯境内至少有六十名美英飞行员和数以百计的技术人员,英*方一直以来都允许波斯武装越境进入英属印度休整,并且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以加特兰德少尉口供为证据,德国政府于1933年4月16日向英国政府递交外交照会,要求英国政府在48小时内从波斯地区撤走所有非法入境人员,停止对该地区一切*势力的经济和军事援助,驱逐有组织滞留在英属印度境内的武装人员,并再次要求英国完全封闭英属印度与波斯地区的陆上通道。

  外交照会的内容通常是不对外公开的,但在德国外交官员向英国首相递交外交照会后不久,伦敦的权贵人士便得知了这份照会的主要内容,当天发行的泰晤士晚报亦刊载了德国对英提交照会的消息,以揣测性的语言透露了德国提出的种种要求,英国各阶层对此普遍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无论英国如何答复,都很难化解英德两国乃至两大阵营之间日积月累的矛盾,一场新的大战或将以此为导火索进入倒计时。

  英国卷入波斯战局,执政的鲍德温内阁及军方现任首脑必然要担负相应责任,在英国舆论一片批评指责的声潮中,原本就饱受外界质疑的鲍德温首相做出了最后的努力:他一面辩称英国对波斯的援助是出于人道主义目的,流入波斯地区的武器是军火商人的逐利之举,英国政府不应为此受到过多苛责,一面暗示英属印度的高级军事官员以在边境地区监管不力为由引咎辞职。

  48小时的限定时间内,英国政府给出了答复,宣称他们已经遵照1915年协定和1927年备忘录的条款纠正了此前所犯的失误英属印度边境的道路已全部关闭,英属印度境内的武装人员已全部离开,英国已停止对波斯地区力的所有援助,而且英国政府已对波斯地区的全部英国公民发出了紧急召令,但是考虑到路程问题,要求德国政府将此项要求的时限放宽到半个月。

  至少从外交答复的内容上看,英国政府为化解这场外交危机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在令人惴惴不安的几个小时等待后,德国政府给出了答复,柏林给予对方额外的24个小时,用以从波斯地区撤走所有跟军事有关的人员,在这其中,因正常商业或个人目的滞留的不受此限制,英国政府必须通知他们就近向土耳其驻军报到,只有通过土耳其军队的审查和记录后才能继续留在波斯地区。

  德国政府第二次给出的时限虽不宽裕,但至少在外界看来,这场危机演变成为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了。至1933年4月19日上午,英国政府给出第二份外交答复,表示他们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了安排,德国政府未提出任何异议,两国因波斯战端引发的外交冲突似乎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然而令世人始料未及的是,两周之后的5月3日,在担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德国皇储小威廉亲自策划下,一支由德国伞兵、意大利空降猎兵以及爱尔兰皇家卫队成员组成的联合部队突袭了位于波斯国东南部的一处指挥部,当时有多名波斯武装的高级指挥官在此举行会议。战斗持续两个多小时,联军突击队干脆利落地瓦解了此处波斯武装的抵抗,而后固守营地直至德军的一支装甲部队强行突破波斯军队防线抵达此地。经此一战,同盟*队不仅向全世界展现了空降战术的惊人威力,更掌握到了英国政府在外交事件中阴奉阳违的直接证据联军突击队在战斗中捕获数名美英军事人员,其中包括一名退役的英*官和两名英印殖民军士官。

  英德两国刚刚平息的外交闹剧顿时死灰复燃,而且愈演愈烈!

  5月4日上午,德国政府发布公告,斥责英国政府的行径违背了一个政权最基本的国际公信,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与此同时,德国外交官面色凝重地走进英国首相官邸,向鲍德温递交了一份要求苛刻的照会,要求英国在48个小时内从波斯地区撤走所有英籍及英联邦国家人员,在72小时内撤出英国在波斯地区的所有投资。

  在提出这份外交照会的同时,德国境内的铁路线全部启动战时管制,而这通常被认为是德*事总动员的前奏。获知这一重要情况,英国政府立即照会德国政府,要求德国对此项举动做出合理解释。

  德国政府通过外交回复表示,只要英国接受通牒,在规定时限内按德国要求行事,那么德国铁路系统的战时管制将会自动解除,否则德国将考虑发出正式的最后通牒,并进行全面的军事总动员。

  这无异于*裸的战争威胁。

  面对来自德国的巨大压力,鲍德温内阁及英*方陷入了空前窘迫的境地。英国民众对政府一贯出尔反尔的作风非常失望,同时又反感于德国政府咄咄逼人的架势。早已退出现役的前陆军大臣基钦纳元帅通过报刊大声疾呼,声称英国对德退让等于慢性自杀,唯有联合美、日、苏三国,遏制德国的疯狂扩张,才能够维持英国当前的政治版图,否则的话,英国将在二三十年内失去对英联邦国家及海外殖民领地的控制,退化成为像西班牙和丹麦一样蜷缩本土的三流国家。基钦纳的呼吁引起了英国民众的深刻反思,虽然人们对英国挑战德*事霸权的能力不抱太大希望,但还是有很多人希望英国政府以强硬态度捍卫帝国尊严。

  尽管德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48个小时内完成战前动员的全部准备工作,但鲍德温内阁成员们还是被德国人的强硬举动给吓得乱了方寸,他们一边苛责军方迅速调查清楚事态原由,一边放低外交姿态,请求德国政府勿在铁路系统启用战时管制的基础上采取更多的战备措施,以免过分刺激英德两国民众,使得局势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英国政府的稍许退让没能让德国人感到心满意足,为了迫使英国做出更大让步,德国于5月4日晚宣布组建战时大本营,德皇威廉二世名义上仍为最高统帅,但他本人却跟皇后呆在著名的温泉度假地巴登,位于柏林的战时大本营实际置于皇储小威廉的掌控下。

  步入中年的小威廉不再是当初那个总是站在威廉二世背后的瘦弱身影,他虽然没有急不可耐地想要登上皇位,却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施加自己的影响力,以至于一些时事评论家认为1927年之后的德国实际上已经步入了“小威廉轨道”,这位储君大胆激进的观点也得到了大批中高级军官的支持。

  不到48个小时的时间里,英国政府从波斯地区召回了最后一批本国公民,而在英属印度边境通道关闭后,英国当局只允许美方人员从波斯地区撤离,不允许美方再从英属印度运送人员装备进入波斯战区,美国政府对此颇为不满,他们一再向英国政府保证,只要德国进行军事动员,美国政府就向德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德国若对英宣战,那么美国政府立即对德宣战,并从军事上支持英国抗击德国入侵,并尽速夺取在大西洋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亚速尔群岛。

  在美国信誓旦旦的保证与德国的现实威胁面前,鲍德温内阁终究还是采取了谨慎的策略,但政治家们的立场并不总能决定局势的走向,因为军方的做法并不总能顾及政治大局5月5日夜里,英国海军部获知德国海军已召回全部休假人员,并令各舰队和航空部队按预定方案行动,因而担心德国人先下手为强,对英国本土的海军力量发动预先打击,那样的话,英国海军将在开战后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经过紧急会商,英国海军部决定进行秘密动员和防御部署,海军大臣连夜向首相鲍德温报告了情况,并以海军部的名义向英国王室的值班官员做了通报。值班官员深夜敲响了乔治五世的房门,但年迈的英国国王闻此消息后未作任何指示,而首相鲍德温在听取海军大臣的汇报后,也未做出明确的表态,倒是当了年英国王储的爱德华黯然感慨,一场即将夺走千万人性命的战争在所难免,无论结果如何,英国再也无法重现昔日的辉煌,甚至连今日的地位也难以保全。

  1933年5月6日清晨,英国布雷舰开始在泰晤士河口的防卫区域敷设水雷。在19年前的那个夏天,英国海军也在战争爆发前采取了类似的预防性措施,那时候德国人满心希望英国能够保持中立,但这一次,德国人却对英国海军的这个举动兴奋异常,柏林日报便撰文指责英国在蓄意挑起战争,从环境优雅的西餐厅到人声鼎沸的啤酒馆,到处充斥着对英开战的叫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